与曾任直隶省长王承斌紧邻的这栋米黄色小楼现在改成一家咖啡馆,一栋楼有两个门牌号:86号和88号,最初的小楼应该是一个门牌号。可能有的住户没有搬迁吧,院落一分为二,形成了“繁华与落寞”共存的局面。
这座小楼曾是民国时期山东省省长林宪祖的旧居。
林宪祖,山东掖县人(掖县就是现在山东的莱州,也是军阀张宗昌的老家)。自幼随在义学教书的祖父读书,是个颇有心地的人,满腹的好文才,若不科举制度取消了,他一定是个金榜题名的人。后到当时在南京任旅长的张宗昌处当了该旅书记官(文书),逐渐得到张宗昌的信任和倚重。随着第二次直奉战争奉军的胜利,张宗昌入主山东任军务督办,成为名副其实的“山东王”后,林宪祖任山东督办公署秘书长。
1926年至1928年,任山东省省长兼督署秘书长,是张宗昌的高级谋僚和主要助手。1928年4月张宗昌部被北伐军彻底打垮后,林宪祖跟随张宗昌出逃到大连,居住在这栋小楼。
在此期间,他的生活十分惬意,在自家的小洋楼里,享受着悠闲自得的隐居生活。他整日读书、种花、种蔬菜,过着陶渊明似的田园生活。丰收时节,他看着劳动后的累累硕果,感到怡然自乐。
可是这样日子没过几年,“九一八”事变后,面对国家将亡的无比忧愤。他经常写诗抒发心中的伤感悲愤之情,“一年容易又秋风,景色凄清百感中”“萤火招摇入汉宫,大好河山沦破碎”之句,悲凉伤感的林宪祖久久沉浸在痛楚中。为了躲避沦落为日本人手中工具,林宪祖举家迁往天津。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这个曾在旧社会辉煌过、沉浮过的老人,又开始忙碌起来,被选为了市政协委员,他放下架子,服务街道活动,谁能想到一个自做宣传牌和喇叭,和大家一起扫街道的老人,竟然是堂堂一省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