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末年清王朝饱受列强的侵略与欺凌,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使中国朝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沦陷,面临亡国亡种的危险。在社会危机严重的情况下,一些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觉醒,积极探索救国之路,勾画强国的梦想。其中影响最大,就是康有为“中国梦”的两个大国梦想。
第一个大国梦
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前,第一个大国梦想诞生在1895年,他在公车上书时候,对光绪帝提出将800万中国人移民到巴西,试图可以把巴西作为大清国土一部分,使中国儒家文化在巴西获得广泛传播与推广,最后成功殖民巴西为中国领土。
康有为什么把大国梦想定位在遥远的南半球南美洲的巴西,主要在于当时巴西种植业的发展,需要种植园的工人。于是,巴西政府曾经派了很多华工去巴西种植园工作,但都被清政府拒绝了。
康有为知道这一件事之后,于是大发奇想,他认为清朝人口众多,尤其是沿海一带有下南洋的传统。于是可以派八百万华工到巴西,承担在文化上同化巴西为晚清殖民地的任务。
殖民巴西是否可行
我们试想想,这康有为大国梦想计划是否具有可实践性。一些人认为康有为提出的华人殖民巴西对中国也不一定有好处,比较具有代表性是新加坡,虽然华人多,却是亲近西方疏远中国。
还有一个典型例子是英国在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独立成为美国。即使华人殖民巴西,也不一定原因依附于隔着太平洋,距离有南北半球之远的中国。
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华人殖民巴西,巴西国土面积广阔,达到815万平方公里。如果华人殖民巴西,出于对故乡的思念,也许对中国都是友好态度。
但无论如何,康有为的殖民巴西梦想还是破产了。当时,康有为把这个计划上奏给晚清重臣李鸿章,但李鸿章没有给予回复,没有把这个建议当一回事,这样我们也无法推测中国人殖民南美洲巴西是否具有可行性。
康有为在当时提出殖民巴西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他认为清朝迟早都会被列强消灭,如果举国移民到巴西,说不定可以延迟国运。所以,当清朝灭亡之后,康有为非常悲愤,认为如果清政府听从他建议,在清朝灭亡之后他可以在巴西立国,继续延续清朝统治。
随便一提,虽然清政府错过移民巴西机会,但是日本抓住了。日本花了三十多年时间把日本百姓移民巴西,现在日本移民在的后代在巴西还有一定影响力与话语权。但是,日本人同化巴西不可能,因为日本人口少。要不凭借着日本人,巴西足球今天也不可能立足世界杯。
康有为第二个大国梦提出背景
康有为第二个“中国梦”的大国梦想,提出“中英美日四国合邦”,然后让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来管理中国。这一个大国梦想,也是他与梁启超为代表维新派的戊戌变法主张。
康有为提出由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管理中国,起初也是甲午战争晚清战败之后,康有为目睹了日本先进思想与技术,于是提出向日本学习的号召。
这一大国合邦思想源泉也来自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的思想灌输,传教士李氏曾直接建议康有为上书光绪帝,聘用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为顾问,日本经验来指导中国变法。
康有为四大国合邦的大国梦内容
后来,为什么康有为一定要把带给晚清耻辱的日本也要拉进大国计划中,主要他考虑到学习日本比学习西方更加快捷与实际。日本受着中国文化影响比较深,日本距离中国比较近,可以更好借鉴学习。通过学习日本经验成果推动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能更快跻身进世界大国的行列。
至于为什么要与英国与美国合邦,这也是英国是日本的盟友,美国实力强。把这两个大国拉进中国的大国合邦联盟,就相当于给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后盾。
但为了更好学习日本,大清国需要一个权威作为指导。于是,提倡戊戌变法的康有为,就向光绪帝举荐学习日本的权威人物就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要知道,伊藤博文对大清来说是具有国仇家恨的人物。让大清受耻辱的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乃伊藤博文促进的,大清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也是伊藤博文达成的。
但康有为觉得为了民族利益可以抛弃选择忍。他主张伊藤博文为中国改革的管理者,不是为了谄媚日本,却是主张为了民族大义,只能忍气吞声,忍辱负重,然后崛起之后,秋后算账。
康有为的“四大国合邦”的大国梦中,主张当这四大国合并之后,可以选出百余名官员组建为“联邦”政府,由新政府管理军事、政治、外交、经济等大权,中国可以在“联邦”中获得内部的改革动力与外部的安定环境,由此推动“变化”的进程。
康有为大国梦上报给光绪帝
在康有为的积极奔走之下,维新派人士纷纷上书请求光绪帝。于是,在康有为的安排下,光绪帝收到维新派的上书奏折,翻译为白话文是这么写的:
“希望皇上能够早日敲定这件事情,联合英、美、日三国。当今局势已经不是从前,“合邦”的名声虽然不好听,可也能让大清朝屹立不倒,不至于受了外敌欺辱!”
同时,维新派人士在上书中提出中日美英合邦,从中选择有能力的百名顾问治理大清,首推顾问就是伊藤博文。
可是,康有为也高估了光绪帝的权势,他与维新派人士也没没想到光绪帝只是傀儡皇帝,依靠毫无实权皇帝,大国梦想的计划会划归泡影。康有为也高估了日本、英美这三大国的意愿,忽略了他们吞并中国的狼子野心。
戊戌变法失败
所以,康有为的“中英美日四国合邦”的建议,也是把光绪帝给说动了。但是当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得知维新变法也脱离实际,如果中英美日真的合邦,中华华夏大地必然被英美日这三大国家瓜分,到时中国就是真正的殖民地国家,亡国亡种了。
于是,慈禧太后悍然发动政变,怒火冲天把光绪帝囚禁,诛杀戊戌六君子。这一场大国梦想的变革,就在一片腥风血雨中被迫流产。
当时戊戌六君子在刑场上高喊变法的口号,揭示晚清的腐朽统治,企图唤醒民众的自觉意识。
可是,这时候康有为早已经逃亡到日本的大使馆,还一直叫嚣着手中持有光绪帝的“密诏”!
之后,逃跑的康有为拿着伪造的“衣带诏”,到国外借此聚敛财富,欺诈无数海外华人的血汗钱。然后靠着华人的钱财,康有为过起挥霍无度与奢靡的生活,这也充分暴露了他投机分子的嘴脸。
结论
从康有为两个大国梦想中,可以看到自古书生多误国,他的大国梦的理论主张都是停留在书面的理论假设,纸上谈兵,尤其是中英美日四个国家合并的大国梦,就是一种空想与乌托邦!
虽然康有为两个“中国梦”的梦想是空想梦,但也反映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变革图强的美好愿望,也反映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一直影响仁人志士对近代中国美好愿景的构想与追求,对反对旧制度,追求建立自由、文明、民主的新社会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