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侯林 侯环
街巷,乃城市的骨胳与血脉,而名士与建筑,则是骨胳与血脉的支撑,有了它们,城市文化才变得鲜活且流动起来。济南向有《济南地名漫谈》《济南老街史话》《历下老街巷》等书,对发掘济南老街文化甚有裨益,然其中名士贤达多有遗珠之憾。今据读书所得,予以补录,使夫读者看到,济南作为名士之城,在那些看上去普普通通不为人知的小街僻巷里,都会隐藏着许许多多的名人遗踪和风雅旧事。因自即日起,特在风香历下开设《老街巷里的济南名士》栏目,以飨读者。
济南城东北十八里,有堰头镇。今为荷花路街道堰头村。此地古来名士颇多。上文我们谈到洪家楼的洪御史洪一谟家族,便自明初由燕京迁来后先在此镇落户。与洪一谟同时,堰头镇还有刘姓一家,亦是名士辈出。
之一,明相国殷士儋高弟,堰头镇知州刘宗禹
清乾隆《历城县志·建置考三》“书院”有这样一段记载:
川上社,殷文庄主之。嘉靖丁丑,公以简(检)讨居忧,授徒课艺,踰年售张中鹄、周继、刘宗禹三人;次科售郑杰、洪一谟二人。未几,召入而社废。
清乾隆《历城县志·建置考三》“川上社”
川上社,即明代相国殷士儋主办的书馆。嘉靖三十六年丁巳,身为翰林院检讨的殷士儋,因母病归济,而母亲于三十七年过世。由此时至四十一年壬戌春,殷士儋在其家通乐园开办川上精舍,为家乡培养人才(见于慎行《殷公行状》),其弟子之中,考中举人者甚多。嘉靖三十七年,历城四人中举,其中便有殷士儋弟子三人(张中鹄、周继、刘宗禹),有包括来自历城堰头镇的刘宗禹。四十年中举的,还有其后洪家楼的筑造者洪一谟等。只可惜时间不长,殷士儋又被皇帝召入宫中,而川上社只得停办了。
这其中,除了师生之谊,刘宗禹与殷士儋还有一层关系,即他的女儿嫁给了殷士儋的孙子殷居。(见李攀龙《明赠徵仕郎翰林院检讨殷公配封太孺人郭氏合葬墓志铭》)实为亲上加亲也。
据清道光《济南府志卷四十九人物五》:刘宗禹,字一中。其先世刘荣,明初洪武年间,自枣强迁于歴城之堰头鎭。刘荣的八世孙刘徵,为刘宗禹生父。
清道光《济南府志卷四十九人物五》:刘宗禹、刘迁传
作为殷士儋弟子,刘宗禹于嘉靖三十七年山东戊午乡试中举人,万历五年,授新城知县,六年六月升沁州知州。管辖三县。乾隆《沁州志》称他:“为政严明”。当地农民不熟悉种植之法,尤为令人感动的是,刘宗禹将济南人的种植经验带到了沁州,并且“循行阡陌,亲为指示”,到了秋天,粮食产量成倍增长。(“至秋倍稔。”)
刘宗禹尤其重视沁州的文化建设,如其修学宫、修城墙等。
之二,豪于诗的卫辉知府刘迁
刘宗禹有堂兄刘希禹,刘希禹有子,名刘迁。
据清道光《济南府志卷四十九人物五》:刘迁,字出谷。刘宗禹从子。性刚直。万历十年举人。授商水知县。历刑部四川司主事,擢卫辉知府。他谒见就藩于卫辉府的潞王,潞王一见器重之。两人经常尊酒论文。当时太监多浸渔民利,民有诉讼到官府,刘迁不惧怕,依法处置,老百姓十分爱戴他。死后祀乡贤祠。
清道光《济南府志》刘迁本传,称其“豪于诗”。明崇祯《历乘卷十九诗人》将其列入“诗人”行列,并介绍道:“刘迁,知府,有《历下八景诗》。”
明崇祯《历乘卷十九诗人》“刘迁”
惜乎刘迁诗文集未见著录。笔者所见其八景诗只有五首,分别是《趵突腾空》《白云霁雪》《明湖夜泛》《咏锦屏》《佛山赏菊》。见于明刘敕编《历下十六景》(万历刻本)。
《白云霁雪》:
清泠一片水,禁苑荡平湖。
溪浸晴云动,波摇晓日孤。
雪光明玉宇,霁色冷冰壶。
潦倒扁舟去,深泉捉乱珠。
(明刘敕编万历刻本《历下十六景·白云霁雪》)
珍珠泉照
刘敕对于此景曾有生动描绘:
德藩内有濯缨泉、灰泉、珍珠泉、珠砂泉,共汇为一泓,其广数亩,名花匝岸,澄彻见底,亭台错落,倒影入波,金鳞竞跃,以潜以咏,龙舟轻泛,箫鼓动天,世称人间福地、天上蓬莱,不是过矣。且当雪霁,白云缭绕,下接水光,上浮天际,宫殿隐隠在烟雾中,宛然如画。真宇内未有之奇也。
而刘迁所描绘的,正是德王府的拿魂项目:院落泛舟游。在这王府的“禁苑”,有偌大的一块水域,实为罕见。大院里,平湖荡波,通舟二里,蓝天、白云、晓日,都映照在碧水之中,而楼宇在雪光里更加明艳,尤其是,诗人在一叶扁舟上命酒邀客,尽情尽兴的酒醉之余,竟有了湖上捉弄泉泡的孩童游戏!(“潦倒扁舟去,深泉捉乱珠”)
《明湖夜泛》:
良夜飞新爽,逍遥鼓画航。
望迷莲叶碧,风动藕花香。
举棹穿星影,开帘弄月光。
笙歌何处起,灯火乱苍茫。
(明刘敕编万历刻本《历下十六景·明湖泛月》)
今大明湖码头夜景
与上首诗不同,诗人此处着力表达的是夜泛明湖的自然之趣。
夏夜,大明湖上有其他处所没有的、难得的清爽(“良夜飞新爽”),尤其在飘荡的船上,更是清风徐来,乐不可支。
望迷莲叶碧,风动藕花香。此乃大明湖夏夜的典型特征,月色朦胧,固有“莲叶”的望迷;而随风而来的“藕花香”,是不受光线的影响的。大明湖的荷香自古有名。明人王象春便有“五月荷花半压塘,北风直送满城香”的名句。
举棹穿星影,开帘弄月光。前者描绘大明湖夜间行船,如同穿星戴月、遨游太空的气象与惬意,后者则是湖上玩月的高雅趣味。
结句:笙歌何处起,灯火乱苍茫,说明月夜游湖的不止刘迁,还有笙歌不断、灯火渔榜的其他游船,那分明是更为讲究、更为风光的“玩家”到了。大明湖号称“诗天酒地”,有诗云:“诗天有客皆能咏,酒地无人不尽欢”,殆此之谓也。
刘敕对于《历下十六景》之“明湖泛月”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