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渡江前夕,斯大林暗示毛主席“划江而治”,毛主席却选择直捣南京
迪丽瓦拉
2025-08-18 09:03:42
0

在日本投降之后,好不容易换取暂时和平的华夏土地又燃起了紧张激烈的战火,只不过,这次的战火并不来源于境外势力的骚扰裹挟,而是“本自同根生”的同胞国民党,为了争夺中国政权而向中共解放区大肆进攻,拉开了国共内战的决战序幕。

然而,就在南方的国民党与北方的共产党在长江中下游打得不可开交、不分上下之时,作为当时世界共产党领头羊的苏联同盟国领导人斯大林,却向毛主席暗示与国民党“划江而治”。然而,毛主席并未因此偃旗息鼓,同意划江而治,反而下令一鼓作气,直捣南京,统一中国。

那么,斯大林为何暗示划江而治,他究竟有什么样的目的?毛主席又为何忽然下定决心直捣国民党政府所在的南京?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其中有哪些不可告人的秘密。

国共内战

其实,这一次并不是国共的第一次内战。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国共就爆发了第一次战争。时逢国民党执政,这时候的中国,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帝国主义军阀割据混战、制度腐朽、阶级剥削严重,贫富差距大,无数惨重的社会迹象都指向:中国仍然存在处于半封建半殖民的落后状态,民生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改善。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阶级团结起来,依靠着共产党的红色革命力量艰难壮大,从而为自己争取应用的权益和土地。但是,这就与军阀官僚等资产地主阶级为政治代表的国民党利益形成冲突和矛盾,他们将工农阶级代表的共产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而我们共产党也将国民党这些封建的资产地主阶级视为危害民生进步、导致中国落后的斗争对象。

在这样的利益冲突之下,两方势力展开互相缠斗角逐,自1927年起,大量共产党革命同胞遭到国民党的滥杀和拘捕,彻底激化了国共之间的矛盾斗争,面对国民党的滥杀滥捕,共产党人也开始组建起中国工农红军队伍作为武装力量,对国民党实施武装反抗,正式拉开了国共内战的序幕。

在国民党造就的生存威胁之下,中国共产党发动了秋收起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共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很快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但好景不长,在1930年到1934年间,国民政府拼尽全力五次围剿共产党的中央革命根据地,迫使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的艰难长征,才将根据地转移到西北延安这座城市,继续孕育红色革命精神,不断将红色革命力量发展壮大。

直到1935年华北事变爆发,日本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对中华同胞展开屠戮清洗,加剧了中华儿女对日本侵略者的民族矛盾。而这时的国民党军队,在先前对共产党发动的内战过程之中,已经消耗了不少的优良精兵,面对军国主义灌溉下凶残邪恶的日本军队,政治制度腐朽的国民党政府已经无力抵抗,一而再地连失数座城池,回天乏力;同时,群众基础良好的共产党人,也在为守护家国安危和同胞性命而顽强抵抗日军的侵袭。

在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和民族矛盾驱使之下,国民党和共产党暂时达成了一致对外的合作协议,停止内战,共同抵抗外来侵略者。虽然在此期间,两党因利益纠纷仍有摩擦,但在历经十五年的合作抗日精坚力量之下,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

然而,就在1945年抗战结束之际,国民党却一边虚伪地假装和谈,一边开始抢占地盘,发动战争。同年十月,国民党首领蒋介石在日军投降之际邀请毛主席和周恩来进行重庆谈判,签订了双十协定,避免内战。

但国民党却拒绝承认共产党政权的合法性。同时,双十协定刚刚签订完毕,蒋介石就违背了协定之中避免内战的契约,在美国的军备支持下,秘密印发反共的《剿匪手本》,派兵出击共产党所在的华北解放区,企图打开占领东北地区的通道,正式打响了全面内战。

而共产党也针对国民党的进攻采取了战略方针,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激战。一开始,手握海陆空三军健全军事体系,掌握美国高级军备支援的蒋介石似乎胜券在握,并不把共产党的“散兵”放在眼里,整个国民党上下都对清洗中共夺取政权十分自信。但是,随着内战战火的不断蔓延,国民党的自身形势似乎并不乐观...

划江而治

在历经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以后,共产党解放军已经歼灭了国民党的大部分精锐主力,实现了东北、华北、西北等大部分疆域版图的全面解放,此时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队也在解放过程之中不断吸纳壮大自身团队,达到了四百万人的庞大兵力。在苏联的帮助下,共产党通过日本曾经在东北留下的武器将自身装备进行了改善,已经十分有把握彻底战胜国民党军。

而这时的蒋介石,面对国民党的节节败退,也终于意识到自身部队内部存在的漏洞和问题。面对统治大厦的即将崩塌,蒋介石决定拖延时间,退而未休,继续依靠长江以南的区域重整兵力,并趁机试图与中国共产党再次进行和谈。同时,扶持国民党的美国政府面对国民党的垮台定局,也不得不再次调整对华政策,迫使国民党政府提出“划江而治”,以保全自身的在华利益。

面对国民党和美方提出的“划江而治”,毛主席感到十分可笑。首先,划江而治必定会导致中国出现类似于“南北朝鲜”的分裂局面,这种政权的分立往往并不会带来真正的和平,反而会使得两方不断发生冲突,让战争继续蔓延,民不聊生。同时,美国也在从中作梗,以国民党政府为傀儡操纵着中国局面,保不定哪一天就会对北方的中共实施打击。与其如此,还不如趁现在中共优势尚在,直捣南京,彻底统一中国,才会使得中国人民真正得到解放。

于是,毛主席很快表明了自己的明确态度,并在新年献词里号召党和全国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表达了统一政权的决心,革命绝不会半途而废。但未曾想到,就在此时,毛主席却收到来自苏联首脑斯大林的一封匪夷所思的电报,他建议共产党与国民党进行和谈,停止内战,暗示中共与其划江而治。

面对共产主义革命战友苏联首脑斯大林的暗示,毛主席感到十分失望,他立即意识到,苏联其实并不是将中国当做真正的盟友,而是也想趁这次内战的机会对中国实施瓜分-就像美苏对朝鲜实行南北分立所做的那样,看似是在帮助同党,事实是想从分立而治中趁机攫取利益,以控制该国。

自然,卓有远见的毛主席不会轻易被斯大林的意见所左右,他在回复斯大林的电报之中委婉地回绝了他。直到多年以后,毛主席对于这件事情仍然憋着一股子气,在《论十大关系之中》提到:“斯大林对我们做了一些错事。”

就连后来周恩来总理在回忆这件事情的时候,也表明了态度:

“当时军事、政治形势都很好,我们准备南下过长江,解放全中国。苏联对此有看法,要求我们停止内战,实际上是搞‘南北朝’,两个中国。”

百万雄师过大江

看似不可跨越、波涛汹涌的长江,自西向东,横跨南北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使之历来都是兵家眼中难以逾越的天堑和阻碍,但它终究无法阻碍中国统一的步伐。

毛主席在回绝斯大林建议之后,立刻下令挥毫江山,命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百二十万兵力横跨长江,直捣南京。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浩荡形势下,全面击溃了国民党的江事防御路线,占领了国民党的南京首府,将国民党赶至台湾一隅,全面赢得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实现了中国的全面统一。

所以,国与国之间,没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利益面前,昔日盟友也会变成虎视眈眈的豺狼。基于苏联建议“划江而治”,其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在此教训上,我国的发展道路一直秉持着“独立自主”的发展原则,逐渐走向了如今的强盛局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朱元璋为什么离不开马皇后?不仅... 创业之基石 因为女性的身份,马皇后在正史中的记录并不丰富。只在《明史》《明书》等史书中有详细记载,目...
原创 揭... 她是“先有公主,后有大唐”的,大唐第一公主,率领一骑娘子军打下了李唐的半壁江山,成了中国古代唯一一个...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中,一次刘备兵败,刘关张三兄弟各自下落不明。其中关羽被曹军所围。因曹操爱关羽之才不忍强...
原创 谭... 在《志愿军英雄传》和《抗美援朝英雄纪念集》中都有记载过一位英雄:在金化东南三九零高地狙击敌人的过程中...
原创 晚... 序言 1863年12月6日,苏州太平军势力决定归降清廷,李鸿章作为主事大臣在苏州设宴迎接太平军的八大...
原创 不... 在历史的长河中,曹操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和魅力的人物。他的经典语录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的光...
原创 晚... 盛唐至晚唐:诗歌之巅峰与思辨的辉煌 诗歌文化在唐朝时期达到了一个令人瞩目的巅峰,从初唐到晚唐,伴随...
原创 毛... 1948年初,国民党军队在东北节节败退,不得不龟缩在长春等几个大型城市中,蒋介石对此心急如焚。 为了...
原创 唐... #深度好文计划#隋朝覆灭,乱世纷争,群雄逐鹿,谁将成为这风云变幻中最为璀璨的星辰?在这个动荡的时代,...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 12月26日国家文物局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聚焦夏商周大型都邑遗址的新发现和最新研究成果...
原创 李...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他的聪明才智和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无法忽视。然而,他曾有机会称帝,这个...
原创 万... #深度好文计划#人们常说,真爱需用心灵去洞察。在红尘中,物欲与俗事似乎主导了一切,乍看之下,那些皇权...
原创 冷... 大历史下的普通人如何生存?这个问题之下的答案五花八门,大多数时候,普通人是没有选择的,尤其是当普通人...
原创 太... 引言 民国时期,一般是指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起,到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岁月,一共将近...
原创 打... “诺门坎战役”后,一向眼高过顶的板垣征四郎从陆军大臣的位置上被踢了出来,外放到中国派遣军当参谋总长了...
原创 「...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 钱穆1《国史大纲》 公元 581 年,杨坚代周建隋,结束了自西晋末...
原创 朱... 没有现代化的建筑设备和器具,在古代,你知道如此坚固的长城是怎样建成的吗?咱现在一般说的长城啊,其实是...
原创 李... 在隋唐时代的辽阔旷野上,一场决定命运的对决悄然拉开序幕。 天空昏暗,厚重的云层如同一块巨大的黑幕,笼...
原创 袁... 三国演义,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深受众人的喜爱。书中虽然有抑曹扬汉的主观因素,但是我们也从中得到了许...
原创 陈... 陈毅和粟裕是我军之中非常出名的一对搭档,两人之间的配合非常默契,在华东战场上打出许多漂亮仗。 不过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