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秦赋》之项燕:楚国最后的战神,挫秦军,堪称战国第五大名将
迪丽瓦拉
2025-08-18 18:34:36
0

战国末期,诸侯相互攻伐,阴谋阳谋层出不穷,是人才荟萃的时代,这时期,七国名将如云,以秦国的白起、王翦和赵国的廉颇、李牧四人最具代表,他们被后人称之为“战国四大名将”。然而,战国末年,杰出的军事家远不止这四人,例如,笔者认为,楚国名将项燕,就有资格成为“战国第五大名将”。

司马迁在《陈涉世家》中写道: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战国末年,楚将项燕在灭国之际,带领楚人力挫秦军,延缓了楚国的灭亡,深受楚人爱戴。提及项燕,很多人都会想到“楚霸王”项羽,项羽乃是项燕之孙,在历史上,项羽虽然勇猛无敌,但项燕也不输给其孙。

项燕,姬姓项氏,项氏一族世代为楚国将领,项燕从小参军,对自己的国家有很深厚的情感。战国末期,秦国对东方六国虎视眈眈,看着秦国逐渐蚕食韩、魏、赵三国,楚王不思抗秦,而是一味迁都避让。秦赵邯郸之战时,若不是毛遂用言语相激,楚王仍不愿出兵抗秦。甚至在五国“合纵”时,楚考烈王还要求春申君注意保留楚国的实力。项燕多次向楚王建议抗秦,楚王都不采纳。

公元前225年,秦国相继灭掉了韩国和赵国,秦王嬴政野心勃勃,叫来了王翦父子,按照嬴政的安排,他让王贲率军攻打魏国,让王翦率军攻打楚国。王翦认为,魏国已经是强弩之末,若王贲率10万大军,足以灭魏;然而,楚国地广人多,楚军中又有名将项燕这个硬茬,若要实现灭楚,必须要60万人马才行。要知道,60万兵马,基本上是秦国的全部家当了,嬴政非常犹豫。这时,秦国大将李信说:“若让我带兵伐楚,20万足矣!”嬴政大悦,命李信和蒙恬二人带领20万大军出征,王翦劝阻不了,只得回老家养病。

李信和蒙恬二人,都是嬴政的亲信大将,在二人的带领下,20万秦军如犁庭扫穴,一路大捷奔向楚国,连下楚国20多座城池,嬴政在咸阳连连得到捷报,心花怒放。

当李信的大军打到楚国寿春城下时,局势变了,因为楚国将领项燕出现了。项燕先派人到秦营中,向李信求和,李信大喜,认为项燕也不过如此,打几下就怂了。于是,李信打算表面上答应楚军的求和,然后再出其不意灭掉楚军。

李信天真地以为,楚人进入了自己的圈套,其实,真正进入圈套的是李信,这一切都在项燕的预料之中。

正在李信高兴之时,楚军突然撕毁盟约,攻打南郡。李信大惊,连忙挥师回援,因为南郡一旦失守,李信和蒙恬的联系将会被切断,李信走得太急,他不知道,其实攻打南郡的只是一小波楚军,真正的楚军主力正在其身后尾随。

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场面:李信带秦军匆匆赶回南郡,项燕带领20万楚军悄悄跟在李信大军的后面,李信到达南郡后,很快打退了南郡的楚军,然后出城继续朝着寿春的方向前进,不料,等李信刚一出城,就被项燕的20万大军包了饺子。

俗话说,哀兵必胜,楚国人在项燕的带领下,不断向李信冲杀,双方鏖战一天一夜,秦军连死7名大将,李信差点被项燕打成筛子,最终丢盔卸甲,狼狈而逃。

蒙恬听闻秦楚正在对战,连忙率军前来援助,项燕早有准备,把蒙恬也一顿狠揍,蒙恬只得逃回秦国。在史书记载中,这是蒙恬一生唯一的败仗,败在了楚将项燕之手。

项燕一举打败李信、蒙恬两位秦将,力挫20万秦军,楚国多年来第一次在秦军面前扬眉吐气。

远在咸阳的嬴政听闻李信和蒙恬战败,勃然大怒,嬴政不顾天子之尊,来到王翦家中,请求王翦出兵灭楚。王翦似乎早有预料,他向嬴政提了三个要求:

第一,60万兵马,一个都不能少;

第二,项燕太猛,我一个人对付他太吃力,你要把蒙武(蒙恬之父)派给我当副将。

第三,你要在咸阳周边赏赐我一些田宅。

王翦是聪明人,嬴政更是聪明人,面对王翦的要求,嬴政悉数答应。就这样,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60万秦军伐楚,楚王听闻后,派项燕拒敌。

项燕发动楚国百姓联合楚军一起抗敌,双方在楚国境内对峙数月,相互攻伐,各有胜败,谁也没占到便宜。王翦没办法,只好下令严守不出,和楚军打消耗战。要知道,打仗就是打后勤,当时秦国国力强盛,兵器粮食充盈,而楚国衰微,多年来被秦国蚕食,若真打消耗战,楚军的后勤补给根本跟不上。项燕知道死守不是办法,急于求战,多次带兵到秦军营前叫阵,可王翦和蒙武十分老辣,就是不出战。

双方对峙了一年,项燕无力支撑,楚军日渐疲惫,粮草严重不足,很多士兵饿着肚子。而王翦则每日杀牛宰羊,和士兵们同吃同住,秦军被憋了一年,攻伐之心早已按捺不住。一年后,趁项燕往东调兵的时候,王翦一声令下,秦国将士如饿狼般向楚军杀来,尽管项燕勇猛,但饿肚子的楚国士兵不是秦国虎狼之师的对手,最终楚国战败,楚王负刍被俘。

关于项燕的结局,司马迁在《史记》中给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在《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

二十四年,王翦、蒙武攻荆,破荆军,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

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司马迁先说项燕兵败自杀,又说项燕被王翦所杀。不管项燕是被谁杀的,总之,项燕败给了王翦和蒙武,然后和楚国一起亡了。

项燕作为楚国名将,他的军事水平到底如何呢?

笔者认为,项燕的军事水准,基本上达到了“四大名将”的水准。有三点理由:

第一,项燕当年力挫秦军,打败了李信和蒙恬两位大将。蒙恬不必多说,此人灭掉齐国,连年抗击匈奴,“却匈奴八百余里”,所向披靡。而李信呢,此人灭掉燕国,俘虏燕王喜,实力不容小觑。项燕以一敌二,可见实力不在二人之下。

第二,秦国出动王翦和蒙武两位大将,在一年之内仍攻不下项燕所带领的楚军。要知道,王翦乃“四大名将”之一,而蒙武更是“蒙氏一族”的中坚力量,秦国著名将领。从这一点可以看出项燕之能。

第三,当时王翦和蒙武带领的秦军有60万人,而项燕身后的楚军仅有20余万,秦军粮草充足,楚军只能靠楚国百姓支持,不管在人数还是在后勤上,楚军都不如秦军。然而,在如此情况下,项燕仍不言败,若不是粮草不足,项燕或许不会惨败给王翦和蒙蒙武。

综上所述,项燕的军事才能整体上超过蒙恬和李信,若不考虑秦楚两国的国力影响,项燕或许能和王翦拼上一拼。可惜,兵者诡道也,秦国一统七国的大势已经不可阻挡,项燕虽猛,也不过是替楚国拖延时间罢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项燕之后,项氏子孙再一次让秦国见识到了他们的军事才能,只可惜,项燕已经看不到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日本也有孙姓,这个姓氏排在日本国内6924位,可以说,这个姓氏在日本国内不常见,在多数国人的印象中,...
原创 5... 1974年,岑荣端进京看望过毛主席后,按照毛主席的吩咐,回到南宁立刻向第一书记韦国清作了汇报。打开毛...
原创 李... 李靖应该是全面吊打韩信,不管是军事能力还是军事理论,或者是为人处事,李靖都比韩信强。 李世民除了军事...
原创 刘... 诸葛亮是三国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了表现诸葛亮的优秀...
夏商文明考古重大突破!“考古中... 12月26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安阳殷墟遗...
原创 盘... 春秋三杰 春秋三杰是指我国春秋时期三个杰出的人物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都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
原创 毛...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历史章回小说,描写了三国纷争的历史,塑造了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
原创 著... 最近一位阎姓的国际关系学者,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台湾问题是中美摩擦的根源。但不太可能导致...
原创 他... 遵义会议后,博古由于犯了错误被党组织拿回了指挥权,原来的三人团变成了由毛主席、周总理和王稼祥负责的“...
发布会|“六种文化形态”绘就重... 重庆城市精神,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中生长,在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中提炼。那么厚重的历史文化赋予了重庆城市...
原创 唐... 唐高祖李渊(公元566年12月21日 —公元635年6月25日),字叔德,是我国唐朝的开国皇帝,于公...
曼德拉与南非-壹《大国浮沉50... 1486年,葡萄牙的航海先驱迪亚士率领船队自里斯本启航,他们沿着西非的海岸线勇敢地向南探索。当他们接...
原创 手...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国共二次合作开始全民抗战。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其中1...
原创 苏... 1941年6月,德国展开“巴巴罗萨”行动,以强大的装甲和航空兵力对苏联实施迅猛突击,苏德战争爆发。战...
原创 唐... 762年,久病卧床的李亨艰难地问:“西内的老头怎么样了?”内侍说:“殡天了”。13天后李亨去世了,父...
原创 5... 《——【·前言·】——》 59岁的王昌龄,被贬职后,带着满腔的失落和不甘,踏上了回老家的路。 然而,...
原创 回... 鲸鱼演化史又添新成员,埃及西部沙漠,法尤姆地区一处凹陷的中始新世岩石中,出土了未知鲸类化石。 新鲸...
晋中市昔阳县钟村墓地!与殷墟遗... ▶ 重要进展!钟村、殷墟、三星堆等最新考古成果公布 12月26日 国家文物局发布 《考古中国》重大...
原创 新... 从1928年开始,朱德和毛泽东就建立了一段长达48年的亲密合作关系,“朱毛组合”享誉世界。 在半个...
原创 元... 杨维桢,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书法作品不同于常人,显得特别怪异。本文将重点探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