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平解放,接收人员是怎样清理中南海的“老住户”的
迪丽瓦拉
2025-08-18 19:04:22
0

北平解放之后,中南海便被筹划修缮为中共中央办公地。

起初,毛泽东因为心里忌讳它曾经皇家御苑的身份并不同意,斩钉截铁说道:“我不搬,我不做皇帝”。

最后还是经过政治局拍板,周恩来苦口婆心,三番五次劝导下才决定搬往中南海。

那么北平解放后,接收人员是怎样清理中南海的“老住户”的?

为什么会选择中南海作为中共中央办公地,它有何特别之处呢?

当时已经残破不堪,垃圾遍地,淤泥满湖的中南海,又是怎样被修缮,变得焕然一新?

接收人员如何清理“老住户”

1949年1月,北平被和平解放。

当时,夏杰,齐燕铭,金城等人接到上级的委派,从西柏坡赶到北平,为中央政府驻扎北平奠定基础,并参加了接收中南海的任务。

1949年2月3日早上,夏杰一行人刚刚抵达北平,屁股都还没坐热,就接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消息。

周恩来叫夏杰一行人首先到中南海接受管理,因为那将为中央政府未来的正式会议和筹备会议的会址。

当天下午,一辆卡车载着夏杰一行人驶向了中南海。

到达中南海后,夏杰一行人先去丰泽园的大厅等候,申伯纯则去找公园管理负责人交谈。

申伯纯声音严肃洪亮地向他说道:“我们是北平中央组织派来接收中南海的人员,我是申伯纯,担任军代表,其他两名同志分别是夏杰和陈群海。

他们两个今天晚上就留在这里驻守不走了,麻烦你给他们找两处睡的地方。”

说完又将中央批准的公文交给了他。

那人十分礼貌地回应称是,又安排人去找床,随后便办理了交接手续。

临走时,申伯纯对夏杰等人嘱咐道:“辛苦你们今晚在这里守夜了,明早还会有同志过来的。你们是中央政府入驻中南海的第一批代表,责任意义重大。一定要注意观察身边的情况,这里环境复杂,一定要注意安全。”

一语成谶,当晚确实发生了一个惊悚的小插曲。

睡觉前,夏杰和陈群海打算去散散步,漆黑的夜幕下伸手不见五指,四周静寂无声,只能隐约看到一些建筑物的轮廓和树。

他们正边走边聊天时,突然前面房子的顶上,发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接着一个黑影突然掠过。

夏杰两人当时汗毛直立,陈群海立刻掏出手枪,对着黑影大喊道:“么人,站住。”

黑影顿时张皇失措,马上沿着屋檐飞奔起来,到了一处围墙后,身如巧燕的他,竟然轻飘飘翻了出去,不见踪影。

人都跑了,他们也就放弃追赶,去那间房子里查看。

进到屋内才发现,这是一间废弃已久的屋子,屋内尘土飞扬,杂乱无章地摆在许多破旧的书籍。

大体上没什么损失,于是两个人便回去休息了。

第二天早上,在吃过早饭后,夏杰一行人便开始对中南海进行了勘测调查。

勤政殿是南海最大最高的建筑物,大门上还挂着康熙帝亲笔的“德昌门”字样的牌匾。

这里后来也变成了中央机关筹备开会的重要场地。

而在勤政殿的东面有座平房,名叫政事堂,后面被设为中央机关办事所在地。

从勤政殿往北走便能看到中海,门前杂乱无序地停着好几辆军用卡车,很多国民党军官来来往往,急急忙忙地搬东西。

这里就是之前傅作义军队总部所在地。

沿旁边的马路向北走,便能看到几排平房,这里也有士兵在手忙脚乱地搬东西。

后来这里被改造成了游泳池。

沿宝光门往西就是中南海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建筑物——怀仁堂。

中央政府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很多全国性的重要会议都是在这里举办的。

而怀仁堂附近的院落后来也成为了中央领导的住所。

中南海北面一直走到尽头是紫光阁,当时的紫光阁杂草丛生,破旧不堪。

后面经过修缮变得焕然一新。

这些情况也一一被夏杰记录下来,上报给了中央。

2月5号,他们一如既往地在中南海巡查,走至新华门东侧围墙下,发现旁边的平房前停靠着很多车,一群人在守着车,正叽叽喳喳地聊天。

发现夏杰的到来后,纷纷围了上来,一问才知道,原来这是傅作义部下的一个汽车队。

北平被解放后,他们也失去了饭碗,其他大部分人也早就离开了,只有少数人还在坚守,希望新政府能够给他们一条生路。

但当时,解放军已经进城五天了,还是没有任何单位收留派用他们,他们也只能继续守在这里。

夏杰回去后就将这个情况上报给了中央,三天后,上级领导便叫夏杰他们收用了这支车队。

而这也为接下来的筹备新政协,成立国务院,整治中南海的任务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当时,他们还注意到整个中南海内根本没有解放军部队的驻守,只有以前的几个旧警察在巡逻。

齐燕铭听完后就摇了摇头,沉思片刻后说到:“那些解放前的旧警察能相信吗?中南海是要被设立成中央机关办事处的,这么重要的地方必须得有我们自己的人来守才行。”

于是,在2月7日的上午,解放军警卫队便被派遣到了中南海。

先是仔细调查了中南海的情况,后面又设立了驻扎营房和设置分布了警卫点。

不久后,中南海的第一支中安公安警卫队便正式成立。

随后,其他工作人员也陆陆续续地进入了中南海,开始进行对中南海的全面治理工作。

为何选择中南海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中央政府搬离西柏坡,进入北平,当时的中央总部是设立在香山的。

那为什么后面会迁移至中南海呢?

一是因为中南海是中央筹备正式会议的新会址,二是因为当时北平的重要民主人士,都住在城里,也就是中南海那边。

当时,周恩来为了商议国事,讨论共同纲领的条约,每每都要在香山和城里之间奔走,香山远在郊外,离城区有十几公里的距离,加上当时路况环境恶劣,所以车途漫长、奔波辛劳。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北平市长便计划将中南海改造为中央政府办公基地。

但是当时的中南海不仅破旧不堪,池塘还臭气熏天。

于是,叶剑英便开始着手安排清理重造中南海,在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后,终于在1949年的夏天完工,中南海碧波荡漾,焕然一新,四处生机勃勃。

显然已经变成一处清雅幽静的办公之地。

但是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事情,毛泽东不愿意搬进去。

当时中南海被整顿好后,叶剑英便立刻上报,请中央政府迁往中南海。

但是过去了好几天,中央一直没动静。

叶剑英便跑到香山催毛泽东,毛泽东当时便垮下脸来,他孩子气般固执地大喊道:“我不搬,我不做皇帝,你这个剑英,怎么这么固执。”

当时周恩来也在场,他是支持叶剑英的,但是又不好当场驳了毛泽东的面子,所以没当场明说。

等叶剑英走后,毛泽东严肃地和周恩来说:“你应该听‘父母官’的。”

周恩来当时被毛泽东的小心思逗笑了,随后说到:“我就不听,这是原则性问题。

剑英坚持让你搬到中南海也是为了你的安全着想,你想想,我们现在住的地方连个围墙都没有。”

毛泽东立即打断了周恩来的话,连连摆手道:“不谈不谈,不谈就不谈。”

周恩来明白,毛泽东是忌讳中南海曾经是皇帝住过的地方,但是中南海四周的高墙是很好的安全屏障。

所以周恩来说:“毛泽东住进去,我们才好高枕无忧啊,每天从香山赶到城里开会,实在太不安全了。”

终于在党中央少数服从多数的表决下,毛泽东还是搬进了中南海。

之后,中南海便成为了中央机关办公地,毛主席大部分时间也住在这里。

自从搬进中南海后,毛泽东便格外喜欢这里的自然景观,特别是院子里茂密生长的小草。

甚至工作人员来除草时,他会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说:“莫拔莫拔,莫要伤了它们的生命”,神态格外慈爱温暖。

有次,工作人员特地拿了几盆花摆在院前,毛泽东便说:“你们知道,每天到我这里来的人很多,以后还会有农民和工人来。

他们来这里,就是为了看看我住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看到我这里摆了这么多花,也会效仿我,一旦养成这种虚荣的风气就不好了。”

于是警卫员便立刻搬走了花盆,只在院内摆了四盆绿植树木。毛泽东对此也十分满意。

清理修缮中南海

在北平解放前,中南海被国民党设立为“华北剿总”中心。

但是国民党只知道用,却不会去维护打理。

导致中南海内堆积了大量的垃圾,房屋院落因为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

池内淤泥堆积,恶臭浑浊,苍蝇蚊子熙熙攘攘地在湖面上群魔乱舞。

自从2月7日,齐燕铭等人从纠察队手里接管了中南海后,便立刻组建了“中南海办事处”,周子健担任办事处处长。

周子健一上任便马不停蹄地带领人员,修缮房屋,清理垃圾,清除湖中的淤泥。

同时也在布置规划领导办公人员的住所,活动放松的公园,开会和办公的地方,举行大会的会址等等。

完工后,还要仔细检查防火,防雷的安全措施有没有到位。

终于在夏季完工,曾经陈旧破烂的中南海变得焕然一新,散发着文雅清净,底蕴浓厚的气息。

当时,新政协准备工作正在繁忙筹备,有很多问题需要跟毛泽东请示,上报。

而毛泽东也需要和当时各个民主党派的首领,进步人士进行开会交流。

考虑到交通,安全等问题,最终毛泽东在六月中旬搬进了中南海。

当时毛泽东也十分重视新政协会议的筹备工作,经常在工作结束后跑去勤政殿,视察工作进度。

他还十分风趣地调侃过:“过去的皇帝给我们选好了开会地点啊。”

他跟余心清说:“开好会,少花钱,这也是在支援前线啊。”

可见,毛主席当时因为新中国即将要建立,而喜不自禁的心情。

6月15日,第一次全体新政协筹备委员会正式在中南海勤政殿举行,大会持续了将近4天的时间。

此次会议正式确立了中央政府机关办事人员,并确定了中南海勤政殿为中央机关办公地点。

9月17日,第二次全体新政协筹备会又在勤政殿召开,正式决定将新政治协商会议更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9月21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这次大会一共举行了10天,通过选举确定了全国政协委员会成员。

会议结束后,委员会的全体成员在北京饭店举行了简单的聚餐。

吃的是粗茶淡饭,但是大家都很开心激动,毛泽东称之为“共和国第一餐”。

10月1日,下午2点,在中南海举行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并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

中南海见证了中国政府成立的多个重要会议,它看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号诞生,听着《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注视着五星红旗在天安门缓缓升起。

它是中国辉煌时刻的见证者,也是亲历者。

它不仅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建筑物,更是承载着中国成立的辉煌时刻。

参考文献:

《1949年中南海的接管、修缮与使用(2)》白振纲

《毛泽东与中南海的情缘》江仙

《北平和平解放中共率先接收中南海回归权力中心》黄金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日本也有孙姓,这个姓氏排在日本国内6924位,可以说,这个姓氏在日本国内不常见,在多数国人的印象中,...
原创 5... 1974年,岑荣端进京看望过毛主席后,按照毛主席的吩咐,回到南宁立刻向第一书记韦国清作了汇报。打开毛...
原创 李... 李靖应该是全面吊打韩信,不管是军事能力还是军事理论,或者是为人处事,李靖都比韩信强。 李世民除了军事...
原创 刘... 诸葛亮是三国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为了表现诸葛亮的优秀...
夏商文明考古重大突破!“考古中... 12月26日,国家文物局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发布了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安阳殷墟遗...
原创 盘... 春秋三杰 春秋三杰是指我国春秋时期三个杰出的人物介子推、伍子胥、管仲。他们都是千百年来人们十分推崇的...
原创 毛...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历史章回小说,描写了三国纷争的历史,塑造了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
原创 著... 最近一位阎姓的国际关系学者,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台湾问题是中美摩擦的根源。但不太可能导致...
原创 他... 遵义会议后,博古由于犯了错误被党组织拿回了指挥权,原来的三人团变成了由毛主席、周总理和王稼祥负责的“...
发布会|“六种文化形态”绘就重... 重庆城市精神,从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中生长,在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中提炼。那么厚重的历史文化赋予了重庆城市...
原创 唐... 唐高祖李渊(公元566年12月21日 —公元635年6月25日),字叔德,是我国唐朝的开国皇帝,于公...
曼德拉与南非-壹《大国浮沉50... 1486年,葡萄牙的航海先驱迪亚士率领船队自里斯本启航,他们沿着西非的海岸线勇敢地向南探索。当他们接...
原创 手... 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全面侵华,国共二次合作开始全民抗战。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其中1...
原创 苏... 1941年6月,德国展开“巴巴罗萨”行动,以强大的装甲和航空兵力对苏联实施迅猛突击,苏德战争爆发。战...
原创 唐... 762年,久病卧床的李亨艰难地问:“西内的老头怎么样了?”内侍说:“殡天了”。13天后李亨去世了,父...
原创 5... 《——【·前言·】——》 59岁的王昌龄,被贬职后,带着满腔的失落和不甘,踏上了回老家的路。 然而,...
原创 回... 鲸鱼演化史又添新成员,埃及西部沙漠,法尤姆地区一处凹陷的中始新世岩石中,出土了未知鲸类化石。 新鲸...
晋中市昔阳县钟村墓地!与殷墟遗... ▶ 重要进展!钟村、殷墟、三星堆等最新考古成果公布 12月26日 国家文物局发布 《考古中国》重大...
原创 新... 从1928年开始,朱德和毛泽东就建立了一段长达48年的亲密合作关系,“朱毛组合”享誉世界。 在半个...
原创 元... 杨维桢,是元末明初的一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他的书法作品不同于常人,显得特别怪异。本文将重点探讨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