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引出一段“硬核”往事
迪丽瓦拉
2025-08-19 01:01:58
0

随着普查工作人员细致的现场调研,沧海拾遗,抽丝剥茧,拂去历史尘埃,一段段动人故事浮出水面。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张20世纪30年代的老照片,走进徐汇的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现场。

>>关于“四普”和徐汇文物的那些ABC

秋末冬初的徐汇,梧桐棕黄,落叶旋舞。一张拍摄于1937年左右的老照片,随着飘舞的秋叶,飞进了徐汇区文旅局的办公室,让正在有序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工作人员眼前一亮。

收到老照片后,徐汇区文旅局立刻与杨家建老人取得联系,2024年底,杨家建专程从北京来到上海,前往武康路395号寻访父亲杨承宗先生的遗踪。杨家建回忆起父亲的那段传奇经历,一段隐藏在梧桐树影下小洋楼中的往事,随之浮出水面。

一栋小楼的“硬核”变迁

寄来老照片的正是杨承宗先生的小儿子杨家建。此次在徐汇区文旅局的协助下,终于有机会走进已经成为上影演员剧团办公楼的武康路395号。

老照片上,杨承宗右侧有一棵小树苗;如今,这棵树已然参天合拱。这是一棵杨树枫杨),见证了这段“硬核”的往事。

照片上有两位神采奕奕的男子,一位身着长衫,另一位西装革履,二人站在一幢小洋楼的台阶上,笑容可掬,春风满面。

西装革履的青年男子,正是杨家建老先生的父亲,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杨承宗先生。

中国科大创校元老之一的张劲夫赞誉杨承宗为“新中国放射化学奠基人”

杨承宗身边的男子,则是前来拜会的友人,中国著名化学家华寿俊先生的哥哥,华寿颐先生。拍摄这张照片的地方,是当时的福开森路395号,即今天的武康路395号。

当年的镭学实验室已经成为上影演员剧团的所在地

武康路395号建于1926年,是一幢具有巴洛克风格的洋房建筑,折脊、古典檐齿、屋顶窗和棚式老虎窗等建筑细节,极富特色。

建筑外墙为古典三段式构图,底层为粗凿石块饰面,朝向武康路一侧还有塔司干式的柱廊楼梯通往二层。老照片取景的部分,则为离武康路较远的建筑另一侧。

杨老先生在现场辨认老照片中的取景位置

该建筑早年是叶恭绰的府邸,叶恭绰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收藏家和政治活动家。

20世纪30年代,该建筑连同旁边的393号(黄兴故居)一起,由世界社使用。世界社最早于1906年由张静江、吴稚晖、李石曾等人在法国巴黎发起成立,致力于向国人介绍西方优秀文化。

杨老先生在武康路393号的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内,辨认出老地图上的“国立北平研究院字样”

1933年,中国物理学泰斗严济慈准备把北平研究院的镭学研究所和药物研究所迁到上海,于是来沪考察,最终选址于此。

1936年,药物所和镭学所先后迁入这座建筑,药物所使用一至三层,镭学所在四层。此时,日寇侵华意图越来越明显,日本也注意到原子能可以被运用于制造武器,为便于研究工作的开展,镭学研究所对外挂牌“中法大学镭学研究所”。

当时,严济慈为镭学研究所所长,但是身在北平,真正在上海主持工作的,是和严济慈师出同门、核物理大师居里夫人的高足郑大章先生,年轻的杨承宗是郑大章的研究助手、镭学所唯一的工作人员。

杨承宗的“硬核”人生

走在巍峨挺拔的武康大楼下,幼承庭训的杨家建将父亲杨承宗的“硬核”人生娓娓道来。

杨承宗出生于1911年,1932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毕业后,严济慈慧眼识才,将杨承宗选入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参加研究工作。

1946年,严济慈推荐杨承宗前往法国巴黎,跟随“小居里夫人”(居里夫人的大女儿伊莲娜·约里奥-居里,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工作学习。1951年,杨承宗以“很优秀”的论文考评结论,获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

1951年在博士论文通过的庆祝酒会上,杨承宗与约里奥·居里夫人碰杯

杨承宗学成之后,婉拒了法国科研机构的邀约,带着钱三强的嘱托,花光钱三强托人带来的3000美元和自己的所有积蓄,在小居里夫人的鼎力帮助下,带着整整13箱尖端仪器,历尽艰辛回到祖国,继而全身心投入我国的核事业建设当中。

默默奉献却无求荣誉加身的杨承宗,依靠着因修复破损仪器几乎失明的双眼,一次次圆满完成了关键技术任务,并留给儿女一条“家训”——关键是把事情做成功,其他都不重要。

此后,杨承宗活跃于教育和科研领域,据杨家建回忆,王淦昌何泽慧等大科学家,以及老照片上的华寿颐、华寿俊,都与杨承宗结下了深厚友谊。

杨承宗自言一生只做了四件事:一是有幸在中科院原子能所工作,二是在中国科技大学创办了放射化学系,三是能够在捉襟见肘的条件下做成核原料,四是创办一个合肥联合大学。杨承宗对孩子们说:“这就是我的一生”。

杨老先生向徐汇区文旅局的工作人员赠送了关于杨承宗先生口述书籍

杨家建先生与夫人在上影演员剧团门前留念

后记

杨承宗活到了100岁,最后的遗愿是捐献自己的遗体,供科学研究。用他的话来说,一辈子吃了那么多放射线,还能活到100岁,或许真可以研究一下。

源自武康路395号的这段传奇历史,传递出中国科学家的硬气和骨气,也是中国核化学事业的源头肇始,值得后人铭记。

来源:上海徐汇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跳槽,对于时下的职业人来说,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了。不论是自身原因,还是环境因素,或者就是心情不好,换个...
原创 彭... #深度好文计划#项羽,秦末乱世中的璀璨星辰。他曾威震四方,犹如烈火燎原,梦想着征服天下,铸就霸业。然...
世界历史|二十世纪初欧洲反犹那... 自1879年德国人威廉·马尔首创反犹主义术语Antisemitismus以来,国际犹太学界关于何为反...
原创 此... 最近很流行一句话 “此人不死,便无三国!” 乍一听觉得很厉害,毕竟三国乱世人才辈出,谁让天下重归一统...
有1400余年历史!这种泥玩具... ◎ 科技日报记者 孙越 泥咕咕诞生于河南鹤壁浚县,迄今已经有1400余年历史,被称为“指尖上的活化石...
把坚韧根植于心、践之于行 “坚韧”,位居重庆城市精神表述语第一位。它背后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之重大,不言而喻。 什么叫坚韧?看...
原创 郭... 在我国的近代历史长河中,郭沫若是一颗耀眼的星辰,他用自己手中的笔为民族的思想解放贡献力量。 新中国建...
原创 邓... 晚年邓小平出任军委主席,在不禁回忆起了自己的三位老部下,巧合的是这三人都姓陈,即“三陈”,分别是陈赓...
原创 光... #深度好文计划#身为帝王,若无实权在手,岂能名副其实?理想主义者若屡屡被他人利用,难道只能无奈目送理...
原创 刘... 1375年,刘伯温喝了太医的药病重,自感时日不多,把儿子叫到跟前嘱咐道:“给朱元璋送去两样东西,可让...
原创 刘... 建国后一天,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观看空政文工团排演的话剧《江姐》。第五场开始,已经成为叛徒的甫志高,趾高...
原创 清... #深度好文计划#1912年2月12日,中国历史上迎来了一个划时代的节点。当日,袁世凯指令新军进驻紫禁...
原创 陶... 1955年,陶勇被授予中将军衔。同一年,他被任命为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后兼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特...
原创 赵... 一些人总觉得背靠大树,自己不仅可以吸取大树的养分,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殊不知,除了他们以外,还有许多...
原创 如...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隋炀帝的暴政导致民不聊生。一个朝代最大的悲哀就是遇见一个穷兵黔武的皇帝和一个狼子野...
原创 改... 高澄,中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他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天才少年,但却也是历史上一位极其卑微的人物,因...
原创 关... 提起《三国演义》,大家脑海中想到的是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奸诈狡猾的曹操、桃园结义的刘备、关羽和张飞。提...
原创 韩... 韩信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为何一出手就打败了项羽? 1.早期学习积累。韩信早期生活困苦,但勤奋好学,熟...
原创 三...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后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格局,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其中有三件事最为人所不齿,魏...
原创 “...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杰出人物,在他统一六国后,“中国”才真正算是一个整体。他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