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沙俄帝国的“黄色俄罗斯”计划最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迪丽瓦拉
2025-08-19 01:03:30
0

沙俄对土地有特殊的渴望,所以他们从崛起以后,不断四处掠夺土地,经过一番扩张后,他们的土地最大的时候跨越了欧洲、亚洲、北美洲。近代的时候,沙俄采用了一些手段后,我国东北及西北150万平方公里,从此之外,沙俄国内曾经还提出一项骇人听闻的计划,该计划便是“黄色俄罗斯计划”,好在这个机会没有成功。

那么,这个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说好在最后没有成功。

今天,来聊下这个事情。

早期的沙俄,就是个伏尔加河流域的一个小国,14世纪以后才得以崛起,崛起后开始对外扩张,最终成为一个横跨欧亚的超级大国,在俄罗斯新征服的地方中,也有一些地方被称之为“俄罗斯”的土地。

被称之为俄罗斯的地方有两个,分别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其中白俄罗斯的意思就是纯粹俄罗斯的意思,由于乌克兰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称之为俄罗斯的小弟,因而才会有小俄罗斯的称呼。

关于“黄俄罗斯”这个说法,主要源于十九世纪沙皇尼古拉二世为了吞并东方大片土地所提出的一项计划,该计划就是将我国从乔戈里峰到海参崴为止地区,全部划入沙俄的统治计划,如果该项计划成功,我国的的东北、蒙古、新疆大部分地区,都将成为沙俄的一部分。

之所以会给这个取名计划“黄俄罗斯”主要是这条线以内生活的人,都是黄种人,所以该计划被称之为“黄俄罗斯计划”。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个计划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历史上的沙俄,身处寒冷的内陆,为了能找到一个温暖的出海口,沙俄在数百年时间里不断对外扩张,向西由于对手强劲难以提出辽阔的西伯利亚,常年被冰雪所覆盖,数千年的时间里,这块土地被称为蛮荒之地,因而很少人涉足该地,所以沙俄才能十分顺利的向东扩张,从而让自己的步伐抵达白令海峡同时还占领了北美的阿拉斯加州,沙俄在西伯利亚地盘是大,但是这些地盘没有一个合适的出海口,这让他们十分忧虑。

为了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出海口,沙俄将目标放到了南边的大清身上。

清朝建立初期,沙俄曾经希望能拿下东北,然而那时候清朝实力尚可,这让沙俄的计划没能成功,所以他们在无可奈何情况下和康熙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两国边境就此奠定,沙俄虽然很不爽,可因此沉寂了差不多两百年。

可随着大清实力的衰落,这让沙俄看到了重新染指大清东北和西北地区地区的希望。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沙俄的国力明显增加,国内的“东方派”就提出将目光放向大清,库罗帕特金等沙俄贵族提出了如何一步步蚕食大清国土的计划。

沙皇尼古拉二世对这项计划十分赞赏,认为:“俄罗斯无疑必须领有终年通行无阻的港口,此一港口应在大陆上,必须与我们以前领有的地带相连”。

以尼古拉二世设想,沙俄会在太平洋地区有一个不冻港,同时以此为据点,控制长城以北的,包括东北的整个地方,该项计划一旦成功,就彻底洗刷沙俄在康熙时期的失败。

为了能让这个计划顺利执行,沙俄在清政府衰落的情况下,吞并了库页岛在内外东北地区及巴尔喀什湖东南等地区。然后在1891年的时候,修建了西伯利亚铁路,这样一个莫斯科到海参崴就有了一条铁路,这条铁路便是著名的中东铁路。

中东铁路的建设,大量俄罗斯人涌入东北,来到东北后,他们在东北四处掠夺财物和杀害当地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修建了东正教堂以及俄语学校,并发布俄文书籍杂志,借此宣传俄罗斯文化,中东铁路所经过城镇,都已经成为沙俄实力范围一部分。

文化的掠夺让沙俄的实力在日俄战争以前,在东北达到了巅峰。之后,虽然在日俄战争失败,可俄罗斯的影响力,已经没有衰落,尤其是两国临近地黑龙江。

沙俄在这期间,所做的一切,均是为日后的“黄色俄罗斯计划”做准备,因为只有彻底消除并清理当地原有国家的一切,他们才可以顺利将这块土地收入囊中。

只不过,沙俄的“黄色俄罗斯计划”最终没有成功。

那么,他们的计划为什么会破产,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

1、沙俄实力有限,距离核心区域太远

沙俄的国家规模非常大,虽然国土多数地方在亚洲,可他们的核心范围在欧洲,而且从莫斯科到西伯利亚必须经过伏尔加流域才能到东北,这段路途十分遥远,而且中间西伯利亚地区环境十分恶劣。

西伯利亚虽然是沙俄的地盘,可这里的环境气候十分恶劣,经济发展缓慢,沙俄在这里并没有部署多少军队, 之所以没有部署,主要是这里的资源无法支撑军队庞大的资源。

这层原因存在,让沙俄在争夺东北的时候,处于不利地位,日本也是知道这层原因,所以他们才敢于在东北和沙俄较量。

2、清朝开发东北,中国人民反抗沙俄掠夺

东北作为 清朝起源地,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清朝不愿意开发东北,因而在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东北基本上没什么人,清朝的不作为,让沙俄看到了夺取东北的机会。

晚清时期,清朝统治者思想开始觉悟,他们认为开放东北,可以有效避免沙俄对这块区域的染指,于是清朝统治者废除了禁令,允许百姓从关内移居到东北开垦,该项政策发布后,大量百姓涌入东北,大量百姓的融入,彻底改变了东北的民族构成,这些人在东北扎根后,产生了主人公意识,所以他们十分反对沙俄对东北的染指。

3、日本及西方列强的干涉,及沙俄的灭亡

在欧美日的眼中,拥有肥沃土地东北是一块巨大的蛋糕,所以除了沙俄以外,英国、美国、日本都对东北产生了巨大兴趣,这当中日本兴趣最为强烈。

日本之所以会对东北产生兴趣,岛国日本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所以他们十分渴望成为一个大陆国家。尤其在甲午战争以后,日本得到了半岛以后,更是将东北视为自己下一步扩张的关键,所以他们不允许任何人威胁到自己的利益,因而他们对沙俄十分反感,他们觉得沙俄已经严重影响利益,所以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不能让东北成为沙俄的一部分。

1904年,沙俄在和日本争夺东北主导权中彻底失败,该起事件,导致了沙俄的“黄色俄罗斯计划”彻底失败。

之后,沙俄陷入了十月革命危机,自然无暇东顾,沙俄并没有顺利度过这场危机,最终失败,苏联成为了他们继承者,新上台的苏维埃政府和中国关系,自然不可能再继续执行这项罪恶的计划。

可以说,随着随着沙俄的倒台,这项计划也彻底成为了浮云。

以上我们可以知道,沙俄的“黄色俄罗斯计划”之所以会失败,主要是有三个原因

1、沙俄实力有限,距离核心区域太远。

2、清朝开发东北,中国人民反抗沙俄掠夺。

3、日本及西方列强的干涉,及沙俄的灭亡。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跳槽,对于时下的职业人来说,是件很普通的事情了。不论是自身原因,还是环境因素,或者就是心情不好,换个...
原创 彭... #深度好文计划#项羽,秦末乱世中的璀璨星辰。他曾威震四方,犹如烈火燎原,梦想着征服天下,铸就霸业。然...
世界历史|二十世纪初欧洲反犹那... 自1879年德国人威廉·马尔首创反犹主义术语Antisemitismus以来,国际犹太学界关于何为反...
原创 此... 最近很流行一句话 “此人不死,便无三国!” 乍一听觉得很厉害,毕竟三国乱世人才辈出,谁让天下重归一统...
有1400余年历史!这种泥玩具... ◎ 科技日报记者 孙越 泥咕咕诞生于河南鹤壁浚县,迄今已经有1400余年历史,被称为“指尖上的活化石...
把坚韧根植于心、践之于行 “坚韧”,位居重庆城市精神表述语第一位。它背后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之重大,不言而喻。 什么叫坚韧?看...
原创 郭... 在我国的近代历史长河中,郭沫若是一颗耀眼的星辰,他用自己手中的笔为民族的思想解放贡献力量。 新中国建...
原创 邓... 晚年邓小平出任军委主席,在不禁回忆起了自己的三位老部下,巧合的是这三人都姓陈,即“三陈”,分别是陈赓...
原创 光... #深度好文计划#身为帝王,若无实权在手,岂能名副其实?理想主义者若屡屡被他人利用,难道只能无奈目送理...
原创 刘... 1375年,刘伯温喝了太医的药病重,自感时日不多,把儿子叫到跟前嘱咐道:“给朱元璋送去两样东西,可让...
原创 刘... 建国后一天,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观看空政文工团排演的话剧《江姐》。第五场开始,已经成为叛徒的甫志高,趾高...
原创 清... #深度好文计划#1912年2月12日,中国历史上迎来了一个划时代的节点。当日,袁世凯指令新军进驻紫禁...
原创 陶... 1955年,陶勇被授予中将军衔。同一年,他被任命为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后兼南京军区副司令员。 “特...
原创 赵... 一些人总觉得背靠大树,自己不仅可以吸取大树的养分,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殊不知,除了他们以外,还有许多...
原创 如...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隋炀帝的暴政导致民不聊生。一个朝代最大的悲哀就是遇见一个穷兵黔武的皇帝和一个狼子野...
原创 改... 高澄,中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他是一个百年难遇的天才少年,但却也是历史上一位极其卑微的人物,因...
原创 关... 提起《三国演义》,大家脑海中想到的是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奸诈狡猾的曹操、桃园结义的刘备、关羽和张飞。提...
原创 韩... 韩信没有带兵打仗的经历,为何一出手就打败了项羽? 1.早期学习积累。韩信早期生活困苦,但勤奋好学,熟...
原创 三...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后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格局,发生了许多重要的事件,其中有三件事最为人所不齿,魏...
原创 “...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华夏大一统的杰出人物,在他统一六国后,“中国”才真正算是一个整体。他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