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隋炀帝送给日本一块木头,日本奉为国宝,连天皇也不敢轻易动用
迪丽瓦拉
2025-08-20 04:03:35
0

文章篇幅较长,内容比较干。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607年,以小野妹子等人为首的日本“遣隋使”来到中国,向隋炀帝送上了国书。隋炀帝看了之后很不高兴,但还是送给了日本一块奇特的木头。

这块木头从此被日本奉为国宝,连天皇都不敢轻易动用。动用这块木头的人都必须留下自己的名字,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三个人留下了名字。

那么,“遣隋使”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隋炀帝看到日本的国书后会不高兴呢?又为什么会赏赐给日本一块木头呢?这块木头又被哪三个人用过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遣隋使与这块奇特木头的故事。

我们往往对“遣唐使”比较熟悉,却很容易忽略遣隋使。实际上遣隋使比遣唐使更早,正是遣隋使的交流奠定了之后遣唐使频繁往来的基础。也正是随着遣隋使的到来,中日官方之间直接交流的大门缓缓打开。

此前日本不是没有向中国派遣过使节,早在东汉时期,就有日本使节来朝贡的记录了。只不过此时日本还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是若干个割据的小国,因此这些来朝贡的国家还不能代表整个日本。而日本统一后内部也有不少问题,并且此时中国也正处于南北朝时期,因此与中国的官方交流就暂时中断了。

因此,遣隋使实际上代表着双方的统一王朝打开了官方交流的渠道,这个意义是非同寻常的。之后的唐朝也是继承了这一渠道,才有了遣唐使的黄金时代。事实上隋朝的许多制度都是被唐朝继承下来,进而发扬光大的,科举制度也是如此。

607年,日本圣德太子正式派出了以小野妹子为首的遣隋使,来到隋朝的东都洛阳。大家不要被小野妹子这个名字误导了,觉得他是个美女。

实际上他不是女子,当时“妹子”的含义也和现代有所不同,男子使用“妹子”作为名字也并不奇怪。他后来还取了个中文名,叫苏因高。

这批遣隋使除了留学之外,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递交国书,正式表达日本天皇希望双方友好相处的意愿。然而这个国书递交的时候却出了问题,关于这一点,《隋书》中有详细的记载:

“其国书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云云。帝览之不悦。”

“日没处天子”,指的自然是隋炀帝。日出处天子,指的是当时的日本天皇推古天皇。

顺带一提,虽然小野妹子不是真的妹子,但这位推古天皇却是实打实的女性,她也是东亚最早的女性君主。

隋炀帝仅仅看了个国书的开头就不高兴了,对管外交的鸿胪卿说:

“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

也就是说,这帮蛮夷的书信太无礼了,不要再送上来了!隋炀帝又是个急性子,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他当时说话的语气。

隋炀帝究竟是因为国书中的哪一部分而生气,史书中没有明说,目前有几种推断。

有人认为是“天子”这个说法让隋炀帝生气,因为天子只能有一个。有人认为是因为这个国书表明了日本天皇想和他这个隋朝皇帝平起平坐。有人认为是“日出处”和“日没处”这个对比让隋炀帝很不满,因为这样写好像显得日本犹如日出一般在逐渐繁荣昌盛,隋朝犹如日落一般在逐渐衰落一样。

不过有人说隋炀帝气得准备直接讨伐日本,这就属于夸张了,因为史书中没有任何隋炀帝试图讨伐日本的记录。

此时隋炀帝眼里最重要的显然还是远征高句丽,高句丽不是后来的朝鲜,当时是东北亚的一个大国,对隋朝构成了巨大威胁。

之后不久隋炀帝就对高句丽发起了大规模进攻,但这却成了隋朝灭亡的导火索,这就是后话了。

回到当时,隋炀帝虽然生气,但最后还是给日本回了国书,还赐给日本一件礼物,正是开头提到的那块奇特的木头。

这可不是一般的木头,而是黄熟香,属于香木的一种。

这是埋在土中很久的熟香,香气浓厚,还可以入药。这块木头长156厘米,重11.6千克,呈锥形,在当时也属于珍贵的大型香木了。

这块黄熟香后来被小野妹子等人顺利带回国内,被日本皇室供奉起来,后来又供奉给了东大寺,成为了日本的国宝。

日本人将这块香木命名为“兰奢待”,也就是在闲寂处候待的意思,是一个很有意境的名字,可见其对这块木头的重视程度。

但是奇怪的是,小野妹子把这么大一块香木交给了天皇,隋炀帝给他的国书他却没能交给天皇,据他自己的说法,是因为在路途中不慎遗失了。这就很奇怪,国书也不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小物件,而且如此重要的东西,应该严加保管才对,怎么就莫名其妙丢了呢?

因此天皇震怒,斥责小野妹子,朝中大臣也要判他流放的刑罚。但此时圣德太子站了出来,认为小野妹子毕竟担任遣隋使首领有功,不应该受到如此重的处罚。推古天皇赦免了小野妹子,小野妹子这才逃过一劫。

不过疑团还是没有解开,那么重要的国书怎么就丢了呢?对此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史学界给出了三种推测。

第一种是国书确实不慎遗失了,毕竟当时海上风浪大。

第二种是隋炀帝在国书中指责甚至怒斥了日本天皇,小野妹子害怕天皇看到之后震怒,因此惩罚自己,所以骗众人说国书遗失了。

第三种是小野妹子其实在正式上交国书前已经暗中给天皇看过了,天皇也看到了隋炀帝对自己的指责之语,但又不好回复,因此才让小野妹子说国书是遗失了。毕竟没收到国书的话,自然也不用回复了。

不过不管国书是怎么丢的,天皇的反应还是很快,就在当年又把小野妹子派去了隋朝,还带了新的国书。在这封国书里天皇不谈什么日出处天子和日没处天子了,而是直接说“东皇帝敬白西皇帝”,表明双方是平起平坐的关系,以及对隋炀帝的敬意。

这里也可以看出就算之前隋炀帝回复日本天皇的国书真的是被不小心弄丢了,天皇肯定也知道隋炀帝对之前的国书不满意了,因此修改了措辞。

这次隋炀帝倒是没有“不悦”了,可能他之前主要愤怒的点就是在“日出处”和“日没处”以及“天子”这些词汇上面吧。隋炀帝还回赠给遣隋使一批礼物,也被小野妹子带回了日本。

而对于兰奢待到达日本的时间,目前也还有争议。

有人说兰奢待其实是在这个时候被带回日本的,而不是之前那一次。

也有人说兰奢待其实早在600年那批遣隋使回国的时候就被带回日本了,因此兰奢待是隋文帝给的礼物,而不是隋炀帝的礼物。

还有人说兰奢待就不是在隋朝的时候被带回的,而是后来遣唐使带回的。我们也只能采用其中一种说法,认为就是607年那批遣隋使带回了日本的国宝兰奢待。

兰奢待此后就在日本拥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尽管兰奢待拥有很高的价值,但日本并没有将其出售或制作成工艺品,而是就这么供奉了起来,就连皇室都不能随意动用。

并且还有一个硬性规定,那就是动用兰奢待的人必须留下自己的名字,无论是谁都一样。而到目前为止,也只有三个人动用过兰奢待:足利义政,织田信长,明治天皇。

这三个人的人生都很复杂,但篇幅所限,我们就只能简单介绍一下他们了。

足利义政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没听说过,但日本战国时代估计很多人都知道,毕竟描述日本战国的影视剧太多了。而足利义政,就是开启了日本战国时代的那个人。

足利氏也曾经是日本的实际统治者,之所以说是“实际”,是因为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自然是天皇。只不过这这段时期,室町幕府——也叫足利幕府掌控了实权,能够统领日本各地,因此作为幕府将军的足利义政自然也就是日本的实际统治者。

足利义政曾经被寄予厚望,甚至有人认为他能中兴足利幕府。但足利义政实在是个失败的统治者,他没能处理好和朝廷几个大家族以及各地豪强的关系,结果导致日本战火四起,最终爆发了大规模的“应仁之乱”。

足利幕府的统治土崩瓦解,此后足利幕府尽管又存在了上百年,但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日本的控制,类似于我国的东周——只不过其寿命比东周短得多。而日本,也从此进入了战国时代。

不过足利义政的政治能力虽然一塌糊涂,但在文学、艺术方面倒是颇有造诣,这点又和宋徽宗有点类似。足利义政优雅风流,又经常资助文人,大大促进了日本的文化发展。大概是为了艺术研究,1465年,足利义政在兰奢待的右侧切下了一小块,留下了记录。

织田信长大概就有不少人知道了,他的名言“人间五十年,如梦亦似幻”也经常被引用。这是个豪气纵横的统治者,别说传统的公卿贵族,就连幕府将军、日本天皇他都不放在眼中——正是他驱逐了足利幕府的末代将军,终结了足利幕府。

他甚至敢于直接挑战日本的传统秩序,打破“万世一系”的继承顺序,试图自己当天皇,成为了日本历史上极少数试图获取天皇之位的非皇室成员之一。

他还大规模引进西方技术和文化,允许基督教在日本发展。可以说如果织田信长能多活个十几二十年,日本的发展轨迹将完全不同。

可惜,一场“本能寺之变”彻底终结了织田信长的野心。而“敌在本能寺”也成为了日本流传至今的俗语。

织田信长也看上了兰奢待,不顾东大寺管理人员的阻拦直接闯了进去。大概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织田信长直接在兰奢待中间割取了一块,他割下来的这块也是最大的。

明治天皇这个就更不用说了,学过近代史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他,“明治维新”正是在他的旗号下进行的。作为日本崛起之路上的关键人物,明治天皇觉得自己也能享用一下兰奢待。因此他从兰奢待左侧割下来了一小块,之后,日本就再也没有人敢取用兰奢待了。

从取用兰奢待的人物来看,我们就能看出日本对这块特殊的木头有多么重视了。直到今天,兰奢待依然存放在东大寺之中。尽管已经不再是日本最高权力的象征,但兰奢待依然被视为日本的国宝。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刘备不愧是一代枭雄,一生不重用... 赵云在生涯中屡次救助刘备父子于危难之际,但职位始终未曾升高,这便是他作为“五虎上将”之一的真实人生。...
原创 前... 前苏联,作为20世纪的超级大国之一,拥有广大的疆土和丰富的资源,其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全球都产生了深...
原创 刘... 汉高祖刘邦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作为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的一生非常不易。刘邦从一个“小混混”,...
原创 战... 说起春秋战国时期,就不得不提起两个时代的产物: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五个实力强大,称...
原创 六... 在晚清中兴时期,中国官场充满了曲折和复杂的潜规则,而胡林翼是其中一位鲜活的例证。担任封疆大吏的他深谙...
原创 如... 对于咱们中国人来说,除了日本。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让我们咬牙切齿的恨着,哪怕是美国到处制裁咱们,在这...
原创 殷... 王懿荣是我国第一个发现甲骨文和收藏甲骨文的人,1899年正值清末动荡年代,王懿荣作为翰林院编修面对满...
原创 一...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有两段与“春秋”相关的记忆尤为深刻:一部是流传千古的史书《春秋》,另一段则是...
原创 汉... #头条创作挑战赛# 接上篇:汉中之战,刘备击杀夏侯渊背后的密码是啥?汉中之捷的三大功臣是谁? 曹操为...
原创 杨... 说起高丽,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朝鲜半岛的古称。 可是在隋朝时期,高丽不仅占据着朝鲜半岛,还占据了东北...
原创 朱... 明朝,自朱元璋建立后,朱元璋血腥的性格一下子就暴露了出来,跟随他一起打天下的兄弟们,大都被他屠杀,其...
原创 西... 引言: 中原王朝和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贯穿着整个封建时代的始末。 在中国的封建王朝中,由少数民族...
文博日历丨国宝遇见非遗春节·酒... 不出正月都是年 三五好友来相聚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一件“宴席精品酒杯” 无论是造型结构 还是纹饰组合...
原创 刘... 历史上无数人的经验告诉我们伴君如伴虎,有些人更是只是可以共患难却不可同富贵。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么多的...
原创 人...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项氏,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
原创 刘... 前言 这实在是让人脸红,汉高祖刘邦出身匹夫,早年不过是沛县的一个出了名的混混,年金近半百的刘邦,一路...
原创 李... 提到唐朝称得上贤相的宰相,当首推房玄龄,这几乎是世所公认的。 唐玄宗时期的史学家柳芳曾说: “房玄龄...
原创 楚... 楚国在西周时只是一个封地50里的“子男”小国,经过历代君主“荜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努力。到春秋时具备...
原创 斯... 苏芬战争爆发后,苏联领袖斯大林在占领的部分芬兰领土上,成立了以芬共领导人库西宁为首的“芬兰民主共和国...
原创 此...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国名基本上代表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是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轻易是不能更改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