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之下,宋朝皇帝齐聚一堂,两班列坐,殿中沉默肃静,气氛萧索
宋太祖赵匡胤(yìn)高居主位,原本就黑的脸,此刻更加黑了:
“拜你等所赐,朕的脸面已经丢差不多了。前两日,朱元璋那厮还向我夸耀他大明暴打元人的功绩,说是已经为咱大宋报仇了,劝我看开些,不必再黑着脸。
他这明显是在调侃朕,可朕竟还无法反驳。更可气的是,辽人、金人、元人甚至是西夏人,谁都能在大宋头上踩两脚!我们其实不差,但战斗力哪去了?终归是重文轻武过了头,太畸形了,怎么就没个人出来拨乱反正呢?”
宋太宗赵光义此时出列劝道:“兄长息怒,有鉴于五代时期的武人乱政,这重文轻武的国策是起初就定好的,牵涉我大宋国本,历代皇帝根本就不敢改啊。”
宋太祖听罢,便多几分恼色,但对自己这个胞弟还是留了些颜面:
“光义,重文轻武可不是要把军队搞废。就说你两次北伐,皆惨败而归,堂堂天子竟落到乘驴车逃回的地步!你不懂军事就不要强行指挥,最可笑的是你还事先定下计划、预设阵图,要求大将们照章行事,简直滑天下之大稽!战场上情况瞬息万变,你如此做和自缚手脚有什么区别?”
赵光义不服辩道:“兄长,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若不如此,如何能防备武将拥兵自重?兄长还不是借着喝酒便收回了兵权。”(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你还嘴硬,明明不知兵还瞎指挥,那契丹人不过就是诱敌深入、聚而围歼的打法,偏偏你每次都能上当,不是你的问题又是谁的?而且朕早就说过,契丹军力不弱于大宋,燕云之地能买就买回来,硬碰硬胜负难料,你为何不听?”赵匡胤气道(宋太宗不通兵事,在位期间,对辽国、西夏、交趾作战皆败)
宋朝皇帝有一半是赵光义的子孙,这会儿他面子有些挂不住,仍争辩:“兄长的办法太慢,我以为燕云之地应尽早收复,否则承平日久,军心懈怠,再想去争就难了。”
赵匡胤冷笑一声,直接点破自己的胞弟:“依朕看,你心急燕云是假,稳固皇位是真。朕当初走得急,未留继位遗诏,你自立为帝说是为了江山社稷、朝堂稳定,倒也有几分情理。但你是怎么对朕的孩儿的?”(斧声烛影:宋太祖死亡之谜,本文倾向猝死,非赵光义所为,赵光义的问题在于无诏自立)
赵光义一惊,连忙拱手正色道:“兄长何出此言,臣弟一向不曾亏待德昭、德芳!”
赵匡胤没有理会这话,自顾自道:“朕总共有四子,其二早夭,只余德昭和德芳,最后你都没替朕照顾好!二人皆是英年早逝,你敢说与你毫无关系?”(太祖次子赵德昭被赵光义训斥后自杀,享年28岁;四子赵德芳22岁病逝,死因不详)
赵光义再惊,一时语塞:“兄长!我……”
赵匡胤大袖一拂:“别说了,没人比朕更了解你,老四和你的侄儿们都挡了你的道,以你的性格,明面上肯定过得去,但私下里必有谋划!此事且先按下,今晚咱们兄弟再好生聊聊!”(赵匡胤行二,赵光义行三,赵廷美行四)
虽然事关当初继位秘辛,但赵光义城府颇深,稍稳心神,拱手应道:“是,兄长。”
之后,赵匡胤朝下首扫视了一圈,吩咐赵光义道:“介绍一下你的这些不孝子孙吧,朕想见识一下,他们到底是怎么把朕打下的江山给败光的!”
对于兄长的批评,赵光义面露不服,但也只好先介绍宋真宗赵恒:“这是我家德昌,他治国有方,任用贤才,使我大宋基业蒸蒸日上,日渐稳固。”(赵恒初名赵德昌;咸平之治)
看了眼仪表英俊、略带讨好的赵恒,赵匡胤叹了一声,驳斥道:
“德昌是我看着长大的,原来是个挺灵光的孩子,我依稀记得,他当初喜好军阵,常自称是元帅。可是当了皇帝以后,朕简直快认不出了,要不是寇准一力主张,他连与辽人一战的胆量都没有!更可气的是,打赢了还主动认下了岁贡,懦弱至极!把我们赵家的脸面和大宋的国威都丢得一干二净!
诚然,德昌在即位之初较为勤政,吏治和经济方面确实有所建树。可后来呢?他重用奸佞,劳民伤财,败坏了初期的成果,再加上苟且偷安的行事风格,给大宋定下了一个极坏的基调,此罪甚大,不可弥补,就这样还好意思封禅,平白玷污了封禅的神圣!”
(寇准:北宋名相;澶chán渊之盟:宋辽签订不平等协议,宋开始向辽纳岁贡)
深宫长大的赵恒,怂是有目共睹的,赵光义无话可说,只能让儿子退下,然后继续介绍起文质彬彬的宋仁宗赵祯:
“祯儿之仁政,堪称后世之典范,他在位42年,天下安定,盛世大治,人皆称颂!”(仁宗盛治)
“赵祯文治还成,能用贤才、善听谏言,聚拢了范仲淹、包拯、欧阳修等一批贤臣,对于‘冗官冗兵冗费’问题也进行了部分改革,这些都值得褒奖。不过,改革既要果决也要循序渐进,这两样都做不到,失败也就在所难免。”(庆历新政)
赵匡胤先是肯定,然后话锋一转:
“再者,武功方面实在差强人意,对外战争连连溃败,没有胜,何来盛?况且还多了西夏的岁贡,涨了辽国的岁贡,和他爹一样,用岁贡换来苟且偷安,更没有颜面称盛世了。
国中并非无将,能打胜仗的狄青为何不善加利用?如韩琦之流的文臣,终归是一群业余的书生,你指望着他们能打穿西夏吗?重文轻武也要有个度,不能任由文臣借机践踏武将。
所以说到底,赵祯最多算是守成之君,文治尚可,但武功实在毫无长进。
更重要的是,国家的脊梁弯久了,再想扶就难了!
”
(狄青:北宋名将;宋夏庆历和议;宋辽重熙增币)
赵光义被说得无语,又推出了面带病色的宋英宗赵曙:“曙儿当政平稳,国无战事,朝局稳定,岁入过亿,还下诏编写了《资治通鉴》。”
赵匡胤哂然一笑道:
“当政平稳嘛——朕听说他体弱多病,无暇管理国事;国无战事嘛——延续纳贡自然无战事;朝局稳定嘛——那是他不思改革,沿用旧政的必然结果;岁入过亿嘛——但同时花销也过亿,财政已经开始入不敷出了!
天下积弊重重,时不我待,说他因病精力不济,但他却有心思把精力投入到争论生父的名份上,如此本末倒置、平庸无为的皇帝,有什么好夸的!”
(濮议之争:宋仁宗赵祯无子,赵曙是濮王赵允让之子,过继而来,针对生父称谓与朝臣扯皮了18个月)
赵光义再被怼,脸上略有囧色,赶紧推出了斗志昂扬的宋神宗赵顼(xū):“顼儿,理想远大,励精图治。他的变法虽然未竟全功,但也革除了部分旧弊,使我大宋重获生机!”(王安石变法)
赵匡胤难得地认可道:“赵顼这小子算是我赵家好儿郎,有抱负、有担当、有劲头,知道国家已经百弊丛生了,身为皇帝必须站出来引领变革。军事上也敢于出击,交趾被打老实了,做得好!在西夏方面虽然有得有失,但是想报仇雪耻、消除岁贡的初衷没错!”
(名将郭逵打赢宋越熙宁战争,交趾从此不敢侵扰宋境;名将王韶打赢宋夏熙河之役,拓边二千余里,收复六州,战略上对西夏形成包围;宋军五路攻夏,冻饿溃退,无功而返;宋夏永乐城之战,宋军大败)
赵光义难得面上有光,对赵顼投以嘉许之意,赵顼也谦虚地向太祖、太宗拱手拜谢,气氛一时融洽。
表情稍缓,赵光义继续介绍,轮到神色坚毅的宋哲宗赵煦:“煦儿,继承其父遗志,重启新政,力挫西夏,宾服八方!”
(绍圣绍述:宋哲宗继承父志,重启新政;名将章楶jié打赢宋夏平夏城之战,西夏从此势弱。)
赵匡胤带着欣赏的目光,笑夸道:“此子有乃父之风,意志坚定,排除万难,坚持改革。对西夏,打出了我大宋的威风,扬眉吐气!不过可惜了,新旧党争使得朝廷元气大伤,君子尽退,为后面小人上位留了空子啊。”
(围绕王安石新政,新、旧两党对抗争斗不断,旧党内部还分成蜀、洛、朔三派,其中苏轼为首的蜀党与程颐为首的洛党势同水火)
接下来就连赵光义的面色都沉了下去,指着面相轻佻的宋徽宗赵佶(jí)骂道:“此败家子,重用奸佞,昏庸无道,我大宋江山正是葬送于其手中!”
赵匡胤不怒反笑:“贤弟你前面都是向为兄炫耀,现下如此气恼,看来此子当真是不肖啊。数代积累,一朝丧尽,赵佶这个浪荡天子当真是罪无可恕!”
赵匡胤怒视赵佶并问道:“赵佶,被金人掳走的岁月,可有感悟啊?”
赵佶惨兮兮地伏地流涕,哆哆嗦嗦地答道:“回太祖,孙儿葬送江山,愧对祖宗社稷,心中后悔万分,恨不能重头来过……都、都怪那蔡京误我!”(宋徽宗昏庸无道,宠信奸臣蔡京,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中就有宋江、方腊起义)
赵匡胤脸色越发阴沉:“蔡京难道不是你重用的?别想推卸责任。不过,朕已派人剐了那贼厮,还委托地府让他永坠地狱,不得超生!至于你嘛,朕也在地府为你安排了油锅地狱,你去那里好好悔悟吧!”
被吓得惊慌失措,的佶顾不上仪态,忙不迭地求饶,可惜只是徒劳。
赵光义丝毫没有怜惜子孙的意思,接着介绍北宋最后一位皇帝——宋钦宗赵桓:
“此子是被赵佶强行禅位的,当时金人汹汹,他一介平庸之辈,无力改变时局,最终东京城破,他和其父一同被俘。”(靖康之变:金军攻破开封,徽宗、钦宗二帝被俘)
赵匡胤气道:“此子确实无用,危急关头还罢免了主战的李纲、种(chóng)师道等人,启用奸臣,胡乱指挥,贻误战机。求和比谁都积极,孰不知求和是需要筹码的?金人看大宋软弱可欺且金军势如破竹,岂会同意和谈?没骨气,没脑子,跟他爹没差多少!看在你是被逼上位的份上,先不罚你!”(北宋的种家军,五代从军,名将辈出,名气和作用都比杨家军大)
宋钦宗赵桓被吓得如鹌鹑一般,生怕自己也被投进十八层地狱。
挥退了赵桓,宋太宗也是余怒未消,看着接下来的南宋皇帝,语气不禁严了几分:
“赵构,金人占据北方,他南渡长江,重建朝廷,抵御金军,延续宋统150余年,可称中兴之主。”
听罢,赵匡胤面上并无喜色,而是淡淡问道:“赵构,为何杀岳飞,而重用秦桧?”
宋高宗赵构察言观色之下,知道苗头不对,舔了舔发干的嘴唇,然后小心回道:
“为了与金朝和谈、稳固政局,不得不杀岳飞、用秦桧。”
赵匡胤不禁失笑:“呵呵,要不说这世间最硬的嘴都长在奸人身上,让你这么一说,朕是不是该好好夸夸你?”
赵构惊觉不妙,连称不敢,跪地而泣道:“太祖在上,诬杀忠良、任用奸佞是我的错,但我也是被迫无奈。当时山河破碎,金兵汹涌,虽然岳飞、韩世忠等人屡有胜绩,但是国无余财,百姓困苦,不和谈朝廷便难以为继,请太祖明察!”
赵匡胤不屑一笑:
“大宋除了开国之初,就属你手下猛将最多,宗泽、岳飞、韩世忠、刘锜(qí)、吴玠(jiè)、吴璘、魏胜、李显忠等等,朕要换作是你,凭着这般人马,早就把金人打回窝棚里去,真是白瞎了!
不过你尚算机灵,知道赶紧认错,所说理由也并非虚妄,但这不是你杀忠良、用奸臣的理由,休想混淆视听,说到底你就是太自私,凡事走极端、图省事、无担当!
你延续了大宋不假,但也祸害了大宋,看在你功过参半的份上,就不严惩你了。不过,卖国求荣的秦桧我已经派人严惩了,处置和蔡京差不多。而你有空必须去找岳飞道个歉,人家现在香火盛着呢,而你早凉了。”
赵构如蒙大赦,连忙称是。
宋太宗继续介绍宋孝宗赵眘(shèn),展颜夸奖道:“兄长,赵眘是德芳的六世孙,极有出息!他治国勤勉,为政有方,对内改革政治,对外积极北伐,使得经济繁荣,百姓安定,文化昌盛,政绩卓著。南渡后的皇帝中,他才是名副其实的中兴之主!”(乾淳之治)
赵匡胤这次毫不掩饰地露出笑容,打趣道:“光义,天理循环啊,皇位从眘儿开始总算回到朕这一脉了!”
赵光义勉强挤出微笑,以掩饰尴尬。
赵匡胤没做纠缠,转而对一表人才的赵眘说道:“眘儿不愧是朕的血脉,有骨气、有抱负、有头脑,可惜肱骨干将都在赵构那里消磨光了,老的老,死的死,剩一个张浚却是志大才疏,难当北伐大任。”(隆兴北伐)
宋孝宗赵眘歉然道:“孙儿惭愧,未能恢复中原故土,收回祖宗陵寝,请祖宗责罚!”(宋廷南渡,河南的祖宗陵墓落入金人之手)
赵匡胤伸手虚扶道:“老祖罚你作甚,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可以不必如此自责。”
宋孝宗赵眘恭敬礼拜,方才称是退下。
赵光义接下来介绍起孱弱的宋光宗赵惇(
dūn
):“赵惇,赵眘的第三子。此子体弱平庸,治国无方,还出了后宫干政的乱子,又是一个败家子。”(李后干政)
赵匡胤打量了一下病恹恹的赵惇,摇头叹道:“你太懦弱偏执,对父不孝,对妻反而纵容,自己还惹得一身病,终是辜负了祖宗社稷。”
宋光宗赵惇一脸愁容地忙下拜请罪:“老祖在上,孙儿不肖,孙儿无能,孙儿……”(宋光宗赵惇有精神疾病,长期抑郁)
看见宋光宗赵惇似乎又有发病征兆,赵匡胤只得挥手作罢,示意旁人扶他下去休息。
赵光义看着神叨叨的赵惇摇了摇头,然后继续介绍宋宁宗赵扩:“赵扩,是赵惇次子,此子虽不似其父疯癫,但是一样昏庸无能,没有主见,任由权臣操弄朝政,搞得内部政局混乱,外部接连惨败,就连储君之事也没能妥善安排。”(庆元党禁、开禧北伐)
赵匡胤看着赵扩,表情凝重,早就没有之前看赵眘的喜悦,恨道:“你怎么半点没有你祖父的风采,却学你父亲,做人都稀里糊涂,更别说做皇帝了!”
怒斥之下,宋宁宗赵扩只知唯诺称是,丝毫不敢有其他言语。
赵光义接下来介绍宋理宗赵昀(yún):“赵扩无子,过继的赵昀是德昭的九世孙,乃是奸臣史弥远所立。他昏庸无能,在位期间大多纵情声色,不理朝政,而国家却被奸臣祸害得千疮百孔。”
赵匡胤看着自己一脉的又一个不肖子孙,气得直攥拳:“后辈子孙,昏聩之辈,何其多也!联蒙灭金,何其短视!出兵河南,虎头蛇尾!后宫乱政,取祸之道!”(端平入洛、阎妃乱政)
看着盛怒的太祖,身体虚浮的赵昀连连叩首请罪。
挥退了宋理宗赵昀,赵光义指着魂不守舍的宋度宗赵禥(qí):“赵昀无子,收侄子赵禥为养子继位。此子昏庸荒淫,朝政全交由奸臣贾似道摆布。朝政昏暗,内忧外患,我大宋在他的手里已是摇摇欲坠。”
赵匡胤咬牙问道:“听说你理政不行,后宫生活倒是颇有能耐,最后还死于酒色过度,真是有能耐啊!”
宋度宗赵禥被太祖的威势一压,早吓得冷汗直冒:“孙儿有罪……孙儿色迷心窍,求老祖责罚……”
“责罚?好啊!”赵匡胤怒极反笑:“来人,联系地府,就说我申请一个冰山地狱的位置,让我这个孙儿好好地清心寡欲一番。”
宋度宗赵禥惶恐告饶,但最终还是被人拖了出去。
“对了,还有那个贾似道,也不能轻饶!”赵匡胤对身边内侍吩咐道。
之后这位皇帝有些奇怪,一副高僧打扮,正是宋恭宗赵显,赵光义有些无奈地说道:
“赵显,赵禥的次子,三岁继位,五岁就被元军俘虏了,长大后也不知自己身世,结果被元朝忽悠去西藏出家,却是习得一身好佛法。”
赵匡胤怜惜地看着赵显:“唉,苦命的娃子,祖辈无德无能,最终连累了你。不过我听说你在知道身世后,仍敢公开斥责元朝,就凭这点,你就比你的祖辈强!”
宋恭宗赵显泪盈眼眶,哽咽道:“老祖,孙儿……孙儿心里苦啊!”
赵匡胤难得地又宽慰了几句,才让宋恭宗赵显退下。
赵光义又领着宋端宗赵昰(shì)说道:“这是赵禥的庶长子——赵昰,这个孩子也挺可怜,才九岁就不得不躲避元军,长年在海上逃亡,屡受颠簸,最终病死在荒岛上。”
赵匡胤看着还没成年的赵昰,又是一声长叹:“又是一个可怜娃子!从赵惇、赵扩、赵昀、赵禥,没一个好东西!如今看到子孙后辈如此悲惨,他们可曾心怀一丝愧疚?来人,把这三个混账带去刀山地狱,让他们尝尝被刀斧加身的滋味!”
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三人哭嚎着被拖拽出殿,殿内一时肃然无声。
稍顷,赵光义才介绍最后一位宋朝皇帝——宋怀宗赵昺(bǐng):“赵昺,赵禥的三子。当时少保文天祥早在之前便战败被俘,大宋已然是穷途末路,最后时刻在崖山与蒙元决战,为了不被生擒受辱,左相陆秀夫背着8岁的赵昺跳海而亡,十万军民也相继投海殉国,我大宋亡也亡得悲壮!”
赵匡胤早已气得胸膛起伏,一拳拍案,恨声道:“元人可恨!不肖子孙可恶!我大宋可惜!”
会议尾声:宋太祖赵匡胤为宋朝皇帝品评功过,分类排位
开创基业奖:
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奖励减半)、宋高宗赵构(奖励减半)
进取英主奖:
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孝宗赵昚
守成文治奖:
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
同情鼓励奖:
宋恭宗赵显、宋端宗赵昰、宋怀宗赵昺
庸碌无为型:
宋英宗赵曙、宋钦宗赵桓
罚刀山地狱:
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
罚冰山地狱:
宋度宗赵禥
罚油锅地狱:
宋徽宗赵佶
大家对于大宋皇帝有何高见或是想说的话,欢迎在评论区吐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