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在中国妇孺皆知,乃西汉开国功臣,封淮阴侯,与萧何、张良并称“汉初三杰”。然韩信仅寿35岁,远低于萧何、张良的64岁。古时人均寿30-40岁,战乱中更甚。韩信于公元前197年被吕后所杀。
史料载,萧何诱韩信至长乐宫赴宴,却被吕后伏兵擒获。韩信临终叹道:“悔未用蒯通之计,为妇孺所欺,岂非天命?”随后,其三族被诛。
韩信立功,刘邦许以“三不死”。吕雉为除他,吊于钟内,离地避天,宫女以竹签刺死,未违誓言。此计为保刘家,费尽心机。韩信之死,刘邦大喜,祸根早埋于被围之时。
【大敌当前,威迫刘邦封王。】
公元204年,刘邦立于荥阳城头(今郑州),病眼凝视城外,数日未眠而期盼不减。张良、陈平面露疲态,默不作声。城下楚军帐篷连绵,炊烟袅袅,旗帜“项”字刺目,刘邦寒战。汉军被围近一年,断水粮,外援绝,人心涣散。
公元前205年,刘邦趁项羽攻齐,率56万诸侯联军偷袭彭城(今徐州)。得城后,他沉迷享乐。项羽闻讯,率3万轻骑夜袭,刘邦大败,仅带10人逃至荥阳(今河南郑州),被困一年,仍不放弃,寄希望于韩信。
此刻韩信势如破竹,连克魏、赵、胁迫燕、平定齐,令诸侯震惧。刘邦闻讯大喜,以为援军将至,正笑时,传令兵急报:“大王,韩大将军使者到!”刘邦急问:“援军何在?”使者答:“仅在下。”
疑惑间,刘邦接到韩信来信,看后大怒。信中韩信言齐国多变,需立代理王镇之,以防与楚联手。为汉室基业,他愿任代理齐王,以保局势稳定。
刘邦见信怒不可遏,猛拍大腿,此事换谁都会气愤!正如他急需解急时,韩信却提要做齐国卫生纸总代,趁人之危。刘邦怒斥韩信不顾荥阳之困,欲自立为王:“我盼你助我,你却想称王!”
刘邦聪慧过人,即刻言道:“诸侯既定,便为真王,何须假托!”遂遣张良册封韩信为齐王,并令其率军攻楚。实则欲借兵脱困,结果自然,刘邦终得脱险。
事后,刘邦心怀芥蒂,常忧荥阳之困与韩信逼封。他郁郁寡欢,却隐而不发。久之,精神萎靡,夜做噩梦,梦见韩信逼宫杀吕雉。吕雉聪慧,察觉异样,刘邦梦醒告知一切,自此吕雉静待时机。
【拒绝背叛刘邦,失去最后的翻盘机会。】
韩信的谋士蒯通建议,趁刘邦困荥阳时,让楚汉对峙,可三分天下。但韩信感念汉王知遇之恩,拒绝背叛。蒯通未被采纳,遂装疯为巫。韩信未意识到,齐王之位已让他身处险境。
公元201年,韩信刚败项羽,即遭人密告谋反。刘邦即刻绑缚韩信,并言:“人告公反,已械系。至雒阳,赦其罪,封淮阴侯。”意即未杀韩信,仅撤其齐王,改封淮阴。
【被逼谋反,但是为时已晚】
韩信遭贬后忆起蒯通之言,深感鸟尽弓藏之理。自此,他怠工或装病不朝。怨转恨之际,陈豨奉命出使,向韩信辞行。韩信携其手漫步院中,长叹道:“吾有言于心,子愿闻乎?”陈豨答曰:“唯将军命是从。”
韩信言:“你拥精兵强将,且受汉王宠信。初告反,汉王不信;再告,则疑;三告,必怒而围剿。届时,我为内应,天下可图。”陈豨深信不疑,答:“谨奉教!”
【被擒身死,却后悔不已】
公元前197年,陈豨反叛,刘邦亲征。韩信密助陈豨,并假传诏书释放罪犯奴隶,欲袭吕雉与太子。然其计划因得罪家臣被囚,家臣之弟告密于吕雉而败露。
吕雉急寻萧何定策,萧何献策亲访韩信,谎称陈豨已诛,邀其共庆。韩信信之,入宫即被伏兵擒杀。临终叹曰:“悔不用蒯通计,为妇孺所欺,天意乎?”三族遭诛。刘邦归京,悲喜交加。韩信,兵仙陨落,成败皆因萧何。
《韩信》是百度百科中的词条,详细记述了韩信的生平事迹,包括其军事才能、重大战役及对汉朝建立的贡献,是了解这位著名军事家的重要资料。
《刘邦》是百度百科中的词条,详细介绍了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生平事迹、政治成就及历史影响,展现了其从平民到帝王的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