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北宋灭亡后,为何不见杨家将的身影,杨家将、杨门女将结局如何?
迪丽瓦拉
2025-08-24 20:03:58
0

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和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共存的王朝,具有其特殊性,宋朝的繁华毋庸置疑,但面对西夏、辽、吐蕃诸部等外族的威胁,

古人从未熄灭对少数民族的对抗之心。

提起宋朝将领,除了人尽皆知的岳飞、就是杨家将了,作为保家卫国的英雄符号,杨家将的故事多次被搬上银幕。

戏剧、电影、评书等艺术形式使得这满门忠烈的故事多了几分传奇色彩,那么,你了解真正的杨家将吗?

北宋江山的万里长城

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杨家将和杨门女将的故事,若说哪一幕最让人无法忘怀,莫过于杨家七子齐赴战场,却只有老七活着回来,其余六人均血染沙场。而在这种悲痛之下,佘太君强忍痛苦,披甲挂帅,带领寡媳家丁奔赴战场,为国尽忠。

以上

是我们所熟悉的情节。

其实,这只是明代作家熊大木所创作的故事。

作为一部英雄传奇系列故事,《杨家将》讲述了杨家四代人戍守北疆、精忠报国的故事。

它和《薛家将》和《呼家将》构成了我国通俗小说史上著名的“三大家将小说”,后两本的人物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就是薛仁贵、樊梨花和呼延赞。

杨家的大家长,是老令公杨继业,他曾带领八千火山军挂帅清扫北方边境,一把九环金锋定宋宝刀横扫雁门,威震北国,军中习惯称呼他“金刀令公杨无敌”。

每次在临阵之前,杨继业以红令字旗为号,曾率领兵众直攻辽国都城,逼迫辽主耶律尚投降,从此宋辽两国暂停兵戈,南北分疆而治。

杨继业也因此大功而被授予火山王的爵位,成为开国九王之一。

杨继业的妻子是佘太君佘赛花,也是杨家另一位大家长。她出生在后唐的一个爱国名将家里,深受父兄影响,性格机敏,文武双全和杨继业从小一起长大,共同的战事经历和志向,使他们在感情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杨继业成婚后,她并没有居于内室,而是在府内组织男女仆人习武,造就了一支不输于军队的杨家兵。

西夏进犯,杨家儿郎战死沙场,百岁的佘太君毅然上朝请缨,率领杨门女将出征,一举击败西夏大军,守护了北宋王朝的安宁。

杨家儿孙各个骁勇善战,随父征战,立下汗马功劳,他们的妻子也各个勇敢果毅,有“七郎八虎”、“十二寡妇守一城”的传说。

杨家将的传说故事,凝聚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对抗外族侵扰的不屈斗志,这种前仆后继、保家卫国的精神跨越千百年,也让人潸然泪下。

那么,这种忠义之士只是纸上人吗?

北宋王朝的脊梁——杨家军

实际上,杨家将的原型是宋朝赫赫有名的杨家军,老令公就是北宋初期的名将杨业。

杨业自幼追随北汉世祖刘崇,原名重贵,后被赐姓名为“刘继业”,任刘崇的保卫指挥官,以骁勇善战而出名,多次升迁后至建雄军节度使,由于他次次打仗都能取胜,被国人称作“杨无敌”。

宋太宗征讨北汉后,北汉不敌投降,宋太宗敬重杨业的声名,令北汉君主刘继元劝降杨业,杨业受降后恢复原来的姓氏,并改名为“业”。

980年,辽国发兵十万攻打雁门,杨业率军出发,绕到雁门关以北,与大将潘美前后夹击,偷袭辽军,大败辽兵,铸就了雁门关大捷,自此,杨业威震北方,成为北宋的戍边名将。

杨业的七个孩子虽在朝廷任官,但与《杨家将》的故事不同,真正继承杨业衣钵的只有从小跟随父亲四处征战的长子杨延朗,杨业战死后,他为纪念父亲,改名杨延昭,接过重担,继续到边关浴血奋战,将辽兵打得节节败退,被宋真宗称赞“治兵护塞有父风”。

他的帅才十分优秀,而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所以

辽国人认为杨延昭是六郎星宿下凡,故称呼他为“杨六郎”。

杨延昭病逝后,其子杨文广成为杨家的领头人物,先后跟随狄青平定叛乱,后又领军出战西夏,献策破辽。

杨家就这样一代一代地成为北宋的守护神,而他们的忠勇之风也让“重文轻武”的宋朝在乱世中享有片刻的安宁。

湮灭的杨家忠魂

可惜好景不长,杨家并没有和北宋王朝同进退,而是率先没落了。

986年,宋太宗北伐辽国,决定收复燕云十六州,杨业、潘美作为随军副将出征。

然而这一战打得艰难,东路军的失败、糜烂的战局、混乱的指挥使得杨业和手下的杨家军被团团包围。

即使杨业率军拼死突围,但面对人多势众的辽军,杨业最终因身负重伤被俘,他的二儿子杨延玉也死于战中。

杨业被困后叹息:“陛下待我很丰厚,我期望征讨敌人保卫边境来报效他,反而被奸臣所胁迫,导致军队被打败,有什么脸面活着呢!”于是绝食三天而死。

杨业死后,杨延朗继续为国征战,于57岁病逝,其子杨文广虽然也有极高的军事天赋,但当时宋朝以和为贵,同西夏、辽均有休战之约,他虽有心报国,可是一直没有机会,所以功勋未能超过杨业和杨延昭。

宋辽出现矛盾时,杨文广也献上计策,但于战前病逝,杨家的宏图大业最终还是没有完成。

杨文广去世后,辉煌一时的杨家军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杨家的儿孙也泯然众人,不再与官场、军队

有所

瓜葛。

北宋灭亡之时,杨家已经不复存在,杨家军的堙灭,似乎也预示了繁华一时的北宋最后的结局。

而故事中巾帼不让须眉的杨门女将,则是真正的纸上人,没在历史上出现过,这种代代相传的抗争形象,只是中国古人的理想愿望的寄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契... 融入历史背景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里,虽不常见直面描绘“契丹”和“辽”,但总会穿插其中,如金庸大师的《天龙...
原创 慈... 如果要讨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覆灭,就一定会有人说起慈禧太后。这个封建王朝中最后一个大权在握的...
隋唐:大隋朝的一帅一将四总兵,... 咱们先来瞧瞧大隋朝里那位统帅、那位将领,还有那四位总兵都是何方神圣? 【一帅:指的是兵马大元帅杨林。...
原创 日... 中国历史上秦始皇为寻长寿灵丹妙药派徐福东渡。而且跟徐福一起来的还有三千个童男童女们,据说徐福是把他们...
原创 美... 现在拖欠工资已经成了一种常态,特别是那些每天加班996模式的上班族,好不容易熬到发工资那天,老板却告...
原创 “... “韩国故宫”扩建挖到历史遗迹,出土500年历史的文物,却非得和中国三星堆遗址进行对比,结果却让人无法...
原创 您... 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桃园三结义,有难同当,有福同享,死生不相负,为人所敬仰;瓦岗结义却全...
原创 解... 1949年初,随着解放战争进程的持续深入推进,我军不论是在武器装备上,还是在兵力人数上都有了大幅度的...
原创 一... 古往今来我们现代人对于历史的了解一般都从书本上和网页上得来。但是这些文字的记载还是过于片面,难以让人...
原创 陈... 郭忏,土木系四大金刚,浙江绍兴诸暨人,保定军校六期炮兵科毕业,抗日战争时英勇杀敌,保家卫国。1929...
为何花剌子模40万精锐难抵10... 1219年,成吉思汗带着蒙古大军首次向西出征,他们的目标就是花剌子模。 这次他带兵出征,手下只有十多...
诸葛亮真正欣赏的大将,并非关羽... 诸葛亮心里真正看重的大将军,其实并不是关羽和张飞,而是另外四个人。就连那个挺厉害的魏延,都比不上他们...
原创 民... 民国时期的保长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村主任。 保长这个概念源自王安石变法中的保甲法,主要是为了强化对农民的...
白起和韩信谁更厉害? 全文共1825字 | 阅读需4分钟 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白起与韩信犹如两座并峙的高峰,前者以"人屠"...
原创 日... 综述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武器装备普遍领先于我国,别看日本人当时个子不高,但凭借先进专业化的训练以及...
原创 5... 引言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在情感上,古人早已表达了这样一种相见恨晚的...
原创 “... 提及拜占庭帝国,人们一般会想起一个在巴尔干地区历时千年的古老国家,一个继承了罗马帝国一半基业的悠久帝...
原创 日... 19世纪,日本为何要与西方白人杂婚? 日本:将与西方白人杂交,实现人种改良 1853年,四艘黑色近代...
原创 破... 实用历史·楚汉争霸篇·13 引子: 公元前208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破釜沉舟,成就了西楚霸王的威...
原创 “... 夏侯惇是曹操手下第一大将。不过,他的阵战之能确实比较一般。 至于《三国演义》中两次击败赵云,只是老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