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公布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及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
迪丽瓦拉
2025-08-25 08:02:51
0

2025年2月25日,东莞市召开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暨东莞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新闻发布会。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发布考古发掘成果,东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武一婷介绍东莞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情况。东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志军,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宁康,莞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陈钊围绕城墙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建设等内容作解答。发布会由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何碧怡主持。

东莞日报李梦颖

01

“先考古后建设”

“东莞记忆”建设工程考古勘探

发现南海卫城墙遗址

2023年10月,为配合东莞记忆项目迎恩门记忆墙工程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先考古后建设”的相关规定,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应东莞邀请对项目用地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了明清时期南海卫城墙遗址。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当即取消了原计划的地下停车场建设计划及暂停凤来路施工,决定原址保护并进行考古挖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4年5月至12月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于2025年1月通过省文物局验收。

南海卫城墙遗址平面图

此次发现的东莞南海卫城墙遗址位于东莞市莞城街道西正路与运河东二路交汇处,毗邻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迎恩门城楼,遗址面积约15000平方米。考古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据了解是近年来广东单次发掘面积最大的考古项目。 遗址内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现存堆积年代从宋代一直持续至民国时期,清理出土明清时期城墙基址及其配套道路、排水道等设施,同时发现城内建筑基址群与生活用水井等重要遗迹。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及生活器物,共计小件360件、各类器物残片90箱。

清至民国时期水井J3,井台由两块红砂岩拼对而成

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在遗址西部和北部的“一号城墙基址”,城墙基址整体保存状况较好,平面呈曲尺形,清理长度约100米,墙体宽约7.6米,内外两侧为红砂岩条石砌筑包边,中间包夹夯土,夯土残高约2米,层厚0.08至0.12米,夯土层之间多夹杂贝壳或碎砖瓦层。结合地层关系及建筑材料、文献记载来看,综合判断该段城墙为明代南海卫城墙,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由南海卫指挥使常懿始建,明、清两代多次修缮和改建。

南海卫城墙基址红砂岩包墙

02

南海卫城墙遗址

实证东莞是“粤海第一门户”

和“海丝”重要节点

曹劲院长认为, 本次考古发掘发现的明代南海卫城墙遗址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实证了东莞作为“粤海第一门户”在明代军事海防体系的重要地位,证明了东莞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展现了东莞建城史和城市发展史

作为明代广东海防体系“卫-所-寨”三级防御系统中的核心卫城,南海卫承担着广东中路海防体系中军事指挥中枢与海防前哨的双重职能。其城防遗存的科学揭露,揭示了明代海防卫城的空间格局与营建规制,对于研究明清海防史、建筑史、社会史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体现了东莞在守卫祖国南疆、维护国家统治和沿海秩序的重要作用。

南海卫城墙遗址发掘全景图

遗址内出土奇石窑、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白马窑等窑口的瓷器,深刻反映了东莞是宋代至明清时期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内外贸易的重要中转站和集散地,进一步丰富了古代海陆交 通史、贸易史研究的研究资料。

宋代奇石窑“口宅”“陈口”款酱釉罐残片

本次考古发掘填补了东莞古城遗址考古的空白,是岭南地区城市考古的重要收获。遗址内各类遗迹和遗物生动还原了东莞宋代至今生活场景,清晰展现了东莞近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历史底蕴,是东莞的文化地标,对于赓续东莞历史文脉、增强地域文化认同有着重要作用。

03

把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

“搬”到考古发掘现场

东莞市委市政府秉承“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理念,自觉扛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政治责任。南海卫城墙遗址的考古发现,对于赓续文化血脉、传承中华文明、增强市民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东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成果。

2月25日上午,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会议,创新采用“实地调研+辅导报告会”的方式,组织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领导到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东莞记忆首开区一期实地调研,邀请省文物考古院院长曹劲作“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专题辅导报告,并把报告会地点选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莞可园,还设置了36个分会场,覆盖全市约4000名领导干部,更好地凝聚全市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推动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迈上新台阶。

04

高水平规划建设

南海卫城墙考古遗址公园

助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

东莞将依托南海卫城墙遗址,打造一座集中展示东莞城市发展历史、古代中国海防体系,兼具历史教育、生态涵养、休闲游憩、城市文化门户等功能的复合型城市考古遗址公园。公园选址东莞运河南岸,北至运河东一路,南与东莞文化广场接壤,西至运河东二路,东至凤来路,面积约2.5公顷。

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将围绕迎恩门节点进行展开,由迎恩门中轴广场、北侧考古遗址公园和南侧西城楼公园三部分组成。其中,西城楼公园以儿童友好、生态自然、公共休闲活动为特色,已于2024年12月建成开放;迎恩门中轴广场将与莞城桥、振华路骑楼街改造同步推进,形成连接莞城城内片区、城外片区的枢纽空间。 未来的考古遗址公园既要满足普通公园的公共服务、互动交流功能,也要兼具考古科普及考古发掘工作延续的功能。

西城楼公园(图源:中心城区建设现场指挥部)

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建设体现了东莞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将为市民游客提供近距离接触东莞历史、感受东莞记忆的平台,有助于文化传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也是东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力支撑。

05

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东莞奋力赓续城市文脉

东莞底蕴深厚、文脉绵长,是岭南文明重要起源地、中国近代史开篇地、华南抗日根据地、改革开放先行地。近年来,东莞以文化强市建设为统领,擦亮历史文化和莞邑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城市文脉。当前全市有155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是全省市域单位面积国保覆盖率最高的地级市;11个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片历史文化街区,442处历史建筑;167项市级以上非遗项目。

林则徐销烟池旧址(图源:虎门太平)

东莞落实 “保护第一、应保尽保”的原则,持续加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摸清文物底数和保存状况,严格执行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将文物保护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监管,对地下文物 “先考古后出让”“先考古后建设”,对地上文物 “先考古后建设”,不断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制机制,推动文化遗产在系统性保护中更好传承发展。

石龙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摄影:常惠森/影像莞)

东莞追求“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的目标,积极探索“文化遗产+”模式,推动文化遗产与教育、城市规划、旅游等深度融合,以“活”的姿态融进现代生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融合利用中持续扩大文化遗产传承影响力。

六百年前,南海卫城墙以雄姿拱卫海疆安全、见证海丝贸易;

六百年后,它以遗址唤醒城市记忆、赓续城市基因。

从“粤海第一门户”的海防要塞,到“海上丝绸之路”的璀璨明珠,从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再到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节点,东莞这片土地始终赓续着文化血脉、传承着中华文明。

来源:东莞发布

编辑/祁佩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我... 古代的封建王朝里,皇帝可以上是至高无上的存在,是上天派来管理人间的天子,是真龙的化身。 自秦始皇一统...
原创 比... 唐朝名士辈出,很多天赋异禀的人都考中功名,光耀明媚,然而罗隐可以说是唐朝最惨的学子了,罗隐小时候就以...
原创 《... 热播剧《星汉灿烂》中,萧元漪喊程母一声“君姑”,而她被人称为“女君”。陌生的称谓,一下子把不少历史迷...
原创 贪... 贪婪是人类的劣根性,有人能用道德观念约束自己,而有的人则无法压抑自己内心的贪念,走向了犯罪的深渊。很...
走向美洲的古代人群如何跨越白令... 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生活在非洲以外的智人种群规模就已经足够大,而且地理上也相当分散,这就保证了可通过遗...
原创 “... 引言 众所周知,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是世界上唯一没有断裂、一直延续至今的文明。但实际上,我国历史有证...
淮南:构建“淮楚文化”品牌 打...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一座城市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记忆。淮南这座位于淮河中游的能源之都,以其深厚的文化...
原创 参... 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上,有一位长期辅助过贺龙、刘伯承、陈毅、彭德怀等元帅的高级参谋,他叫李达,建国后的5...
原创 清...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在中国,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家户喻晓,几千年来...
原创 “... 前言: 我国文化博大精深,在历史的长河中诞生了很多令人崇拜的英雄、被人唾弃的坏人,但归根结底这些人都...
原创 明... 明太祖朱元璋 贪官污吏损害百姓利益的现象,在古代封建社会当中一直存在着。因此,古代的统治者都会采取一...
原创 纣... 帝辛(纣王)是商朝最后一任君王,但是在神话传说中,又被称作为最后一位人皇。起因是周朝建立之后,周朝的...
原创 水... 108位梁山好汉中有一些人是元老级别的,如果把创立水泊梁山比作一场创业,那么在智取生辰纲之后吴用,晁...
原创 美... “孤立主义”,在美国历史上有着极高的话题热度。“孤立主义”几乎涵盖了美国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初大多数...
原创 满... 日本在近代对我国发动了长达十四年的战争,期间犯下了惨无人道的罪行,所以不少中国人奋力反抗,为了自己的...
原创 溥...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历史上的最后一个皇帝就是溥仪。溥仪是亲眼见证自己的王朝覆灭,但同时...
奉贤古迹三女冈找到了,将重新布... 上海奉贤三女冈是一处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遗址。由于历史久远,很长一段时间里,三女冈的原址到底在哪里...
原创 “...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这些武将排名可以说已经深入人心,当然这个排名大部分出...
原创 “... 颜良成名比关羽要早,虽然出场少,但看颜良的表现,关羽要轻松斩杀颜良是不可能的,那么两人正常打谁更胜一...
坐实中华文明三万年 ——天皇氏... 坐实中华文明三万年 ——天皇氏玺研究 王德埙 摘要 天皇氏玺规格:直径12公分,高9.8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