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建盏底款“太师栋”考(之二)
迪丽瓦拉
2025-08-25 11:33:34
0

前文已经分析了宋代生前被封为太师或者检校太师之人的名单,其中无有名字带“栋”者,这就意味着“太师栋”之所有者非生前为太师者,那么极有可能是身后被追赠太师之职,以示哀荣。

两宋期间,生前未能名列太师,死后获赠太师者甚多。笔者尽己所能,查阅史料,罗列名单如下:

孟昶919—965年),字保元,初名承赞(一说仁赞),后更名昶。五代十国后蜀末代皇帝。广政二十七年(964年),北宋伐蜀。广政二十八年,孟昶奉表出降,后蜀亡。孟昶被俘至汴京,授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日后卒,年47岁。追封楚王,谥恭孝。

李煜937年-978年),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生于金陵(今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南唐末代君主。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南汉、李煜去唐国号,改称江南国主,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月七日,李煜在汴京去世,追赠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

夏太宗李德明981—1032年),小字阿移,夏景宗李元昊的父亲。宋真宗曾封他为检校太师等多个官位。宋明道元年(辽太平十二年、1032年)十月,李德明突然去世,时年五十一岁。宋仁宗赠李德明为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

郭崇908年-965年),原名郭崇威。应州金城县(今山西应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将领后周恭帝继位后,加检校太师。北宋建立后,再加中书令,改任平卢节度使。乾德三年郭崇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追赠太师其孙女为宋仁宗皇后,两次加赠为尚书令兼中书令、英国公。

刘廷让929-987年),字光义,涿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北宋初将领雍熙四年,知雄州兼兵马部署,因病擅离屯所被黜,道死华州,赠太师。

武行德908年-979年),并州榆次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将领。进入北宋后,累授安远节度使,封魏国公。晚年被解除兵权,以太子太傅致仕。太平兴国四年去世,年七十二获赠太师。

钱惟演977年-1034年),字希圣,杭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人。北宋大臣、外戚、文学家。秦国忠懿王钱俶第七子,章献明肃皇后刘娥之兄刘美的妻舅。景祐元年(1034年),钱惟演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获赠侍中,谥号为,累赠太师、中书令、英国公,后改谥文僖

程琳988—1056年),字天球,京西路永宁军博野县(今河北省保定市博野县程委镇程委村)人。北宋宰相,三国时期曹魏大臣程昱之后。至和三年(1056年),薨于陈州,享年六十九岁,追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国公,谥号文简

王旦957年-1017年),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今属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人。景德三年(1006年),正式拜相,并监修《两朝国史》。天禧元年(1017年),王旦去世,享年六十一岁。获赠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魏国公,谥号文贞(后避宋仁宗讳改称文正)。

范仲淹989101日-1052年),字希文。生于徐州(今江苏徐州),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逝世,享年六十四岁。宋仁宗亲书其碑额为褒贤之碑。后累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其父范墉,初赠尚书、刑部郎中、太子少师,加赠太子太师、累赠太师、周国公。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江南西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熙宁四年得以太子少师致仕,翌年逝世,享年六十六岁。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生于光州光山,世称涑水先生 。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吕夷简978年~1044年),字坦夫,淮南郡寿县(今安徽省凤台县)人,祖籍京东路莱州(今山东省莱州市)。北宋名相,杰出的政治家。太子太师吕蒙正之侄,大理寺丞吕蒙亨之子。庆历四年(1044年)去世,时年六十六,获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靖。嘉祐八年(1063年),配享宋仁宗庙庭。

吕公著1018年-1089年),字晦叔。寿州(今安徽省寿县)人。北宋中期官员、学者,太尉吕夷简第三子。元祐三年(1088年),吕公著恳辞相位,升任司空、平章军国重事,时人称吕氏之荣,次年逝世,年七十二。获赠太师、申国公,谥号正献,哲宗亲题其碑首为纯诚厚德

富弼1004年-1083年),字彦国河南(今河南省洛阳市)人。北宋名相、文学家。元丰六年(1083年)去世,年八十。累赠太师,谥号文忠。元祐元年(1086年),配享神宗庙庭,宋哲宗亲篆其碑首为显忠尚德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宋哲宗即位后,出任兵部尚书、礼部尚书等职,外放治理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随着新党执政,又被贬惠州、儋州。宋徽宗时,获赦北还,病逝于常州。南宋孝宗时期,追赠太师,谥号文忠

王尧臣1003年-1058年),字伯庸。应天府虞城县(今河南虞城)人。宋仁宗天圣五年状元及第。嘉祐元年(1056年),拜参知政事,位列执政。卒赠右仆射,谥号文安。宋神宗时重赠太师、中书令,改谥文忠

王珪1019—1085年),字禹玉成都华阳(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北宋宰相、文学家、政治家。元丰五年(1082),任命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为郇国公。哲宗即位,封为岐国公。不久在任上去世,享年六十七岁。追赠太师,谥号文恭

章惇1035年-1106年),字子厚,建州浦城县(今福建省浦城县)人。宋徽宗即位后,授特进、申国公,拜山陵使。多次请求去职,累贬湖州团练副使。崇宁四年(1106年),去世,时年七十一,累赠观文殿大学士、太师、魏国公。

吕大防1027—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北宋时期政治家、书法家。元祐元年(1086年),升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封汲郡公。后以元祐党争,贬舒州团练副使,循州(今惠州市)安置,至虔州信丰(今江西信丰县)病卒,时年七十一岁,南宋初年追谥为正愍,追赠太师、宣国公。

何执中1044—1117年),字伯通,处州龙泉县(今浙江省龙泉市)人。崇宁四年,拜尚书右丞。大观初年,进位中书侍郎、门下侍郎、金紫光禄大夫。联合蔡京并任宰相,历任少保、少傅、太宰、少师,册封荣国公。政和七年去世,时年七十四,获赠太师、清源郡王,谥号正献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苏轼弟,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时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政和二年(1112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曾公亮999年-1078年),字明仲,号乐正。福建路泉州晋江县(今福建省泉州市)人。嘉祐六年(1061年)以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正式拜相。宋神宗即位后,再加至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昭文馆大学士,累封鲁国公。因年迈罢相,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1078年)去世,享年八十岁。获赠太师、中书令,配享英宗庙廷,赐谥宣靖

杨戬(?—1121年),宋徽宗赵佶时期宦官。宋徽宗即位后宠信杨戬,任命他为彰化军节度使,最后官至太傅。死后,宋徽宗追赠其为太师、吴国公。靖康初年,宋钦宗下诏追夺对杨戬所赠的官。

张尧佐987-1058年),字希元,北宋河南府永安(旧治在今河南巩义西南)人。仁宗温成皇后伯父,北宋大臣。1051年,遂以宣徽南院使出判河阳,官终天平军节度使、宣徽南院使。1058年,跟随镇压天平军而卒。赠太师,赏他家租赁居舍钱每日三千。

冯守信955—1021年),字中孚。滑州白马(今河南滑县)人 。北宋初期将领。官终威塞军节度使,封始平郡开国公天禧五年(1021年)去世,年六十七,赠太尉,累赠至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追封鲁国公。皇祐四年(1052年),追谥勤威

王钦若962—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县(今江西省新余市)人。宋真宗、 宋仁宗时期宰相。宋仁宗即位后,拜司空、同平章事,进位司徒,册封冀国公。天圣三年(1025年)去世,获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穆

宋绶991—1041年),字公垂。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因平棘为汉代常山郡治所,故称常山宋氏,后人称宋常山公。康定元年(1040年)三月,因疏陈攻守十策,被召为知枢密院事。九月,拜兵部尚书兼参知政事。十二月(10411月),宋绶去世,年五十。追赠司徒兼侍中,谥号宣献。后加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追封燕国公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江州德安县(今江西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庆历七年(1047年)入朝拜相,旋即改授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平章事。皇祐元年(1049年),进封郑国公。皇祐三年(1051年),夏竦病逝,获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谥号文庄

章楶jié)(10271102年 ),字质夫,建宁军浦城县(今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人。北宋名将、诗人晚年以资政殿学士、中太一宫使致仕。崇宁元年(1102年)去世,享年七十六,累赠右银青光禄大夫、太师、秦国公,谥号庄敏

孟珙,字璞玉,随州枣阳人。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年),自春迄秋,五乞祠,不允。九月癸酉,授检校少师,寕武军节度使致仕,汉东郡开国公。九月戊午,终于江陵府治。特赠少师。三赠至太师,封吉国公,謚忠襄,庙曰威爱。

卫泾宋孝宗淳熙十一年的状元,《江南通志》、《钦定续文献通考》和《大清一统志》等文献可知,被封为秦国公,死后追赠太师。

吕颐浩1071年-1139年),字元直。齐州(今山东济南)人,祖籍沧州乐陵县(今山东德州)。南宋初年宰相。绍兴九年(1139年)去世,获赠太师、秦国公,谥号忠穆

韩世忠1090年-1151年),字良臣,延安(今陕西省绥德县)人,南宋名将、词人,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中兴四将”。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逝世,年六十三。追赠太师、通义郡王谥号“忠武”。

张浚1097年-1164年),德远,世称紫岩先生。汉州绵竹县(今四川省绵竹市)人。中国北宋南宋初年名臣、学者隆兴二年(1164年)病逝,享年六十八岁。累赠太师谥号忠献

陈康伯1097年-1165年),字长卿,一字安侯。信州弋阳(今江西省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南宋名臣、诗人。高宗曾称赞陈康伯静重明敏,一语不妄发,真宰相也。乾道元年(1165年)病逝,年六十九。追赠太师,谥号文恭

葛邲1131年—1196年),字楚辅。江阴青阳人。南宋大臣。以太子少保致仕。累封卫国公。庆元二年(1196年)病逝。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文定”后加赠太师。

赵汝愚1140年—1196年),字子直,汴京(今河南开封)人。南宋宗室,宋太宗赵光义八世孙、汉恭宪王赵元佐七世孙。庆元元年(1195年)遭韩侂胄诬陷,被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庆元二年(1196年)于衡州暴卒。开禧三年(1207年),韩侂胄被杀,朝廷复赵汝愚原官,赐谥忠定,追赠太师、沂国公。

毕再遇1147—1217年),字德卿,兖州人,南宋名将。出身将门,其父毕进官至武义大夫。嘉定十年,辞去武信军节度使的官职,不久去世。死后追赠尉,又追赠太师。谥号为忠毅

刘光世1089—1142年),字平叔。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志丹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兴四将之一绍兴十二年(1142年)去世,年五十四。追赠太师谥号武僖

岳飞1103—1142年),字鹏举,宋朝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追谥武穆。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岳飞被追封为鄂王,追赠太师。

吴璘1102年-1167年),唐卿,德顺军陇干县(今甘肃省静宁县)人。南宋初年名将累官检校太尉、奉国军节度使、御前诸军都统制等。乾道元年(1165年),拜太傅、新安郡王、兴元尹。乾道三年(1167年)病逝,享年六十六岁,获赠太师、信王,谥号武顺,位列南宋七王之一

留正1129—1206年),字仲至,祖籍福建泉州永春。五代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六世孙。绍熙元年(1190)进左丞相嘉泰元年(1201年)进封魏国公。 开禧二年(1206年)病逝,卒年七十八岁,追赠太师。

陈俊卿1113年-1186年),字应求,福建莆田人。南宋名相、诗人。淳熙九年(1182年),以少师、观文殿大学士、魏国公致仕。淳熙十三年八月去世,时年七十四,获赠太师,谥号正献

陈执中990—1059年),字昭誉,北宋时期大臣,北宋宰相陈恕之子。皇祐五年(1053年),入朝为相。至和二年以岐国公、司徒致仕。嘉祐四年(1059年)去世,时年七十,追赠太师、兼侍中,仁宗临其第祭奠。追谥

范纯仁1027年-1101年),字尧夫,谥忠宣。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人称布衣宰相。宋徽宗建中靖国年间去世,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号忠宣。宋高宗建炎年间,又追赠太师、追封许国公

刘挚1030-1098年),字莘老,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人,最高职务尚书右仆射。元丰初,改集贤校理,任开封府推官,礼部郎中、右司郎中,出知渭州。死于被贬之地,终年六十八岁。高宗时追赠太师

郑居中10591123年),字达夫,河南开封人。北宋宰相,也是宰相王珪的女婿。宣和五年(1123年)去世,时年六十五,追赠太师、华原郡王,谥号文正。

虞允文11101174年),字彬父(一作彬甫),隆州仁寿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南宋初年名臣。乾道八年(1172年),加授左丞相兼枢密使、特进封爵雍国公,世称虞雍公。淳熙元年(1174年)去世,追赠太师,谥号忠肃

周必大1126-1204年),字子充,一字弘道,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庆元元年(1195年)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里第享年七十九岁。宁宗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号文忠

朱熹1130—1200年),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紫阳,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福建省尤溪县)。 庆元六年(1200年)逝,谥号为文。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后改封徽国公。

张九成1092-1159年),字子韶,先居涿郡范阳(今河北涿州),后移居开封(今河南开封)。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逝世。宝庆初特赠太师,封崇国公,谥文忠。

李焘1115年~1184年),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四川省丹棱县)人。南宋官员、史学家淳熙十一年(1184年),以敷文阁学士致仕,不久在长安逝世,享年七十岁。累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简

陈文龙,字刚中,南宋兴化府玉湖人(今荔城区阔口),宋咸淳四年(1268年)状元,官至参知政事。南宋末年,杭州被元军攻陷后,朝廷南迁,陈文龙率军固守兴化城,力尽被俘,绝食而死,宋端宗赠封其为太师,谥忠肃。

崔与之1158年-1239),幼名星郎,字正子,一字正之。广东增城(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南宋重臣、学者。嘉熙三年(1239年),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致仕,数月后逝世,年八十二。累赠太师、南海郡公,谥号清献

陈康伯1097年-1165年),字长卿,一字安侯。信州弋阳(今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南港口乡南山)人。南宋名臣、诗人。乾道元年(1165年)病逝,年六十九。追赠太师,谥号文恭。宋宁宗时,配享孝宗庙庭,改谥文正

赵方11331221年),字彦直。潭州衡山(今属湖南)人,原籍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南宋名臣、学者。嘉定十四年(1221年)逝世。累赠太师,谥号忠肃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县(今四川省蒲江县)人。南宋大臣、理学家。嘉熙元年(1237年)去世,时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号文靖

王安礼1034-1095年),字和甫,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 人。宰相王安石同母弟,与王安国、王雱为临川三王。绍圣二年(1095)出任太原知府,病逝于任所,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太师、魏国公,

杨存中1102—1166),本名沂中,字正甫 。宋朝代州崞县(今山西省代县西南)人。乾道二年(1166去世,时年六十五岁。以太师身份致仕,被追封为和王,谥号武恭

江万里1198-1275年),名临,字子远,号古心,南康军都昌(今江西九江都昌阳峰江家山村)人,南宋民族英雄, 德祐元年(1275年)二月以身殉国,终年77宋恭帝赠江万里太傅,益国公,后又加赠太师,谥号文忠其父江烨赠太师。

史师仲1082——1124),字希道,史浩之父。累赠太师越国公。

洪适1117—1184年),原名,后更名,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洪晧长子。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人。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官至右丞相。封太师、魏国公,卒谥文惠。

另据《宋会要辑稿》载:

平卢军节度使兼中书令郭崇干德三年五月,前保大军节度使兼中书令、祁国公李洪义五年六月。以上赠太师。

前右骁卫上将军、商州安置刘延让雍熙四年十月,左龙武统军钱惟治大中祥符七年七月。以上赠太师。

十一月三十日,赠特进蔡确赠太师,加成、卫二国公。

政和三年正月十九日,赠太师、荆国公王安石追封舒王。

十二月二十四日,诏少师、安武军节度使、马都尉、康国公、赠太师、追封邓国公钱景臻追封德阳郡王。

左监门卫上将军、卫国公刘鋹五年三月赠太师、南越王。

武胜军节度使、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邓王钱俶端拱五年八月赠秦国公。

定难军节度使、太尉、兼中书令、西平王李彝兴干德元年八月赠太师、夏王。

查阅《宋史》、《宋会要辑稿》等等资料,两宋以来但凡死后能够追赠太师荣誉,其本人或者其子都有着一定的知名度,在以上资料中都列入名臣传记中。遗憾的是,以上名单中都不见名字带“栋”者,这足以说明南北宋时期的名臣,死后哀荣追赠太师者,“太师栋”字款并非是这类人所用。

当然,笔者能力有限,掌握的资料也有限,说不定两宋名臣名字带栋者被追赠为太师资料又比较偏少(例如有些只见于族谱),欢迎更多有识之士补充,或者提供线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夏... 四千多年前尧、舜、禹三代以天下为己任,以其崇高的个人品德,建立、形成了华夏文明的基础,在夏朝时期终于...
曹操有多少个儿子 其中一些主要... 曹操共有25个儿子。他们分别由不同的后妃、夫人和姬妾所生,各自具有不同的性格和才能。这些儿子中,一些...
刘备入蜀后收获一员大将,实力比... 刘备前半辈子过得挺坎坷,东奔西跑的,直到打下了益州,他的日子才算是好起来。接着,他又把汉中给平定了,...
《三国志·战棋版》PK5官渡之... 哈喽大家好啊,今天给大家讲一下PK5官渡之战系统及战场环境变化,其中第一点是特别需要注意的。 几个比...
原创 他... 导语: 这世上本来没有导航,因为某些公司不断用车辆为我们探路,所以也就有了导航。在三国时期,要想有个...
东西问丨王润泽:“刘平国治关亭... 中新社乌鲁木齐2月27日电 题:“刘平国治关亭诵”石刻有何独特价值和意义? ——专访新疆社会科学院历...
宋明理学开山者之一胡瑗,“苏湖... 今明两晚21点20分,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胡瑗》将在江苏卫视首播,分上集《分斋教学》、下集《千年木铎...
原创 东... 导读:东吴在三国中有些属于小富即安型的特点。江东孙氏是三国君主中出身相对卑微,没有正统的合法性。三国...
原创 清... 在中国古代监狱制度的长河中,清代可谓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时期。那些厚重的牢房墙壁后,隐藏着多少不为人...
总统就职演讲简史:从乔治·华盛... 2025年2月21日 亚伯拉罕·林肯于1861年3月4日的首次就职典礼。/Bettmann/Gett...
原创 中...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十四年的抗战过程中,苏联对我国的帮助是显而易见的,包括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也一样取...
原创 他... ###他是曹魏第二代中的第一武将,战功赫赫,却因伤病发作而去世 在三国历史的浩渺长河中,英雄辈出,...
吕布麾下有三大猛将,为何曹操只... 曹操把吕布打败后,却把张辽和臧霸给收了,这让大伙都挺纳闷——为啥曹操不留下更厉害的高顺,反而把他给杀...
原创 明... 既然世界分为黑白和善恶两方面,那么古代的朝廷也不例外。在朝政之上,既有正义的一方,也有邪恶的所在。正...
原创 一... 导言:一首奇诗,包含四句诗,八个“至”,诞生了一句爱情的至理名言。 提起唐朝,总是有那么多脍炙人口的...
战国时期名将李牧是什么结局? 战国时期名将李牧是什么结局? (上图为影视剧图)   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巅峰的时代,这个时...
原创 上...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977年,恢复高考,很多下乡知青纷纷报考,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
原创 随... 很多中年以上的人,经历过大集体时代。他们对大集体时代很怀念,毕竟他们的童年、青少年时代是在那样的环境...
原创 亚...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发展的恶最高目标,都是成为发达国家。因...
蜀汉如何步步实现“跨有荆益”?... 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摄影 陈羽啸 坊间流行一句话,叫“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有人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