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主妇做饭的时候,老公回来了。这个主妇肯定会像唠家常一样和老公说:安倍晋三今儿挨枪子了。她老公也会像唠家常一样对主妇说:哦,不知他妈惹谁了。婆姨!今儿吃什么?饿死了!……………安倍晋三的死还不如这家男人的胃一时的不愉快。
日本人杀首相是有传统的,“下克上”毒瘤不可能消亡!可见杀安倍晋三的日本人,历史知识挺丰富的。
《风筝》里有个片段,韩冰向郑耀先提及戴笠已死,郑耀先想都没想,随口就一句:死就死了。完全没影响他嘴里嚼着的罐头肉,仍是很香。
郑耀先对戴笠的鄙视程度很到位。戴笠死,他悲痛,证明戴笠是个人物,他高兴,证明戴笠是个大人物。郑耀先的平静只证明戴笠是他生命中极其普通的一个人。
安倍晋三估计现在已经见过了天照大神。估计已经投了胎。如果他还没投胎,如果他看到了我们对他的死表现得如此欢欣雀跃,他会怎么感受?
如果一个人整天骂日本人,如果哪一天这个人不幸去世,如果日本人为这个人的死做到了“锣鼓喧天,鞭炮齐鸣”,那么这个人一定会含笑九泉。
几十年前,台湾国民党的一位元老去世。当时大陆的报纸只在一个非常小,非常不起眼的地方简单地注明了一段话:某某人死了。
安倍晋三死就死了。他活着的时候也就那么回事,死了以后更没怎么回事了。一个快70岁的老头,就算现在不死,他还能活几年。
至于他的死,除了引发网络的热潮外,还会发生别的什么大事情?高看他了!完全没有可能。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日本人只是震惊和缉拿凶手,至于敢不敢往深了挖掘,微乎其微都不够格。
安倍的死在日本人眼里,除了震惊,该吃饭吃饭,该喝酒喝酒,该泡妞泡妞,小电影照样拍,寿司照样做,比平淡无奇的事只会高一个台阶。
安倍晋三的死,在学术上确实可以增加一位日本历史上曾被刺杀的首相。
很多人为安倍晋三被刺杀,喝了顿酒。这顿酒真是非常的不值得,哪怕仅仅是一瓶勾兑白酒配一盘花生米。安倍晋三不值得一顿酒,他只配看两眼他被刺的新闻。死了就死了。对一个所谓的“人”最大的讽刺是,他死了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