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片黑松林,竟藏下七千人马,造就了军史上一次神奇的突围
迪丽瓦拉
2025-08-25 19:34:10
0

1946年6月24日,中原军区一纵一旅旅长皮定均突然接到上级指示:命你部伪装成我军主力向东佯动,牵制敌人兵力,掩护大部队突出敌人的重围。

当时,中原解放区形势岌岌可危,因其孤悬于敌人的核心统治区,蒋介石发动内战,此处首当其冲,立刻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

为此,毛泽东给中原局做出了批示:“立即突围,愈快愈好!”

面对国民党30万大军(共计11个军、26个师)的重重封锁,中原军区想要突围,谈何容易!

正是在这样的危急时刻,一纵司令员王树声迫不得已,才下令皮定均的一旅肩负起掩护大部队突围的任务,要求他们务必拖住敌军至少三天时间。

说得直白一点,这是一个“丢卒保车”的无奈之举,为了中原军区的大局,必须有一支部队做出牺牲,以局部换整体。

之所以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皮定均的一旅,首先是因为皮定均大局观很强、政治素质过硬,其次是因为一旅正处在中原部队驻区的最东面,由他们来佯动,正好可以让敌人误以为我军向东而去,确保主力向西突围的真实意图得以实施。

受领任务后,皮定均毫无怨言,在与团营干部们进行一番研究后,立即指挥部队开始行动。

在皮定均巧妙排兵布阵之下,一旅各团大张旗鼓地向东、东南、东北三面同时移动,造成我军主力向东集结的气势,果然成功诱使敌人把注意力集中在东面,使一纵大部队突围的压力骤减。

当大批敌军向一旅扑过来时,皮定均又指挥各团依托有利地形沉着应战,坚决予以阻击,使敌人打到天黑也无法越过一旅防区。

苦战至6月26日,主力大军已顺利越过平汉线,这意味着一旅完成了掩护任务。

接下来怎么办?能不能做到既“保车”又不“丢卒”?一旅有没有可能创造自行突围的奇迹?

形势依然无比严峻,敌人重兵当前,一旅已经跟他们搅在一起,光是收拢部队就已经极其困难了。

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竟然让全线出击的一旅顺势摆脱了敌人的纠缠,成功将部队收拢并向东转移。

真是天助我也!或许一旅这支铁血部队真是命不该绝,在几乎看不到一线生机之时,老天也来帮忙。

可是下一步怎么行动?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要知道,一旅经过连续多日的行军作战,早日疲惫不堪,再加上弹药极度匮乏,要想从敌人的围追堵截之中逃出生天,实在太难了!

就在这个决定全旅成败存亡的关键时刻,皮定均所拥有的一门绝技发挥了关键作用,破解了这个生死困局。

皮定均有什么绝技呢?简单来说,就是“活地图”,那还是抗战时期他在八路军一二九师当团长时,从师长刘伯承那里学来的。

在刘师长的言传身教之下,皮定均养成了一个习惯,部队行军中所经过的每一个地方,他都会将地形地貌牢记在心中,指挥作战时根本无须盯着地图看。

在不久前的一次行军中,部队经过一个名叫刘家冲的小山沟,皮定均偶然一瞥,发现一片茂密的黑松林坐落在重重起伏的丘陵地带。

那时皮定均心中就暗自赞叹:好一片藏龙卧虎之地!完全可以潜伏得下上万雄兵,若与敌人交战至此,预先埋下伏兵,待敌军经过时突然杀出,定能大获全胜。

如今面对全旅如何突围的困局,皮定均不禁突发奇想:如果让部队全体隐蔽在那片黑松林中,等敌人追过去之后,带领部队迅速向东穿插,不就可以突出重围了吗?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想法,一旦被敌人发现,一旅有可能全军覆没!但皮定均将军坚持认为,绝境之中如果不出奇招,突围根本无望,这个险必须冒,也值得冒!

虽然有不少干部对此提出异议,但皮定均力排众议,竟然率领全旅近七千官兵冒着狂风暴雨强行军40多公里后,悄然进入刘家冲附近的黑松林。

次日上午,敌军果然大举追击过来,共有十多万兵力、上千辆汽车、数百门大炮,从黑松林旁边的公路上络绎不绝地经过。

皮定均率七千人马隐藏在黑松林中,最近处与敌人仅相距数百米!更不可思议的是,一旅部队里竟然还有两名出生不久的婴儿。

假如敌人在行军队伍侧方派出一支搜索队,假如一旅队伍中的婴儿猝不及防地发出一声啼哭,假如附近村庄中有潜伏的奸细去向敌人告密……任何一个假如,都有可能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然而,假如毕竟只是假如,事实证明皮定均这个极其大胆的瞒天过海之计,居然奇迹般地成功了!

十余万敌军从附近的公路上匆匆而过,竟然没有任何人对这片隐伏在丘陵之中的黑松林产生疑心,就那样傻乎乎地向西追去。

就在敌人全部通过后,几天没有回音的电台突然传来毛主席的指示:“快走!快走!快走!快走!”

当这个消息传开时,一旅七千名将士欢腾不已。

随后,皮定均率领部队迅速从敌人身后向东穿插而去,一路上又打了好几仗,最终成功突出重围,创造了军史上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

后来刘伯承元帅罕见地给予高度评价:“打突围战,皮猴子(对皮定均这员爱将的戏称)数第一!”

也正是由于这次神奇的突围意义重大,1955年评衔时毛泽东亲自批示,把按资历拟授少将衔的皮定均擢升为中将军衔。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至... #历史开讲#公元前202年,项羽被刘邦围在该下,项羽军在垓下,不但兵少,而且粮草不够,又被刘邦几十万...
贵州遵义发现南宋古墓,出土大量... 杨价墓作为南宋时期播州土司墓葬的杰出代表,其出土的金器以极致的工艺水准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西南边...
原创 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轴心国占领下的人民每天只能战战兢兢地生活。但也有一些正义之士,为了国家的自由与...
“吉林一号”卫星新闻|透过苍穹... 这里是吉林,历史的脉络在岁月中延展; 这里的历史建筑,承载着往昔的故事。 吉林正全力守护这些珍贵...
原创 苏... 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一个超级大国的轰然倒塌,从此苏联不复存在,影响世界几...
原创 原... 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经典当中,“三”这个数字它通常是虚指。比如说事不过三,还有富不过三代等等。但是...
原创 赵... 中文导报 东瀛岁月 作者:赵永庆 刚来日本时,由于囊中羞涩,租的房子没有浴室,日语学校的老师说可以去...
原创 司... 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不管是在文学史上还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读过...
原创 孝... 很多人都看过由宁静出演的《孝庄秘史》,这部电视剧让很多人都记住清朝历史上有一位辅佐三位皇帝的女人,可...
1900:躁动的中国南方和上海 1900年的时候,无论是从外部看中国,还是从内部看中国,都可以明显地感到:南方是黯淡中国的希望,天陷...
明明是一本历史书,却写得比小说... 我上高二以前,对历史书是没什么兴趣的,因为课本里的历史实在太枯燥,要么是年份和事件的无聊堆砌,要么是...
原创 大... 在我国的封建社会,农民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但也是位于社会最底层的阶级。 农民为了自己的生存,经...
原创 原... 三国时期任何一位武将都不是吕布的对手,张飞战吕布是拿出洪荒之力,虎牢关时吕布要分三心:一边要和张飞战...
东西问丨毕艳君:这座高原古城何... ——专访青海省社会科学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员毕艳君 平均海拔4000米的日月山,属祁连山脉,地处中国季风...
原创 明... 如果把张勋看作一个开历史倒车的跳梁小丑,未免有刻意贬低之嫌;可如果把他看作一个坚定的保皇党,事实又并...
原创 隐... 相信对于古代四大美女,大多数人都是有所了解的,比如说杨玉环,在唐朝历史发展上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创 非... 引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原创 诸... 东汉末年,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三国中以魏国最强,蜀吴不得已,只能联手对抗强魏。而关于同吴...
首次发现3000年前“北二环”... 位于房山区的琉璃河遗址被誉为“北京城之源”,是北京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市遗迹。2月28日,市文物局公...
柳漫时代:披帛与唐代女性的审美... 在中国古代服饰的长河中,有一种独特的配饰以其飘逸灵动之美,成为了女性风姿绰约的象征——披帛。这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