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诗人屈原写道:“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对国家忠爱一生,在得知楚国覆灭时,伤心欲绝不愿独活,纵身一跃,跳入泊罗河。早期的屈原颇受楚怀王信任,奈何楚怀王听信小人谗言,逐渐疏远屈原,将屈原流放,最后屈原投河而死。
时势造英雄,三国乱世时期涌现出许多英雄,曹操,刘备,孙权,张飞,关羽,赵云,诸葛……等英勇聪颖之辈,那个时期人才辈出,各路军营广收贤士,爱惜人才。一般情况下,一方军营在截获另一方军营有能力的人时,会想方设法将其说服投靠自己的军营,让其为自己军营效力。
诸葛亮设计擒住张任后,刘备对其极力劝说,希望他能为自己效力,彼时,张任是刘璋的手下,对刘璋极为忠诚,不论刘备如何威逼利诱,他依然没有选择投靠刘备,最终被诸葛亮斩杀。尔后,世人感念张任不屈忠贞的品质,为他修建祠宇,奉为土主,嘉庆年间,世人又重修张任之墓,为他立碑。
张任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能文能武,且忠贞大义。虽说蜀汉营中的人才并没有曹魏,东吴那样多,能文能武的人才还是可以挑出几个来。张任设计杀死刘备营中一名大将,刘备亦在他手中吃过亏,其武功还可与张飞对战。若张任生前答应投靠刘备,会有取得怎样的成就呢,是否会取代哪一个人的位置呢。
我们先从张任极力辅佐刘璋开始说起。刘璋不听手下的劝解,执意让刘备进入西川,并且对刘备表示欢迎,加之刘璋和刘备还有一丝血缘关系,就让刘璋更加相信刘备,深信自己进入西川不会出事,张任对其进行劝阻,但毫无效果。
宴会上,刘璋和刘备相谈甚欢,尽情喝酒,此时,将领魏延提出想为二人舞剑助兴,其真正的目的是为趁此机会刺杀刘璋。魏延在舞剑助兴的过程中,手中的剑一点一点向刘璋靠近,张任担心主公的安危,于是也拔出手中的剑和魏延一起舞剑,看似舞剑,其实二人已暗中发力准备作战,渐渐地,张任将魏延的招式由主动转为被动。
刘备部下刘封见状也加入进去,刘璋身边将士眼看二打一,便纷纷拿出剑,眼见形势不对,刘备急忙出面阻止并劝慰,这场宴会方才再次安稳。刘备进入葭萌关后并未按照约定继续向前,而是在当地取得民心,杀了刘璋的手下杨怀和高沛并攻取涪水关,于是刘璋派张任等人前往雒城,抵抗刘备大军。
刘备和庞统兵分两路进入雒城,刘备走大路,庞统走小路,阴差阳错之间,刘备与庞统骑错马,庞统骑上刘备的白马,被张任埋伏在小路的军队乱箭射死。刘备进攻失败后退回涪水关,得知庞统已死,立刻到达荆州请诸葛亮相助。此次战役中,刘备损失了一名大将。
诸葛亮和赵云,张飞一等人进川相救,张飞最先到达涪水,一到涪水就看见刘备在被张任追杀,急忙上前营救。张任与张飞发起交锋,几十个回合后依然不相上下,很快,颜严从后面带兵杀来,张任寡不敌众,率兵撤回雒城。
在与张飞第一次交手后不久,张任又与张飞进行第二次交手。两人交手时,张任故意表现出打不过张飞而逃跑,张飞见此,怎能让他逃走,于是奋力追赶,这时,吴懿从张飞的后面杀出来,张飞被包围住,形势不妙,若无援军,张飞极有可能战死。不过,赵云出现了,他抓住吴懿,在危难时刻救出张飞,不过张飞可算是在张任面前吃了大亏。
不久,诸葛亮便到了,和他比计谋,张任还是差了一些,最后被诸葛亮用计活捉。张任是个人才,刘备十分想要其为自己效力,但是张任死活不背板主公刘璋,无奈,以防日后给刘备带来威胁,诸葛亮便将其斩杀。
张任这个人还是很令人佩服的,即使刀架在脖子上了也依旧不背叛刘璋,对刘璋极为忠诚,有勇有谋,若当初跟的人是刘备,我想,张任可能会有更大的作为,说不定和庞统会成为好朋友。
参考资料:《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