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康熙传位给他,清朝很可能成为超级大国,八国联军不是威胁!
迪丽瓦拉
2025-08-26 07:06:08
0

1722 年,在位长达 61 年的康熙皇帝在畅春园驾崩。

随后,皇四子胤禛继位,即雍正皇帝。

从史料记载来看,雍正皇帝在位时勤勉不懈,堪称清朝历史上最为勤政的皇帝。

在雍正时期,国库日渐充盈,政治局势清明,这无疑为后续的乾隆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

雍正皇帝的登基之路颇为坎坷,能在残酷的 “九子夺嫡” 之争中脱颖而出,足见其非凡之处。

按理说,雍正皇帝如此勤勉,后世史学家理应对他赞誉有加。

而部分观点认为,若康熙驾崩时将皇位传予其他皇子,清朝或许不会出现后来一系列国家的重大变故,八国联军也不至于将中国欺凌得惨不忍睹。

那么,这位被寄予厚望的皇子究竟是谁?他真的比一生兢兢业业的雍正皇帝更为英明吗?

康熙晚年,皇子们为了那至高的皇位,展开了一场激烈内斗,也就是后人熟知的“九子夺嫡”。

最终,雍正脱颖而出,登上了皇位,在位期间,雍正一心扑在朝政上,兢兢业业,为国家的发展付出了诸多心血。

等到他驾崩之时,已经为继任者乾隆积累了丰厚的家底,这才有了后来人们所称赞的康雍乾盛世。

而盛极必衰,自乾隆之后,清朝的皇帝们的能力和作为却是一代不如一代。

与此同时,西方世界正经历着一场意义非凡的工业革命,生产力飞速发展。

可反观中国,却依旧奉行着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与世界的发展潮流渐行渐远。

追根溯源,不少人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雍正的继位。

但是康熙众多皇子中,有那么一位皇子,他不仅能文能武,还对西方学术有着深入的了解,军事才能也十分卓越,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堪称全能型人才。

只可惜,这样一位优秀的皇子,并没有得到康熙的青睐,无缘皇位。

正因如此,许多清朝史学家都深感遗憾,他们感慨道:“倘若当年是这位皇子继承了康熙的皇位,清朝或许就不会固步自封,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而是会积极地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如此一来,清朝极有可能发展成为世界强国,也就不会有八国联军侵华的屈辱历史,更不会让中国陷入长达百年的国耻之中。

这个让人惋惜的皇子究竟是谁?他究竟有何才能?如果他继位真的能扭转大清国运吗?

康熙无疑是大清历史上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帝王,其在位期间,无论是对外的交锋,还是对内的治国理政,都展现出了非凡的手段。

彼时,大清国力强盛,从与沙俄对峙时双方互不相让的态势中便可见一斑。

在那个时期,沙俄堪称实力强劲的国家,然而面对大清,也不敢肆意妄为。

康熙登基之初,国家内部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边境地区的隐患,而康熙凭借着出色的政治手腕,有效地掌控了局面。

但在选择继承人这一关键问题上,却出现了波折。

众所周知,当时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九子夺嫡”,众多皇子对皇位觊觎已久,尤其是皇四子雍正,野心昭然若揭。最终,雍正历经激烈角逐,脱颖而出,成功登上皇位。

事实上,康熙定然知晓儿子们为了皇位争得头破血流。

他之所以对此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是因为一旦选定继承人,很可能在继承人势力壮大后,自己的皇权就会受到威胁,所以他故意营造出一种模糊的局面,让皇子们相互制衡。

雍正登基后所推行的一系列举措,实际上为乾隆时期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有人分析,清朝后期国力的衰微,部分原因在于乾隆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使得国家错失了许多发展机遇。

这种观点确实有一定道理,当时世界格局正发生着巨大变革,欧美国家纷纷进入工业革命的时代,而清朝却故步自封,等到想要追赶时,已然为时已晚。

客观地说,雍正算得上是一位较为出色的皇帝。

在他统治期间,国家总体保持稳定,百姓的生活水平也维持在一定水准。

他推行的政策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乾隆盛世的出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而雍正对当时飞速发展的西方科技并不感兴趣,将其视为奇技淫巧,未予以重视。

同时,他在文字狱方面毫不手软,这使得众多知识分子噤若寒蝉,这种统治方式无疑存在着弊端。

回顾“九子夺嫡”时期,有一位皇子不得不提,那就是皇十三子胤祥。

他的母亲章佳氏出身低微,只是一名普通的庶妃。但这并未阻碍胤祥自幼便展现出的聪慧天资,他求知若渴,广泛涉猎各类知识。

在众多皇子中,胤祥出类拔萃。

他擅长骑射,在马背上英姿飒爽,骑射技艺高超,在狩猎时常常表现出色,屡获康熙的赞赏。

在文学艺术方面,他也颇具才华,诗词清新自然,意境悠远,尽显才情;书法刚劲飘逸,功底深厚,其作品常被康熙展示给大臣们,成为其他皇子学习的典范。

康熙对胤祥宠爱有加,尽管他在皇子中排行十三,并非占据优势的位置,但大臣们常常能看到他伴随康熙左右,康熙也认为他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而在“九子夺嫡”的激烈竞争中,胤祥却并未表现出对皇位的强烈渴望。

这主要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他与一些竞争力较强的皇子关系融洽,比如太子胤礽。

但后来太子胤礽因种种原因被废,胤祥也受到牵连,康熙对他的态度逐渐发生变化,虽然仍欣赏他的才华,但已不如从前那般宠爱。

另一方面,胤祥自身身体欠佳,在关键时期疾病缠身,而健康的体魄是参与竞争的基础,身体上的问题使得他早早地失去了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的优势。

此外,胤祥的性格或许也是他未强烈争夺皇位的重要原因。

他重情重义,极为珍视兄弟之间的情谊。

胤祥深知“九子夺嫡”这场争斗的残酷,看到兄弟们为了皇位不择手段,相互倾轧,他内心充满痛苦。

他不愿因为对皇位的追逐而破坏这份难得的兄弟情分,所以在争夺过程中有所保留。

再者,胤祥对权力的欲望本就相对淡薄,他更注重个人的兴趣爱好以及对国家的实际贡献。

他醉心于学习各类知识,尤其是对西方学术充满好奇,渴望通过自己的所学为国家带来切实的改变,而不是单纯地追求皇位所带来的权力和荣耀。

同时,宫廷内复杂的政治环境也让胤祥有所顾虑。

康熙皇帝对皇子们的态度变幻莫测,对储君之位的态度更是模糊不清。

胤祥深知在这样的环境下争夺皇位,成功的概率极低,且一旦失败,不仅自己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还可能牵连家人和朋友。

他对局势有着清醒的认识,明白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贸然参与皇位争夺,只会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灾祸。

另外,胤祥或许也有着自己对国家治理的独特思考。

他可能意识到,即便登上皇位,在当时封建制度的大框架下,想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也并非易事。

清朝长期以来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固有模式,以及保守势力的强大阻力,都可能成为他推行改革的巨大障碍。

因此,他更愿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通过辅佐有能力的兄弟来实现自己的治国理念,而不是将精力耗费在皇位的争夺上。

不过,胤祥的个人能力毋庸置疑。这不仅是后人的评价,就连雍正也对他的才能极为认可,甚至认为胤祥的能力在自己之上。

因此,雍正即位后,对胤祥委以重任。当时,雍正接手的国家存在诸多问题,他将许多权力下放给胤祥,而胤祥也不负所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治理国家、整顿官场,有力地巩固了统治。

在军事方面,胤祥同样能力出众,深得将领们的钦佩。

此外,胤祥极具前瞻性,很早就认识到西方科技的重要性,并对其充满兴趣。

倘若他能够登上皇位,想必会大力推动科技的发展。

正因如此,后世史学家常常感到惋惜:倘若胤祥能够登基称帝,大力倡导西学,清朝或许就不会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

也就不会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屈辱历史或许就能够避免,清朝或许依然能够保持世界强国的地位。

但历史无法假设,清朝的衰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仅是因为闭关锁国政策。

也并非单纯因为皇帝的昏庸无能,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腐朽以及农耕文明在面对工业文明时的天然劣势。

所以,谁又能肯定胤祥登基后就一定能比雍正做得更好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历史上的今天 | 意大利艺术家... 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1475年3月6日—1564年...
原创 淝... 公元383年秦晋淝水之战,是南北方分离后的第一次大战,也同样是纵观整条历史进程之中十分少有的少数战胜...
原创 日... 虽然现在各国之间的相处模式比较缓和,不过曾经的日本在我国战争历史上是我国一个非常大的敌人,好在最后我...
深刻认识我国历史悠久的海洋文化...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生动体现 深刻认识我国历史悠久的海洋文化(专题深思) 王 凯 李 源 《人民日...
原创 古... 2016年,在纪念亚里士多德诞辰2400年的学术会议上,考古学家希马德斯表示已经“基本确定”亚里士多...
原创 天... 天宝之变:唐玄宗马嵬西去,唐太子留图恢复 话说杨贵妃迭闻凶耗,心似刀割,已洒了无数泪痕;及高力士传...
原创 魏... 标题:魏延之死:蜀汉大将的悲剧终章 XXXX网XXXX年XX月XX日 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魏延之死...
原创 美... 我看了很多人关于美国这个国家本质的论述,其实大部分人还是抱着有色眼镜看人、抱着立场大于事实的态度来论...
原创 他... 杜甫在《送蔡都尉诗》中吟咏道:"蔡子勇成癖,弯弓西射胡。健儿宁斗死,壮士耻为儒。官是先锋得,材缘挑战...
原创 家... 在广东省肇庆市的胡先生家中,一枚蕴含深厚历史与家族情感的丁未大清铜币安然地躺在精致的收藏盒内。这枚铜...
从历史维度看“第二个结合” 从历史维度看“第二个结合” 欧阳军喜   100年前,1925年12月16日,郭沫若在《洪水》半月刊...
原创 晚... 李鸿章谈判的内容《辛丑条约》的签订: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在189...
原创 《... 《似锦》男主是在军中长大的武夫,现如今成了都城司司尉,一边帮着都城司断案,一边又在暗中调查南乌圣女的...
原创 天... 天宝之变:楼前百戏竞争新,十龄童子获牙笏 话说杨贵妃蛊惑唐玄宗,经长生殿密誓后,愈得宠幸,就是三国...
原创 都... “燕瘦环肥”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一词指的是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妃子——赵飞燕以及杨玉环的身材特色...
原创 溥... 为谋权力,勾心斗角,这是社会各个阶层永恒不变的定律。都说一入皇宫深似海,其实这就是现实的真实写照。皇...
原创 黄... 黄巢是唐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大齐势力开国皇帝。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大军进入洛阳,突破潼关,进入...
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 启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自称“姓启名功”,字元白,也作元伯,号苑北居士,...
原创 秦... 说起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威振四海,一统六国后,不但身份证只有一种,度量衡、道路要统一...
遥遥领先:惨遭清朝封杀的近代外... 作为清朝历史上的外交先驱,郭嵩焘虽来自湖南,却与曾国藩、左宗棠等武夫有着截然不同命运。他早于几乎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