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评价孙权:孙权的用人之术,比曹操和刘备更胜一筹
迪丽瓦拉
2025-08-26 16:33:10
0

在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是三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不过,相比曹操和刘备的丰富多彩,孙权的故事却非常少,大多数时候都是别人的背景板,出镜率比他的手下都少。

究其原因,可能跟他的成长经历有关。

曹操和刘备都是白手起家,一步一步从战争中打出来,中间受了很多屈辱,也吃了很多苦,最后才成就了霸业,这本身就是一部传奇精彩的创业大戏。

反观孙权,却没有这样的创业经历,东吴的江山是他的父亲孙坚和哥哥孙策打下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孙权好像没有出过什么力,等到哥哥去世后,他就顺理成章地接过了这个大公司,而且连公司的元老们也都对他忠心耿耿,顺利得让人羡慕嫉妒恨。

所以,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对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兴趣,流传的故事自然也就不如曹操、刘备那么多了。

毛主席熟读三国,对曹操、刘备都有很多经典的评价,但对孙权,也是评价不多。不过,在这不多的评价中可以看出来,毛主席对孙权还是持肯定态度的,认为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也是年轻有为的代表。

在毛主席看来,孙权最大的特点就是会使用干部,特别是会重用年轻干部,激发他们的活力和创造力。这一点,虽然在曹操和刘备身上也都有体现,但是在毛主席的眼中,孙权的用人之术更胜一筹。

有人曾经做过统计,在1953年到1958年之间,毛主席在多个场合、多次谈话中,都引用了孙权重用周瑜的例子,强调选拔干部不能论资排辈,一定要注重能力,注重水平,要放手使用新人,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有展示的舞台。

比如在1957年,毛主席就在一次会议上说:

“赤壁之战时,程普40多岁,周瑜20多岁,程普虽是老将,但不如周瑜能干。大敌当前,谁人挂帅?还是后起之秀周瑜挂了大都督的帅印。古时候可以破格用人,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大胆提拔?”

小说《三国演义》把诸葛亮写成了一个“神人”,通晓天机,算无遗策,比如在著名的赤壁之战中,诸葛亮草船借箭、巧借东风,都直接决定了赤壁之战的走向,但实际上,这跟真实的历史是有出入的。

对此,毛主席也认为,赤壁之战主要是孙权的东吴打的,曾经说:

“天下事有真必有假,虚夸者古亦有之。赤壁之战,曹操号称八十三万人马,其实只有二三十万,又不熟水性,败在孙权手下,不单是因为孔明借东风。”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毛主席热情地接见了他,并回顾了中日两千年来的友好,二人聊着聊着,毛主席提到了三国,并开玩笑地说:

“孙权想找你们,派遣了一个三万人的船队。”

这个玩笑,实际上是指孙权继位的第二年,考虑到自己只有荆楚地区、江南之地,再加上与曹操、刘备打仗,总是打败仗,最重要的是,荆楚、江南之地并非战马高产区,所以孙权就决定,与其与曹刘争夺地盘,还不如直接拓展疆土,因此,他派出浩大的船队,到海上探寻新大陆,就到过日本。

所以,毛主席对孙权还是非常熟悉的,对他的这种魄力也很欣赏。

孙权出身世家,从小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很喜爱读书,也曾多次劝诫手下的人读书,比如著名的吕蒙,就是在孙权的劝导下开始发奋读书,成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典范。

对这个故事,毛主席也非常熟悉,曾经对罗瑞卿说:

“现在我们的高级军官中,百分之八九十都是行伍出身,参加革命后才学文化的,他们不可不读《吕蒙传》。”

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再次提到了孙权,并在会议结束后,对自己的《水调歌头·游泳》中的两句词做了解释:

“我说‘才饮长江水’,就是白沙井的水。‘武昌鱼’是古代的武昌,在现在的武昌到大冶之间,那个地方出鳊鱼。所以我说‘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孙权后来搬到南京,把武昌的木材运到南京,孙权是个能干的人。”

毛主席说的这段话有点跳脱,单从这句话可能看不出他想要表达的意思,其实他的意思是说,孙权当初就是在武昌称的帝,后来,他英明决策,又把都城从武昌迁到了南京,从而开始了自己的伟业,因此,他说孙权是个能干的人。

毛主席就很喜欢“能干的人”,对“能干的干部”也是非常关爱,加倍提拔,比如叶剑英叶帅,毛主席曾评价他“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1975年5月3日的政治局会议,是毛主席生前主持的最后一次政治局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毛主席引用了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并念了其中一句: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念到这里的时候,毛主席突然让叶剑英背诵这首词。

叶剑英站了起来,按照毛主席的要求,背诵了全词。

叶剑英背完后,毛主席又接着说: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当今惜无孙仲谋。此人(指叶剑英)有些文化。”

在这句话中,毛主席把“生子当如孙仲谋”改为“当今惜无孙仲谋”,表达了对当时人才匮乏的惋惜,但同时,也对叶剑英表示了赞赏,尤其是让叶剑英当众背诵这首词,其实也是在提醒叶剑英,要像孙仲谋一样,做好工作,自己也好放心。

另外,在1970年4月的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也提到过孙权。当时,大家建议毛主席当国家主席,但毛主席拒绝了,并给大家讲了孙权的故事,说:

“三国时,孙权劝曹操当皇帝,曹操说,孙权这是要把他放在炉火上烤。我劝你们不要把我当曹操,你们也不要做孙权。”

实际上,这是孙权和曹操在谋略和战略上的较量,毛主席当然不会不知道,他说这个故事,并不是在否定孙权,而是借这个故事来说明当时的情况,这也是毛主席经常使用的说话方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美... 最近,普京在公开场合里提起“拿破仑时代”,他叹气回应马克龙:有些人想回到拿破仑时代,但忘记了它是如何...
原创 刘... 众所周知,诸葛亮乃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战术家。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借东风,空城计等等其人...
原创 在... 古人说,天时地利人和,战争中的地利也是取胜的关键因素。在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有一位红四方面军...
原创 南... 众所周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分裂乱世。因为是大争之世,所以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各个割据政权...
原创 曾... 前言: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管是国,还是家,都难以保证永远兴盛,比如曾经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
明代的三公是虚职,当上三公有什... 所谓三公三孤,在明清已经完全是虚职了,可是虽然是虚职,好处依然大大滴。 第一是光荣,不是一般的光荣...
原创 中... 夏朝,是中国史书中出现的第一个朝代,根据史书记载,夏朝一共存在了470余年。夏朝的创始人是大禹的儿子...
原创 “... 银板条约”让拉美西斯二世在剩下的30年中有充足的时间来享用和平带来的甜蜜生活。之后,法老开始把他的全...
晚清面对列强威吓讹诈,如果选择... 死磕只有一个结果,就是磕死。 很多人想象的什么正面打败仗派小股部队袭扰,完全是纸上谈兵痴人说梦,是不...
原创 高... 在《晓说》中,高晓松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明朝“三无朝代”,无名君、无名将、无名士”。 高晓松为什么会...
原创 郑... 从乌克兰的遭遇透视欧美资本的历史基因 ——以和平忽悠你引发战争让你贫弱 以战争忽悠你造成困境让你卖国...
原创 慈... 说到清朝时期最有名的女人,那一定就是慈禧太后。她靠儿子走上后宫权势最高的位置,此后更是把握国家大权,...
原创 大... 李林甫是历史上著名的奸臣,他在唐代天宝、开元年间担任宰相,李唐王朝由盛转衰和他有很大关系。李林甫是宗...
原创 此... 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秦朝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开创性的政治制度而闻名。 然而,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
原创 慈... 前言: 晚清时期清政府倒台,曾经的皇亲贵胄一时之间全部沦为普通人。这些皇族享受惯了富贵生活,被贬为平...
原创 杨... 在唐朝时期,杨玉环是一位备受瞩目的美女,被誉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因其容貌和魅力而受到唐显宗的宠爱,...
原创 张... 公孙衍与张仪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蒸蒸日上,战争动员能力、军事实力、粮草器械、士气民心等一年好过...
原创 隋... 在众多朝代中有着许许多多的人才,有一位特殊的人才仅仅出现在隋唐时期,在隋唐时期的福将就是一个“三招鲜...
原创 “... “五胡乱华”的历史,想必大家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历史上常常吧责任推到晋朝司马懿家族身上,其实追根溯源...
原创 突... 于人类战争那波澜壮阔的宏大篇章中,突袭战略往往如同一柄利刃,在关键时刻改变战局走向。日本,在其近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