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缔造者,是清王朝的掘墓人,隆裕太后是清政权的实际掌控者,二人势不两立,水火不容,怎么会见面呢?
清朝的最后一任皇帝是溥仪,他是1908年11月登基的。当时光绪和慈禧同时到了阴曹地府,他们临终前指定溥仪接任皇帝一职。
溥仪才3岁,还是个穿着开裆裤的娃娃,大小便都要让太监和宫女伺候。抱上皇位的时候,他又是哭又是闹。这样一个孩子,肯定不懂政治,无法行使皇帝职责。
因此,溥仪的父亲载沣被指定为摄政王,处理国家大事。
对此决定,很多历史学家感到奇怪。
在国内宪政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革命党起义一波接一波的情况下,让一个孩子担任皇帝,给人释放出一个大清朝没人的信号。这无疑会动摇人们对清政府的信心,对爱新觉罗家族极为不利。
慈禧为何不让载沣直接当皇帝?那样的话,清朝说不定还能多挣扎几天呢,这也是坊间共识。
大家的担心果然不是多余的,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全国各地很快陷入动荡,应邀复出的袁世凯手下的北洋军将领在关键时刻,不服从清廷指挥,只认老袁。
袁世凯跟南方的革命党勾勾搭搭,清王朝的统治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宗社党人本来有机会成为朝廷关键时刻可以倚仗的中流砥柱,在关键时刻,革命党人为袁世凯送去无数助攻,接连暗杀了最为头硬的宗社党人良弼等头目,其他意志不那么坚定的清廷大佬为免于遭殃,也都选择随波逐流,载沣赶紧撂了挑子,他竟然解散了皇族内阁,宣布自己从此退出政坛,回家抱孩子去了。
载沣把一个烂摊子丢给了隆裕太后,希望奇迹能够出现。
隆裕太后是慈禧的侄女,身上也有老佛爷的基因,也想做姑妈那样的女强人,希望能力挽狂澜,让大清死里逃生。
然而,隆裕太后生不逢时,赶上了民主潮流浩浩荡荡,只能眼看着大清灭亡,而束手无策。
1912年2月,在武昌起义爆发4个月之后,在袁世凯的“指导”下,隆裕太后跟南方国民政府签订协议,宣布宣统皇帝溥仪逊位。
这4个月中,发生了很多事,其中不少事鲜为人知,比如孙中山先生进北京。
孙中山一生中曾经多次进京,跟北京有不解之缘。
在1894年,38岁的热血青年孙中山,带着自己的救国方略,以及对清政府的期望,第一次进京。
在进京之前,学医的青年孙中山已经开始关心政治,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清政府腐败无能,就像一个百病缠身,奄奄一息的病人。
孙中山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给这个行将就木的病人开了一剂药方,希望他能起死回生。
这个药方,就是他经过了一个月的酝酿呕心沥血拟定的《上李鸿章书》。
该药方很长,洋洋洒洒写了十几页。他认为,欧洲之所以称王称霸,到处搞事,表面上看是因他们船坚炮利、军队战斗力强;但是深层次的原因是人家的制度先进,能够让人发挥自己的潜能。
如果没有先进的制度,就是尧舜这样的圣人再生,也改变不了中国当时的落后面貌。唯一的办法就是学习西方的经验,推行他们的先进制度。说白了,就是实行改革。
可是当时孙中山只是一名平头百姓,想要把自己的意见传递上去,比登天还难。
见慈禧和光绪,那是万万不能的,根本没有这样的先例。孙中山只好退而求其次,希望通过关系,将《上书》送到李鸿章手中。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孙中山之前在行医过程中认识了澳门海防同知魏恒,和盛宣怀的堂弟是好朋友。盛宣怀跟李鸿章之间交情可不一般,二人是官商勾结的典范,关系自然非同寻常。
1894年6月,孙中山拿着盛宣怀的介绍信,求见李鸿章。
有盛宣怀的引荐,孙中山应该很顺利地见到李鸿章,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孙中山去见李鸿章,时机选的不对。那年春天,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国王惊恐万状之下,向宗主国中国大哥求援。
5月底,清政府决定向朝鲜派兵,在6月6日到达朝鲜。早就想搞事的日本政府,也急不可耐地向朝鲜派兵,于6月9日登陆朝鲜半岛,人数是大清军队的4倍。
中日两国在朝鲜进行角力,战争阴云笼罩半岛。日本人为此准备了十多年,大清毫无准备,李鸿章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是打是和,当时慈禧全然没有了主意,李鸿章一时也乱了方寸。
所以,孙中山这次没有机会能见到李鸿章,只是托人把书信递了过去。这时候的李中堂焦头烂额,怎么看得进一个平头百姓的上书?
孙中山的信如同泥牛入海,毫无消息,他只能带着满腹的惆怅,离开京城。
这次上书失败,使孙中山意识到,让清廷改革是痴人说梦,与虎谋皮,根本不可行。这次北京之行,让孙中山彻底放下对清廷的幻想,决定通过武装斗争推翻反动、腐朽的清王朝。经过无数次的失败,革命终于成功,清朝被扫进历史垃圾堆。
然而,实事求是地说,清廷并不完全是被革命党人直接推翻的,而是手握重兵的袁世凯落井下石,用革命党的势力威逼隆裕太后,迫其交出权力。
革命果实从而被袁世凯窃取,孙中山也不得向老袁妥协,在1912年2月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让袁世凯担任。
此时的袁世凯心花怒放,一个月后在北京就任总统,为实现帝王梦打下基础。
此时的袁世凯深知,自己曾经是清政府旧臣,名声有点欠佳,跟孙中山相差太远。
他明白,想要称帝的话,时机还不成熟。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真实想法藏在心底,把自己打扮成一个进步人士,为日后称帝创造条件。
不得不说,袁世凯当时很清醒。全国百姓拥护孙中山,对于他让位给袁世凯,有些人表示困惑,很多国民党元老也表示不满。为了平息舆论,表现自己的大度,袁世凯邀请孙中山进京相见。
1912年8月24日,时隔8年之后,孙中山再次进京。当天17时30分,他乘坐的列车由天津抵达北京的前门东车站。
当时的前门东车站就在正阳门箭楼的一侧,为了借孙中山的威望收买人心,袁世凯为这位潜在的对手还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
袁大总统还下令开启了正阳门箭楼城门欢迎孙中山,这在以前可是只有皇帝才能通行的。袁世凯以此表示对孙中山的礼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当时孙中山被安排在石大人胡同迎宾馆下榻,袁世凯为了交流方便,特地把大总统府搬到了位于铁狮子胡同的陆军部大楼。
当晚8时,袁世凯为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府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宴会。席间,袁世凯对孙中山评价很高,不吝赞美之词。
之后,袁世凯和孙中山在京进行了多次会谈(史料记载会谈13次)。袁世凯不愧是政治老手,大阴谋家,一系列举动让孙中山非常感动,认为对方是一心为民,真心拥护共和制度。
8月28日,孙中山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回答了《申报》和《大陆报》等报记者的提问。他开诚布公地说:“余与袁世凯开诚布公,面商一切。倘公举袁世凯为正式总统,余亦愿表同情。”
当晚在袁世凯为他举行的宴会上,袁更是笑容可掬,举杯祝词说:“孙中山先生万岁!”
孙中山在感动之下,也回礼道:“袁大总统万岁!”
之后,孙中山再次接受记者采访,表示说,既然袁大总统真心为民,德高望重,我郑重宣布,退出政坛,去忙修铁路的事情了,再也不会竞选大总统。
袁世凯听了正中下怀,心中狂喜,在9月11日授予孙中山“筹划全国铁路全权”职务。
孙中山踌躇满志,表示要在10年内修筑铁路20万里,以使国家富强。9月17日,孙中山满载而归。
孙中山在北京待了将近一个月,每天日程安排很满,实际上根本没有时间,去见一个下岗的过气太后。而且清廷已经覆灭,隆裕太后在共和政府中也没有担任什么职务,不像溥仪还有个逊帝的尊号,孙中山根本没有必要见她。
真要是二人之间有过会面的话,孙中山肯定会以西方文明礼仪相待,绝不会像张作霖在1925年见溥仪那样行跪拜之礼,借隆裕太后八个胆子也不敢苛求孙中山先生对她行跪拜礼,她那点儿权力根本出不了紫禁城,也就是几个太监宫女表现上还对她客客气气,就连清廷宗室都不去请安了。
民国提倡的就是人人平等,早就废除了跪拜之礼,隆裕太后如果真见到孙中山,最多也只能点头示意。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当时的隆裕太后对清廷的灭亡痛心疾首,心中对孙中山自然是充满着狭隘的仇恨。
事实上,在清廷覆灭一周年之际,郁郁寡欢的隆裕太后就撒手人寰,见自己的姑姑西太后去了,时年仅45岁。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谁也挡不住,即使慈禧复生,亦回天无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