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潇林:甲骨遗香三千多年
迪丽瓦拉
2025-08-27 06:33:12
0

作者:付潇林(安阳市洹宝斋甲骨文文化博物馆馆长)

本网讯(国家级期刊.中国经贸杂志社副主编郝江华推荐)甲骨文的故乡安阳,有一位学识前辈杜先生!他在收藏研究和辦甲骨真伪方面倾注了半生精力,他在一次不经意的甲骨辨真伪中,用水清洗甲骨片时一股骨质和无名清香迎面飘入鼻中,让他为之一震,惊呀之余他又连继清洗了几片甲骨,都有余香!他无意中的发现和对外的表述提醒了我,我经过再次反复试验〈用博物馆的馆藏甲骨注上几滴清水,马上吹干,而在吹干的过程中不断有淡淡的香味飘出〉这神密的香味引起了我极大的求知兴趣,我用了几块三千多年前的无字老骨头,用同样的方法试验,根本闻不到有别於骨质本味的清香味道。又用几块带有钻凿的无字甲骨片,还是用同样的方法测试,予料到的结果出现了,和有字甲骨一样能闻到一种神密的清香味!这场景引起了我的深度思维!而深度思维应该靠视觉、听觉、感觉、触觉、和味觉、来校正和支撑自己的深度思维的正确性!并准确规避惯性思维设置的陷井和迷阵,反过来说惯性思维依赖视觉、听觉、感觉、味觉、闻觉的成份更大!所以深度思维更需要和具备由知识垫高的深度思维!拿破仑有句名言“统治这世界的是人类的想像力”。

这千年遗香使我联想翩翩,勾起了我推测深究的兴趣,我首先阅读了甲骨学专家宋镇豪教授和多位专家学者对甲文多年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尤其是甲骨学专家李雪山教授的“商代甲骨占卜流程与卜法制度研究“成果〈嬗变与重构〉巨著对我影响很深,根据这些前辈对殷商武丁时期甲骨的研究成果推测到,商代先民在甲骨占卜前的操作量,操作程序,操作工具和材料的选择和规制中,体现了先民的伟大智慧和前展谋划,而这伟大智慧和前展谋划,在三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才被遂步揭密悟到!甲骨文字体三千多年来能基本完好保存到今天,要功归於三千多年来的甲骨遗香。从发现的十六万片左右甲骨文中,没有被虫和细菌侵蚀的现象,甚至有的骨片己骨向玉渐变过程中,就是人们常说的“骨变玉"。虽骨变玉的例证很少,但也能验证一个问题,就是地下地理情况,土壤结构和湿度湿差与时间和地层湿度等原因与自然条件为骨变玉提供了环境条件!同时也应该推论甲骨"遗香"同样也为骨变玉提供了骨片不被外部有害环境侵蚀的先决条件!

深度思维使我意思到,对甲骨文的研究一百二十多年来,还没有证据和理论研究证明先人在先期处理甲骨材料时都加入了什么材料和处理不腐不烂的药料,经过多年的的摸索推论和试验后,我认为先民在处理和整治甲骨前期工序中,肯定是配制了某种天然和植物药料与天然香料对甲骨材料先期做了防腐防质变处理。在当时的自然条件下,中华先民就具备了配制与合成特殊香料的技术与工艺,这香料的基料可能也应该是动物麝香和天然冰片与植物香料。思路打开后,另一个围绕着学者和研究者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就是摆在学术界里的,刻甲骨文工具的问题,这个久而不决的问题确让人不可思意,都清楚商代只有铜合金,铜的硬度只有6点多,绝不可能在骨质上收放自如的刻下甲骨文第五期的文字,大家的论述和目光大多数指向铜针,更有人说在大英博物馆展出的一根商代铜针就是刻甲骨文的工具,也有说法是先民用石头或玉石人为破碎后的自然堎角是刻甲骨文的工具,但我一一否认了这些观点,因我做了很多试验,以上说法不成立,就用现代最硬的铁针和钢针与当下最硬的G50钨钢针头都不可能在任何骨质上收放自如的刻下甲骨文五期文字,何况有收藏家收藏了几块只有几个字的甲骨,而字的大小就跟一粒芝麻一样。

图上是一粒黑色芝麻,用于与甲骨字体的大小比较

真能惊破一切想像,连现代人用现代工具都无法完成的微雕工艺,究经是怎样完成的?实物摆在那又经过不知多少次的试验,真让人百思不解。只知在三十年前安阳一位张先生在小屯开文创门市的,用牙科医院的牙轮成功仿刻成功过甲骨文五期文字,但还是没有突破上面所述象芝麻一样大小的文字。我们不能低估中华先民的聪明与智慧,物极必反,深度思维、逆向思维又帮了我,前些时在探讨甲骨遗香的过程中突然开悟,三千多年前的甲骨遗香能使甲骨几千年不腐不烂,很有可能先民在配制让骨头不腐烂不被微生物腐蚀的香料时,同时配制了一种暂时能让骨质表面变软的药料,而骨质变软的情况下,铜针完全有可能刻好任何一期甲骨文了,并完全有可能在骨质甲骨上刻字收放自如了,我用九度的白醋浸泡骨料两天后,骨质表面明显的变软了,所以可以断定先民确有先使骨质变软的工艺和配料。

这使我进一步推论先民在刻甲骨之前对骨料的处理程序是这样的,一、对骨料的选配。二、脱脂处理。三、整形。四、对骨质表面变软的处理,进一步香料防腐处理。五、验辞结束后,分类归档用土封存。

以上如我试验和推论的正确的话,也是告慰先民的一点心意。从先民在占卜前对骨料的处理程序和步骤,显现出武丁时期为中国文字首次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年2月27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国家自然博物馆上新展 200余... “闪耀东方——泥河湾百万年人类印记”展览正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展出。200余件展品全面展示泥河湾遗址群的...
原创 三... 前言 在三国那个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时代,各路豪杰竞相涌现。他们的“狂”,是有资本、有能力的“狂”...
原创 周... 分封制是对嫡长子继承制度的完善和君权的强化,实际上从其本质上来说,分封制是对利益再分配的一种手段和措...
原创 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各方军阀为了争夺天下的最高统治权打得头破血流,以至于中原大地凋敝到了千...
原创 “... “孟姜女哭倒长城”是真是假? 盂姜女哭长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间传说,它以戏剧、歌谣、诗文、说唱等形式...
原创 中... 中国主流文化就是与人为善,由此形成自己良好生存环境,给后人建构好环境,这是儒家文化的特点。 那么世界...
原创 戚... 要说这"浑河血战"可谓是真的惨烈至极,不仅仅是戚家军,白杆川兵在这一战中的体现出来的血性也是令无数人...
原创 对... “传奇”人物——贾南风。她是西晋的皇后,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凭实力”搞垮一个王朝的女人。她的故事,堪称...
原创 清... 如果你研究过清朝宫廷的饮食生活,你会发现,包括皇帝在内的皇室成员们一天吃两顿,也就是实行“两餐制”。...
旧事照片:晚清时期的街头底层人... 大街上的卖艺者,在卖力的表演吞剑。 在街边的修伞工,微笑面对镜头。 三个没穿鞋的小孩坐在街边的石...
原创 定...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历史学家吴晗向上级打报告要解开十三陵所有的秘密,报告主要内容就是要打开明十三陵长...
原创 国... 1949年4月23日晚上,中南海勤政殿正在举行一场热烈的庆祝仪式。 大家庆祝的内容是“人民解放军顺利...
原创 西...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风林秀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经常会有讨论,假如取经团必须开...
原创 他... 在三国历史的浩瀚长河中,英雄辈出,而有一位将领虽不为大众所熟知,却在蜀汉的存亡之际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
原创 士... 在春秋战国那个烽火连天的时代,英雄辈出,其中一位便是战国初期的杰出军事家、政治家——吴起。他不仅以卓...
原创 封... 看过《封神榜》电视剧的都对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毕竟西岐和朝歌是当时对峙、斗争并完成革新这两个政权的政...
原创 网... 这个说法充斥着提问者高学历满满的傲慢和对对低学历满满的嘲讽。 “以史为鉴,读史可使人明智”可是一句至...
原创 司... 权力的尽头,是恐惧 司马懿死前,留下了八个字:“不立墓碑,不许扫墓。”这不像是一代权臣的遗言,倒像是...
原创 敌... 在解放战争时期,很多国民党军高级军官,在战败前,都会化装逃跑,被识破了,自认倒霉。没被识破,就装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