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撰文:风林秀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经常会有讨论,假如取经团必须开除一个人,谁会是被开除的对象呢?
有人通过一番戏说般论证,认为最终孙悟空会被开掉。
当然,可能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最可能被开除的应该是猪八戒。原因很简单,猪八戒好吃懒做,牢骚满腹,遇事退缩,总之,开掉负能量满满的猪八戒,取经团的行动一定会更加高效。
事实到底是不是如此呢?咱们今天就来好好分析一下。
#01.
要讨论谁会不会被开掉,咱们就要看一下,取经团离了他到底行不行。
唐僧是这个团队的首脑,表面看离了他不行。但事实上,唐僧之前是金蝉子的九个转世,都不曾取得真经。假如真得让唐僧离开的话,佛祖另外换一个弟子下界,依然可以完成取经这件事。
悟空神通广大,遇事积极向前,似乎是取经团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但遇到难处通常会有许多神仙来帮忙。因此换个人的话,这些事情其实也能办到。
沙僧这里可以暂时忽略一下。
白龙马倒是很辛苦,长途跋涉驮着唐僧很不容易。但假如没有白龙马的话,一路上多换几匹汗血宝马也没有问题。
剩下就是猪八戒了。
取经路上,有一件事情,除了猪八戒,其他人还真是做不了。
在陀罗庄旁边有座七绝山,中间有个稀柿衕。取经队伍必须要从这条路过去。
稀柿衕中间都是沉积多年的烂柿子。要通过就必须清理出一条路来。于是,这个任务就交给了猪八戒。
这件差事猪八戒愿意干吗?当然不愿意了。不过,唐僧说了一番话之后,八戒兴致就上来了。
唐僧说:“悟能,你果有本事拱开胡同,领我过山,注你这场头功。”
八戒是一个贪心之人。听说头功,那就干了。他变成了一头大猪,附近村民负责食水供给,八戒用了七八天时间,算是在稀柿衕中间开出了一条小路。取经团终于顺利通过了这里。
至此,稀柿衕的事情告一段落。接下来,咱们要思考和讨论的是,稀柿衕到底代表了什么?这一关是不是必须出现的呢?
此事又要回到天地初开,始分阴阳说起了。
#02.
在天地未开之时,无所谓阴阳与正反。天地一分的本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能量态与意识态的分开。
现代科学始终遵从着一个能量守恒定律,这个定律还有一个更加广义的范畴,就是意识守恒定律。
能量和意识从正负分,是狭义的守恒;从明暗分,就是广义的守恒。
这就是说,我们现在所生活的三界,都是明能量和明意识的三界。那么同时,还有一个暗能量和暗意识同时作用在三界之中。
越是深奥的道理,越可以用简明的文字来说明,这就是大道至简。
当年,牛顿和爱因斯坦就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他们觉得,宇宙中各个星体都按照一定的规则运转,彼此按照一定的距离互相依存。是谁把他们摆在那么合适的位置上漂浮着呢?于是,就有了造物主之说与万有引力之争。
从狭义来说,万有引力定律肯定是正确的。但真实的情况就是,是暗能量与明能量相互作用,才形成的守恒。而所谓的万有引力,就是明意识与暗意识的相互作用。
当初,如来佛祖成佛之后,魔王波旬立刻就出现了,并且与佛祖进行了一场意识态战争。那最终的结果是,佛祖战胜了魔王波旬,最终成佛。
对于波旬的阻止,至今许多人将其归结为一种幻术。其实不是这样的。
波旬为何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佛祖成佛之时就出来了呢?这并不是波旬来阻止佛祖成佛。而是佛祖一成佛,立刻就形成了波旬。
咱们还可以解释得更加简单。佛祖成佛,是正能量的集中爆发。那么与此同时,也形成了超强的负能量,这就是波旬。
正所谓,奇花生处,尽是毒草环绕;异卉周围,必有猛兽把持。这就是奇妙的天地之理。因此也衍生出了星相学、占卜学。
往近处说,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人吃进去的都是好东西,最终经过五脏六腑,还要从谷窍中排出各种废物毒素。
人是如此,天地万物莫不如此。大到宇宙,小到毫末,正能量有多强,负能量就有多强。
当一个地方,负能量高度聚集的时候,往往触发的事件就是圣人降世。
可这些负能量聚集起来,也必须要清除啊。那么谁负责清除这些东西呢?就比如说,谷窍出来的废物,总不能用嘴巴去清理吧。
于是,必须有这样一个依托于正能量,但又不惧怕被负能量沾染的清道夫。正如清理稀柿衕的猪八戒。
猪八戒的确负能量很强,但他却一直都依附于正能量的取经团。他既是与正能量相对的负能量,又是与暗能量相对的明能量。
许多时候,这种人物不可或缺。但其结局通常都不会很好。
#03.
从大家取经之后的结局来看,唐僧与悟空是成佛了。一路之上,八戒始终都在与悟空争。因为他的欲望是无休止的。
开始时候,八戒肚囊大是出了名的。吃多少都吃不饱。其实这代表的就是他欲壑难平。
但是快到灵山的时候,八戒说过一句话,最近饭量似乎也没有以前那么大了。可是,最终佛祖封了他一个净坛使者。当时佛祖这样说,“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
对于这样的封号八戒并不满意,因为他的饭量并没有那么大了。况且“净坛”这个差事,其实就是别人吃剩下了你再吃,感觉没有什么尊严呢。
佛祖了知三界中一切事物,对于八戒的变化佛祖当然知道。但依然给了他这样一个差事。原因不在佛祖,而在于八戒自身。是因为八戒始终还在争。
八戒以前饭量大,是因为食色是他欲望中的第一追求。八戒曾经说过,所有和尚都是色中饿鬼。所以一路之上,稍有不顺,八戒马上就想着回高老庄,因为那里有吃有喝,还有老婆。
眼看就要到灵山了,他吃的欲望开始变小了。因为他又有了更高的欲望,就是到灵山混一个更高的封号。
如果按照功劳来说,八戒的功劳肯定比沙僧要大。沙僧虽然也没有成佛,但职称上是“大职正果”,而八戒只是一个“职正果”。因为沙僧虽然能力并不是很出众,但他的欲望并没有八戒那么强。
许多时候就是这样,欲望无极限,失望也就无极限。八戒一路走来,始终都在发牢骚。因为他有各种不满意。但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到底给取经团带来多大的帮助呢?
前面咱们反复说了,有些事情必须需要八戒去做,任何人都替代不了。但从整体来说,八戒做事始终以自我为出发点。他做的事情,出发点始终是为了自己,争功争名。
尽管如此,取经团还必须有他这么一个人才行。这不是谁的主观意识来决定的,而是天地之间的意识态决定的。
意识守恒定律决定了八戒这种人的存在,因为始终都会有稀柿衕这样的事情,需要他这样的一个人去处理。意识守恒,才是真正的天地阴阳守恒。
八戒要想成佛,其难度比悟空成佛要大很多。因为他的超强负能量,始终与暗能量纠缠在一起,要想变成正能量,没有高级智慧基本是没有可能的。
人们经常有一个错觉,以为正能量与负能量始终在缠斗,无休无止。而真实情况是,正能量与负能量一起,始终在与暗能量缠斗。
只不过,正能量在与暗能量缠斗过程中,会越来越强。而负能量在与暗能量缠斗中,则越来越弱,直至消亡。于是又有其他负能量出来继续,前仆后继无休无止。
所以,负能量看起来比正能量更加凶猛强悍,但最终都会突然烟消云散。
我们只需要知道,存在是合理的,但消失也是合理的。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