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的尽头,是恐惧
司马懿死前,留下了八个字:“不立墓碑,不许扫墓。”这不像是一代权臣的遗言,倒像是个心怀不安的告别。
他不是没权没势的人,他的子孙还建立了晋朝,按理说,后世祭拜、立碑铭功是理所当然的事。
可他偏偏不愿意让后人记住他的墓在哪里,甚至不许人去打扫。
说到底,他到底怕什么?
这事还得从他当年那场惊天动地的政变说起。
三国后期,曹魏朝堂上的风向变得很微妙。
曹操打下的江山,传到曹丕手里还算稳妥,到了曹睿这里,已经开始有点摇晃了。
曹睿临终前,把政权托付给了曹爽和司马懿。
曹爽是个典型的“富二代”,仗着家族背景,挥霍无度,还自以为聪明,处处防着司马懿,生怕这个老狐狸抢了他的地盘。
司马懿倒是没急着动手,他装了好几年病,连朝堂都不怎么去了,缩在家里“颐养天年”,让曹爽以为他真是个老得动不了的糟老头子。
可谁能想到,这人一出手,直接就是一记致命的反击。
憋了多年,出手就是杀招
司马懿装病的那些年,曹爽彻底放松了警惕。
他带着弟弟们把持朝政,贪污腐败,甚至还带着皇帝去游玩,搞了一场豪华旅行团,连带着把洛阳的权力中枢也一并抛在脑后。
结果,就在他们出游的当口,司马懿突然翻脸,发动政变,直接控制了洛阳。
等曹爽一行人回到城门口,才发现整个局势已经变了。
“你们别乱动,交出兵符,保你们一条命。”司马懿的态度很明确,软刀子捅人,嘴上还带着点安抚的意思。
曹爽当时也没什么别的选择,毕竟他手里没兵,局势对他极其不利。
于是,他选择了投降。
但他不知道,自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曹家的血,染红了洛阳
司马懿的承诺,听着像是留他一条生路,实际上只是让他活得稍微久一点。
等到局势彻底稳固,司马懿就翻脸不认人,直接下令,把曹爽一家全都处决,连带着七千多曹家宗亲,全部送上了断头台。
七千条人命,说没就没了。
洛阳的街头,血流成河,整个曹家几乎被连根拔起。
这种大清洗式的手段,放到哪个时代都算得上是冷酷无情。
朝堂上的人都看傻了,谁也没想到,司马懿会下手这么狠。
那些曾经站在曹爽那边的人,吓得连夜烧掉了自己和曹家的书信,生怕被牵连进去。
但司马懿可不是什么冲动行事的人,他不是为了一时的情绪做决定,他要的是彻底掌控局势,不留任何隐患。
权力的尽头,是恐惧
他确实赢了,赢得彻底,赢得无人敢反抗。
但问题是,他自己也知道,杀得太狠,终究会有报应。
所以,他死前才会留下那八个字:“不立墓碑,不许扫墓。”
这不像是一个胜利者的遗言,更像是一个知道自己做得太绝,怕后人找上门的人的遗嘱。
他深知,自己杀的人太多,得罪的家族太多,立了墓碑,早晚有人会来刨坟泄愤。
与其如此,不如干脆让自己的墓地成为一个谜,让后人无从下手。
他的一生,谋略无双,算无遗策,连死后都在盘算着如何保全自己。
可权力这东西,真能让人安心吗?
这事,没有答案。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并非时政社会类新闻报道,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