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曾存在着一个神秘而引人遐想的国度——西夏。它的历史并非短暂,而在宋、辽、金时期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然而,随着蒙古崛起,西夏文明遭到残酷的灭绝政策,长期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默默湮灭在历史的深渊。
西夏的王陵,曾是一片荣耀的存在,然而蒙古人的肆意破坏让其地表建筑十不存一。直到明朝统一后才再度被发现,然而在明清时期却黯然失色,无人问津,无人管理。直到新中国成立,特别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对西夏文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其中六号陵显陵成为至今唯一一个打开地宫进行发掘的遗址。
然而,这座帝陵曾多次遭盗贼光顾,陪葬品已所剩无几,甚至连西夏皇帝的尸骨都无从寻觅。尽管如此,六号陵中残存的文物依然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包括汉文和西夏文残碑、石雕人像碑座、琉璃鸱吻等,都被列为国家馆藏级二级文物。而一件石雕人像碑座更是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这件文物在初次发现时或许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毕竟在西夏王陵中,同类文物出土了数十件。这座石雕碑座呈近似正方体,长宽高分别为65厘米、67.7厘米和57厘米。然而,尽管它看似普通,却有着几处与众不同之处。
首先,碑座上的图案极为生动,展现了一位圆雕的男性力士。力士面部栩栩如生,浓眉大眼,仿佛在用力将石碑高高举起。其颧骨高高凸起,鼻梁宽大,与当时壁画中西夏人的形象相符。为了突显负重的艰辛和力士的勇猛,雕像中还呈现出两颗夸张的獠牙。此外,雕刻师将力士形象设计得几乎全裸,既赞颂人体健硕,也展示了当时西夏的民风。
在中原文化中,石碑之下通常会有底座和雕刻物,常见的是古代神兽如赑屃、龟趺、填下等。而在西夏文化中,虽然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但也有一定的独特之处。在西夏王陵区发现的10多件石碑基座中,有不少都呈现力士图案,甚至在六号陵同坑出土的,还有一个女性力士图案的基座。
然而,这个基座之所以被誉为国宝文物,是因为其顶部左上角有3行共计15个阴刻的西夏文字。专家破译后发现,第一行是“小虫旷负”四个字,寓意力士具备扛鼎的神力。第二行是“志文支座”,指的是墓志铭石碑和基座的关系。第三行的七个字“瞻行通雕写流行”表示按照标准样式,透雕的方式制作并保留了下来。在“志文支座”后面还有一行阴刻的汉字“砌垒匠高世昌”,显示了制作者高世昌的身份,很可能是一位汉人工匠。这表明,当时西夏国流行“物勒工名”的制度。
这15个西夏文字和6个汉字的存在,使得这件文物的价值得到了大幅提升。它原被称为“人像碑座”,但在1996年,经国家文物局专家认定后改名为“石雕力士志文支座”。
千年以来,这座文物忠诚地履行着它的使命,风雨不改,就如同余秋雨先生参观时的感慨所言:“西夏人像碑座是大力士形象碑座,是一种力量的象征。虽然碑没有了,但它依然在挺立着,承担着失去责任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