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朱元璋对傅友德说:你儿子剑法不错,傅友德明白后立马斩杀儿子
迪丽瓦拉
2025-09-01 22:33:56
0

在这个世界上,父子之情怕是最为真挚的一种感情了,没有哪个父亲不是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的。

在皇家之中更是如此,每一个正常的开国之君,都希望自己的太子是一个文武兼备的全才,能够接过自己打下的这片江山,将之发扬光大。

在一个朝代之中,便有这样的一对皇帝和太子,他们父子之间两无猜忌,绝对是历史上的“模范父子”,甚至在太子去世之后,皇帝实在是太过伤心,竟然把自己给太子准备的一些“家底”,也都送下去陪他了。

太子病故

话说明朝洪武二十五年,这一年对于朱元璋来说绝对是非常悲痛的一年,因为他的皇太子朱标在秦中视察回京后不久,便身染重病,过了几个月,竟然不治身亡了。

这让朱元璋非常难过,甚至不顾自己皇帝的身份直接嚎啕大哭,因为他亲手培养的,最得意的接班人去世了。

朱标是朱元璋和马皇后所生的儿子,是根正苗红的嫡长子,在朱标出生之时,朱元璋还没有当皇帝,只不过是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之中的一个小军阀。

当时他正在进攻张士诚的首都集庆,在得到了朱标出世的消息后,朱元璋非常高兴,他走到了当地的一座山上,刻下了八个字:

“到此山者,不患无嗣。”

在朱标刚刚长大不久,朱元璋更是非常重视他的教育,朱标只有五岁时,朱元璋便请来了宋濂等名家大儒,以其为朱标的启蒙老师,向朱标传授四书五经。

四年后,朱元璋自立为吴王,朱标被他立为了吴王世子。

又是四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在建国后不久,朱标便正式被册封为了太子。

洪武四年,朱元璋亲自给朱标定下了一门亲事,给他选的太子妃乃是常氏,这个常氏的舅舅,便是朱元璋麾下的大将蓝玉,算起来朱标也能喊蓝玉一声舅舅。

很显然,朱元璋这是在培养朱标的班底,让自己的人都成为“太子党”。

洪武十年,朱标的第二个孩子朱允炆出生了,此时的朱标也已经二十二岁了,朱元璋便开始让太子监国,各地送来的所有奏折,全都都是朱标先行看过,进行批注后,然后再送到朱元璋自己这里来。

朱标由于从小学习儒家仁政,在处理事情时往往都会选择一些比较宽容仁和的办法,这和杀伐果断的洪武大帝,自然是有些不是一路。

但总体上来说,朱元璋和朱标的父子关系还是非常融洽的。

可惜的是,这一切随着朱标的病死都没有了意义,在朱元璋放在眼里,苍天无眼,夺走了自己的儿子。

与此同时,朱元璋也把对朱标的希望和深沉的爱放在了下一代,也就是朱标的儿子朱允炆身上。

但渐渐的,朱元璋觉得如果想让朱允炆坐稳江山的话,那么很多人都不能用了,也不能留了,尤其是之前自己给朱标留下的“大将班底”蓝玉。

那么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朱元璋觉得蓝玉不能留了呢?

大将被杀

蓝玉此人,原本是常遇春手下的镇抚使,后来屡立战功,被朱元璋看中。

洪武四年时,朱元璋将其安排到了征西将军傅友德帐下,一起征讨四川,此次蓝玉锋芒毕露,又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在之后的十年时间里,蓝玉东征西战,积功晋封为征虏左副将军,随大将军冯胜北征。

在北征期间,冯胜因战败获罪,被朱元璋处罚,蓝玉便顺理成章地接替了冯胜的职位,被朱元璋封为大将军。

洪武二十一年,蓝玉北击元朝残部,打的北元朝廷丢盔弃甲而逃,所获功劳甚是不小,而此时的蓝玉,也渐渐膨胀了。

他开始收养义子,培养自己的私人势力,在返回南京途中,还强行占据过东昌之地的民田,当地御史前来寻问,谁知蓝玉竟然直接派人将御史乱棍打出。

又有路过喜峰关时,由于天色太晚,守关的将士没能及时打开关门,放蓝玉过关,蓝玉心中大怒,觉得当地守将冷落自己,竟然直接起兵袭关,破门而过。

等回到了南京,又有人前来告发蓝玉在征讨北元之时,凌辱了北元之主的妃子,事后该名妃子为名贞洁,竟然自杀了。

看到蓝玉这一路上犯的过失,朱元璋也很不高兴,本来是想封蓝玉为太子太傅、梁国公的,但转念一想,将“梁”变成了“凉”以此来警醒蓝玉,在给蓝玉世袭罔替的丹书铁卷上,朱元璋也将蓝玉的这些事迹刻在了上面。

但这件事情依旧不能引起蓝玉的惊醒,反而让他更加张狂了,觉得朱元璋这样都不处罚自己,自己绝对是有恃无恐。

在朱元璋给蓝玉摆的庆功酒宴上,蓝玉更是口出狂言:“大明军中,众将士的升迁贬谪,我一个人说了算。”

旁人劝他已经贵为太子太傅,不能如此口无遮拦,然而此时的太子太师却是傅友德,蓝玉不愿屈居人下,借着酒劲一气之下一拍桌子道:“难道我就不能当太子太师了吗?”

从此之后,朱元璋便对蓝玉有了一些猜忌。

如果说朱标不死的话,那么对于蓝玉的行为,朱元璋也还可以忍耐,毕竟蓝玉也算是朱标的舅舅,而且朱标从小也是在军中长起来的,文治武功都算是不错,能够镇得住蓝玉。

但可惜的是现在朱标死了,从性格上来看,朱允炆比他爹朱标更加仁慈,甚至仁慈的有些极致,那就是懦弱了,这样的人,绝对镇不住蓝玉这等骄兵悍将。

于是在朱元璋的眼里,蓝玉就成了自己孙子以后继承大统的一个隐患了,有必要让自己给儿子留下的这块家底,下去陪自己儿子了。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向朱元璋递上密报——蓝玉谋反。

朱元璋下令将蓝玉下狱审讯,经过一番审讯后,蓝玉的供词拿出来了,他和朝中一众大臣已经勾结好了,等待朱元璋外出巡查农田情况时,便要发动叛乱。

朱元璋闻言大怒,下令将蓝玉“剥皮实草”,夷灭三族,所有牵连到这件案子中的官员,只要和蓝玉有一丝勾结的,全部被杀,仅这一个案子,竟然就有一万五千多人死于非命。

蓝玉死了,朱元璋能够安心了吗?并没有。

在蓝玉死了以后,朱元璋心底的不安没有半点消失,这是为什么呢?

皇亲国戚

在朱元璋心里来看,既然朱允炆根本镇不住蓝玉,那其他的那些和自己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元勋们,朱允炆难道就镇得住了吗?

他们只不过是没有蓝玉那么嚣张跋扈罢了,但说起来手段,都不是一个年幼稚嫩的朱允炆能够相比的,他们也是危险。

那么,谁又会是下一个撞在朱元璋枪口上的开国功臣呢?

这个人很快就出现了。

在蓝玉谋反案中,他供出勾结的官员里有一人,乃是户部侍郎傅友文,这个傅友文便是傅友德的堂弟。

傅友德和蓝玉的关系其实非常好,虽然蓝玉嫉妒傅友德太子太师的位置,但二人之间向来是交往甚密。

在征讨四川时,傅友德便对蓝玉多有照顾,此时蓝玉死了,傅友德就变成了朱元璋心中的下一个目标,朱元璋觉得,绝不仅仅只有一个傅友文,就敢和蓝玉“勾结谋反”。

说起来,傅友德也当真是明朝的大功臣,洪武五年,朱元璋派出的三路北伐大军,只有傅友德一路七战七捷,大获全胜。

后来傅友德更是南征云南,平定了大理段氏,在洪武十七年,时被封为了颖国公,朱元璋还将之前收回的,可以免死的丹书铁卷,又赐给了傅友德,甚至朱元璋还曾经说过出:

“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这是极高的评价了,而傅友德的儿子傅忠,更是迎娶了朱元璋的寿春公主,是名副其实的驸马爷,女儿傅氏,也嫁给了朱元璋的孙子,晋王晋王朱棡的世子朱济熺。

可以说傅友德是皇亲国戚,和朱元璋有着解不开的亲家关系。

但就是如此位高权重的傅友德,依旧上了朱元璋的必杀名单。

洪武二十七年,傅友德想请朱元璋给定远县划拨良田千亩,但却被朱元璋言辞拒绝了,反而批评傅友德这是身为战将,插手地方政务,心存不轨。

这让傅友德非常伤心,同时也预感到自己的“大限之日”恐怕就要到了。

那么,朱元璋会用什么方式,来让傅友德“没有威胁”呢?

父子相残

在半年后的洪武二十七年11月29日,朱元璋在宫中大摆宴会,邀请群臣前来宴饮。

在朱元璋进入宫殿时,一扭头却发现了傅友德的次子傅让正在宫门口“站岗”。

傅友德有三个儿子,长子傅忠是朱元璋的驸马,原本的二儿子傅春,因为傅友德大哥傅友仁膝下无子,便过继给了傅友仁,原本的三儿子傅让,便提升成了傅友德的次子。

一开始朱元璋感念傅友德的功劳,让傅让担任自己的亲军,此刻朱元璋从傅让身边走过,突然之间眼睛一眯,因为他发现傅让腰间的佩剑上,没有配剑袋。

看到这里,朱元璋忽然一声冷笑,抬脚便走到宫殿之中。

待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觥筹交错之际,朱元璋也眯着眼睛,借着酒力,对傅友德挥了挥手:“听说你儿子傅让身材高大,身怀绝艺,一手剑法在我大明军中是无人能敌啊。”

傅友德听了,也只能是低着头不说话,因为他也不知道朱元璋说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朱元璋见状,话风一转,对傅友德道:“这剑法练的是真不错呀,在朕的宫门前守卫,连剑袋都不需要了,不知道是方便阻拦前来刺杀朕的刺客,还是方便刺杀朕啊。”

傅友德听了,赶紧站起来向朱元璋躬身请罪,但朱元璋见状,却是一把摔碎了眼前的酒杯,对傅友德怒喝道:“谁让你站起来了,你想干什么?”

傅友德吓了一个哆嗦,又赶紧坐下,朱元璋一挥手:“去,把你的二儿子给我叫来。”

傅友德此时已经双眼通红,他抬头用充满血丝的眼睛看着朱元璋,他不明白曾经那个一起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好大哥,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但无奈的傅友德,也只能垂头丧气地向宫门处走去。

等傅友德走到宫门,站在了傅让面前时,他不敢抬头看儿子,他也不知道自己如果真的把儿子带进这宫殿之中,那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因为现在的朱元璋他已经看不透了。

傅让拍了拍自己父亲的肩膀,傅友德抬头一看,只见傅让的眼中全无惧色,正一脸淡然地看着自己,傅友德看了儿子的眼睛片刻,突然之间闭起双眼,仰天流泪,沉重地叹了一口气。

过了一刻钟的功夫,傅友德重回宫殿之中,但这一次他“抗旨”了,或者说没有完全抗旨,因为他没有带来傅让,带来的只是傅让的头颅。

众人见状,无不惊骇,纷纷站起身来,看着一手提着傅让头颅,一手持着仍在滴血宝剑的傅友德。

一旁锦衣卫赶紧拦在朱元璋身前,警惕地看着傅友德,朱元璋见状,更是一脸不敢置信:“你怎么如此残忍,这样一来,你不和朕成了生死仇敌吗?”(何遽尔忍人也?)

傅友德听了,却是一声惨笑:“算了吧,你不就是想要我们父子二人的头吗?今天末将便随了圣上的心愿。” (不过欲吾父子头耳!)

说罢,抬手把剑架到脖子上,看了一眼朱元璋后,手轻轻一挥,鲜血顿时从傅友德的脖子上喷涌而出,朱元璋坐在椅子上,却已经是失魂落魄。

第二天,傅友德家所有人,全部流放,都到辽东、云南等地,世代不准返回京城。

可怜傅友德为朱元璋拼死卖命一生,到了最后却由于朱元璋的猜忌,而落得一个自刎身死的下场,更惨痛的是,临死之前他竟然还亲手杀了他的亲生儿子。

但可惜的是,朱元璋即使如此的针对这些骄兵悍将,他的继承人朱允炆的皇位却依旧被夺了,还就是因为没有了这些“骄兵悍将”们的帮助,被他的四叔、朱元璋的亲儿子朱棣给夺的。

一饮一啄,当真都是自有定数,但若是朱标不死,或许也就没有了这许多杀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秦国,在那个雄风飒爽的时代,曾凭借锐意进取和无数战争胜利,建立起一时的强大。但历史的车轮不会为任何一...
原创 浙... 梁山伯墓工作人员在浙江找到的,工作人员正好从中发现了历史的真相。工作人员通过碑文上的文字来判断,墓主...
原创 戚... 戚继光和李成梁都是明王朝后期的名将,非要去比谁的功劳更大,这个恐怕还真不好比。更何况,自古以来,帝王...
原创 刘... 刘备与诸葛亮的《隆中对》阐释了“联吴抗曹”的基本国策,才得以三分天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国当中...
原创 萧... 若论天下关系最好的君臣,刘邦与萧何、李世民与魏征、刘备与诸葛亮一定排在前几位,但李世民也曾说过“会须...
原创 试... 文/张溥杰 编辑/张溥杰 概述 骑士精神或骑士守则是1170年至1220年间制定的非正式且不同的行为...
原创 他... 说起毛主席,我们大家都很熟悉,作为我们国家的最高领袖,毛主席一直保持着低调朴实的作风,接触过他的人都...
原创 真... 榜题“二郎”花钱 泉水阁藏品 4、真君成制的时间坐标 《宋会要辑稿》载,北宋元丰三年 ( 1080...
原创 越... 越南,像中国一样,也是一个由众多民族构成的国家。在这片土地上,除去占据主导地位的京族(约占全国人口的...
原创 北... 文化认同背后的暗流涌动:北京古墓考古发现引发的中韩文化争议 在如今这全球化风风火火、民族主义思潮也...
《三国志·战棋版》开荒前一天,... 哈喽大家好啊,明天第一批PK6天下争锋就要开服了,在开服的前一天,建议你检查一下这10件事做了没有。...
原创 抗...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艰苦卓绝的反侵略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为了抵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付出...
原创 宰... 我们阅尽铅华,只为呈现不一样的历史。 众所周知,唐朝是中国古代极为辉煌的时期,尤其是唐玄宗开元年间,...
原创 明... 汉帝国的建立之楚汉争霸(十四) 刘邦主力大约在公元前206年4月南下到封地汉中。 同年8月汉军就开始...
原创 中... 他是北京李大钊和上海陈独秀的“联络人”,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 他曾是毛主席在北大图书馆里工作...
原创 李... 我国封建史上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常常引得现代人的诟病。人们普遍认为,是清朝末期腐朽的统治把中国拖入...
原创 康... 提及历史上那部影响深远的经典剧作——《雍正王朝》,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九龙夺嫡”这一波澜壮阔的...
原创 大... 唐朝中叶,唐德宗登基即位,赫然有拔乱之志,然关外之寇末平,京城之盗先起,五镇称王,天下扰攘,于是困辱...
原创 他... 为何我们要敬仰和纪念那些革命前辈?不只是因为他们所开创的革命事业有多么辉煌,更是因为他们在投身革命之...
原创 老... 古往今来沧海桑田,我们现在脚下的土地说不定就是昔日的圣地。埋藏在地底的东西更是难以预测,也许是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