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人的“辫子”有多脏?英国女记者:吐了,此生不想再闻第二次
迪丽瓦拉
2025-09-02 13:04:28
0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在清朝以前,历朝历代的古人对头发都是非常看重的,无论男女都留着长发,丝毫不敢损毁。然而在清兵入关后,满族统治者开始强制推行“剃发令”,让汉人们要么剃发,要么砍头,人们为了求生,就只能忍辱负重接受了这种怪异至极的发型。

现在各种影视剧中较为常见的发型是剃掉半个脑袋头发的阴阳头,但实际上一开始的清朝发型是“金钱鼠尾式”,只留下脑袋顶上一点点头发,扎出的辫子也只有老鼠尾巴那么粗。后来发型在朝代发展中演变,最终才变为“牛尾巴”式的阴阳头。

满族人之所以留这种发型,和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都有着分不开的关系。满族作为游牧民族,终日以打猎为生,长头发会影响他们的视线,有时还容易被树枝挂住。为了不影响打猎,满族男子就将前面遮挡视线的头发全部剃掉,后面的头发绑成一条辫子,方便又利落。

到了后期辫子越留越粗,是因为征战时可以将其绕在脖子上,《清末社会鳞爪》中提到,清军“在打交手白刃战时,将辫子缠于脖项,借以避刀砍”。

但这种辫子同样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不便,最明显的就是卫生问题。普通百姓整日劳作,没有那么多时间去解开长辫子仔细清洗、洗完再仔细编上,就只能随便拿水冲一冲,或者干脆不洗。大多数百姓只有在红白喜事、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用心洗一次头发,平时就任由它在头上藏污纳垢。

清朝以前虽说也不像现代隔一两天洗个头,但至少是散开的,可以梳理梳理灰尘,洗头时也不用花时间解开或者编辫子,洗头频率自然高于清朝。而清代编在一起的辫子集中了几个月的灰尘和泥垢,甚至还可能生跳蚤。

据说来华的一位英国女记者为了体会中国当时的风土人情,就曾亲眼见过普通老百姓过节洗头,拆开辫子时掉落的泥垢和奇异气味让她食不下咽、几欲作呕,那幅画面也令她记忆犹新。

当时唯有官绅贵族和皇室要好一些,官员们10天有一次休沐,可以趁此机会好好清洁一下,平时闲暇也有足够的条件泡个澡,还能有下人服侍。不过若是到了孝期甚至国丧时期,那就有得熬了,整整100天不许洗头洗澡,满朝文武估计心里也是崩溃的。

幸而清朝覆灭后,人们对西方思想接受度越来越高,留学生也越来越多,许多人开始剪去辫子,留起了清爽的短发。当时孙中山还特意下达规定,通令全国剪辫,《民国野史》记载:“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拜祭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

至此,中国人结束了200余年的留辫史,终于迎来了焕然一新的面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文...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今河北...
原创 她... 【 本文作者已签约维权骑士,抄袭必究! 】 如今的国兴家旺、岁月静好,都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他...
原创 太...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村... 江西一直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孕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要说江西有何历史文化遗产,估计说...
原创 非... 众所周知,全世界七大洲,一共分为4大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棕色人种,形成不同人种的也是因为地...
原创 苏... 我们知道,1917年的十月革命,世界上建议了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之后成立了苏俄。1922年,几个社...
原创 他... 前段时间看了日本人评定的亚洲十大名将,虽然日本人多人入选,但是第一位还是咱们的老祖宗孙武,这不这几天...
原创 圣... 【甘地】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948年),尊称“圣雄甘地”,他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原创 门... 序言 陈郡谢氏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门阀士族之一,在东晋南北朝时期,与琅琊王氏、同郡袁氏以及兰陵萧氏并...
《神话的终结》:从开疆拓境到画... 帝国时代的人们普遍认为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确立统治地位并扩大霸权,是维持帝国繁荣的唯一手段。后来,现代...
探寻文明之光 探寻文明之光 ——聚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29日第 20 版) ...
正本清源:总是被人低估的明朝骑... 在通常认知中,明朝军队向来不以骑兵见长而著称。虽有驱逐鞑虏的先例在前,也不乏遭满洲铁蹄践踏的永恒黑历...
原创 他... 人这一辈子能否成功,其实不单单只看能力,还要看际遇和选择。有些人明明有实力,际遇也算不错,偏偏因为自...
如何加强文物保护?听5位文物保...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王连香)今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来自文...
原创 朝... 1956年8月,朝鲜劳动党高层在平壤召开中央委员会集体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尹公钦...
官场不倒翁,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 我们看历史电视剧,一般讲到哪位大臣是三朝元老,哪个都要竖起大拇指。了不起啊,能够历经三朝而不倒,堪称...
原创 东... 生活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对先辈们所生活的时代感到好奇,而离我们最近的民国与抗战时代,无疑吸引了越来越...
原创 武... 在唐高宗李治即位初期,后宫中最受宠的是萧淑妃,就连王皇后都无法和她争锋,可惜后来出了个武则天,直接将...
原创 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在古代,马是战争时期的必须品,对...
焦点访谈丨从编钟到碑碣 中国如... 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中国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和《少林寺碑碣(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