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名将岳钟琪,走了先祖岳飞的老路,受雍正猜忌被圈禁
迪丽瓦拉
2025-09-02 13:04:41
0

谈及姓氏,相信有的人很快就能说出这个姓氏的代表人物。比如,谈到“武”,有人会想到武则天;谈到“曾”,有人会想到曾国藩。但是谈到“岳”,你会想到谁呢?没错,就是岳飞。

岳飞自古以来就以“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为世人称道,最终也被世人牢牢记住。

岳飞的后辈子孙中有这样一人,也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丝毫不逊于当年的岳飞。这个人便是岳飞的后裔——岳钟琪。

岳钟琪是岳飞的第二十一代子孙,也继承了岳飞的武才,成为了清朝著名的将领,屡立战功。

名将之后,真乃武将典范

岳钟琪出生在清代康熙二十五年间,字东美,号容斋,四川成都人。他的父亲岳升龙为康熙年间的辅政大臣,任职四川提督,也是身负功名的大将,曾经跟随康熙帝在外出征,屡立奇功。

史料记载,康熙帝曾经赏赐其父一块牌匾,写道:“太平时节本无战,上将功勋在止戈”,以此赞美岳升龙的将帅之才。

=有这样声名显赫又文武双全的父亲,岳钟琪也不会差到哪里。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岳钟琪自幼便熟读史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刀枪骑射更是样样精通,真可谓传承了其父的文韬武略。除了天资聪慧、学习刻苦,岳钟琪的外貌长相也十分有特色。

《岳钟琪传》中曾这样形容他:“长身赪面,隆准而骈胁。临阵挟二铜鎚,重百馀斤,指麾严肃不可犯”。

寥寥数字便将岳钟琪威严、正直的形象和气质描绘出来。后世人读《岳钟琪传》至此,都会不禁感叹名门之后的岳钟琪,真正是不失家门风范!

儿时经常跟在父亲身边,岳钟琪积年累月听到军情战况慢慢也对军事起了兴趣,时机成熟,便毅然决然选择了参军,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像父亲一样为国效力。

刚入军营,岳钟琪并没有得到优待,而是从军队中的一个普通军职做起,但是他也从来没有抱怨过,而是主动请缨对战敌军,在沙场中冒死拼搏。

功成名就,步入人生巅峰

康熙末年,准噶尔部联合当时的沙皇一同骚扰西藏地区,企图吞并西藏。

康熙帝得知后,便派遣十四阿哥以抚远大将军的身份前往青海镇压叛乱和外敌。

届时,岳钟琪便作为协助副将进驻四川康定并率领几百精兵向里塘、巴塘进军,战略性的开始了他的部署。

岳钟琪亲自指挥作战,用计谋擒杀了叛军首领,以少数的官兵击败了三千多敌军,巴塘的首领喀木布第巴开始降服大清。这场作战胜利,剩下的几场战役便一鼓作气,其他的敌军也见识到了岳钟琪的厉害,相继表示归降。

此外,在察木多岳钟琪凭借着出色的作战计划,活捉了蒙古准部的首领,经审讯得知还有一地仍在敌军手中。

当时岳钟琪本想联系大军,上报军情,看是否继续进攻。但是当时消息传递艰难,害怕贻误战机,岳钟琪只能事从权宜,决定突袭三巴桥。

这场战役中,岳钟琪设计捉拿了黑喇嘛。黑喇嘛在西藏以勇猛出名,被称为“万人敌”。捉拿住了他,也足以证明岳钟琪的将才天资。

后来,清军占领拉萨,扶持新的达赖入布达拉宫,准噶尔与沙皇的阴谋才没有得逞,这段战役才算圆满结束。

当时,岳钟琪也凭借此次战功开始崭露头角,得到了大清的关注,他的名字也刻在了记功石碑上。

到了雍正元年,37岁的岳钟琪又奉雍正帝之命,同当时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一起平定青海。

当时岳钟琪率领六千精兵途径雪域高原,产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但是他们不畏艰难险阻一路西行,平定了当时的众多番部,让这里也安居乐业。

进军第一年并没有很明显的军事进展,第二年雍正帝封岳钟琪为“奋威将军”,继续平定青海,经过岳钟琪的不懈努力,仅仅15天便收复了当时的青海。

史书中曾有这段记载:“青海事平,授岳钟琪三等公,赐黄带及御制五言律诗二首”,可见当时皇帝对岳钟琪的信任和器重。

深受猜忌,最终锒铛入狱

但是,老话常说:“爬得越高,摔得越惨”,屡建奇功的岳钟琪才经过短短三年就从人生巅峰跌到了谷底。

相信看过电视剧《甄嬛传》的人都知道,剧中的雍正皇帝疑心十分严重,一直忌惮年羹尧功高震主,最终赐死了年羹尧。其实根据史料记载,现实中的雍正帝也是十分多疑多思。

当时的岳钟琪凯旋而归,张熙曾经向岳钟琪进言,建议他起兵造反。这样的话在正直的岳钟琪看来无异于是大逆不道之言,便如实向雍正帝禀报。

雍正帝震怒,掀起了“文字狱”,虽然当时的皇帝并没有相信岳钟琪有造反之心,但是心里也已经有了猜忌。

雍正十年,岳钟琪在外作战,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但是由于属下的原因,计划被打乱,导致当时的准噶尔敌军安全撤退,岳钟琪战败了。

虽然此次战败的根本原因不是岳钟琪的个人失误,但是雍正帝还是削去了他的三等公爵职位,贬为三等侯,最重要的是削去了他的兵权,下了大牢。

但是碍于岳钟琪这些年的战功,雍正帝也不想被后人议论,并没有赐死,而是判处监禁。

直到雍正帝驾崩,乾隆皇帝继位,岳钟琪才被赦免。出狱后,岳钟琪也没有再担任朝廷的官职,而是回到老家开始了庶民生活。

坦白讲,历史上有名有才但是最终没能善终的例子数不胜数。有的是因为居功自傲,有的是因为行差踏错,有的就是像岳钟琪一样,倒在了为上者的猜忌中。

他的悲剧,这不仅仅是自己的原因,更多的是为君者的猜忌、朝廷的争斗、他国势力的干扰等等。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面对每一位历史人物我们都应该辩证客观的来看待,尊重他人的见解与看法,共同解读史书上那一段段的奇人轶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文... 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今河北...
原创 她... 【 本文作者已签约维权骑士,抄袭必究! 】 如今的国兴家旺、岁月静好,都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他...
原创 太...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原创 村... 江西一直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孕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要说江西有何历史文化遗产,估计说...
原创 非... 众所周知,全世界七大洲,一共分为4大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棕色人种,形成不同人种的也是因为地...
原创 苏... 我们知道,1917年的十月革命,世界上建议了第一个无产阶级的政权,之后成立了苏俄。1922年,几个社...
原创 他... 前段时间看了日本人评定的亚洲十大名将,虽然日本人多人入选,但是第一位还是咱们的老祖宗孙武,这不这几天...
原创 圣... 【甘地】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948年),尊称“圣雄甘地”,他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原创 门... 序言 陈郡谢氏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门阀士族之一,在东晋南北朝时期,与琅琊王氏、同郡袁氏以及兰陵萧氏并...
《神话的终结》:从开疆拓境到画... 帝国时代的人们普遍认为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确立统治地位并扩大霸权,是维持帝国繁荣的唯一手段。后来,现代...
探寻文明之光 探寻文明之光 ——聚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人民日报》(2025年04月29日第 20 版) ...
正本清源:总是被人低估的明朝骑... 在通常认知中,明朝军队向来不以骑兵见长而著称。虽有驱逐鞑虏的先例在前,也不乏遭满洲铁蹄践踏的永恒黑历...
原创 他... 人这一辈子能否成功,其实不单单只看能力,还要看际遇和选择。有些人明明有实力,际遇也算不错,偏偏因为自...
如何加强文物保护?听5位文物保...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王连香)今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5位来自文...
原创 朝... 1956年8月,朝鲜劳动党高层在平壤召开中央委员会集体会议。在此次会议上,以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尹公钦...
官场不倒翁,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 我们看历史电视剧,一般讲到哪位大臣是三朝元老,哪个都要竖起大拇指。了不起啊,能够历经三朝而不倒,堪称...
原创 东... 生活在当今社会,我们常常对先辈们所生活的时代感到好奇,而离我们最近的民国与抗战时代,无疑吸引了越来越...
原创 武... 在唐高宗李治即位初期,后宫中最受宠的是萧淑妃,就连王皇后都无法和她争锋,可惜后来出了个武则天,直接将...
原创 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在古代,马是战争时期的必须品,对...
焦点访谈丨从编钟到碑碣 中国如... 4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新闻公报,中国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和《少林寺碑碣(5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