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颎(541年—607年),隋朝著名宰相、军事谋臣。一名敏,字昭玄,鲜卑名独孤颎,自称渤海蓚(今河北
景县
东)人,隋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
高颎出身官宦家,随父出仕北周国。
少年
高颎聪明慧,才思敏捷有度量。
十七被引为
记室
,又被封为下大夫。
杨坚专权任周相,晓知高颎精明强。
熟知兵事多计谋,随召高颎为司录。
相州总官
尉迟迥,
起兵反叛北周堂。
高颎请将兵平叛,
沁水
架桥破尉迟。
以功得封为
柱国
,升迁司马与相府。
辅佐杨坚开隋朝,开国功勋大将军。
隋帝立志统南北,高颎敬献平陈略。
举荐良将统军事,隋军渡江灭南陈。
南北分裂五百年,终得今朝复一统。
高颎功高任丞相,又制开皇律国家。
二十年来丞相日,竭诚尽职功绩卓。
对内成就开皇势,对外开疆伐突厥。
只因忧虑炀帝靡,有所议论人告发。
六十六岁遭杀害,一代名将命消倬。
高颎经国之大才,赞成霸业为文帝。
知国政者二十载,天下赖以为康宁。
文帝唯妇言是听,特令摈斥于高颎,
后为炀帝所暴杀,刑政由是坏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