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联盟部落出现了,尧、舜、禹三位著名首领人物。“尧”是我国古代帝王中,五帝之一,大家称他为圣王。名放勋“尧”是他的谥号。《谥法》记载翼善传圣曰尧。尧生于丹陵,养于母家——伊候之国,后来迁于祁地,所以称为伊祁氏,“尧”以祁为信。
尧父乃帝“喾”名蝺极,号高辛氏,帝喾在位七十年,传位给儿子“挚”。“尧”十三岁辅佐“挚”,封地于陶,十五岁后改封地于唐地。所以“尧”号曰唐氏,十八“尧”代“挚”为天子。
“尧”任天子后,勤俭节约,和大家同样住在茅草屋,吃糙米饭,野菜做汤羹。夏批粗麻衣,冬天只盖鹿皮御寒,衣服不破,烂脚不更换,百姓拥护爱戴他,如父亲一般。
尧在位七十年后,因年老,想找一闲能人接替,有人推荐他儿子丹朱继位,因丹朱粗野,喜闲事,尧不同意。后“尧”召集四方部落首领商议,大家举力推荐“舜”(舜,看有虞氏,传说是颛顼的七世孙,距黄帝九世,生于诸冯,今天山东境内)大家都赞十扬“舜”是位善良与德才兼备之人。
四手首领讲起舜的故事:舜有一位糊涂绝顶的父亲,人们都称他为瞽叟。舜从小母亲就去世,父亲娶回来一个心肠很坏的后母,后母给他生下来了一个弟弟,取名为象。象性格极其傲慢无礼,瞽叟却常宠他如命。生活在恶毒家庭中的舜,对待后母,弟弟父亲都是很好的,所以大家认为舜是品行好之人。
尧听后很高兴决,定考察后,把两个路儿嫁给他,尧从把女英与娥皇嫁给舜后还替他筑粮仓,分你很多牛羊。后母与弟弟知道后羡慕又嫉妒,她俩找来瞽叟商量后,决定用计谋害舜。
一次瞽叟让舜去修补粮仓顶,舜刚爬上仓顶,瞽叟就火想烧死他,瞬间洋粮仓起火,想找梯子下去,一看梯子早已被人拿走。辛好他随身携带着两顶遮阳斗笠帽,于是舜拿起斗笠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跳了下来,斗笠帽随风飘落,舜安全着地,一点也没有受伤。
瞽叟和小儿子不甘心,有出一计谋,让舜去掏井。当舜挑下去,他就在上面扔石头与土块,会想把井填平,把舜活埋在里面。见父亲,弟弟与父母扔下的东西,舜明白他们要害自己,于是在井边挖了一个通道,钻了出来,又一次安全地回到家中。
象不知道舜早已安全脱险,回到家就跟瞽叟说,哥哥这次必死无疑,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就把哥哥家中财产,拿出来分一分吧,说完就走进舜屋子里。刚一进去就吓一跳,舜正坐在文案边练习字。象假意说,哥哥我好想你,所以来看看你。若装作若无其事,说象你来得正好,我有一件事需要你帮助去做。舜一直和和气气对待父母弟弟,从此他们再也不好暗中害舜了。
经过多次考验后,尧认定舜为品行良好之人,并正式决定把首领的位置让给舜,从此,从此这种让位被历史称为“禅让”舜接位以后也是勤劳俭朴,常常跟着百姓一样劳动,所以也广受百姓爱待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