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和清朝和我国唯二的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元朝和清朝出身一样,但是元朝只存在了区区百年就灭亡了,被朱元璋赶回了蒙古,但是清朝却在中原王朝统治了近三百年的时间。这两个出身相似的王朝,为何会有两种不一样的下场?
第一:方式上的差别
元朝和清朝入主中原的方式不同。当时的元朝是一种毁灭性的方式,直接摧毁了前面的王朝,用一种残忍的方式取代了先前的朝代。当时陆秀夫抱着幼主带领十万宋朝军民一起跳海殉国。对于中原为亡的百姓来说,元朝是毁灭了他们家园的魔鬼。
而清朝和元朝不同,当时的清朝,是以救世主的身份入主中原的。明朝末期,起义不断,虽然崇祯想要挽救已经死亡的明朝,可惜他没有那个能力,只能目送明朝彻底灭亡。明朝末期中原大地满目疮痍,而清朝到的到来像是挽救这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大地。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先是宣布了明朝的灭亡,给南明扣上了伪政权的帽子,另一方面站在正义的角度攻打给百姓带来灾难的大顺和南明。直到清朝在中原站稳脚跟,老百姓也依旧是责怪“汉奸”只有少部分声音是在责怪清朝。
第二:统治的差别
元朝和清朝之间最大的差别是在于吗,元朝不接受汉文化,拼命的打压摧残汉文化,以一种残暴的方式将自己的文化生硬的加在汉文化里面。元朝入主中原后最大的错误就是按种族划分阶层,直接将中原的发展进程打回到几千年前,中原王朝从殷商时期到南宋时期,从来没有按种族划分阶层的行为,元朝这种野蛮落后的行为,怎么可能被早就摆脱这种落后方式的中原地区所接受。在元朝建立初期,元朝还曾有过用科举制度选拔人才,但是自从元朝废除科举制度之后,就相当于将一些聪明人提出了元朝的统治阶层,这些不服气的聪明人开始了一次一次的造反,只要不顺心就造反,只要不满意就造反,这样的元朝怎么可能会成久。
而清朝和元朝相比,用的手段比较委婉。清朝的所有皇室人员都会学习汉文化,并且承认自己的中原的一份子,在入关之后清朝为了堵住那些想要复辟明朝人的嘴,特意将死去的崇祯按照明朝皇帝的礼仪下葬,这种行为充分的肯定了明朝的所有皇帝吗,清朝就是用这种方式得到了很多明朝遗民的认可。
不仅如此,清朝接受并继承了明朝所有的制度,包括尊儒,亲自到山东祭奠孔子,给孔子下跪。清朝做的这些一切都是在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清朝接受了汉文化,并想要传承汉文化。到了清朝中期,清朝通过“文字狱”等方式开始了愚民政策。
清朝比元朝好的一点是,清朝更重视在文化和思想上对中原进行控制,所以就算清朝出现了“反清复明”的暴乱,也只会被认为,是少数人为了政治权利而展开的这种暴乱,从某些方面来说,“反清复明”并不算是老百姓对清朝的抵抗。
第三:统治者稳定
在元朝短暂的统治事情,曾在40年里换了10个皇帝,因为权力掌控者的不稳定,让元朝内部出现了各种纷争,而这种混乱的情况会间接的影响到最的地层的管理人员还百姓,甚至在元朝时期还出现过有人伪造圣旨杀了一个省级高官,这种混乱,元朝能长久就怪了。
至于清查后,自从康熙统治时期出现了“九子夺嫡”事件之后,雍正往后的所有统治者都明确的继承方式,让清朝的皇室不会因为内战而导致管理方面出现低能反应。
第四:元朝给清朝铺路
元朝作为中原所有王朝中第一个实现中原王朝大统一的少数民族,他们根本没有以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经验,而且元朝因为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所以他比较随心所欲,反正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办,所以就随心就好,不行就回家,反正就是玩玩而已。
清朝从元朝那里吸取了非常多的经验,元朝对中原的统治就是一个反面教材,而清朝手中已经握有错误答案了,剩下的那个就是对的了,在这种情况下,清朝统治中原地区有百分之八十的正确率,前提是只要他不作死。其实从清朝以皇帝的身份厚葬了崇祯开始,清朝后期只要不作死就不会出现太大的暴动。事情也是如此。
清朝之所以能够比元朝统治时间长,并不是一个原因留能解决的,这里面有着历史的巧合和必然性。其实不管是元朝也好,清朝也罢,就算是那些汉人统治的王朝,都有百姓臣服和反抗的事情发生,这种事情是必然的没有办法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