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发明了一个汉字,被骂了整整3年,现如今这个字却人人都在用
迪丽瓦拉
2025-09-02 14:03:37
0

人红是非多,现如今在舆论声势浩荡的社会当中,一些名人和网红的一言一行都会备受关注,甚至会被无限放大,这时候便体现出了谨言慎行的重要性。

如今社会稳定安宁的时代已经如此,那么在风口浪尖的民国时期,谨小慎微就显得更为重要。就比如我国民国著名学者刘半农,作为民国赫赫有名的文学家和预言家,他在文学方面的贡献是举足轻重的,独身一人便推动了新文化汉字的发展进程。

他就因为在民国时期发明了一个汉字,而被众多女性骂了整整三年之久,甚至连一些在当时拥有深远影响力的报刊都明确表明不使用此字,那么这个字究竟是什么呢?

天资聪慧刘半农

1891年5月29日刘半农出生在江苏江阴,原本名字叫做寿彭,后来更改为了半农。刘半农出生于晚清的一个书香门第,家中文化氛围浓郁,在潜移默化地滋补下造就了刘半农的天资聪颖。

相传刘半农六岁时便可随口吟诗,作对联滴水不漏,展露了自己在文学方面独特的天赋。

后来刘半农与吴研合作创作了江阴杂志,适逢辛亥革命爆发,民间有志者都追随孙中山同志参加革命,刘半农思想先进,自然也身在其中。刘半农在军中担任文职,但因为不满军纪涣散,最终一气之下离队而去,来到了上海寻到了报刊编辑的工作。

刘半农一生致力于文学,他将自己的毕生精力也都奉献给了新文化的浪潮,在这段时期内,他利用自己丰厚的文化基础对外国文学进行了大量的翻译。其中托尔斯泰、大仲马甚至安徒生的作品都有涉足。

1915年中国新文化运动盛行,刘半农对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有着自己独特深刻的见解,首先来说刘半农是坚定的新文化思想运动的拥护者,在北大担任教授的时期,刘半农一直宣扬要打破固守旧思维,学习先进新思想,开民智得民心。

当时新文化运动太过激烈,新老思想的强烈碰撞势必会产生一些扭曲的想法,一些学者认为我们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有一些十分激进的学者认为我们应该抛弃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从零开始的学习西方新文化思想,以此来谋求进步。

1917年刘半农在进步青年发表了一篇我之文学改良观的文章,在当时社会中引起了剧烈反响。刘半农在文章中驳斥了守旧思想,引起了一些主义者的口诛笔伐。在这场文化斗争中,刘半农也深刻意识到了文化改革的根源在于语言革新,于是他决定远赴欧洲进行学习。

刘半农的想法

1920年刘半农远赴欧洲,进入到法国巴黎大学深造学习,并成功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奖,成为了整个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国人。

返回祖国的轮船上,刘半农依靠在漂泊的轮船上,眺望着一望无际的蔚蓝大海,一时间心生感慨,内心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一首流传百年的《教我如何不想他》横空出世。

回国后,当时刘半农根据自己博览中外的经验,在国内创造性地提出了标点分段的概念。

并且提出了给汉字加上拼音的想法,想要以此来拉低文字的学习门槛,让中国更多的普通民众能够学习汉字。哪怕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享受着标点以及拼音的益处,这一切都要感激这位思想先进的学者。

在西方的留学过程中,刘半农敏锐了发现了西方文学将人称代词详细地分为了三个种类,he和she可以分别代表男女,这样无论是在口头叙述中,还是在文字表述中,都可以让作者准确的描述内心所想,让读者清楚地领悟到具体的人称指向。

但是当时国内对于人称的代词只有“他”这一个字,这个他涵盖了男女以及动物和任何物体,这让大家理解时体现得十分困难,但又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当时鲁迅写文时,用伊字来代指女性,虽然勉强解决了问题,但依然不够准确,毕竟伊字还可以表达感情。

三年谩骂

刘半农经过推敲和斟酌,借鉴英文的方式创造出了另外两个人称代词,分别是她和它,一个用来特指女性,一个用来指动物和物品。没想到,刘半农的好意创造竟然在社会中引起了如此激烈的反响,这些反响大都是不善的回馈,甚至是谩骂。

当时中国传统文化解放,女性们获得了独立权,她们走出了家门,渴望成为新时代女性,在社会中拥有像男性一样的主导地位。

可“她”字的横空出世在她们看来,是将女性重新划分了一个标签,并且“他”字沿用千古,为何不能代表女性,非要另创一字来代表女性,在中国光大女性同胞看来,这是赤裸裸的侮辱。

就连当时在社会中拥有深远影响力的妇女共鸣杂志,也始终未曾使用过她字,并且明确表示了拒绝使用。整整三年,社会中女性对于刘半农的谴责和谩骂从未结束,这让刘半农感到胆战心惊,甚至连上街都要偷偷摸摸,担心受到无辜的殴打和迫害。

尽管遭受到了这样不公平的待遇,刘半农也从未放弃过自己当初的提议,他坚定地认为自己发明“她、它”的初心只是为了便于新文化运动的进步,并没有任何侮辱之意。

一百年过去了,刘半农发明的“她、它”二字伴随着世世代代给流传了下来,延续至今依然被人们熟练使用,这也证明了刘半农的想法是正确的,他的行为也是值得赞颂的。

小结:

对于一个旧思想而言,新思想的改造和融合是一定会激发其矛盾和冲突的,我们在面临新观念的同时,不要着急去反驳和批评,而是要静下心来想一想其中的利弊。渴求进步就要保持谦虚的初心,这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窥镜和手术台:古罗马的外科手术 罗马外科手术器械。/ 由 Wellcome Collection 提供,Wikimedia Comm...
原创 春... 周朝的许国,地位极低、名气极小、实力极弱,但这么个小诸侯国,在列国纷争时期,竟然也硬是打了七百年的酱...
原创 索... 鳌拜是清朝早期的一代功臣,也是元老级的辅政大臣,不仅出身名门,本人精通作战策略,在各大势力之间斡旋,...
原创 清... 综述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西方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短时间被制造出大量工业产品,而过剩的工业产品迫...
原创 宝... 1642年, 荷兰 驱走西班牙后独自占领台湾北部。 公元1661年。 郑成功 率领部队从金门出发,后...
原创 母... 齐国向鲁国发起战争,鲁元公决定派吴起迎战。谁知,吴起却问妻子:“你的母国要攻打鲁国,你可愿助为夫一臂...
原创 抗... 飞夺泸定桥 发生在1935年5月29日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泸定桥战役;又叫“飞夺泸定...
原创 李...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渊一统天下,坐上了皇位。俗话说“多个儿子多把刀”,李渊共有四个儿子,...
原创 他...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岁月的变迁换来了多少朝代的更迭,一代王朝的兴衰,只是这历史长河中一条...
原创 秦... 上回讲到晋文公称霸,这次我们来了解另一个大国---秦国争霸的故事。 秦穆公上位后,任命 蹇叔为右庶...
原创 雍... 随着清宫剧的播出,人们对贝勒爷这个称呼肯定不会陌生,在清朝初期,贝勒爷是非常厉害的存在。可是到了清末...
原创 秦...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在周举鼎而亡。由于武王没有子嗣,秦国大位无人继承。惠文后与丞相樗里疾、将军魏冉...
原创 三... 如果三国岁月的开始被标定为黄巾叛乱,很容易看见,战争的界限也是叹为观止的。取自《三国志》的一些数据—...
原创 辛... 首先,曾国藩是没有时间参加的。大清朝廷内爆发辛酉政变的时候,曾国藩正远在江南指挥湘军与太平军死磕,如...
原创 被... 公元前225年,李信率二十万大军伐楚,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一战李信大败而回,损失了七个都尉。 明...
原创 为... 唐玄宗时期的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二者的结合又形成了藩镇体制。从根本而言,藩镇体制是安史...
原创 康... 清圣祖康熙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二位皇帝,在整个封建历史上,康熙皇帝的在位时间...
原创 韩... 我们都知道,韩国人一直认为中国的传统都是他们的,比如端午节,孔子什么的。这次韩国人发大招,居然说孙悟...
展品翻倍 互动升级!北京焦庄户... 顺义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坐落着一个小村庄——焦庄户。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全村人民利用地道,以...
原创 清... 楷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化而来的一种字体,《辞海》中对其的描述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