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6月底,辽南多地连续下大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吴瑞林率领的独立师住在大石
桥与海城之间的山村,正在帮助老百姓抗洪抢险。忽然,军区转来东总的电报,令辽南部队在48小时内袭击鞍山之敌,配合其他部队攻打四平,钳制敌人北上增援。
原来,由于东总主力攻击四平城。蒋介石下令辽南的独三师、52军、63军4个师及1个保安师重兵前去增援四平。
(吴瑞林中将)
可是,因为电台功率小,又加上风雨干扰,辽南独立师司令部花了四五个小时,才将这份十万火急的电报收译完。师长吴瑞林立即下令收缩部队,发出准备作战的命令。但是,这时他们距离鞍山320里,相当于当年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距离,这么远,红4团当时跑了两天,现在吴瑞林只剩下40个小时,中间还要越过正在涨水的五条河流,且他一个师的兵力有两个团。经过仔细考虑,吴瑞林说:“奔袭鞍山已不可能了。”
于是,大家开会。
在会上,吴瑞林分析利弊,提出了用狠打大石桥、消灭守敌独三师的办法,把增援四平之敌的五个师调回来。大家都表示同意,于是将作战意见上报给了军区。
哪料军区不同意,回复:“还是命令执行东总电令,不得改变。”
这就让吴瑞林和辽南独立师的将领们为难了,军情似火,可打鞍山根本在40个小时内赶不到。
“时间太紧迫了,不允许再犹豫了。”吴瑞林一狠心,一拳头砸在桌子说,“我们去打大石桥!错了由我负责。”
可政委还有一些疑虑,副政委李辉坚定地说:“打了再说!”
于是,全师决心下定。
吴瑞林立即调兵遣将,全师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冒雨赶到大石桥,然后步炮协同,当夜就发起了攻击。
由于出敌不意,经过一整夜的战斗,吴瑞林两个团干净利落地全歼守敌——独三师。
因为大雨之后又起了大雾,敌机不能来援,吴瑞林这一战打得很顺利,也很省心。干部战士都说:“天助我也!”支前的老百姓也说:“老八路有了天助!”
(战斗中的辽南独立师)
吴瑞林一攻击大石桥,前去增援四平的52军、63军4个师及1个保安师立即急急回援。而吴瑞林只派了一个营的兵力打阻击。这个营在1.8华里宽的战线上硬是阻敌5个师一整夜。次日上午,等这5个师赶到大石桥时,独三师已经报销,俘虏已被带走,战场已经打扫,辽南独立师已经全部撤出。敌人还想追击,吴瑞林站在山顶上,说:“打它两炮!”
两个野炮连向追敌回敬了两排炮弹,敌人就退去了。
吴瑞林抗命以两个团的兵力攻克大石桥全歼守敌——独三师,将增援四平的敌五个师拖回了辽南,创造了一个模范战例。战后,党中央来电嘉奖,称此战为“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而这个辽南独立师,经过战火的洗礼,后来发展成为了如今的第42集团军。
(第42集团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