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他是秋收起义副总指挥,手下连级干部成元帅,他为何被关了14年
迪丽瓦拉
2025-09-02 22:04:56
0

人生路漫漫,充满着荆棘和坎坷,没有人知道他前方的道路将会遇到什么。但是勇敢的人,对所潜在的危险却无所畏惧,只会勇敢地向前冲,披荆斩棘,开拓出通往胜利的道路。

我们敬爱的伟人,革命年代也曾历经磨难,政治地位一度受到打压,但他从没有气馁,一直为心目中的目标而奋斗,最终带领中国红色革命迎来最终的胜利。今天所要讲述的这个人,也曾跟随伟人一起并肩作战,还曾担任秋收起义的副总指挥,起点如此之高,为何解放后却杳无声息了,甚至还被关押了近15年呢?

只能说秋收起义是他革命历程中的巅峰,也是他革命人生的转折点,而这个人就是韩浚。

投身革命事业

1893年,韩浚出生于湖北黄冈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虽然家境贫寒,但韩家祖上世世代代都是读书人,家人遵循祖训,从小教诲韩浚读书识字,并节衣缩食,攒钱将韩浚送进新洲高等小学堂,让他接受新式教育。

韩浚深知这求学机会来之不易,刻苦读书,顺利考入县立中学。三年之后又来到北京,成为交通部铁道管理学校的一名学生。

多年寒窗苦读,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从管理学校毕业后,韩浚回到家乡,成为省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一名教员。

工作安逸、收入稳定,是那个时代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但韩浚基于对国父孙中山的仰慕,辞去公职赶赴广州,受聘于广州军政府,成为财政厅的一名检查员,此后两年里在广东多地就职。

这一期间,他曾在广东西江善后督办公署,担任军务科的书记员,因工作关系结识时任粤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的邓演达,两人性情相投,关系一直不错。

1924年黄埔军校成立后,邓演达担任教训部副主任,此时他想到自己的好兄弟韩浚,就推荐他报考了黄埔军校,不久韩浚顺利通过考试,成为黄埔一期三队成员。入军校不久,韩浚加入我党,开始了他短暂的革命人生。

黄埔一期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人才,多年后在国共两党队列中,黄埔一期生很多都位于高位,能与他们成为同期校友,说明韩浚能力也十分出众。

数年中,韩浚参加过两次东征,1925年还作为培养对象派往苏联,进入红军大学进修。回国后正赶上北伐战争,他再一次身着军装,赶赴前线指挥战斗,北伐结束后,升任国民革命军第11军教导营营长。

参加秋收起义

1927年6月,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在武昌成立警卫团,韩浚奉命调任警卫团参谋长,与他搭成领导班子的有团长卢德铭,政治指导员辛焕文。

请注意,这三人不但都是我党党员,而且都不是等闲之辈。

辛焕文虽然不是黄埔毕业生,却是1923年的老党员,党龄比他们两人都高。

再说卢德铭,当初他赶赴广州报考黄埔军校,因招生期已过,但经过同盟会成员石青阳、李筱亭的引荐,见到了孙中山,顺利通过国父的面试,编入黄埔二期。当时他因为成绩优异,还被国父称颂为“学生的楷模”。虽然他是韩浚的师弟,名气应该还高于韩浚。

由三位优秀党员领导的警卫团,当然会坚决拥护我党领导的武装起义。

当时为了便于管理,三人将警卫团领导岗位都安插我党成员,比如宛希先、何挺颖、何长工等。

8月1日,当南昌爆发起义的消息传来后,警卫团几位负责人一起商议,觉得利用张发奎刚刚发来的调令,将部队调离武汉,赶往南昌参加起义。

没想到警卫团刚抵达修水,就获知因敌人反扑,起义军已经离开南昌南下,警卫团恐怕是赶不上了。紧接着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张发奎为了阻截警卫团,防止他们南下,竟然派出两个团的兵力匆匆赶来。

此时的警卫团可谓是进退两难,三人商议后,由卢德铭返回武汉寻找党组织探寻下一步行动,警卫团则在韩浚和辛焕文的带领下,收编几支地方农民自卫军和散兵游卒后,与朱培德谈判后,改编为江西防军暂编第一师。

有了依托之处,这支革命力量暂时保住了。

后来卢德铭在武汉与省委同志取得联系后,得到上级指示,安排他们去湘赣边参加起义。

就在前不久,伟人在“八七会议”中第一次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口号,这次会议决定在湘鄂赣一带发动秋收起义,这才有了韩浚部的去处。

参加这次起义的部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当地的农军和安源煤矿的工人武装,另一部分就是没参加南昌起义的警卫团。

当时起义军番号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总指挥卢德铭、副总指挥韩浚,政治指导员辛焕文,全军共5000余人。

起义军兵员不足,且缺乏战斗经验,进军途中一直不顺利,尤其是在江西萍乡的芦溪镇,起义军遭遇敌军袭击,紧要关头,卢德铭率部掩护主力撤退,虽然大家摆脱困境,但这一战就损失数百人,总指挥卢德铭也牺牲了。

后在返回江西的途中,再次与民团交火,交战中辛焕文牺牲,韩浚也成了俘虏。

得知这个被俘的军官竟是黄埔一期生,敌人没有难为他,而是向上汇报这个情况。作为自己的学生,蒋校长也希望韩浚能够改变信仰,重新为他所用。除了蒋的不计前嫌,还有黄埔同学的劝说,韩浚最终抛却初衷,加入了国军队列。

莱芜战役被俘

虽然韩浚完全与我党脱离关系,但老蒋不会完全信任他,只让韩浚担任一些有名无实的虚衔,比如广东北海盐务处科长、中央军校政治教官、第41师政训处处长等。

其实韩浚在军队没有实权,还因为他拒绝参加“围剿赤匪”,不过总的来说,老蒋对他还不错,抗战爆发前,韩浚已是陆军少将了。

抗战爆发,国难当头,抗战前线需要有经验的将领,韩浚终于有了展现军事才能的机会。抗战时期他最高担任中将军长,参加过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以及长沙会战等,也是为抗日民族大业做出贡献的爱国将领。

抗战胜利后,老蒋为了自己的独裁统治,再一次引燃战火。

1947年,国军集中30余万人进攻鲁南地区,鉴于这种形势,我军北上,在莱芜仅用三天,就全歼李仙洲部五万余人,时任73军的军长韩浚也成了俘虏。

当时被俘时,他主动向解放军表明自己的身份,并表示自己累得跑不动了,最后还是解放军安排了一副担架,将他这个国军大官带去见我军首长的呢!

当年韩浚脱离我党是因为没跑掉,时隔几十年后,被我军被俘,还是因为跑不掉,难道是因果循环。

结语

韩浚成为俘虏后,先是在潍坊解放军官训练团学习,后来安排进入功德林战犯管理所进行改造,一直到1961年特赦恢复自由。

而当年与他一起参加秋收起义的人中,有不少人成了开国将帅,比如罗荣桓元帅,秋收起义时只是一团特务连的党代表,获授大将军衔的谭政,那时也只是连部文书,另外还走出不少上将和中将。

当年韩浚的地位高高在上,如今却无法比。

获得特赦后,组织对韩浚有了妥善的安排,晚年还担任湖北省政协委员,1989年9月7日,韩浚病逝于武汉,终年96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想当年钓鱼岛事件发生,无耻的日本想要将其霸占,对外声称钓鱼岛是他们的领土。众所周知,钓鱼岛自古是属于...
原创 商... 在那久远的战国时代,岁月仿佛流逝在一场场无休止的战火与变革中。各国为了生存与强盛,纷纷在政治、军事、...
原创 英... 1947年,英国放弃英属印度后,为何会走向土崩瓦解,分裂成4个国家。 印度和巴基斯坦有何恩怨,为何至...
原创 文... 题记 唐太宗灭了东突厥后,又派战神李靖击败西南的吐谷浑(我国古代民族,在今青海省),打通了西域的通道...
原创 1... 1912年2月12日,北京的冬天格外的冷,即使到了二月份也丝毫没有渐暖的景象。中国末代皇帝溥仪在太和...
原创 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常会有一个身后背着大袋子,袋子里装着菜刀、剪刀之类的货物。他们走在大街小巷里,吆...
原创 关... 关羽,那个血气方刚、忠肝义胆的英雄,他的形象几乎成为了三国演义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青龙偃月刀,赤兔马...
原创 兵... 刚刷到这条消息时,我差点把手机摔地上。就在上个月,孟加拉国家博物馆里发生件让人血压飙升的事——韩国人...
原创 徐... 公元前219年春天,刚完成统一全国大业的秦始皇在一大队人马的前后簇拥下东巡而来。他们过泰山,奔海边,...
原创 历... “春秋五霸”是先秦子书中常出现的概念,孟子生活在战国时代,当他回顾历史时曾说三代太平之时,“天子讨而...
原创 朱...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腐败是历朝历代都无...
“失去的 30 年”——该如何... 日剧《我的事说来话长》 “失去的 30 年”——自泡沫经济破灭,“失去”一词便总是伴随着日本,如影随...
昌吉:加快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央广网昌吉4月30日消息(记者丁安) 记者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举办的《昌吉回族自治州北庭故...
原创 李... 李世民在组织的一次宴会上,都要说出自己的小名,李世民听了李君羡的后,为什么不高兴呢? 唐太宗不高兴那...
原创 江... 笔者看过不少关于“江南四大才子”的影视剧,讲的都是关于唐伯虎、祝枝山、文徵明、周文宾四位才子的故事,...
原创 李... 西汉时期,飞将军李广的名声让匈奴人闻风丧胆,后世也对李广的大加赞扬。文人墨客对李广也充满了敬仰和向往...
原创 “... 波兰,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若是提起这个名字,许多人脑海中浮现的,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闪电般被德军横...
原创 英... 今天把发生在中世纪英国的“玫瑰战争”和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放在一起讲,会发现很有意思。这两场争夺王...
原创 “... 博览群书纵横古今中外,打开天窗只说真情实感。我是中国公民北京市民北京市海淀区居民史哲文(笔名)今天是...
原创 圣... 相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的联盟部落出现了,尧、舜、禹三位著名首领人物。“尧”是我国古代帝王中,五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