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二百五”怎么就成了骂人话?这与苏秦之死有很大关系
迪丽瓦拉
2025-09-02 17:05:02
0

西周时期,国家实时封建制度,因此很多国家的功臣以及皇室宗亲都被分封给了些许的封地。这些人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做任何事,包括建立军队、招募贤才。

但是这些封地之主一定要忠心于周王,否则就会被其余的藩王所剿灭。

但是周朝却是因为分封的过于多,从而导致其他封地的势力增长过快,最后导致周朝的覆灭。那便迎来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群雄争霸。

在当时有一句流行词“二百五”,后来逐渐成为了一句骂人的脏话,其实这与战国时的苏秦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苏季子

苏秦字季子,是河南洛阳人。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中,虽然每天可以吃上饭,但是日子却过得十分的不富裕。

后来苏秦便有了一个梦想,长大之后要走出农村成为对世界有贡献的人。

有了这个梦想,让父亲十分高兴。虽然是童言无忌,但是却证明自己的儿子有大志向。后来苏秦便十分努力的学习,可是毕竟生活在农村,周边也很少有识字的先生。

于是渐渐的便满足不了苏秦的好学之心,这让父亲十分忧愁。

当时齐国的发展十分好,因此长大后的苏秦便背井离乡,投身齐国学习深造。

后来在齐国遇到了一位大能,他就是著名的鬼谷子。

当代首屈一指的军事家孙膑和庞涓都是他的弟子。苏秦拜了鬼谷子为师十分高兴,之后更加用功学习。

后来学业有成,之后便拜别老师想要游历天下。可是涉世未深的苏秦游历了很多年都没有结果,不仅没有官职,身上的钱财也都花费的差不多。

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到家乡,含着心中的伤痛陪着父亲务农。

后来苏秦认为自己一定是学艺不精,所以才会导致自己四处碰壁。于是苏秦便立誓努力学习。

为了监督自己,不让自己偷懒,他还发明了“悬梁刺股”的方法。

先是复习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做到学过的知识更加深入的研究。之后在挖掘出新的知识,在新知识面前要刻苦钻研,并且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才会学以致用。

果然几年后大有所成,苏秦的文化底蕴非常深厚,根据当时情况还发明出“合纵抗秦”的思想。

可是这个思想需要很大的前提条件,那就是除了秦国之外的其他各国团结一心,这样才会完美的完成“合纵抗秦”的任务。于是苏秦便开始有游说之旅。

他用自己的所学说服各国,最后成果获得6国相印。

而合纵抗秦也在苏秦的主持下很有成效。

二、苏秦之死

苏秦这样的人在当时已经是名震天下。曾经看不起他的亲朋,如今都十分敬佩他。

随着合纵之术的开展,苏秦的学识与口才又有了新的提高

。有的时候,他做错事了也可以用自己是口舌换取平安。

秦国当时十分畏惧“合纵连横”,因为秦国当时的国力还不足以对抗其余各国联手的势力。但是矛头已经指向了自己,秦国便不能坐以待毙。

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通过挑拨的方式破坏各国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合纵连横”破裂。

经过一番分析,秦国决定派出使者说服齐国和魏国联手攻打赵国。赵王十分惊慌,于是找来苏秦解决此事。苏秦也是十分镇定,后来便频繁往来各国加强联合。

可是终究不敌秦国的挑唆,因为各国之间的恩怨颇深,所以合纵还是破裂了。

后来在齐国游说的苏秦却遭到了齐国人的刺杀,但是却失手了。苏秦虽然受伤,但是不足以致命。齐王十分气愤,虽然合纵之说已经破裂,但是苏秦的才能已经是有目共睹。

后来苏秦提出要求车裂自己,以此来找出凶手,果然很有成效。

三、二百五

可是事情却出现了一个插曲。当时齐王车裂了苏秦,还将其人头割下来挂在城头上。之后大肆宣扬苏秦的恶行,并且还说苏秦忘恩负义、通敌叛变。

虽然引来很多人围观,但是却并没有分出谁是刺杀的凶手,这样的结果是没有任何意义。

后来为了加大宣传力度,齐王又说:曾经有一位赐个刺杀苏秦,这人便是国家的忠臣义士。希望这位义士前来领取齐国的赏赐,纯正的一千两黄金。

这个诱惑在当时可谓是让人难以抵抗,一千量黄金可以让自己后半生过得十分奢侈。

果然很快便有了四个壮汉前来认领黄金。

齐王一番确认下,四个人都说是自己刺杀了苏秦,并且还把事情的过程讲述的十分清楚。这一下又让齐王发了愁,真凶就是这四个人之一,但是却苦于分不出来,因为其余三人都是为了钱财而来。

后来很多围观的人便大声询问,这四个人应该怎么分这一千两黄金。在众人追问下,一位大臣提议何不将一千两黄金分开。

这样每个人就会分到二百五十两黄金,公平合理。

齐王听了很是气愤,自己的主意是为了找出曾经刺杀苏秦的真凶。没想到最后真凶没找到,却反而赏赐给了凶手二百五十两黄金。

越想越生气的齐王拍案而起,对着大臣说,我看他们像二百五,来人呀!将这四个二百五拖出去斩了。

就这样,这四位认领钱财的男子就被齐王下令斩杀了。其中虽然有真凶,但是却还隐藏着三位为了钱财而死的财迷。

所以为了形容类似这样的傻人,于是“二百五”这个词便流传了下来,渐渐的也就成为了当今骂人的话语。

四、总结

“二百五”这个词语在现在社会中并不是好的词语,而是形容一些头脑笨拙的人。这个词语起初是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苏秦有着很大的关系。苏秦死后,为了找出凶手,齐王便想出赏赐的方法。

最后有很多冒领钱财的人,因此齐王才称他们是“二百五”。

这样贪财的人在当今社会也很常见,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不计后果,从而导致自己上当受骗。

所以当代人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不要盲目的贪财。

因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看似有收益的背后,很有可能是一个大陷阱。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窥镜和手术台:古罗马的外科手术 罗马外科手术器械。/ 由 Wellcome Collection 提供,Wikimedia Comm...
原创 春... 周朝的许国,地位极低、名气极小、实力极弱,但这么个小诸侯国,在列国纷争时期,竟然也硬是打了七百年的酱...
原创 索... 鳌拜是清朝早期的一代功臣,也是元老级的辅政大臣,不仅出身名门,本人精通作战策略,在各大势力之间斡旋,...
原创 清... 综述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西方世界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在短时间被制造出大量工业产品,而过剩的工业产品迫...
原创 宝... 1642年, 荷兰 驱走西班牙后独自占领台湾北部。 公元1661年。 郑成功 率领部队从金门出发,后...
原创 母... 齐国向鲁国发起战争,鲁元公决定派吴起迎战。谁知,吴起却问妻子:“你的母国要攻打鲁国,你可愿助为夫一臂...
原创 抗... 飞夺泸定桥 发生在1935年5月29日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泸定桥战役;又叫“飞夺泸定...
原创 李...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唐高祖李渊一统天下,坐上了皇位。俗话说“多个儿子多把刀”,李渊共有四个儿子,...
原创 他... 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岁月的变迁换来了多少朝代的更迭,一代王朝的兴衰,只是这历史长河中一条...
原创 秦... 上回讲到晋文公称霸,这次我们来了解另一个大国---秦国争霸的故事。 秦穆公上位后,任命 蹇叔为右庶...
原创 雍... 随着清宫剧的播出,人们对贝勒爷这个称呼肯定不会陌生,在清朝初期,贝勒爷是非常厉害的存在。可是到了清末...
原创 秦...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在周举鼎而亡。由于武王没有子嗣,秦国大位无人继承。惠文后与丞相樗里疾、将军魏冉...
原创 三... 如果三国岁月的开始被标定为黄巾叛乱,很容易看见,战争的界限也是叹为观止的。取自《三国志》的一些数据—...
原创 辛... 首先,曾国藩是没有时间参加的。大清朝廷内爆发辛酉政变的时候,曾国藩正远在江南指挥湘军与太平军死磕,如...
原创 被... 公元前225年,李信率二十万大军伐楚,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一战李信大败而回,损失了七个都尉。 明...
原创 为... 唐玄宗时期的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二者的结合又形成了藩镇体制。从根本而言,藩镇体制是安史...
原创 康... 清圣祖康熙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清朝入关之后的第二位皇帝,在整个封建历史上,康熙皇帝的在位时间...
原创 韩... 我们都知道,韩国人一直认为中国的传统都是他们的,比如端午节,孔子什么的。这次韩国人发大招,居然说孙悟...
展品翻倍 互动升级!北京焦庄户... 顺义东北燕山余脉歪坨山下,坐落着一个小村庄——焦庄户。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全村人民利用地道,以...
原创 清... 楷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化而来的一种字体,《辞海》中对其的描述是:“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楷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