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历史教科书“4件史事”,经专家考证都是骗局,至今有人深信不疑
迪丽瓦拉
2025-09-03 07:33:20
0

历史不能长久被欺骗,正像民众不能长久被欺骗一样。——华岗(中)《中国历史的翻案》。

历史是公正的,它会记录过去所发生的种种,再现过去的生活。虽然有时候偶尔会被遮蔽,但随着研究的更深入展开,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成熟,它真实的一面一定会如火焰般将脆如薄纸的谎言毁灭,以崭新的面貌挣脱出来。

毫无疑问地,如标题所述,这种情况发生在了教科书中。不可否认,将违背史实或在历史上含糊不清的事件写入教科书,甚至将事实改变,是错误的。这是不尊重历史,对人民不负责,对民众的影响不可估量。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过去人的错误与过失,与我何干?但我要说,历史的责任是由每一代人共同承担的。现在我们有能力,就必须不辱使命地将其纠正,不容置疑。接下来笔者将带你们回到教科书中,重新认识这些被包裹的火焰。

项羽火烧阿房宫

高中课本中《阿房宫赋》里有这样一段描述:“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的《阿房宫赋》写得太好了,好到什么程度呢?一出世,便引得士林惊叹,争相抄诵。就连《四库全书总目》也评价其“纵横奥衍,多切经世之务”。

那么这一篇千古好文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呢?我要说,大到传颂千年,即使现在我们仍要学习它的内容,其影响可见一斑。但是,影响力大,破坏力也大。

很多人因此误认为项羽火烧阿房宫,叹息不已,把这一千古骂名死死地扣在了他的头顶。

可事实是怎样的呢?令人震惊的是,根本就没有阿房宫。所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只是一个宏大的规划,基本上没有建造,连顶都没有封。

可是《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确实烧了宫殿,还烧了三个月。那他烧了个寂寞?

当然没有,《秦始皇本纪》记载“遂屠咸阳,烧其宫室”项羽烧的是咸阳宫,烧了个精光。至于杜牧为何杜撰这一子虚乌有的阿房宫,就请感兴趣的读者结合时代背景自行领悟。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七年级历史上册教课书中那个中国版“狼来了”的故事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再熟悉不过了。说实话,当时学到这里的时候我甚至还羡慕周幽王与褒姒之间那种天地间只有你和我的超脱,矢志不渝的爱情。

你想想,我不管别人怎么想,我不管我的国家是否灭亡,我只想要你开开心心的笑,好好地陪着我,这不是很浪漫吗?我想,大概也只有如周幽王这般昏庸的帝王能做出如此“伟绩”了吧。然而,这似乎又是一个乌龙事件……

这首先由一份战国竹简说起。2012年初,清华大学整理获赠战国竹简时,发现其中记述与“烽火戏诸侯”相左。竹简记载,周幽王主动进攻申国,怎料申侯早有准备,与犬戎联合反而击溃了周王,周王直接战死,西周就此走下历史舞台。

那有没有“烽火戏诸侯”的记载呢?没有。是忘记记载了吗?我认为可能性微乎其微。你想,一件这么值得唏嘘,反映周幽王昏庸的事情怎么可能不记载?依我个人看,压根就没有发生。

清华大学刘国忠教授也称,“史学界就此可以断定烽火戏诸侯非西周灭亡的原因,甚至可以断定这个故事根本就是编造。”

秦始皇焚书坑儒

秦始皇在历史上一直饱受争议,他有丰功伟绩,也有“滔天罪行”。事实上,秦始皇确实下令“焚书坑儒”,但其真正的事件事实却不是教科书上描述的那么简单粗暴,甚至有意将秦始皇残暴化。

首先你要清楚,“焚书”和“坑儒”是两件事,一前一后,背景各异,性质有别。“焚书”没有焚尽天下书,“坑儒”坑的也不全是儒士。“焚书”是李斯提出来的,“坑儒”则是由方士引起的祸端。

在历史书中,将这两个词拼凑在一起,想塑造一个残暴的秦始皇形象,确实在某种意义成功了,我们今天很多连续剧就将秦始皇塑造成了这个形象,如《神话》。书本将事实夸大,你不能说它错了,这是个人史观造成的结果。

何为史观?通俗点讲,就是看待历史的观点。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是将历史事实摆出来,让我们自行评判,产生自己的史观,还是强行灌输自己的史观,甚至不惜将事实夸大?

当然是选择前者,后者我愿意称之为思想强暴。我绝不愿意成为被灌输者,你可以传达你的观点,以另外一种合适的方式,但绝不是这样。

大泽乡起义的缘由

始于大泽乡的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关于陈胜和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史记》上记载:“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以及几百个民夫在应征路途上遭遇连日大雨,耽误了抵达日期。

按照秦律规定,陈胜吴广等人全部会被处死,所以陈胜吴广便愤然揭竿而起。之后势如破竹,一路胜利,陈胜最后还享受到了皇帝待遇,不过这是后话了。

但是1975年,在一座秦墓中出土了睡虎地秦简。对,又是竹简。那这份竹简记载了什么内容呢?这一套秦简记录了一些秦朝时期的法律条款,在其中记录的对徭役误期的处罚却不是判处死刑。

而且还记载着,如果由于下雨导致工程不能进行,便免除本次徭役。记载的是秦朝什么时期的呢?还正是那个时期的。这就带来了困惑。至于真相到底如何,可能还需要考古学家和史学家们做进一步研究。

讲述到了这里,相信读者也已经明白,文章开头所讲的教课书不单单指的是历史书,还包括语文书。对这二者的观点当然必须有所区分。像《阿房宫赋》这种文学作品中的内容,我们当然不可能要求其完全符合史实,我们真正学习的是表达,是美,是对美的欣赏。

以此去指责教科书,不仅无知,无能,而且无趣。那怎样看待历史书中的内容呢?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人民历史教科书所有内容基本符合史实,对比日韩教科书你更能感受到这一点。除了一些现在因出土发现存在有争议的地方,基本没什么问题。

小结:

至于我们民众为何依然相信这些事情,我认为原因很明显。我们接收的信息太庞大了,就算是学生时代只与书本打交道,那种信息也不可估量。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容易迷失,迷失到成年,便更难以改变观念。

所以我们重新认识这些事情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真正要改变的不是对这些事情的了解,而是看待事情的过程,方法。要用自己雪亮的眼光去独立判断事物,没有任何事是永远正确的,也没有任何事是完全错误的,你有你自己的看法,你应该有,你必须有。

有了这种眼光,你才能独立于世间,成为一个真正社会属性的人。理智地与他人相处,和谐地与社会相容,而不是一直被蒙蔽。

时间白云苍狗,世事变化莫测,你从一个坐在教室的稚嫩少年成为现在混迹社会的成年人,经历很多,改变很多,但希望你一直揣在手心不变的,要有这种眼光和判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引言 他是二战中最为出色的苏联将领,也是战后最令人尴尬的英雄之一。朱可夫,曾让纳粹军队心惊胆战,一...
原创 原... 关羽投降曹操,你没法确定他能排到第几。 排位是个稀缺资源。但这个稀缺资源,往往不以单一的能力以及能力...
原创 大... 清代将各行政管理岗位的性质定为“官”和“差”两种,官是指有具体品级的官衔,比如各省总督、巡抚、知府等...
原创 美... 写作是一项不易的工作,作者为了养家糊口,每天都在辛勤地写作,期望通过文字与读者产生共鸣。希望大家能够...
原创 内...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作...
原创 原... 司马昭和杨文宗同是曹魏的大将,但司马昭是个非常有野心的人,他一心想取代曹髦为帝。听说杨文宗有个女儿叫...
原创 原... 引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州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州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各州府集行政、军事、监察诸权于一...
原创 揭... 蒋介石在新军阀混战中能够最终胜出,与“江浙财阀”的鼎力支持大有关系,他以国民党正统的名义发号施令,同...
原创 原... 淝水之战,东晋8万对前秦百万大军,为何能够取得全面的胜利 公元383年8月,在淝水之畔,发生了一场著...
原创 唐... 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中都记载了唐初功臣刘文静的事情。据刘文静本传及《高祖纪》、《太宗纪》中都记载...
中国领土最大的三个朝代,谁是第... 中国领土最大的三个朝代:元朝、清朝与唐朝的疆域传奇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众多朝代如璀璨星辰般闪...
原创 原...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战之一,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长平之战决定了战国时代天下土地的最终归属,也...
原创 朱... 公元 1370 年,在朱元璋的指挥下,明军于战场上大破北元势力。北元名将王保保战败后逃往漠北,其妹妹...
原创 我... 说起卧薪尝胆,这个故事很多人都知道。讲的是越国国王勾践打仗失败之后,发愤图强的故事。总的来说这个故事...
原创 原... 垓下突围后,项羽面对着乌江亭长,自己感叹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其实是...
原创 秦... 秦始皇,是绝对王权的意味,他是历史上第一位,一统天下的帝王,也是神话的发明的。几千年来,他的功过是非...
原创 中... 中国历史有哪些武将做到了封狼居胥?除了霍去病还有谁?在古老的汉朝时期,霍去病是一位闻名遐迩的将军。他...
原创 原... 在三国当中,如果东吴的势力不去偷袭关羽,那么三国会发生什么这是我一直在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头来看,在...
原创 刘... 刘备野心究竟有多大?后人将他四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发现了秘密 导语:说道刘备这个人大家肯定会想起三国...
原创 毛... #打开眼界# 1956年,毛主席在出席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时,工作人员让主席填写登记证。而在入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