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朝工资是大明几十倍,大明朝为什么穷?朱元璋干的好事!
迪丽瓦拉
2025-09-04 01:34:17
0

我们经常会在网络上看对历史朝代这样的总结“烈商、礼周、暴秦、强汉、士晋、盛唐、富宋、刚明、奴清”,刚明就是因为明朝奉行“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 明朝表现了少有的骨气和脊梁,但是笔者认为明朝还有一个称呼更为贴切,那就是“穷明”。

为什么说是“穷”明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以离明朝最近的大清和汉族王朝宋朝为例;由于历史资料有限,我们各选一个朝代数据作为参考对比,国家财政收入明朝万历年间约合2217万两白银,大清光绪年间为8000万两白银,北宋宋真宗时期为1.6亿两白银,从财政收入来看宋朝财政收入是明朝8倍,清朝财政收入是明朝4倍。

北宋末期人口与明朝万历年间差不多都突破1亿,光绪年间人口多一些;而汉朝、隋唐财政收入也至少5000万两白银左右,人口数量远低于明朝;所以无论财政总收入,还是人均收入,明朝都是最低的,这也使明朝成为史上最穷的朝代之一。

再看看明朝和北宋的工资,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从一品到九品官员工资,明朝工资8400元-14.1万元;清朝1.8万元-290万元;宋朝官员工资16.2万元-324万元;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明朝工资与宋朝工资十倍不止,与清朝也有很大差异。

虽然数据有些出入,除了工资外还有各种补贴,宋朝和清朝的补贴要远高于明朝,据说北宋王安石月薪能达到9万是明朝宰相的8倍,北宋著名清官包青天包拯基本工资加各种粮食补贴,喂马干草,2000亩地抽租等补贴,全年收入能达到1300多万元,这也是明朝远不能比的。所以说,无论是国家财政还是官员收入,明朝都算比较穷的一个朝代。

明朝为什么这么穷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税种单一,农业税低,明朝税收主要来源于农业税和商业税,但明朝农业税特别低,明朝农业税始终维持4%以下,远低于唐朝、两宋、元朝、大清大约7%左右农业税,明朝农业税甚至降低到2%,洪武初年农业税为每亩2-4斗,后又减少至每亩1斗,大约10公斤左右,可谓非常低了。

明朝之所以维持这么低的农业税,那是因为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于底层农民,了解民间疾苦,看到底层群众生活不易,采取轻徭薄赋,与民生息等政策;另一方面朱元璋是农民义军起家的,知道苛捐杂税能引起底层民众反抗,不利用自己的统治。总之,有明一朝,自始至终不轻易增加农民税负。

耕地减少,税种单一,明朝农业税低不说,耕地还减少了,具体原因就是朱元璋实行藩王制度,兼并了全国一半的耕地,这些耕地被藩王、王公贵族、宦官把持,通过各种手段少交税或者不交税,这部分税收根本入不了国库。

除了农业税外,大明还有商业税,商业税也很低仅为1.5-3.3%,但是大明商业极度不发达,万历年间商业税额才340万。反观,宋朝有史上最强海上贸易,尤其是南宋一直致力于海外贸易,有20余处对外贸易港口,有世界商最大贸易港口泉州港,南宋一年商业税收入就比明朝农业税要多。

我们都知道“无商不通,无商不富”道理,大凡盛世靠商业才能富裕,虽然我国古代各王朝都重农抑商,但是都没有明朝做到这么绝,这也是由朱元璋造成的。他贫民出身,要过饭,当过和尚,对富商极度讨厌,登基后极度打压商人,商人子弟不能科举考试,不能穿绸缎衣服,社会地位最低;朱元璋仇恨江南首富沈万三和展示北宋商业繁华的清明上河图就是两个极端的对比。

盐税和矿税,明朝很多制度都不让政府参与到钱的事上,拿矿税来说明朝廷在财政入不敷出情况下,曾派出税吏去守税,遭到了文官集团强烈反对,最后不了了之;直到万历皇帝抬出张居正,明熹宗搬出魏忠贤,对抗既得利益文官集团,才取得短暂成功,不久又失败,明朝廷再次陷入捉襟见肘窘境。在盐税上,北宋对盐实行垄断价格,控制产销一条龙,自然盐业税收就高,而明朝对盐的税收“开中制”并不直接控制盐税,税收都被中间环节贪去了。

贪官多,花费多,跟宋朝“高薪养廉”“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不同,明朝朱元璋实行“剥皮实草”反贪政策,治标不治本,明朝末年,官员贪腐成风,李闯王进京时,从大臣家里就搜刮出7000多万两白银,比明朝三年税收总和还要多。

宋朝面对西夏、辽国、金朝、几乎连连败仗;明朝面对蒙古、女真、倭寇、安南这两个朝代面临外界环境都差不多;但是宋朝实行“岁币”政策,以极小的代价,每年十万两白银的代价换来几十年甚至数百年和平;而明朝实行“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祖训,总是以最大的代价来解决边境危机问题。

国家边境一旦有难,朱家皇帝身上流氓基因就发作了,挽起袖子抡起胳膊就开打,一点谈判艺术都不讲,御驾亲征最后导致“土木堡之变”,一场战争的花费是宋朝“岁币”几百倍甚至上千倍,连年征战必定导致国库空虚,打到明神宗时期,明朝的疆域已经退缩到了秦朝疆域那么大。

除了以上几种原因造成明朝贫穷之外,笔者认为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朱元璋的“分封藩王”制度。朱元璋吸取汉晋亡于分封,唐朝亡于藩王节度使,宋元亡于“君弱臣强”失败教训,开创了有自己特色“以藩屏帝室”,将自己的儿子都封了藩王,他们不但待遇优厚,还手握重兵,雄视天下;明朝藩王还规定,如果中央有奸臣弄权,可以打“清君侧”旗号勤王。朱棣抓住了这个朱元璋这个漏洞,夺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后,为防止重蹈覆辙,开始进行削藩行动。

朱棣为了强化皇权,规定藩王不得干涉地方军事事务,不得擅自离开封地,结交地方官员。藩王们不能干涉地方军务,不能参加科举做官,不能成为商人,这就是所谓的“分封不锡土,列爵不临民,食禄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士农工商,并能世袭罔替。

这些藩王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薪俸,就的生育更多子女,因此各地藩王成了“生育机器”,他们的任务就是创造人类,致使朱家宗室人口暴涨,到了嘉靖时期登记在册明朝宗室就达16万人,到了明末时期,藩王宗室人口连同朝廷给开资相关服务人员,已经超过了一百万。明朝皇帝传了17代,每经过一代藩王数量会等差级增加,藩王底下的郡王镇国将军将会以等比数量级增长,有明一朝共产生266位藩王,如此惊人数字触目惊心。

这些人的俸禄这是一个巨大的开销;如果两宋的财政收入都用了养军的话,那么明朝大部分财政收入都用来养这些蛀虫。举个例子,嘉靖时国库收入130万金,朝廷支出却高达241万金,支出项目占第一位的就是藩府宗室开支,第二位是武职开支,例如镇国将军,辅国将军,这些都在藩王以内,说白了,还是宗室开支。

明朝为什么这么穷,除了农业税低,有效征税耕地少,商业税少,战争花销巨大外,笔者认为明朝藩王制是造成明朝贫穷的最主要原因,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还能世袭罔替,这些皇室宗亲的开支透支了大明财政,他们无度的土地兼并造成大批流民,最终推到了明帝国大厦。

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可以留言交流,敬请关注。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代两百多年中,先后出现了几十位皇后。但带着遗憾而死去的,却只有这么一位。 她不是别人,正是清太祖努...
原创 元... 在我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两次少数民族统一,分别是元朝和清朝。我们都知道元朝主要的统治者是蒙古族。 这个...
原创 溥... 光绪驾崩后,慈禧以“继承同治、兼祧光绪”的名义,立三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宣统的意思,就是要宣...
原创 清... 在中国古代,一直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掌权者为了能够将整个国家完全的掌控在自己手中,大兴农业,...
原创 大... 一半国土险沦丧,这个历史时期出现在晚清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之一。当时,中国疆域面临着巨...
原创 原... 有时候国家之间的交往和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一样的,当你强大有钱的时候,身边总是围绕着很多人巴结你,讨好你...
后晋开国功臣桑维翰为何要坚持讨... 五代后唐末年,石敬瑭向契丹称儿,割让“幽云十六州”,致使中原无险可守,中原汉族之后遭受了四百多年的北...
原创 清... 清朝时期,皇帝的后宫妃嫔都住在紫禁城中的东西六宫。可是都说皇帝拥有三千佳丽,这么多人怎么住的下呢? ...
原创 太... 1851年,广西桂平的金田村,天刚破晓,村庄却早已热闹非凡。洪秀全手持一把镰刀,站在两万多名农民的队...
原创 三... 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在北方被曹操基本整合完毕,东南又被孙权经营起来的情况下,才在荆州获得了立足之地。 ...
原创 7... 提到民国四大家族,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宋家三姐妹,其中有一句话总结得相当贴切:“大姐爱财,二姐爱国,...
原创 一... 在奉系军阀的历史中,有这样一位将军,他并不是因为军事才能而出名,而是凭借自己通过著书赚取收入的方式,...
原创 原... 喵仔爱读史奇闻趣史第四百二十八讲,独家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我已授权“维权骑士”! 导语:天下之...
原创 清... 近代时期的中国,也就是晚清统治时期,备受外国列强的欺辱,领土、资源也被人肆意宰割。清政府因为其错误的...
原创 古... 退休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古代常用“致仕”“告老”“乞骸骨”等词汇来形容...
阿富汗古代和中世纪简史 内部是沙乌·舒贾·乌尔·穆尔克(Shauh Shujah Ool Moolk)宫殿的内部,他是卡布尔...
韩复榘夫人给张宗昌让坐,张随口... 输出靠谱、有料的战争史,欢迎关注“今晚听历史”! (接上文)张宗昌有三个数不清:兵数不清、钱数不清、...
原创 秦...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历史上的皇帝,大多数都对于自己的陵墓格外重视,而号称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更是...
原创 原... 《万里走单骑》第二季。 由洛阳出发,再到世界瓷都景德镇,途径东方大港,如今终于来到了中国八大古都之...
原创 赵...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时期战火纷飞,不论是《三国演义》的书籍,还是影视剧的播出,让我们对这个时期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