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史上五位巾帼英雄,冼夫人被称为神,第三位皇帝为她写诗
迪丽瓦拉
2025-09-04 08:06:21
0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女子未必不如男”,“妇女可以撑起半边天”,在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上,妇女对社会进步的贡献相当大,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是如此。例如,唐朝武则天皇帝,大力提拔庶族地主,开设武举和殿试,打击门阀政治,奖励工商业发展,使唐朝国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后来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基础。近代女革命家,号称“鉴湖女侠”的秋瑾,为了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党人树立了榜样。不过,纵横国史在本文并非要介绍这两位,而是要谈谈史上哪些堪称名将的巾帼英雄,她们横刀跃马,杀向敌阵,立下无数赫赫战功。

第五位——梁红玉。公元1227年,金军第二次南下中原并攻破宋都开封,宋徽宗、宋钦宗两位帝王均成为金国的阶下囚。同年,康王赵构在商丘称帝,而后便一路向南逃亡,先是到建康(南京)、绍兴、宁波、杭州,最后漂泊海上,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实在是丢尽了帝王的脸面。不过,宋朝也不缺乏抵抗派,例如,宗泽、岳飞、张俊、刘光世、韩世忠、梁红玉等抗金名将。梁红玉,韩世忠夫人,南宋著名爱国女将领,多次击败金军,堪与穆桂英齐名,后受封为安国夫人、护国夫人。公元1130年,金兀术挥师南下,十万大军横扫宋军,高宗赵构一路逃往海上,丝毫不敢做抵抗。金军北还时,韩世忠、梁红玉带领八千水师在黄天荡设伏,拦截金军,与之大战48天,金军战败而逃。若是当时各路宋军及时到达战场,抑或是梁红玉手中有足够的兵力,估计金兀术的十万大军会全部命丧长江。

第四位——瓦夫人。每当谈到明朝抗倭名将,人们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他们屡次出海迎战倭寇,并将其打得怀疑人生。其实,在这些名将出现之前,有一个非常耀眼的抗倭女英雄,她便是壮族人心目中的“第一巾帼英雄”瓦夫人。瓦夫人是广西土司首领,身为女性的她却对军旅生活颇为热心,时常带着两把大刀上阵杀敌,还自创“瓦氏双刀枪阵法”,并屡试不爽。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大肆骚扰中国东南沿海,由于卫所兵腐朽无能,倭寇如入无人之境,甚至兵临南京城下。不久,瓦夫人率领田州、归顺州、东兰州等土司兵6000余人前往江浙抗倭。1555年,瓦夫人奉命到漕泾镇截击倭寇,因敌众我寡而身陷包围,在千钧一发之际,瓦夫人亲自披挂上阵,往来突入阵中,大破倭寇。同年四月,瓦夫人在金山卫再次击败倭寇,阵斩2000余人;不久,瓦夫人在王江泾围剿倭寇,率领主力全线出击,杀敌4000余人,为抗倭以来之最大胜利,一战而扭转东南抗倭战局。

第三位——秦良玉。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曾说过:“纪念花木兰,要学秦良玉”,也就是说在他眼里,秦良玉的地位和影响力要远远高于花木兰。事实也是如此,秦良玉是唯一得到封侯的女性将领,也是唯一一位可以单独列传,被写进正史相将行列的巾帼英雄。秦良玉,何许人也,四川重庆人,世袭石砫宣慰使,大明后期优秀将领。早年的秦良玉嫁给丈夫马千乘,组建白杆兵保卫大明西南边境,立下赫赫战功。1599年,杨应龙在播州发动叛乱,并突袭明军大营,秦良玉率白杆出战并将之击败,然后乘胜追击,连破七个营寨,为南川路战功第一。1621年,秦良玉率师抵达山海关,派遣兄长秦邦屏领兵三千驻防浑河,与努尔哈赤几万女真兵展开厮杀,若不是原明朝降将李永芳献计,努尔哈赤难以取胜。1630年,皇太极入关劫掠中原,秦良玉进京勤王并得到崇祯召见,而后为其写诗四首,以示重视。秦良玉从北京回川后,主要是和张献忠作战,并屡屡将其痛打,以致张献忠见到白杆兵就夺路而逃。

第二位——洪宣娇。在广州传教失败后,洪秀全、冯云山两人便前往广西老表黄盛均家活动,想在大瑶山地区打出一片新天地。可惜,当地不适合传教,洪秀全害怕艰苦劳累就回到了广东老家,冯云山则一人单枪匹马披荆斩棘深入广西腹地发展拜上帝教,并将之发扬光大。冯云山在发展男性会员时十分得力,但对于女性会员则显得力不从心,而善长组织宣传的洪宣娇则正好弥补了他的这一短板,两人一起将拜上帝教发扬光大,以致时人有“男学冯云山,女学洪宣娇”之说。洪宣娇不但宣传得力,上阵杀敌也不下于号称“冲锋第一人”的丈夫萧朝贵,她时常充当大军的开路先锋,与苏三娘并称太平天国女将“双星子”。洪宣娇上阵杀敌时,不但身先士卒,而且激战正酣时便宽衣解裙,杀得对方毫无还手之力。时人曾记载到:“战酣,萧王娘解衣纵马,出入满清军。内服裹杏黄绸,刀术妙速,衣色隐幻,一军骇目。”实在是威风得很。

第一位——冼夫人。杜甫在评价诸葛亮时说到“两朝开济老臣心”,说的是诸葛亮一生效力于刘备、刘禅两代帝王,并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实,南北朝时期有一位将领,她一生效力于梁、陈、隋三个朝代,堪称三朝元老,三代名将,她就是号称神人、岭南圣母,被周总理成为“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冼夫人是广东人,俚族首领,一生致力于稳定岭南政局,为祖国的大一统事业做贡献。公元569年,广州刺史欧阳纥发动叛乱,冼夫人带领族兵前往镇压,并亲自披挂上阵杀敌,欧阳纥战败被俘。公元590年,番禺将领王仲宣举兵反隋,岭南各地土司首领纷纷举兵响应,一时间声势十分浩大。为此,冼夫人出兵迎战,配合隋朝大军作战击败王仲宣;而后,冼夫人披挂护卫隋朝招抚使裴矩巡视各州,岭南由此得以平定。隋文帝曾下诏劝慰冼夫人:“夫人宜训导子孙,敦崇礼教,遵奉朝化,以副朕心”。因冼夫人对岭南贡献巨大,《隋史》、《北史》、《资治通鉴》等正史均有关她事迹的记载。

其实,中国古代著名的女将领远不止这五位,屡败柔然,捍卫北方边境的花木兰;挂帅抗辽,捍卫大宋的穆桂英;坚持抗清,号称“天国小龙女”的苏三娘等等,她们所建立的战功,丝毫不下于同时代的男性将帅。只是在“重男轻女”的封建时代,她们往往被忽视,得不到与男性将帅一样的待遇。不过,在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她们一定可以大放异彩。

本文由“纵横国史”原创,欢迎关注,带你涨知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在《庆余年》中,有六位实力接近大宗师的人物,他们的境界几乎触及顶峰,但遗憾的是,最终没有一位能够突破...
原创 关... 《三国演义》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部经典小说,其中的英雄人物关羽更是家喻户晓。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更是广为...
原创 明... 明朝自开国之君朱元璋到覆亡之帝朱由检,共有16位皇帝。然而,位于北京的明皇陵却只埋葬了其中的十三位,...
原创 石... 942年,契丹的皇帝耶律德光派遣使者前来后晋,质问关于后晋招纳吐谷浑一事的情况。面对契丹方面的强大压...
原创 刘... 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历史片段,大家都耳熟能详。这个故事不仅仅源自于徐庶的推荐,还有众多诸葛亮...
原创 刘...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讲述的是魏、蜀、吴三国之间长时间的纷争与争霸,乍看之下似乎只是三...
原创 李... 引言: 铠甲在身,气吞万里,胸中暗藏着难以言喻的曲折。那熟悉的“秋畦私窃谷”的小偷,寂寞的夜晚下,他...
原创 朱... 历史上有位名人曾说过:“明朝没有明君,清朝也没有昏君。”对此,我的看法截然不同。先不论清朝是否真的存...
原创 历... 第一个反骨仔是魏延,他是三国时期的著名将领。刘备曾称赞他为可以独当一面的杰出大将,魏延的一生中建立了...
刘邦分封制度:汉朝国祚长久的秘... 刘邦分封制度:汉朝国祚长久的秘诀 刘邦建立汉朝之初,面对的是一个历经秦末战乱、楚汉相争而支离破碎的天...
原创 朱... 纵观明朝历史,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初期,凭借其治国有方,尤其在洪武年间,他成功地整顿了朝政,政治形势一...
原创 日... 1939年9月24日,驻扎在正定、行唐及灵寿的日本步兵独立31大队和伪军守备队共约1500人,联合向...
原创 康... 清朝的历史是一段复杂而深邃的篇章,如同一幅难以解读的画卷。如今,许多人谈起清史,常常带着愤慨和不满,...
原创 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皇后被视为皇帝的正妻,她掌握了宫中的内政事务,位高权重。自周朝以来,皇帝的妻子被正...
原创 第... 在风起云涌的乱世之中,很多英雄豪杰的光辉往往会被埋没,直到有一天他们才被识破其真正的价值。而在三国的...
原创 曹... 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争夺中原霸权的一场重要决战,发生于公元199年。当时,袁绍在击败公孙瓒后,控制了...
原创 荆... 荆轲刺秦王:历史的背后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不论是历史课本还是民间...
原创 明... 前言: 历史的终结,往往并非轰轰烈烈的爆炸声,而是在一片寂静中缓缓透露出令人不安的预兆。明朝,这个...
原创 诸... 蜀国丞相诸葛亮,在征讨曹魏的过程中病逝,享年54岁(53周岁)。作为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家之一,诸...
原创 她...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因其坚持的独立国策,使得它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为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