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韩国总统是最高危的职业,其实相比于青瓦台魔咒加持的韩国总统,日本首相的危险性也是很高的;日本历史上遇刺的首相多达9人,虽然因为日本首相走马换导致比例比高,但是人数堪称是各国之最了;
一,伊藤博文(身亡)
伊藤博文是日本的第一任首相,也是明治维新的核心骨干,日本宪政之父,号称“东方俾斯麦”。
伊藤博文曾经四次组阁,前后任期长达七年,任内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看过《走向共和》的朋友应该都对剧中的伊藤博文印象深刻,更对甲午战争的惨败刻骨铭心;
相比于中国,伊藤博文的大部分精力其实是放在了朝鲜半岛上;
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的日本海海战(对马海峡海战)获胜后,伊藤博文被任命为第一任韩国统监,并于明治四十年(1907年)迫使大韩帝国签订第三次日韩协约,将大韩帝国变为日本的保护国。使日本登上了东亚头号强国的地位。
明治四十二年(1909年)10月26日,伊藤博文在哈尔滨受朝鲜爱国义士安重根刺杀而身亡,终年68岁。
二,原敬(身亡)
原敬是日本第19任首相,也是首位打破萨长藩阀政治的首相,被称为日本第一位平民首相。组织日本第一次的政党内阁,
也因此得罪了不少原萨长藩阀的人。因主张平和外交而被右翼盯上,最终
在任内被暗杀。
三,滨口雄幸(重伤,后身亡)
滨口雄幸是日本第27任
首相
,号称雄狮
宰相
。在位时期强行推行金本位和裁减军费一个亿。1930年,因对金本位币原外交政策和裁减军费决定的不满,陆军内部激进派成立了以采取军事政变手段改造国家为目标的秘密组织“樱会”。11月14日滨口首相在
东京站
站台上被一名
右翼
青年袭击,所幸滨口没有被刺死。不过,9个月后的1931年8月26日,这颗子弹还是要了滨口雄幸的命。
失去强有力领导的内阁急速失去凝聚力,政局陷入一片混乱。滨口遇刺事件不仅成为
内阁
瓦解的导火索,也是日本走上太平洋战争毁灭道路的转折点。
四,犬养毅(身亡)
犬养毅,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朝元老重臣、资产阶级政党政治家,曾支持孙中山建立同盟会。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不久,当年12月犬养毅出任日本第29任首相,时值全球范围的经济大萧条,日本军队又侵略了中国东北引发欧美不满,日本内外形势十分复杂。
犬养毅以积极的财政政策对抗经济危机,但因削减军费而得罪军部,进而为自己日后被军人刺杀埋下诱因。
“九一八事变”后,犬养毅拒绝军部想要吞并满洲的决议,转而想用中国东北形式上的主权同中国换取东北经济利益的实际支配权,为军部所不容,1932年5月15日,被军部右翼分子山岸宏、三上卓等人枪杀身亡。史称“五一五事件”,
“五一五事件”在日本政治史上是一个很大的事件。随着犬养毅首相的被暗杀,政党政治也一命呜呼了,以后的内阁永远是“举国内阁”,唯军部马首是瞻。像后继首相
斋藤实
一上台,就赶紧承认了“
满洲国
”政策。
五,高桥是清,第20任日本首相(身亡)
六,斋藤实,第30任日本首相(身亡)
七,冈田启介,时任第31任日本首相(躲过一劫)
你没看错,这3位首相是同时遇刺的,这便是日本历史山大名鼎鼎的“二二六兵变”;
二二六事件
,又称“
帝都不祥事件
”或“
不祥事件
”,是指1936年2月26日发生于日本的一次失败兵变。日本帝国陆军的部分“皇道派”青年军官率领千余名士兵对政府及军方高级成员中的“统制派”与反对者进行刺杀,最终政变遭到扑灭,直接参与者多被处以死刑,间接相关人物亦被调离中央职务,皇道派因此在军中影响力削减。而同时增加了日本帝国军队主流派领导人对日本政府的政治影响力。
二二六事件也是日本近代史上最大的一次叛乱行动,也是1930年代日本法西斯主义发展的重要事件。
日本陆军中的“皇道派”势力就此衰落,日本国内曾一度流行以刺杀方式达到政治诉求的活动也就此终止,军方对于政府决策的影响力也大增。从此以后日本焊死了军国主义战车的刹车,并朝自我毁灭的方向一路狂奔;
在此次事件中,两位前首相
高桥是清和斋藤实均被刺杀身亡;时任首相的冈田启介命大侥幸躲过一劫;
八,岸信介(受伤)
岸信介是日本第56任、57任首相。甲级战犯,双手沾满了中国人的鲜血。
1936年起任“满洲国”产业部次长等职。1939年回国后任商工次官。1941年起历任东条英机内阁的商工相、国务相兼军需省次官。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后作为甲级战犯嫌疑被关押,但因其亲美反共立场颇得美国青睐而于1948年获释。其后,岸信介成为战后日本政界右翼的鼻祖,被称为“昭和妖怪”。
1959年1月,岸信介去华盛顿在新安保条约上签字。归国后等待他的是几十万人的示威队伍包围国会议事堂。岸信介的倒行逆施激怒了日本人民,愤怒的示威队伍日以继夜包围首相官邸起。但是岸信介却扬言:“就是死,也要搞安保改定!”这时岸信介政府竟然出动机动队,残忍地杀害了东京大学学生领袖桦美智子。义愤填膺的示威群众打着“为桦美智子报仇!”的大标语牌,将反对和抗议运动更升一级。1960年7月14日,岸信介参加自民党新任总裁池田勇人招待会,被右翼团体“大化会”成员荒牧退助刺伤。
他在任内曾出访台湾,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1960年,岸信介不顾国内民众强烈反对而强行修订日美安全条约,并宣称台湾包括在该条约“远东”地区适用范围,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和侵犯领土主权。
1987年8月7日,岸信介病死。
岸信介也是安倍晋三的外祖父;
九,安倍晋三(身亡)
关于安倍晋三遇刺就不在赘述;有意思的是,他和他的外祖父都是在7月被刺杀,只是他的运气明显没有他外公那么好,不愧是“昭和老妖”!
十,三木武夫(轻伤)
是的你还是没看错,还有第十个;三木武夫是日本第66任首相;
1974年首相
田中角荣
因为洛克希德丑闻下台后,通过椎名裁定意外上台,然而2年后却因为治理腐败损害党内大派系利益而被迫下台。
严格来说三木武夫并没有遇刺,只是被人暴打了一顿;1975年6月16日三木武夫首相在东京武道馆脸部遭到殴打受轻伤。所以不归为遇刺首相也说得通;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政治主张。三木武夫在自民党内较早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呼吁恢复日中邦交。在对外关系中主张美、中、苏三边并重,维持睦邻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