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唐朝猛将罗艺为什么要造反?游走在太子与秦王之间的日子太难了
迪丽瓦拉
2025-09-04 11:34:56
0

罗艺的造反就像一场闹剧,朝廷的讨伐大军还没走出长安,他的首级已被左右砍下传送到了京师,既然如此不得人心,为何他还要自寻死路呢?

要想说明白这个问题,还要先从罗艺的发迹史说起,因为他牵扯到了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利益。

从幽州总管到李姓燕王

从家世上说,罗艺的出身并低,可以说是隋朝的军二代,父亲罗荣是隋朝左监门将军。

虎门无犬子,罗艺也是隋朝的虎贲将军,他从军早,作战勇敢,善于骑射,屡立战功,但史书记载,此人性桀黠,刚愎不仁。

隋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发兵攻打高丽,罗艺被安排在涿郡督军,受右武卫大将军李景节制。

罗艺为人凶悍,他的军队也和他一样,战斗力极强,但属于出力不讨好一类的,上司李景就对他颇有成见,两人经常对着干,于是罗艺对李景怀恨在心。

为了报复李景,罗艺曾诬陷他谋反,但李景是隋朝开国功臣,参与了隋朝众多战役,如隋灭陈之战,尉迟迥之乱,攻打过突厥和吐谷浑,深受隋炀帝的信任,所以,罗艺的举报毫无说服力。

但罗艺的机会也很快就来了,由于罗艺驻军在临朔宫(河北卢龙一带),这里除了储备着很多军需物资,也有不少奇珍异宝。

隋末变民蜂起时,临朔宫也就自然成了眼中钉、肉中刺,变民军纷纷前来抢夺。留守将赵什住、贺兰宜、晋文衍等人无力抵挡,此时就显出罗艺的本事了。

他率本部人马出战,屡次击退变民军,渐渐声名鹊起,深得士卒爱戴。但同时也招来了赵什住等人的嫉妒,对他尽兴挑剔,还认为他起了二心。

罗艺经过一番思虑后,认为天下渐乱,自身处境艰难,倒不如趁早反了。于是,在一次杀退变民军回营后,他下令拘捕了郡丞,赵什住等人一看风向不对,为了保命,也不讲什么原则了,立马投降,接受罗艺指挥。

起事后,他先开仓放粮,将财物分给将士,赈济灾民,一举赢得了军民拥护。

对于罗艺的起兵,动静不大,但影响力不小,柳城郡(辽宁朝阳)、怀远镇(辽宁辽中)闻风而降,不肯归顺的渤海太守唐祎被杀。

罗艺改柳城郡为营州,以襄平太守邓暠为总管,他自称幽州总管,从此,摆脱了隋朝的控制,拥有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幽州是军事重镇,此乃兵家必争之地,罗艺统领幽、营二州,成为东北地区一股不容忽视的割据势力。所以罗艺自打独立后,访客如云,门庭若市。

炀帝死后。宇文化及就来接扰过他,但罗艺认为,他是隋室旧臣,怎能投靠弑君之贼呢!于是杀了使者,还为隋炀帝发丧三日。

后来夏国的窦建德、高开道也都相继拉拢过他,但罗艺都不为所动,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他自有打算,罗艺认为,幽州不过是河北一隅,乱世军阀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灭掉所有人,要么被人所灭。

鉴于第一种选择难度系数太高,所以,为了将来打算,他只有攀附一个有能力一统天下的靠山,才是上上策。

他想到了李渊,像窦建德、高开道都是乱贼,难成大事,而李渊就不一样了,贵族出身,家族势力庞大,必能成事。

当时恰好唐使者张道源在山东一带游说,听说罗艺有心归唐,于是立即派人与他联系,罗艺呈递奏章,正式投靠了唐朝。

罗艺投唐后,深得李渊器重,赐其国姓李,改名李艺,并封为燕郡王。当时隋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的两个儿子薛万彻、薛万钧也在其麾下效力,二人骁勇善战,被罗艺视为心腹,左右臂膀,他们也被唐分别封了上柱国、车骑将军。

此后,罗艺开启了在唐朝的人生岁月,说起来,这又是一把辛酸泪。

争储站队太难了

帝王之家争储一事,历来就是一笔不好算的账,罗艺归唐时,他也没想到自己还能卷入争储的漩涡中。

罗艺归唐,对于当时的李家来说,可谓是空手套白狼。幽州作为唐朝在北方的一块飞地,成了牵制河北群雄的一个战略支点。

正因如此,罗艺的压力也不小,没归附李唐时,门庭若市,归附李唐后,热度依旧不减,不过不再是来问好的,而是来干架的。

窦建德、高开道、刘武周等都恨不得将他大卸八块,因为在他们眼中,罗艺就像一个叛徒,大家都是土匪,你跑去要当正规军,这就好比坏了规矩。

第一个来揍罗艺的是高开道,他在渔阳,距离幽州不远,便是高开道没带兵来,而是只带了数人来拜访做客,当然这是一场鸿门宴。

不过一顿饭吃下来,罗艺表现得镇定自若,透露出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气场,所以高开道也没找开机会下手,最后只好离开了。此后,罗艺对高开道严加防范,高之后也没有再来。

第二个来者不善,窦建德也来了。他们两人本来就有仇怨,罗艺投靠唐朝后,在衡水曾打败了窦建德。

半年后,窦建德带了十万大军,但再次被罗艺击败,斩首五千余人。又过了一年,窦建德干脆带了二十万兵力来了,誓在拿下罗艺,但不幸的是,这次也失败了。

窦建德在实力上完全碾压罗艺,怎么连罗艺都拿不下呢?对于战争,兵力固然重要,但猛将也是成败的关键因素,罗艺在薛氏兄弟的帮助下,能够击败远道而来的窦建德,也就不意外了。

后来由于秦王围了王世充,窦建德要去救援,也没多大精力再惦记罗艺了。

虎牢关一战后,秦王一石二鸟,灭了窦建德、王世充两大劲敌,一时间功高盖世。但不久,刘黑闼就又起兵反叛了。

攻灭刘黑闼的战争,罗艺也参与了,就是通过这个机会与太子李建成搭上了关系。

刘黑闼先后两次叛乱,罗艺都是深度参与其中。第一次叛乱时,李神通、罗艺与刘黑闼激战,没有占到任何优势,直到秦王出马,形势才有所转变。

第二次叛乱时,李渊派出了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罗艺也再次披挂上阵,并且有出色的表现,收复了北方的廉州和定州。

刘黑闼被平叛后,罗艺也成了李建成队伍中的一员,并被太子推荐入朝担任了左翊卫大将军。罗艺为表忠心,不仅把骁将薛万彻派到东宫效力,而且还给他调派了三百名幽州突骑。

罗艺在军中以太子党自居,而且自恃军功,也没把秦王府的放在眼里。据记载,秦王左右的人一次到他军营中办事,不知何故,双方起冲突,罗艺还把秦王的手下狠揍了一顿。

对于这起事件,李渊也觉得罗艺过分,把他抓进监牢里关了几天,但之后又放了出来,依旧让他领天节军镇守泾州。

可见,罗艺深受李渊、李建成的爱戴,但与此同时也可看出,罗艺与秦王的关系恶化到什么程度!这也是武德后期众所周知的事实。

正因如此,在李世民上台后,罗艺心里一直慌恐不安。估计他心里在想:争储站队太难了,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一定选秦王。

一场闹剧式的造反

一场玄武门之变,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李渊提前下台了,法定继承人李建成死于亲兄弟之手,李元吉也因站错队搭上了性命。

但诡异的是,罗艺明明是太子党的人却被提拔了,李世民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尽管是个虚衔,但也算是高升,那么这是不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呢?

罗艺认为,这肯定是一个危险信号,李世民怎么会有那么好心放过他,说不定下一步就是剥夺他的兵权了,恐惧的氛围更加凝重。

而在此时,一个叫李五戒的女巫煽动罗艺妻子造反,她对孟氏说王妃有母仪天下的骨相,孟氏窃喜,又让她暗中察看了罗艺,女巫说:“王妃之贵,缘于大王,而今大王贵气已现,十日间当升大位!”。

此言一出,孟氏再也坐不住了,不断怂恿罗艺兴兵反叛,抢夺李世民的天下。罗艺本来就日夜担心李世民对他下手,对他来说,造反是死,不造反也犹如等死,所以,最后罗艺还是豁出去了。

于是,罗艺诈称奉密诏勒兵入朝,途中乘机占据了幽州。幽州治中赵慈皓暗中与城外的幽州将领杨岌谋划,准备对付罗艺,不料被识破后遭禁。

杨岌在城外察觉有变后,便立马发兵攻打罗艺,这样一来,罗艺的手下将士才知道所谓的密诏实际就是造反,所以没人愿意为他卖命。

杨岌的兵还没使劲儿,罗艺的部众已哗然溃散。罗艺无奈,最后撇下妻儿老小,只率数百人仓皇北逃,亡奔突厥。

然而就连这数百骑都不愿跟随他到突厥当鹰犬,一行人刚到乌氏驿(甘肃泾川县),左右趁其不备,就砍下了罗艺的脑袋,随即传首长安。

李世民先前得知兵变后,下诏命长孙无忌等人率兵讨伐,然讨伐大军还没走出长安,罗艺的首级已到了,这不是一出闹剧么?

罗艺死后,李世民革去了他的皇姓,将其首级挂在闹市示众,并逮捕了他的妻子孟氏、女巫李五戒,同在闹市斩首。罗艺的弟弟罗寿,也因连坐被诛。

罗艺作为隋末威震一方的猛将,身经百战,强悍骁勇,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也可见,当时的人们在经历多年战乱后,在心理上已经十分厌倦战争,他们更加渴望的是和平。

同时,在当时那种天下一统,四海归心的形势下,李世民推出偃武修文的政治路线,在当时已深得人心,罗艺造反犹如冒天下之大不韪,必败无疑。

那么,如果罗艺不造反,李世民是否真要杀他呢?

在玄武门之变中,太子党出力最多的冯立、谢叔方、薛万彻,他们都被李世民招降,且都得到了重用。

李世民还将自己的妹妹丹阳公主下嫁给薛万彻,后因征高丽未赏,薛万彻颇有怨言,被告发后,李世民也只是将他贬谪,到李治一朝,薛万彻被杀,也是受长孙无忌牵连。

从李世民对待太子党的遗臣来看,他并没有一味赶尽杀绝,也采取了招抚之策。

由此看来,如果罗艺不造反,他也未必会被无缘无故杀了,或许也是有活路的。

总之,罗艺起兵造反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只不过他的造反在当时的情况看来,犹如以卵击石,注定败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光... 从古至今,高官厚禄一直都是人人追寻的目标,为此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不择手段的,在古代,皇帝就是...
原创 如... 提起信陵君,大家应该有印象,我们曾在中学课文中学到过一篇古文,知道有这么一个人物,他是名列“战国四君...
原创 梦... 这几天,由刘亦菲与陈晓主演的电视剧《梦华录》终于透露出了一个关键的历史事件,给我们提供了具体的年代线...
原创 原... #头条创作挑战赛# 李国桢是明朝末期的一个勋臣,第十一代也就是最后一代襄城伯,出生在丰城,于崇祯三年...
澳洲华人眼中的抗战英雄刘光福 图为首次披露的刘光福先生青年时代留影(澳洲雷灿仪先生翻拍捐赠) 今年4月30日,广东中山籍华侨、澳大...
原创 他...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失败后,开始了艰苦的战略转移,长征的序幕由此拉开。长...
原创 二... 苏德大战是德国在二战之中的转折点,德国元气大伤,从战略进攻到战略防守。知道了结果的我们当然会开马后炮...
原创 朱... 党的一大13位代表中谁的年龄最大?有人说是董必武,不对,董必武生于1885年,1921年一大召开时3...
原创 北... 北宋仁宗年间,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郊外,一座被岁月遗忘的古墓因村民修渠而重见天日。 墓中一具骸骨,...
原创 原...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198期:北帝 文/王事情 封神榜上有一个霸气侧漏的神名:中天北极紫薇大帝。为...
汉高祖刘邦:从平民到帝王的传奇...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汉高祖刘邦的故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与勇气的光芒。他从一个普通的平...
原创 断... 一、千年土地买卖史:刻在基因里的财富本能 公元前9世纪的黄河流域,魏维用80枚玉片换来十亩良田时,大...
原创 宋... 公元979年初,宋太宗御驾亲征北上,一路十分顺利,开始的时候连连胜利。面对这巨大的胜利,宋太宗心花怒...
原创 最... 1964年10月14日,勃列日涅夫、谢列平与苏斯洛夫等高层领导联合策划,发动了一场政变,成功地将苏联...
原创 光... 清朝是我国封建历史之中的最后一个朝代,它和之前的封建王朝有很多的共同点,在那些共同点之中最为明显的是...
解密朱元璋痛斩开国功臣的深层原... 朱元璋与功臣的血色博弈:兔死狗烹还是职场大逃杀? 一、大众认知:朱元璋的“兔死狗烹”逻辑 说起明朝初...
千古第一牛人鬼谷子:他究竟是神... 曾有人说:“没有鬼谷子,就没有纵横捭阖,就没有群雄逐鹿。”令人咋舌的是,这位被称为“千古第一奇人”的...
原创 毛... 毛主席一生热爱读书,尤其钟情于《三国》这部经典之作。对于其中的刘备,伟人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刘备...
原创 美... 我国的建筑主要分为皖派、闽派、京派、苏派、晋派、川派,每一个风格都包含了当地浓郁的文化色彩。在国人的...
原创 一... 作为末代皇帝,溥仪的一生是充满着故事的。从他幼年时期开始,一直到1912年清王朝的覆灭,溥仪一直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