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览 | 博物馆展讯速览
迪丽瓦拉
2024-11-06 18:43:35
0

原标题:看展览 | 博物馆展讯速览

走近一馆一展,共飨文化盛宴。我们定期推出博物馆里各具特色的展览,邀您一起领略历史魅力、品鉴文化内涵、感悟时代精神。

中国考古博物馆

龙·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精品文物展

展厅:中国考古博物馆临展厅

时间:4月29日至12月31日

简介:展览分为“龙出东方”“龙行天下”“龙泽四海”三个单元,汇集112件龙元素文物,讲述中国八千年龙文化的起源、发展和演变,以及龙作为中华民族图腾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国家典籍博物馆

贞观——李世民的盛世长歌

展厅: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三、四展厅

时间:5月1日至8月25日

简介:展览分为“沙场战神 少秦王”“不世雄才 唐太宗”“万民之王 天可汗”“凡夫一面 李世民”四个部分,选取陶俑、壁画、金银器、织锦、石刻等文物249件,通过梳理唐太宗李世民的生平主线,窥探大唐贞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脉络,引领观众深入了解初唐历史文化。

山西博物院

壁上万千——山西宋金壁画中的众生气象

展厅:山西博物院主馆一层临时展厅

时间:5月1日至10月31日

简介:展览分为“家园”“家庆”“家风”“家愿”四个单元,汇集山西地区出土的宋金时期壁画、砖雕等艺术品89件,通过壁画中的众生气象,再现宋金时期的社会风貌、生活意趣、家风传承和美好愿望。

黑龙江省博物馆

华夏吉金——黑龙江省博物馆藏铜器展

展厅:黑龙江省博物馆专题展厅

时间:4月30日起

简介:展览分为“鼎簋有践 以享以祀——食器”“厌厌夜饮 不醉无归——酒器”“沃盥之礼 以水洁之——水器”“王于兴师 修我甲兵——兵器”四个单元,选取200余件以商周时期为主的青铜器藏品,集中展示青铜器的审美意趣和艺术内涵,深刻阐述商周至明清时期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性。

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

草木生光辉:航向世界的中国植物

展厅:中国航海博物馆三层风帆厅

时间:4月18日至7月29日

简介:展览共设“以食为天”“味蕾盛宴”“园林之母”三个单元,向观众展示中国本土谷物、水果、茶叶、花木等是如何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各国的,讲述中国植物经由海上丝绸之路航向世界、惠泽众生的故事。

苏州博物馆

亚述之王:亚述巴尼拔

展厅:苏州博物馆西馆二楼

时间:5月1日至8月4日

简介:展览分为八个单元,选取149件(套)大英博物馆藏亚述精美文物,文物年代上可溯及公元前900年,下至亚述考古学再发现的1885年,从学术史角度展示亚述考古与亚述学研究历程,再现亚述王朝的历史与社会面貌。

浙江省博物馆

丽人行——中国近现代女性图像展

展厅: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区一楼临展厅A

时间:4月28日至8月28日

简介:展览分为“觉醒与变革”“进步与抗争”“创造与声量”三个单元,选取120余件(组)展品,从意识觉醒、破局成长和能量影响三个层面展开叙事,形成女性觉醒与自我发展的脉络,深入展现中国近现代历史洪流中的女性力量,为当代社会带来思考。

杭州博物馆

“百万收藏:一座博物馆收藏一座城”特展

展厅:杭州博物馆南馆二楼、三楼临展厅

时间:4月28日至10月9日

简介:特展选取575套展品,其中434件来源于市民捐赠,以1949年5月3日的“杭州解放日”为起点,甄选代表群众集体记忆的标志性事件,讲述这座城市生活的点滴改变与社会发展进步,进而以杭州为缩影,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

止戈为武——两周青铜兵器与军事文化展

展厅:中国港口博物馆临展厅

时间:4月26日至7月4日

简介:展览选取235件两周时期青铜器,以青铜礼、乐、兵器为主线,穿插讲述两周时期著名战例、重要将领以及军事科技与军礼文化等,深入挖掘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独特魅力。

台州市博物馆

踵事增华——台州博物馆首届新入藏文物特展

展厅:台州市博物馆临展厅

时间:4月30日至6月23日

简介:展览从近年来新入藏的2000件藏品中选取122件(套)展品,通过“生于青烟”“凝于墨色”“镌于百相”三个单元,重点展示青瓷、书画、杂项等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近年文物藏品征集工作成果。

芜湖市繁昌区博物馆

岁月失语·骨石能言——人字洞遗址考古发掘专题展

展厅:繁昌博物馆临时展厅

时间:5月1日起

简介:展览分为“栉风沐雨”“人猿揖别”“探幽揭秘”“拾光流影”“畅想未来”五个单元,选取几十件动物化石和动物模型,展示人字洞遗址的发掘历程、考古成果及保护规划等,讲述古人类起源发展的历史,唤起人们对古生物和古人类的情感共鸣。

福建博物院

福建南岛语族考古成果展

展厅:福建博物院13号展厅

时间:2月10日起

简介:展览通过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的缘起、福建南岛语族的考古发现、福建史前考古与南岛语族三个部分,选取82件相关文物,展现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研究的学术历程、重要成果,展现福建早期文明海洋性、大陆性兼具的特征。

孔子博物馆

纤云弄巧——孔府旧藏刺绣文物展

展厅:孔子博物馆临展二厅

时间:5月1日起

简介:展览分为“绣通于画——欣赏类绣品”“绣以致用——实用类绣品”“织中之圣——缂丝”“针线艺事——绣具”四个单元,选取清代至民国时期刺绣文物130件,展现各具特色的刺绣之美及其工艺流程,再现当时的工艺水平、生活情趣和审美观念。

青岛市博物馆

五月的风——纪念五四运动爆发105周年展

展厅:青岛市博物馆临展厅

时间:5月1日至10月7日

简介:展览分为“青岛问题”的由来、五四风雷、青岛回归三个部分,共展出文物60余件套,历史照片200余张,其中不乏首次展出的革命文物和照片,讲述五四运动的缘起与历程,阐释、弘扬五四精神,鼓励广大青年关心国家的命运,担当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重任。

湖北省博物馆

惠此简书——睡虎地秦墓出土简牍

展厅:湖北省博物馆南主馆三楼

时间:5月1日至6月30日

简介:展览分为“秦简重光”“惠此简书”“江汉入秦”三个单元,选取29件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和木牍并展出墓主“喜”的最新复原头像,讲述睡虎地秦简的发现历程、主要内容及其背后的社会历史状况,再现江汉地区融入大一统的历史进程。

深圳博物馆

窑火遗萃——辽宋夏金时代的瓷作技艺

展厅:深圳博物馆古代艺术馆6/7/8号展厅

时间:4月30日至7月31日

简介:展览选取辽宋夏金时期的263件(套)陶瓷器,将辽瓷与汝窑、张公巷窑的青瓷同场展出,以瓷作技艺为独特切入点,从艺术审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分类梳理,展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民俗风情、审美意趣等文化内涵,生动呈现中华民族交融汇聚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

来源:国家文物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国家文物局今年将启动夏商文... 中新社北京3月25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从中国国家文物局25日在北京举行的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获悉,...
看,彩陶纹里的古老文化(感知文... 图为临洮县博物馆展厅。  临洮县博物馆供图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临洮马家窑文化研究院馆员赵志刚行走在...
原创 她... 孝庄太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女人,她为大清的稳定作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不可磨灭的,有很多人在提到孝庄的时候...
原创 李... 众所周知,西游记的故事背景发生在唐朝,因为唐僧的原型玄奘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的人物。历史上的李世民一...
原创 徐... 三国时期要在诸葛亮之前对刘备贡献最大的人,这个人就是徐庶。他原本是江湖侠客,突然间弃武从文,从此发愤...
原创 诸... 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发动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在渭水南岸对峙,在知道司马懿会固守不...
原创 大... 在追寻城市发展轨迹的同时,体验工业历史的脉动。定于3月22日20:09,由市委宣传部指导,淄博市融媒...
在博物馆看到奥特曼?南充市博物... 近日,四川南充市博物馆的一件文物火了,因为它的形象很像动漫角色奥特曼。网上走红的视频显示,在一间陶制...
萧何的知名度为什么远远不及张良... 首先,猎奇心理。 韩信从胯下之辱,到位列兵仙,完全就是人生逆袭的楷模,后来他被吕后联合萧何杀害,又涂...
原创 靖... 明朝对于“立嫡立长”是执行最到位的一个朝代,明朝后期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而明朝第二位...
项羽如何运用战略眼光和智慧来对... 项羽要运用战略眼光和智慧对抗刘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制定长远战略:项羽应认识到统一全国的...
原创 徐...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和十五军团在陕北吴起镇胜利会师后的一天,红军陕甘支队司令员彭德怀与红十五军...
原创 毛... 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
原创 庞... 孙膑被剜去了膝盖、脸上被刺了字,趴在猪圈里像一条狗一样大口吃着猪粪的时候,他的眼角已经闪烁着仇恨了。...
原创 李... 李斯是战国末期楚国人,为了飞黄腾达,他辞去了在楚国的官位,进入秦国成为秦相吕不韦的舍人。后来他得到秦...
原创 读... 汉军主帅韩信率领军队,在井陉口(河北省)一带与赵军交战,汉军用三万兵力,打败了赵军二十万兵力,是一场...
原创 燕...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公元前227年的秋天,天气异常的寒冷,荆轲的背影孤独而悲壮,...
吴起:从鲁魏楚的征途看战国改革...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烽火连天,在这风云激荡的历史舞台上,吴起是一会才华横溢且极具争议的人投入,他以其...
原创 儒... 前言 提起李振军,很多人知道他是个文职将军。他的妻子是贺捷生少将,岳父是贺龙元帅。 再往深处扒,会...
原创 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三国演义》的故事为人所熟知,但评话三国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实,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