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末年,原本臣服周朝的诸侯国纷纷割据,出现诸侯王凌驾于周天子之上,士大夫架空诸侯王的现象。其中,最有名的两次事件分别是“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公元前453年,原属晋国的士大夫“赵氏、魏氏、韩氏”三家联合,灭掉最大的智氏势力,随即将晋国的土地一分为三。趁周天子虚弱之际,上表请求册立为诸侯国。由此先秦从春秋五霸进入战国七雄的时代。
赵国、魏国、韩国作为战国时代新生的三股势力,为了能够与强齐悍楚等国抗衡,分别采取“远交近伐”的图强策略。昔日伙同一起瓜分晋国的盟友,逐渐成为水火不容的劲敌。三家中魏国地盘最大、军事实力最强,带领两个兄弟国联结强国,吞并弱国,魏国很快实现称霸战国的目的。所以,战国策曾记载说:
“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
齐魏战争夹杂着公仇私怨
伴随魏国的强大,各家诸侯国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要说秦楚等强国不满,连魏国的兄弟“赵国”和“韩国”也十分忧虑。在华夏疆域固定成型的情况下,魏国想要做大,只能从以前的强国手里抢夺利益。在接连不断的征伐摩擦中,魏国很快招惹上强大的齐国。一次是“围魏救赵”的桂陵之战,另一次是“减灶诱敌”的马陵之战,两次战争均以魏国惨败收场。更加巧合的是两次战争中,双方主帅竟是同门师兄的魏国庞涓与齐国孙膑。
庞涓与孙膑原本是同门师兄,两人共同拜鬼谷子为师学艺。庞涓天资聪慧,较早地修完学业,准备下山一展拳脚,机缘巧合下来到魏国,成为魏国的重要将领。孙膑相对没那么幸运,原想投靠师兄庞涓,一起给魏国效力,结果遭到庞涓“妒忌贤才”的虐待,一双膝盖被庞涓挖掉,幸亏自己装疯卖傻,又在齐国使者的运作下,逃出魏国庞涓的虎口。因为庞涓与孙膑私人恩怨的掺和,使得齐魏之间“桂陵”与“马陵”之战,在很大程度上有着公私双重属性。
齐国是老牌强国,“远交近伐”的经验更丰富
魏国虽然依靠吴起等人励精图治,实现称霸称雄的目标,但它作为新兴的诸侯国,除了军事的瞬间崛起外,缺乏与邻国的外交经验。相对没落的齐国,虽然没有过去的辉煌,毕竟曾在齐桓公的带领一下,有过春秋五霸的全盛时期,作为最早一批诸侯国,拥有数百年的治理经验,在“远交近伐”的手段上显得更加老练成熟。
齐国远居东方,又是盐铁富饶的大国,凭借游说拉拢、贸易利诱、武力威慑等方式,成功地拉拢到周边的小国,以此形成以齐国为核心的战国“亲友团”。再看魏国,西有秦国、北有赵国、南有韩国楚国、东边是齐国,相当于处于战国的中心位置。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魏国很尴尬,秦楚实力强悍,既不可能被拉拢,又不能强行攻打,只剩下赵韩两国。结果两次战役全因赵韩两国不愿意附属魏国,魏国才兴兵犯难。
从这个角度来看,魏国与齐国的摩擦交火中,很难能够取胜。换做是谁,面对老牌与新兴的强国之间,必然会选择成熟完善的一方。所以,“桂陵与马陵”之战中,齐国能够大获全胜,悠久的历史传承是无形的加分项。
庞涓的军事才能没有得到施展
庞涓是从鬼谷子,想必军事才能绝非等闲之辈。虽然史书描述两次战役时,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庞涓“轻敌贪功冒进”。抛开史料的记载,深入剖析下,整个先秦时期因为“大意轻敌”而导致败北的名将只有两个,一个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另一个是庞涓,而且庞涓更有意思,居然连续两次被齐国孙膑所蒙蔽。到底是孙膑骗人的手法高明,还是庞涓的智力太低?史料记载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少,都值得人怀疑。
真正造成首次“桂陵之战”失败的根源,是魏惠王没有给庞涓充分发挥的机会。按照史书记载说,孙膑故意派出精锐驱车逼近魏国都城大梁,故意给魏惠王施加压力,迫使魏惠王下令让庞涓撤兵回救,然后再于半道阻击庞涓率领的魏军,一场生死攸关的战役如此轻描淡写地取胜,是否有些贬低庞涓的味道呢。
但凡有些军事常识的将领都该知道,帅兵远征是不可能举全国之兵,即便是将领想这么干,作为君主也万不可能答应,不然自己的安全问题如何保障,他们也担心将领带走全部兵力后,万一临阵倒戈,转过身将矛头指向自己,又该怎么办。
所以,按照庞涓的作战方略,魏国大梁城必然有“守有余”的兵力,庞涓带着主力一举歼灭赵国,再回师驰援大梁城,与魏国守城兵力内外夹击齐国,纵使孙膑有奇才,也难以抵挡应对。不巧的是,魏惠王却接二连三急召庞涓回救。如此一来,最被动的人变成庞涓。魏惠王没有军事谋略,庞涓撤兵时,必然会面临赵国守军与齐国援军内外夹击的窘境,庞涓安能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