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的权谋之道有多高,从武则天要求摄政一事领略李治的帝王心术
迪丽瓦拉
2024-11-07 07:48:38
0

原标题:李治的权谋之道有多高,从武则天要求摄政一事领略李治的帝王心术

编者导读:中国历史上关于对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评价一直有一种这样的说法:”因为李治的懦弱无能,对武则天的惧怕,使得武则天从一介宫女一步步走向了皇后之位,直到最后篡夺李唐政权,开创短暂且又光耀的武周皇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随着武则天暮年由宰相张柬之发动的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天下才重新回到唐朝李氏的怀抱。关于武则天的功过是非本文暂且不论,重点只说唐高宗李治,通过武则天向唐高宗李治强势提出摄政的事件进行管中窥豹,去领略李治的帝王心术,去看看李治是否像传说中毫无主见和能力、怯弱胆小的一代君王。

从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李治患上风疾,武则天处理朝政开始,中间经历废后风波后,武则天才开始真正的涉足朝堂,和太子李贤、宰相郝处俊、李义琰、高宗李治,三方势力开始了虚与委蛇的权利之争。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趁着东巡洛阳之际,武则天向李治强势提出了摄政的要求,俨然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姿势,高宗李治经受不住武则天的咄咄逼人,只好无奈答应,回到长安后李治当殿宣布由皇后开始摄政,但是遭到了朝臣派的强烈反对,形势之下,皇后摄政之事只能作罢。

旁观者看之,同意摄政是被武则天所逼,取消摄政的决定是被朝臣所逼,李治这个皇帝当的怎么就这么窝囊呢!家里家里做不了主,朝堂朝堂做不了主,这主子当的还有个什么劲儿啊!赶紧退位拉倒吧!但是,真相果真如此?别忘了,他李治,可是李世民的儿子,通过这一次的摄政事件,让我们去了解在那看似被逼的表面下,隐藏着的是一副怎样的无招胜有招的至高权谋。

请注意:摄政一词的真正含义,如果之前的处理朝政是三方势力有事儿商量着来,谁说的对听谁的,谁的意见最有利听谁的。那么摄政则是口含天宪,说一不二,上至宗卿太子,下至万千黎庶,生杀予夺,皆决于摄政者一人之手,所缺者,唯皇帝之名耳。

众所周知,李治性格之中确实含有软弱的成分,但并非轻易妥协之人,对于权力更是从头到尾的迷恋,观察他的一生,用七年的隐忍扳倒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平百济、灭高丽,破士族之独大,开科举之新途,将李义府、许敬宗、刘仁轨等一干精明之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又跟武则天这种奇女子同床共枕三十年,一辈子做到了多数帝王想做都没能做成的许多事情,此等人物怎会是泛泛之辈?

这场让权大戏看似是李治被逼无奈,实则是李治的顺水推舟,到头来所有人都是输家,只有李治才是这场权力博弈的最大赢家。

李治知道,以他现在的病弱之躯,即使武则天不提摄政,李治不提摄政,朝廷百官也早晚会提摄政,只是他们的摄政人选是太子而非一介女流,到时候百官一旦提及,自己该如何应对,死死攥着权力不放吗?那样只会闹得父子离心,君臣失和,既然早晚要面对这一天,不如由自己开口提出。

可是拱手让出至高无上的皇权,李治甘心吗?舍得吗?既不甘心让权给妻子,又怎甘心让给儿子呢?可是如果等到朝臣提出让权,那时候就是不让也得让了。思来想去,由自己开口提出让位,但不是朝臣心中的人选,而是朝臣恰恰最不愿的那个人——武媚娘。

武媚娘毕竟是女流之辈,娘家人除了一个武承嗣,再没有任何势力,几个北门学士之中,虽然不缺才高八斗者,但说到底也不过是几个不得志的文人,根本翻不出什么花样,在这种情况下,妻子代政,对自己的权力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滑落,只要自己病况稍微好转,随时都能插一杠子,谁也说不出什么。

但是让儿子李贤代政,情况就会大大相反。唐朝自建国以来,父子相残的事情屡次发生——李世民造李渊的反,李承乾造李世民的反,李治也是在这种因素之下才承继皇位,所以李治不得不防着自己的儿子也会走李世民、李承乾的路子,没办法,老李家的基因就是这样。

一旦让儿子李贤掌控大权,李治就有可能像祖父李渊那样成为太上皇,即便到不了那一步,一国二主又怎么可能不乱,父子矛盾又怎么可能不被激发,就这一点而言,让儿子不如让妻子。

李治的这次让权,与其说是让权,倒不如说是警告,警告太子,警告文武百官。先说太子李贤,你小子别以为自己当上了太子,几位宰相夸你几句,你就敢跟你父皇叫板,就觉得自己有望成为千古明君,告诉你,不是那回事。

你父皇我才是皇帝,有我在,哪儿轮得到你上蹦下跳?就算我病重了,还有你娘呢,你这么不听话,就不怕你娘打你骂你教训你吗?乖孩子,听话,让你父皇我省省心。

再说文武百官,你们不就是觉得我久病不愈耽误朝政吗?不就是想要早点站队,为自己将来挣得一个拥立之功吗?我可以让出权力,但只让给皇后,我的妻子,让一个女人领导你们这群读圣贤书的大男人你们愿意吗?既然不愿意,就都给我老实点儿。

通过这样一次看起来让权的表演,把武则天、李贤、宰相的利益纠缠起来,让他们互相争斗、互相牵制,谁也别想独大和专权,然后自己就可以安心的养病,即便整天躺着,头上插满灸针,天下依旧牢牢的掌握在李治这只看似无力的手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东... 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彼此争夺霸权。这一时期的混乱,成了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一...
原创 《... 刑道荣和潘凤是《三国演义》中的两位著名武将,他们的台词在网络上也非常火爆。刑道荣那句“说出吾名,吓汝...
原创 三... 提到三国时期,相信大家都知道那是一个极为动荡的时代。战争频发,百姓苦不堪言,很多人甚至饿死在战乱中。...
原创 “... 三国时期,英雄豪杰众多,像吕布、关羽、张飞、赵云等猛将,都有着惊人的武勇。然而,如果要选出一个被认为...
原创 此... 好的,我将以更生动、通俗的方式改写这篇文章,同时保留原意并增加细节,让内容更易读,避免重复: --...
原创 1...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些女性的名字永远被铭刻在世人的记忆中,她们的故事代代相传。博尔济吉特·布木布...
原创 为... 在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纷争,曹操、刘备和孙权分别成为了三大领袖。虽然这三位人物各有不同的才能,但他们有...
原创 《... 公元25年,汉光武帝刘秀历经艰辛,先后消灭王莽势力和地方割据武装,成功建立东汉王朝,重振汉室江山。然...
原创 孙... 1949年,解放战争的局势已经逐渐明朗,蒋介石等国民党高层意识到留在大陆已经无望,最终决定逃往台湾。...
原创 三... 三国历史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许多人都对《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充满兴趣。《三国演义》不仅讲述了...
原创 中... 虎丘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古城区西北约五公里的地方,历史上曾是一个浅海湾,随着海陆变迁,这里逐渐形成了一座...
全国五省市九区县来沪,“重走行... 人民网上海10月19日电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在陶行知先生诞辰134周年纪念日(10月1...
黄河记忆承非遗,百年鸿茅展醇香... 2025年10月10日,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宝鸡市人民政府主办,以“品周风秦韵,颂大河鸿章”为主题...
原创 1...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在北京的协和医院病床上因尿毒症痛苦临终。此时,病中的溥仪不断喊着“河车丸...
原创 中...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非常独特的帝王,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没有设立皇后。这一现象引发了很多人的好奇,至今...
原创 彭... 在战争年代,彭德怀是极为活跃、战功显赫的大将军,毛主席更是曾称他为“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然...
原创 后... 后梁(907年—923年)是五代的第一个朝代。唐朝的天祐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晃(本名朱温,唐...
原创 为... 有句话说得好,当一个人20岁时读《三国演义》,会崇拜曹操的雄才大略,因为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被...
【甘美天下 州藏古今】甘州区图... 甘美天下 州藏古今 甘州区图书馆馆藏《周礼精华六卷》,(清)陈龙标辑,系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刻...
原创 秦... 好的,我将按照您的要求,把文章改写得更通俗易懂,增加细节描写,提高可读性,同时保持原意并实现消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