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的权谋之道有多高,从武则天要求摄政一事领略李治的帝王心术
迪丽瓦拉
2024-11-07 07:48:38
0

原标题:李治的权谋之道有多高,从武则天要求摄政一事领略李治的帝王心术

编者导读:中国历史上关于对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评价一直有一种这样的说法:”因为李治的懦弱无能,对武则天的惧怕,使得武则天从一介宫女一步步走向了皇后之位,直到最后篡夺李唐政权,开创短暂且又光耀的武周皇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随着武则天暮年由宰相张柬之发动的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天下才重新回到唐朝李氏的怀抱。关于武则天的功过是非本文暂且不论,重点只说唐高宗李治,通过武则天向唐高宗李治强势提出摄政的事件进行管中窥豹,去领略李治的帝王心术,去看看李治是否像传说中毫无主见和能力、怯弱胆小的一代君王。

从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李治患上风疾,武则天处理朝政开始,中间经历废后风波后,武则天才开始真正的涉足朝堂,和太子李贤、宰相郝处俊、李义琰、高宗李治,三方势力开始了虚与委蛇的权利之争。

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趁着东巡洛阳之际,武则天向李治强势提出了摄政的要求,俨然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姿势,高宗李治经受不住武则天的咄咄逼人,只好无奈答应,回到长安后李治当殿宣布由皇后开始摄政,但是遭到了朝臣派的强烈反对,形势之下,皇后摄政之事只能作罢。

旁观者看之,同意摄政是被武则天所逼,取消摄政的决定是被朝臣所逼,李治这个皇帝当的怎么就这么窝囊呢!家里家里做不了主,朝堂朝堂做不了主,这主子当的还有个什么劲儿啊!赶紧退位拉倒吧!但是,真相果真如此?别忘了,他李治,可是李世民的儿子,通过这一次的摄政事件,让我们去了解在那看似被逼的表面下,隐藏着的是一副怎样的无招胜有招的至高权谋。

请注意:摄政一词的真正含义,如果之前的处理朝政是三方势力有事儿商量着来,谁说的对听谁的,谁的意见最有利听谁的。那么摄政则是口含天宪,说一不二,上至宗卿太子,下至万千黎庶,生杀予夺,皆决于摄政者一人之手,所缺者,唯皇帝之名耳。

众所周知,李治性格之中确实含有软弱的成分,但并非轻易妥协之人,对于权力更是从头到尾的迷恋,观察他的一生,用七年的隐忍扳倒长孙无忌、褚遂良等顾命大臣,平百济、灭高丽,破士族之独大,开科举之新途,将李义府、许敬宗、刘仁轨等一干精明之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又跟武则天这种奇女子同床共枕三十年,一辈子做到了多数帝王想做都没能做成的许多事情,此等人物怎会是泛泛之辈?

这场让权大戏看似是李治被逼无奈,实则是李治的顺水推舟,到头来所有人都是输家,只有李治才是这场权力博弈的最大赢家。

李治知道,以他现在的病弱之躯,即使武则天不提摄政,李治不提摄政,朝廷百官也早晚会提摄政,只是他们的摄政人选是太子而非一介女流,到时候百官一旦提及,自己该如何应对,死死攥着权力不放吗?那样只会闹得父子离心,君臣失和,既然早晚要面对这一天,不如由自己开口提出。

可是拱手让出至高无上的皇权,李治甘心吗?舍得吗?既不甘心让权给妻子,又怎甘心让给儿子呢?可是如果等到朝臣提出让权,那时候就是不让也得让了。思来想去,由自己开口提出让位,但不是朝臣心中的人选,而是朝臣恰恰最不愿的那个人——武媚娘。

武媚娘毕竟是女流之辈,娘家人除了一个武承嗣,再没有任何势力,几个北门学士之中,虽然不缺才高八斗者,但说到底也不过是几个不得志的文人,根本翻不出什么花样,在这种情况下,妻子代政,对自己的权力不会造成什么太大的滑落,只要自己病况稍微好转,随时都能插一杠子,谁也说不出什么。

但是让儿子李贤代政,情况就会大大相反。唐朝自建国以来,父子相残的事情屡次发生——李世民造李渊的反,李承乾造李世民的反,李治也是在这种因素之下才承继皇位,所以李治不得不防着自己的儿子也会走李世民、李承乾的路子,没办法,老李家的基因就是这样。

一旦让儿子李贤掌控大权,李治就有可能像祖父李渊那样成为太上皇,即便到不了那一步,一国二主又怎么可能不乱,父子矛盾又怎么可能不被激发,就这一点而言,让儿子不如让妻子。

李治的这次让权,与其说是让权,倒不如说是警告,警告太子,警告文武百官。先说太子李贤,你小子别以为自己当上了太子,几位宰相夸你几句,你就敢跟你父皇叫板,就觉得自己有望成为千古明君,告诉你,不是那回事。

你父皇我才是皇帝,有我在,哪儿轮得到你上蹦下跳?就算我病重了,还有你娘呢,你这么不听话,就不怕你娘打你骂你教训你吗?乖孩子,听话,让你父皇我省省心。

再说文武百官,你们不就是觉得我久病不愈耽误朝政吗?不就是想要早点站队,为自己将来挣得一个拥立之功吗?我可以让出权力,但只让给皇后,我的妻子,让一个女人领导你们这群读圣贤书的大男人你们愿意吗?既然不愿意,就都给我老实点儿。

通过这样一次看起来让权的表演,把武则天、李贤、宰相的利益纠缠起来,让他们互相争斗、互相牵制,谁也别想独大和专权,然后自己就可以安心的养病,即便整天躺着,头上插满灸针,天下依旧牢牢的掌握在李治这只看似无力的手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在历代开国皇帝中,刘邦和朱元璋的出身最低,这决定了他们幼时好友也大多是屠狗吹丧、面朝黄土的底层人物,...
原创 魏... 在封建社会,文人最推崇的君主便是善于纳谏的明君,最为称赞的便是“明君贤臣”的盛世组合。在历朝历代的明...
原创 忽... 1283年,忽必烈亲自去招降文天祥:“我让你当丞相!”文天祥摇头:“国已亡,但求一死。”忽必烈不想杀...
原创 银... 1972年,在山东省临沂市的银雀山,政府准备在这里新建1座卫生大楼。就在工程紧张进行的时候,挖掘地基...
朱元璋明知道汉朝晋朝的前车之鉴... 朱元璋明知道汉朝、晋朝的前车之鉴(汉朝的七国之乱和西晋的八王之乱),为什么还要大肆分封藩王呢? 咱...
原创 朱...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朱元璋从一个贫苦的放牛少年成长为一国之君,历经了不少的艰辛,朱元璋的确称得上...
原创 第... 完颜阿骨打是女真第一代。这一代女真人捉了天祚皇帝、灭了大辽王朝。 完颜宗翰是女真第二代。这一代女真人...
原创 一...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一生功过,受人评说,其中,后世贬斥最多的,便是她拥有男宠。那么,一...
原创 和...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远红尘;他年应泛龙门合,认取香烟是后身。” 清朝时期,曾经有过一段辉煌的历...
原创 为... 宋太宗赵匡胤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世,不得不说,赵匡胤的一生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能够在乱世中建立一个大一...
原创 朱... 前言 在大明王朝的繁荣时期,朱元璋最能惹事儿的一个儿子莫过于混世魔王朱桂。他的一生似乎充满了传奇与争...
原创 他... 提到布衣天子,我们很多人都会想起刘邦,但历史上很多皇帝君王都是出生草莽。无论在正史上还是《三国演义》...
原创 刚... 雍正皇帝是大清入关的第三位皇帝,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关于雍正皇帝的疑点有很多,比如皇位、生母突然去世、...
原创 张... 陈婴是秦朝时期东阳县的令史(具体干的是狱史),因为陈婴从小便谨言慎行、为人诚实,所以在乡里还是比较有...
原创 就... 我国古代顶级美女到底有多美?自照相机发明之后,近代诸多美女的身姿、美貌都被真实地留存下来,但古代可没...
原创 项... 亥下之战,是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最后一战,战败后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大获全胜。有人说项羽把一手好牌打...
原创 商... “商圣”范蠡生活在春秋时期的楚国,范蠡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商业理论开创者。范蠡并没有出生在一个富甲...
原创 “... 把刘伯温和诸葛亮比较是不合适的。刘伯温在朱元璋的军队中担任辅导员,相当于刘邦的张良,唐太宗的房玄龄、...
原创 从... 从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辞职,看唐代高僧佛光禅师对弟子们的开示|文三只眼读史 2018年8月15日,中...
原创 说... 《红楼梦》里薛宝钗可算得上是才貌双全的美人,才气不输林黛玉,富贵容貌胜牡丹。薛宝钗作为薛家的千金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