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长安十二时辰》中,有一个人物非常特殊,此人只是一个宦官,可他却有着非常大的权力,皇帝落难到民间,只相信他一个人,平日里大家都称呼他为骠骑大将军。一个宦官能做到这个位置,确实是很特殊,此人在历史上也是有着原型的,他便是唐玄宗身边最出名的宦官高力士。唐朝其实是一个宦官专权非常严重的时期,不过在盛唐之前,宦官还是很难在朝中专权的。
高力士算是唐代第一个有权势的宦官,高力士原本是姓冯,他祖上是岭南地区著名的女英雄冼夫人,可惜在他那一辈,岭南发生动乱,高力士因此被阉割送到宫中,在宫内他一开始侍奉武则天,随后被高延福收为养子,之后他开始侍奉李隆基。当时的李隆基还没有当上皇帝,而高力士对他是非常忠心,在李隆基诛杀韦后以及太平公主的几次政变中,高力士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李隆基当政之后,对他也是非常信任。
根据《旧唐书》记载:“每四方进奏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玄宗常曰:“力士当上,我寝则稳。”从这不仅能够看出高力士的权力有多大,还能看出玄宗对他是绝对信任的,其实李隆基是一个天性凉薄的君主,当初跟着他一起政变的很多功臣,后来大多都遭到他的猜忌。为何高力士就不一样呢?我认为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由于高力士是宦官,他的一切都是来源于皇帝,因此在朝中高力士对皇权是无法产生威胁的,他只是是玄宗维护自己统治的重要工具,因此能让玄宗这么信任,甚至都会将国事交给他。
他在唐朝的地位可绝对不是一般宦官能比的,哪怕他没有专权,也比那些人影响力要大得多,《旧唐书》记载:肃宗在春宫,呼为二兄,诸王公主皆呼“阿翁”,驸马辈呼为“爷”。这些皇子皇孙们对他都是这样的态度,这在历史上更是非常罕见的事情,因为古代的皇族与宦官的关系非常微妙,这些宦官确实会有掌权的机会,可无论他们有多大的权势,在皇族面前,他们永远都是人家的家奴,但玄宗时期可以没有人会把他看作是奴才。
此外高力士他在朝中还有着非常大的官职,唐朝之前很少有宦官会在朝中担任一些官职,高力士不仅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后来还被封为齐国公。宦官做到这个份上,高力士也算是人生的赢家。那么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认为高力士这个人精于人情世故,他这一生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第一个词就是谨慎。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唐玄宗是什么人大家都清楚,他可是能一日杀三子,把儿子吓成精神病,在位时候疯狂换宰相,无论姚崇,宋璟,还是他养子王忠嗣,说翻脸就翻脸。
在这样的一个皇帝身边伺候,高力士要是粗心根本就活不下去,但谨慎成就了高力士,也毁掉整个唐朝。高力士并非是傻子,事实上他是唐宫里面为数不多的明白人,早年间他与玄宗俩人算是合作伙伴,共同发动政变,他又协助皇帝处理朝政,开创辉煌的盛世,可随着皇帝的年龄增大,高力士也开始摸清皇帝的态度变化,玄宗不再像年轻时候那样去勤政,而是纵情享乐,此时的高力士开始更多去涉足朝政,由于他在玄宗身边,他说话也非常管用。
朝中不少的高官都是因此上位的,像李林甫,王鉷这些人都是因为他的缘故才开始得到玄宗的重用,高力士帮助这些人,肯定是有着自己的私心,不过他还是为皇帝考虑,是玄宗现行的政策和态度需要这些人,高力士不过是推波助澜,但要说他真的看不明白这些家伙,那是不可能的。李林甫这些人专权,蒙蔽皇帝,自己在私底下去打击异己,朝政渐渐出现问题,这些事情高力士都非常清楚,之后唐朝情势急转直下,高力士也明白。
他一心为皇帝考虑,当然明白皇帝的江山出现问题,皇帝本人也会被卷进去,因此在玄宗打算将天下托付给李林甫的时候,高力士主动站出来反对,那么玄宗的态度就让他明白了,史书用“帝不悦”这三个字记载玄宗当时的反应。而高力士立马就改口,从此不再对这件事发表什么意见,这是他为数不多与玄宗唱反调的一次,我们也不清楚当时高力士心里到底想着些什么,不过从这件事里面可以确认出两点,第一,高力士心里是有大唐的,第二,他太过谨慎,看破也不会继续再说。
当时的大唐有谁了解玄宗呢?我相信没有人能比高力士更加了解玄宗,他可要比玄宗的儿女们更了解,毕竟俩人相处这么多年,玄宗在朝中的很多事情都是让高力士去处理,上至国家的政务,以及一些朝中大员的任用,下至玄宗的私事,像选美,修筑宫殿这些事情。高力士一个人负责这么多的任务,他还能一直得到玄宗的信任,这就能看出他太了解皇帝的喜好和心理,再加上自己谨慎,让他无论开元还是天宝,都是玄宗面前的红人。
第二个词,就是忠诚,高力士并非是真正忠于国家,否则他在推荐一些人的时候,不会去选择一些奸臣,他在朝中也并不是什么忠臣,他自己生活奢侈腐化,也没有起到什么好的作用,在引导玄宗享乐的事情上,他对国家的衰亡也要负一定的责任。这里说的忠诚,是他对玄宗一个人的忠诚,从在外藩跟随玄宗开始,到后来被李辅国流放外敌,高力士为玄宗而生,也为玄宗而死,在皇帝权势达到巅峰的时候,他默默陪在皇帝左右,在玄宗被儿子架空,晚景凄凉的时候,他也一样坚决护在玄宗的面前,能做到这点的人,真的是太少了。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