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毅6个月内连破齐国72座城,为何3年攻不下2座孤城?套路太深了
迪丽瓦拉
2024-11-07 15:22:11
0

原标题:乐毅6个月内连破齐国72座城,为何3年攻不下2座孤城?套路太深了

乐毅统帅五国联军伐齐,六个月内连破齐国72座城池,唯独留下莒和即墨两座城,这只不过是乐毅的一场政治阴谋罢了。

济西之战背景

燕王哙一直视尧舜禹为偶像,所以他倡导仁义。众所周知,尧舜禹以禅让而博得美名,所以丞相子之就抓住这个机会设局夺权。子之亲信苏代不断的忽悠燕王哙,强化燕王哙用贤让贤的理念,随后,鹿毛寿也开始忽悠燕王哙让贤。

在子之一批野心家的策划下,公元前314年燕王哙让位于子之,紧接着子之党羽继续忽悠燕王哙撤回所有权力。于是燕王哙将自己和太子派下去的300多名官员全部撤回,由子之亲自任命。明白人一看就知道,名义上是燕王哙主动禅让,实际上是子之党羽在推动,只有燕王哙一人看不明白。

子之成功登上王位以后便迅速更换官吏,一些失去权力的官员以燕太子平为核心形成反对派。公元前314年,以燕太子为首的反对派发动政变,燕国本来就弱小,驾驭不了大规模政变,于是燕国便求助于齐国。齐国打着帮助燕国平息内乱的旗号,趁机攻城略地,侵吞财富。燕王哙、太子平死于乱军之中,子之被齐军杀害后剁成肉酱。

齐军在燕国的所作所为,受到燕民的激烈反抗,加之诸侯国也不愿齐国就此独吞燕国,齐军在各方势力的压迫下,被迫撤军。燕民拥护燕昭王即位,燕昭王即位以后,立志为燕国报仇雪恨,所以他招贤纳士,奋发图强。燕国经过28年的发展,实力已经逐渐强大,燕昭王准备为燕国一雪前耻。

济西之战过程

当燕国势力逐渐强大之时,燕昭王便问计于乐毅可否伐齐,乐毅提出单靠燕国一国之力不足以与强大的齐国抗衡,要唆使齐国伐宋,让齐国成为众矢之的,尔后,举五国之力伐齐。——《史记》

燕昭王采纳乐毅的建议,派苏秦去齐国做卧底,目的是挑唆齐国伐宋,齐闵王前后三次伐宋,第三次成功拿下宋国,打破了国际平衡。宋国地处中原富庶地带,交通发达,商业发达,是各诸侯国眼中的肥肉,齐国把这块肥肉吃了,成为各诸侯国眼中的过街老鼠。

乐毅看时机已经成熟,提出出使赵国,乐毅本是赵国人,跟赵国关系不错,赵王不仅将相国大印交由乐毅保管,还愿意出面游说秦国伐齐。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调集全国兵力,任命乐毅为上将军,统帅五国联军伐齐。齐湣王闻报,派大将触子率领齐国主力军前去迎战,两军在济水之西相遇,济西之战爆发。两军兵力相当,大致在二十几万左右。由于齐军连年征战,战斗力不强,齐湣王为了让将士死战,以刨祖坟和灭族相要挟,使得齐军离心更无斗志。五国联军一个冲锋,齐国主力军溃不成军,主将触子落荒而逃,副将达子收拾残兵败将退守首都临淄。

此时乐毅认为伐齐的目的已经达成,齐国主力军已经击溃,五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很难再齐心协力。于是乐毅给了秦、韩两国一些好处,让他们撤军,派魏军南攻宋国,赵军北取河间,自己率领燕军直捣齐国首都临淄。临淄很快沦陷,齐湣王败逃。燕昭王封乐毅为昌国君,命他继续率领燕军剿灭齐国残留势力。乐毅在短短6个月内攻下齐国72座城池,齐国上下只剩莒和即墨两座城没有被攻破,燕军整整围困莒和即墨两城长达三年之久。

乐毅为何不攻莒和即墨两城?

关于乐毅为何长达三年时间对莒和即墨围而不攻,也是众说纷纭。

有的人说是因为燕国军力不足,燕国是借着五国联军之力打败齐国,燕国在围困莒和即墨时,其他诸侯国军队已经撤离,现在燕军是强弩之末,所以力不从心,无力拿下莒和即墨。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完全对,济西之战齐国主力军已经全部击溃,而且即墨前守城将领因主动向燕军发动进攻而战死沙场,所以燕军实力可不容小觑,倘若燕军进攻即墨胜算可不小。还有的人说是乐毅为了明哲保身,怕自己的功劳太大而引来杀身之祸,笔者也不这么认为。乐毅取得济西之战绝对胜利的时候,燕太子向燕昭王进谗言说乐毅久攻莒和即墨不下,是因为他自己想当齐王。结果燕太子被父亲揍了一顿。随后,燕昭王立刻任命乐毅为齐王,不过被乐毅拒绝了,燕昭王用人不疑让乐毅更加感动,乐毅立志为燕国效忠。笔者认为乐毅是故意不攻莒和即墨两城,原因如下:

1.改变战略,乐毅觉得只用武力征服齐国,是不可取的。乐毅率领五国联军进入齐国后,并没有烧杀辱掠,更多的是善待百姓,尊重贤人,减免赋税,为了赢得更好的口碑,还祭奠齐桓公和管仲,这时候的齐民纷纷服从燕国的统治。虽然燕国军队进入临淄后,也夺取财物和宗庙祭祀的器物,但是乐毅下令不能抢夺老百姓家中的财物。乐毅伐齐采用的是以政治为主,武力为辅的战略目标。由此可见乐毅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也是非常成熟的政治家。而当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池时,他就希望完全放弃用武力屈服,希望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使用怀柔政策彻底让齐国屈服。

2.践行一统天下的政治理想,乐毅伐齐目的并不是单纯为了兼并,他想践行一种仁德思想,为统一天下做准备。三国时期魏国的夏侯玄也是这样看待的,乐毅是想推行儒家的“仁道”主义,用暴力手段兼并齐国不是他最终的目的,阐明燕王的仁义,为一统天下做准备,这才是乐毅的意图。如果为了使燕国强大,而丧失仁道,反而得不偿失。——《乐毅论》

总而言之,乐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能够随着局势的变化而及时调整战略的重心,实行一系列的怀柔政策来麻痹齐民,效仿“田氏代齐”笼络人心。田氏能够取代姜氏,当初就是实行怀柔政策,到处邀买人心,当齐民得到好处以后,自然拥护新的君主。

乐毅在攻下齐国首都临淄以后,给了老百姓一些好处,比如减免赋税,老百姓得到好处以后,都纷纷服从燕国的统治。古代君王只有得到老百姓的拥护,才能顺利执政,所以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乐毅效仿田氏代姜,采取怀柔政策,这是一种高明的政治手段,所以说乐毅是一位很难对付的政治家,一系列的怀柔政策背后只不过是一场政治阴谋罢了,政治满满都是套路。

为此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讨论

参考文献:

(西汉)司马迁著:《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修订本)

(西汉)刘向编:《战国策》,中华书局出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叶... 《——【·前言·】——》 1900年,八个列强瓜分了中国近十亿两白银的赔款,他们当时意气风发,觉得这...
原创 蒋... 蒋介石,近代民国时期的重要政治人物,拥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除了广为人知的蒋经国和蒋纬国外,还有一位...
原创 进... 要说北魏孝庄帝元子攸,他的一生既传奇又充满无奈,而且短暂异常。原本与皇位毫不相干的他,靠着好运和关键...
原创 土... 土耳其一直以来对中国新疆有着特别的关注。尽管两国相隔甚远,但土耳其对新疆的热情似乎从未减退,甚至可以...
原创 罕... 这是一张民国初期,1910年代的北京大栅栏老照片,可见其繁华热闹的景象,商号鳞次栉比,街上车水马龙,...
原创 抢... 顺治十三年(1656年)的一天,襄亲王博果尔奉皇帝之命入宫,顺治帝对他说:“我爱上了你的福晋,如果没...
原创 原... 刘氏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至夏朝,随着历史的变迁,刘氏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
原创 蒋... 中原大战结束后,蒋介石的心情格外激动。他从1929年1月到1930年10月,接连战胜了对手,成功实现...
原创 结... 中国的历史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清朝灭亡,历经了2132年的漫长岁月,期间共经历了20个朝代的更替。但真...
原创 原... 自从西汉黄巾军起义以来,中原的战争从未停歇,只有西晋曾一度实现过短暂的大一统。然而,晋朝因为发生了八...
原创 拿... 拿破仑·波拿巴,这位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崭露头角的历史人物,最终成为世界历史中举世闻名的帝王。他如何从一...
原创 明... 医生这个职业,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在古代,许多医生以仁心救人,他们医术高超、德...
准噶尔究竟干了什么,清朝要花七... 在清朝历史上,能让三个皇帝轮番上阵、打了整整七十年、最后还下狠手“灭族”的敌人,准噶尔可以说独一份。...
原创 历... 春秋时期的齐国,齐桓公继位后,任用管仲为国相。管仲的治国才能,使得齐国逐渐变得强大,国力充实,内部整...
原创 八... 晚清最耻辱的战争就是与多个国家宣战,最终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庚子国难让晚清失去了权威,彻底沦为外国列...
原创 李... 光绪二十七年九月二十六日(1901年11月5日),李鸿章在京城的病床上奄奄一息,已经无法发声,四周是...
原创 原... 清宫秘史一直是电视剧和小说中常见的题材,深受人们喜爱。清朝几百年的统治中,有一位女性不仅抚养了两位皇...
原创 日... 解放战争是发生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内战。不过,在与我解放军作战的国民党军中,居然有大量...
达拉特旗:河流沧桑巨变,治理之... 1973年,千万巨资打造的现代治水工程,在洪水面前不堪一击;而一百年前,一个民间水利专家仅用土法,就...
原创 刘... 长坂坡之战是三国历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事件,很多忠实的刘备支持者会幻想,如果当时曹操进驻襄阳后稍微迟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