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诸葛亮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超凡的智慧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成为蜀汉的中流砥柱。咱们都知道,关羽、张飞那可是蜀汉的猛将,跟着刘备一路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可您知道吗?诸葛亮心里最欣赏的六员大将,却不是他们。直到临终之际,诸葛亮才说出了心里话。今天,咱就来唠唠这六位深受诸葛亮赏识的大将。
先来说说王平。这王平原本是曹操阵营的,后来转投刘备。他没什么文化,识字不多,却有着非凡的军事才能。街亭之战,大家都知道马谡犯了大错,把军营扎在山上,结果被魏军围困,大败而归。可王平呢,头脑清醒,多次劝阻马谡,奈何马谡不听。战后,其他人都受了处罚,唯独王平因为表现出色,得到了诸葛亮的赏识。诸葛亮觉得这王平靠谱,有勇有谋,就把无当飞军交给他统领。这无当飞军,那可是蜀汉的精锐部队,个个身强体壮,擅长山地作战。能把这样一支重要的部队交给王平,可见诸葛亮对他的信任。此后,王平在蜀汉的军事防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镇守汉中期间,多次击退敌军,保一方平安。
再讲讲姜维。姜维原本是魏国的将领,在一次战斗中,被诸葛亮看中了。诸葛亮觉得这小伙子有胆有识,对军事也有自己的见解,是个可造之材。于是,姜维就投降了蜀汉,从此开启了他为蜀汉效力的生涯。诸葛亮对姜维那是相当器重,刚投降过来,就给了他五六千直属部队。要知道,诸葛亮可是惜兵如命的,能对姜维这么大方,足见对他的欣赏。不仅如此,诸葛亮还把自己的兵法都传授给了姜维,明显是想让姜维以后挑起北伐的大梁。后来姜维也确实没辜负诸葛亮的期望,在蜀汉后期多次率军北伐,为了兴复汉室的大业,那是拼尽全力,哪怕最后蜀汉大势已去,他还在谋划复国,这份忠诚和执着,令人敬佩。
陈到,可能有些人对他不太熟悉。他可是刘备的贴身护卫,跟随刘备多年,忠心耿耿。陈到统领着一支神秘的部队 —— 白毦兵。这白毦兵,那可是刘备早年的骨干精锐,战斗力超强。诸葛亮北伐前,为了保全蜀汉大后方,对各个军区都做了妥善安排。本来李严驻守永安前线吴蜀边境,后来诸葛亮用陈到替换掉了李严,名义上陈到还是李严的下属,实际上啊,是诸葛亮更信任器重陈到。把这么重要的部队交给他,还让他驻守战略要地永安,足以看出诸葛亮对陈到的看重。陈到在永安,兢兢业业,为蜀汉守住了东边的门户。
马忠,也是一员不可多得的大将。他是益州本地人,诸葛亮对益州本地的人才向来比较重视。马忠不仅有协助蒋琬处理政务的权力,而且还有南中军区的独立军事权。南中地区,地势复杂,民族众多,一直不太稳定。诸葛亮把这么重要的军区交给马忠管理,可见对他的信任和器重。马忠到了南中后,恩威并施,把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稳定了蜀汉的大后方。他在南中地区的威望很高,当地百姓都很爱戴他。
向宠,在蜀汉的将领中,也是一位值得一提的人物。他为人谦逊,对士兵很好,在军中威望颇高。赵云快退役,陈到被调到永安后,向宠就被提拔为了中部督、中领军。蜀军大部队北伐的时候,成都中央军区留守兵力大概大几千人,基本都是向宠负责统率的。万一成都附近的汉嘉郡蛮夷造反,向宠有义务随时带领中央守备军出击平叛。诸葛亮把成都的守卫工作交给他,那是对他能力和忠诚度的极大认可。向宠也确实没让诸葛亮失望,把成都守备得妥妥当当。
最后一位,是马谡。可能有人会说,马谡失了街亭,导致北伐失败,诸葛亮不是挥泪斩了他吗,怎么还会欣赏他呢?其实啊,诸葛亮对马谡的才华是非常认可的。马谡自幼饱读诗书,精通兵法,和诸葛亮谈论军事时,常常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让诸葛亮眼前一亮。诸葛亮觉得马谡是个可塑之才,一直想好好培养他,甚至想让他成为自己的接班人。街亭之战,诸葛亮力排众议,让马谡去镇守街亭,也是想给他一个机会锻炼锻炼。只可惜,马谡太过自负,不听劝阻,最终导致失败。但即便如此,诸葛亮对马谡的才华还是很欣赏的,斩马谡的时候,那可是痛心疾首啊。
您瞧,这六位大将,各有各的本事,各有各的特点,深受诸葛亮的赏识。他们在诸葛亮的领导下,为蜀汉的发展和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虽说蜀汉最终没能实现兴复汉室的大业,但他们的故事,却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好啦,今天关于诸葛亮最欣赏的六员大将的故事就讲到这儿啦。要是您觉得这故事有意思,就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一下呗,保准您往后的日子也能像诸葛亮一样,神机妙算,干啥都顺风顺水,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