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戊戌政变究竟是谁告了密?袁世凯为什么选择站在慈禧太后这一边?
迪丽瓦拉
2025-09-13 04:31:09
0

慈禧太后一生中曾发动过三次政变,每一次都使她稳固了自己的权力,并最终成为了晚清政坛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她的权力达到了无人可撼动的地步,堪比历史上的“武则天”,真正实现了大权独揽、权势滔天的局面。

其中,慈禧最后一次发动的政变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戊戌政变”,这个名字中的“戊戌”便是指1898年这一年。这一事件的发生,正好与“戊戌变法”相关联,二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戊戌变法”,亦称为“百日维新”,发生在1898年,其改革旨在通过一系列急功近利的改良,尝试使清朝走向现代化。然而,这场改革最终被慈禧太后及守旧派血腥镇压,9月21日,光绪帝被囚禁,改革派彻底失败。至此,维新派的所有举措都被宣告终结,光绪帝也被软禁在了瀛台,无法再行使任何实权。

关于戊戌政变的起因,有着广泛的讨论和认知。普遍认为,主要是因为谭嗣同和袁世凯之间的密谋。谭嗣同向袁世凯寻求支持,计划通过袁世凯的力量来限制慈禧太后的权力。然而,袁世凯却将这一计划告知了荣禄,荣禄随即将情报传递给了慈禧,促使慈禧发动了政变,重新掌握了朝政。

虽然袁世凯因告密而获得了慈禧的青睐,但实际上,袁世凯并没有直接参与到政变的行动中。实际上,袁世凯是直到政变发生后才将他与谭嗣同的谈话内容透露给荣禄的。这一信息让慈禧更加愤怒,最终下令执行对戊戌六君子的清洗,同时将光绪帝囚禁,彻底掌握了朝政。

然而,戊戌政变的真正深层原因并非仅仅是袁世凯的告密,更加复杂的是光绪与慈禧之间已经接近水火不容的关系。光绪帝早已不满足于自己名义上的皇帝地位,他渴望掌握实际权力,挑战慈禧的独裁。而慈禧则心知肚明,光绪帝如果得手,维新派的改革势必会让自己失去权力。因此,两人早已矛盾重重,最终必定上演一场权力的对决。

在这场政变前夕,另一位重要的维新派人物康有为悄然离京,令慈禧感到异常敏感。康有为作为维新派的核心人物,他的举动在慈禧看来,显然与维新派的政治阴谋息息相关。尤其是在戊戌变法如火如荼之际,康有为的离开让慈禧更加警觉,她开始怀疑有可能爆发兵变。为了避免在敌人先发制人之前被动受制,慈禧最终决定发动政变,提前夺回控制权。

虽然戊戌政变成功后,光绪帝未能带来中国的现代化,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维新派改革本身就存在着急功近利的盲目性。它虽然在某些方面试图引导中国走向近代化,但无法触及根本问题。中国那时真正需要的是一场全民族的觉醒,而不仅仅是上层的变法改革。

谈到袁世凯,他的政治手腕和野心几乎让他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特殊存在。袁世凯当时有着深厚的政治资本,他不仅得到李鸿章等晚清名人的支持,还被光绪帝任命为负责新军建设的关键人物。袁世凯的军事才能也使得他在政坛上迅速崭露头角。然而,尽管他的野心十足,但他从未甘心成为任何人的附庸。

如果袁世凯当时站在维新派一边,甚至可能有机会借着胜利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源和权力。可是,面对形势变化,他选择了站队慈禧一方,这并非是因为忠诚,而是基于他对时局的深刻洞察。毕竟,当时的维新派已经败局已定,袁世凯知道站在慈禧这一边,能为自己保全实力,为日后的政治上升积蓄力量。

而慈禧太后之所以拉拢袁世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看中了袁世凯的军事才能与政治价值。袁世凯已经成为了一个无法忽视的政治力量,而慈禧太后深知,依靠他的力量将有助于她继续巩固自己的权力。

从袁世凯的做法来看,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识时务者”,他精准地抓住了时代潮流,做出了最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对于历史的发展,袁世凯的投机取巧让人看到了他深沉的心机,但对我们来说,这样的做法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野心,也提醒了我们要在历史的巨轮中做出正确的抉择,坚守正道。

总而言之,袁世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人物之一,留下了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你怎么看待袁世凯的做法?欢迎参与讨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康熙墨地绿彩龙纹盘,龙纹密码... 清康熙墨地绿彩龙纹盘 龙纹密码与天价的碰撞 一、瓷器名称与基本特征 这是清康熙墨地绿彩龙纹盘,以墨...
原创 伤... 1937年11月,上海迎来了一场惨烈的战役,整个城市笼罩在悲剧的阴影下。经过三个月激烈的淞沪会战,中...
原创 朝...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愿这篇文章带给您愉悦的阅读体验。 ...
原创 张... 张鲁是三国时期一位颇具特色的军阀,凭借宗教背景和道教力量,他在乱世中成功建立了一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政...
《永乐大典》失佚记 经过数十年的酝酿和筹备,1405年,明成祖朱棣命名儒姚广孝、解缙等组织朝臣文士、宿学老儒共2169人...
黄河清风·丝路人物史话|奚康生... 奚康生(467年—521年),本姓达奚,北魏名将。《魏书》记载奚康生为河南洛阳人,其实这是当时对南迁...
原创 1... 1992年,俄罗斯首任总统叶利钦在苏联解体后首次访问美国,当时的美国总统是老布什。苏联的解体意味着曾...
原创 朱... 1941年初的某一天,朱德总司令突然召集了359旅旅长王震,告知他即将承担一项特殊而重要的任务。 ...
原创 东... 在西晋灭亡之后,随着皇室成员的南逃,经历过八王之乱的司马睿最终抵达江东。江东的地理位置远离中原战火,...
原创 1... 在山东省胶东半岛的西北部,有一个县级市,名叫黄县,也就是如今的龙口市。龙口虽然地理面积不大,但其经济...
原创 1... 1944年深秋,桂林城笼罩在沉重的硝烟中。守卫这座城市的不足三万士兵,面对的是日军的十万大军,他们装...
原创 唐... 公元755年12月,安史之乱爆发了,由于唐玄宗根本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所以也没有在军事上做任何准备。...
原创 曹... 在三国时期,各个历史人物的形象与性格各具特色,鲜明而独特。以曹操为例,他不仅聪明伶俐,而且擅长任用人...
前线战报、战役总结 33件百团... 据记者梳理,在最新公布的第六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有5个项目是抗日战争期间保存下来的珍贵档案...
原创 古... 西汉王朝的灭亡源于王莽的篡位,但在他短暂的统治下,由于一系列不合理的政策,新朝政权在建立之初便陷入了...
原创 姜... 有一位评论者提到,姜维作为一位打工人,竟比老板更加热爱自己的事业。因此,很多人将姜维视作三国时期忠诚...
原创 1... 1996年,考古学家们已经开始对秦始皇陵进行考古研究,然而由于当时技术手段的局限,许多关于秦始皇陵的...
原创 刘... 在三国时代,政局动荡不安,长期流传着一种说法,称若能得到“卧龙凤雏”,便等同于掌控天下。而在三国时期...
原创 《... 《藏海传》讲述的是藏海全家遭遇灭门之后,他侥幸逃脱,并怀着与仇人同归于尽的决心展开复仇的故事。失去了...
原创 张... “我和他在伦敦相遇时,谈到共产党的崛起,他满怀感慨,脸上甚至流露出一丝自豪。” 张学良回忆起这段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