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中的二郎神称号元代杂剧篇
老赵闲聊二郎神的真人真君之辨9
老赵闲聊神怪中的二郎系列四十二
老赵闲聊二郎神祈雨主题图像系列15
老赵花钱艺术图像笔记八十四
作者 老赵
之前我们说到,南宋李心传、洪迈、朱熹三人的生卒,都生在11**,死于12**,大致算是同时代人,那么为什么在诸如《宋会要缉稿》、《宋大诏令》、《宋史》等官方的敕封中,在李心传的编年史书中,在号称宋代太史公的洪迈的如是我闻的第三方纪录中,二郎神在徽宗宣和政和年间的封号,都是真人,为什么到了理学大儒朱熹嘴巴里,却变成了真君了呢?我们上次从史料记载的缺漏的可能性上进行了探索,大致的结论是 ,史料的不充分陈述方式固然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二郎神的在官方文本中从无真君之载的状态,基本说明,两宋官方大致也就是对他并无真君之封。这里需要注意,两宋官方只承认李氏二郎神。
朝廷大臣洪迈、张浚,朝廷专修国史的李心传都异口同声地称二郎被徽宗封为真人,而只有朱熹一个人称二郎被徽宗封为真君。这其中可能有多重维度。上次我们阐述了史料的不充分陈述问题、以及大观整顿前后神号可能存在的混乱状态、封神礼制成型前后的可能性,以及社会面普遍存在的将神灵称呼进行抬举的习俗。参见:
灵显真人花钱 胡坚藏品
为了更好地考察二郎神称号的历史演变轨迹,我们以下就二郎神在宋元时期的称呼演变作一个简单梳理,上括五代,以宋元为主。二郎神的称呼十分繁杂,既有官方的敕封,也有社会层面的正称,还有俗称、昵称、简称。上次我们梳理了五代北宋/金代/南宋时期的情形,参见:
今天我们继续梳理元代时期的情形。由于元代的二郎表述开始呈现诸如杂剧这样资料丰富的文本,杂剧文本是市民社会文化消费的特征,他与纪念性的碑记文字、笔记野史、乃至文人诗词均不同,他具有强烈的迎合基层消费趣味的特征。所以也出于篇幅太长,我们就将元代的二郎文本阐述分为两篇。将杂剧单列,其他的文字纳入记录篇。
元代时期
(1271—1368年)
官方敕封
元至顺元年(1330年)英烈昭惠灵显仁祐王 李冰次子
据《元史本纪第三十四 文宗三》记载:“元至顺元年(1330年),加封秦蜀郡太守李冰为圣德广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为英烈昭惠灵显仁祐王。”
《元史节要》也记载云:“加封秦蜀郡太守李冰为圣徳广裕英惠王,其子二郎神为英烈昭惠灵显仁佑王”。
清代和珅编撰的《大清一统志卷八十七》中同样系统追记二郎神在元代的敕封状况云:“ 汉中府。二郎庙,秦蜀郡太守李冰(至顺元年加封为圣德广裕英惠王)子二郎佐父治水有功,元至顺元年加封为英烈昭惠灵显仁祐王”。
二郎花钱 陆昕藏品
社会传播之二郎称呼杂剧篇
1、元代李文蔚杂剧《同乐院燕青博鱼》二郎神
李文蔚,元代戏曲作家。生卒年、字号不详。真定(今河北正定)人。曾任江州路瑞昌县尹。从元好问、李治、张德辉等金遗老游于封龙山。至元十七年(1280)后,曾寄书白朴,时白已五十五岁,其年岁当相近。白朴有题为“得友人王仲常、李文蔚书”的〔夺锦标〕词,其中写“谁念江州司马沦落天涯,青衫未免沾湿”,可知李在官场曾受挫折。
同乐院燕青博鱼
【金盏儿】比及问五陵人,先顶礼二郎神,哥也,你便博一千博,我这胳膊也无些儿困。我将那竹根的绳拂子绰了这地皮尘,(云)哥也,老实的博。(燕大云)我只是博耍子,有甚么老实不老实?(正末唱)不要你蹲着腰虚土里纵,叠着指漫砖上墩;则要你平着身往下撇,不要你探着手可便往前分。
这一段是燕和燕青博鱼的对话,是在鼓励对方下注博鱼。那么,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及二郎神呢?为什么问及五陵人,要先顶礼二郎神呢?
五陵,指西汉王朝五位皇帝的陵寝,汉高祖长陵,汉惠帝安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汉昭帝平陵,均位于现在西安西北方。据班固《汉书》载:“汉兴,立都长安,徙齐诸田,楚昭、屈、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后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盖亦以强干弱枝,非独为奉山园也。”另,“主父偃说上曰:‘茂陵初立,天下豪桀兼并之家,乱众民,皆可徙茂陵,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太始元年,徙郡、国吏民豪桀于茂陵、云陵。’”
这种抑制削弱山东豪强,充实山陵的做法。主要就是所谓的“强干弱枝”,斩断六国旧贵族与当地联系。但是这些被选中的对象有豪族也兼富商,多为刻意挑选的人物。《汉书武帝纪》载:“徙郡国豪杰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汉书 昭帝纪》载:“本始元年春正月"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
同时,这些豪强原先的田产房产就未必得到保全,不得不重新置业。所以,这些豪强是带着细软来到五陵,他们也遭受了重大创伤,到五陵后也发生了富商被无辜没收财产充国库的情形,所以就产生了一群无视礼法,不事正途,醉生梦死的子弟群体,他们就在风流玩耍上下功夫,成为倜傥浪子的代表。
由此,“五陵豪杰”、“五陵年少”,频频出现在后世诗词里,白居易《琵琶行》有云:“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乐府诗集》中录唐人于鹄《公子行》新乐府辞曰:
少年初拜大长秋, 半醉垂鞭见列侯。
马上抱鸡三市斗, 袖中携剑五陵游。
玉箫金管迎归院, 锦袖红妆拥上楼。
更向苑东新买宅, 碧波清水入门流。
李白《白马篇》云:
龙马花雪毛, 金鞍五陵豪。
秋霜切玉剑, 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
弓摧宜山虎, 手接太山猱。
酒后竞风彩, 三杯弄宝刀。
杀人如剪草, 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 从军向临洮。
叱咤万战场, 匈奴尽波涛。
归来使酒气, 未肯拜萧曹。
羞入原宪室,荒径隐蓬蒿。
李白《少年行》云 :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度春风。
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司马扎有诗云:
五陵射雕客, 走马占春光。
下马青楼前,华裾独煌煌。
韦庄本世家子弟,自称五陵年少 。他有诗云:
五陵豪客多, 买酒黄金盏。
醉下酒家楼,美人双翠幰。
挥剑邯郸市, 走马梁王苑。
乐事殊未央,年华已云晚。
综上所述,五陵年少,从汉唐至宋元,大致有两个意向,其一,任侠豪迈,其二、风流倜傥。
对于五陵年少的任侠豪迈, 同为元杂剧《萧何月夜追韩信》中的五陵年少用语大致符合:
第一折
【村里迓鼓】凭着我五陵豪气,不信道一生穷暴。(云)夫子抱麒麟而哭生不遇时。我若生在春秋那时,英雄志登时宣召。凭着满腹才调,非咱心傲。论勇呵那里说卞庄强,论武呵也不数廉颇会,论文呵怎肯比子产高,沦智呵我敢和伍子胥临潼斗宝。(等外并旦又住)
第三折
(驾上,云了)(萧何云了)(樊哙上,云了)(正末上,开)不想今日,得见官里面皮。
【中吕】【粉蝶儿】手摘星辰,脚平踏禹门潮信。吐虹蜺于丈丝纶。钓五国,平天下,怎教鱼龙一混。早则得志羽啪纶巾,再不践长途客身难进。
【醉春风】昨日看青山绿水剑光昏,今朝见白马红缨彩色新。便做一宵宫里梦贤人,也似这般准,准。三省吾身,五陵年少,端的一言难尽。(做探萧何,礼了)今日得见官里,谢丞相一人而己。
而对于对于五陵年少的风流倜傥, 元杂剧《同乐院燕青博鱼》中的五陵人用法则大致符合:
同乐院燕青博鱼
【金盏儿】比及问五陵人,先顶礼二郎神,哥也,你便博一千博,我这胳膊也无些儿困。我将那竹根的绳拂子绰了这地皮尘,(云)哥也,老实的博。
所以,比及问五陵人,先顶礼二郎神的意思,就是其实有了一个前提,那就是那个时候二郎神本身已经成为风流子弟的代言人,他既会打弹,也会蹴鞠,还能演艺,怪不得后世奉二郎神为蹴鞠祖师,戏曲祖师。其实,在北宋时期祭祀二郎神的祭赛活动中,宫廷就专门制作了各类风流技物供奉。可见彼时二郎神就已经是风流神灵,后世歌咏二郎神的词汇中,经常提及风流二字,诸如风流子弟安排之类。
所以,比及问五陵人,先顶礼二郎神,大概就是在说,你如果想去请教专业风流懂行的五陵人,那么得先顶礼膜拜一下二郎神,因为二郎神才是大家的风流祖师爷。同样,你现在要博鱼,博鱼也是一种玩法,你要博鱼成功,也得请教请教我老人家。
福神背二郎花钱 胡坚藏品
2、元杂剧《灌口二郎斩健蛟》赵煜 灌口二郎真君 清源妙道真君
内容大意:嘉州太守赵昱,忠良正直,心无邪佞。适值冷源河健蛟作祟,方欲为民除害驱邪,院主奉玉帝旨意召赵昱白日飞升。灌口民众立庙祀奉,尊为二郎真君。二郎神率眉(梅)山七圣及天兵天将,擒获健蛟及健神健鬼而共斩之。玉帝加封二郎神“清源妙道真君“。
题目作《眉山七圣擒妖怪》,正名为《灌口二郎斩健蛟》,简名《斩健蛟》。参照《孤本元明杂剧》本校录,不著撰者姓名。
第1章 头折
(冲末、外扮驱邪院主领鬼力上)(院主云)
造化阴阳天地中,神通广大显威风。
金阙庭中朝玉帝,掌判驱邪镇北宫。
吾神乃驱邪院主是也。掌领天丁神将,常临金阙庭中。今有下方一道青气,上接九霄,拨开云头观看,望见嘉州太守赵煜,平生秉性忠直,心无邪佞,治民有法,判断无私。今奉玉帝敕令,差天丁接引,正直为神,白日飞升。鬼力,唤将天丁来者。
......
第二折
(健蛟神领鬼力):发坚冲冠号健蛟,翻江搅海作波浪,喜来浪息船平稳,怒后尸横水面飘,吾神乃健蛟神是也,在此嘉州冷源二河内,千百余年,通灵显圣,一郡黎民,与吾升堂立庙,一年四季祭祀吾神,若是虔心至意,祭祀的吾神喜呵,风调雨顺,五谷收成,浪稳舟平,风恬云准,若祭祀的吾神烦恼,风雹乱下,损坏舯只,五谷难收,人民受害,掀房揭瓦,士庶不安,吾神春夏为害,秋冬藏之,嘉州人民焚香顶礼,血食一言之地,吾神今日无什么事,统领本部下鬼兵,去冷源河内散心游戏,走一回去,则我这黄金甲衬绛红袍,兴风作浪起波涛,凡夫若不将吾信,我着他水底身亡命不饶。
(二郎领奴厮儿抱刀鬼力狗儿上)
二郎:吾神乃嘉州太守赵煜是,也崮为吾神,禀性忠直,心无邪妄,以此白日长天,正值为神,灌江人民奏知圣人,与吾神立庙升堂,封吾神为灌口二郎真君之位,受一郡黎民香火,享祭,想想我做太守之时,老人来报,嘉州冷源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坏船只,所伤人民太重,血食一方,百姓受害。今已为神,欲要领本部下神兵,擒怒分健蛟,未蒙上帝敕令,不敢擅越,似此业畜好无礼也。
第三折
(正末唱)
【秃厮儿】三尖刀连头便劈,凤翎箭左右神射,我则见长枪阔剑雨点疾,他那里怎支持?可也难敌。
(健鬼云)这二郎神通广大,举起刀来,吓的我那碎屁儿直流。
......
(正末唱)
【尾声】将这些泼妖魔,擒向驱邪院内,都做了酆都饿鬼,平定了百姓永无忧,共享升平万万里。(同下)
......
(院主云)二郎神,你听者。因为邪魔健蛟,在于冷源河内,兴风作浪,损害生民,上帝致怒,差你领本部下神兵,同眉山七圣,擒拿住妖魔,明正其罪,将此三个邪神,斩于驱邪院前。二郎,加你为清源妙道二郎真君。以下神将,都着授封神位。你听者:
统领天兵斩健蛟,二郎神圣显英豪。
跨骑趁日白龙马,手掿三尖两刃刀。
嘉州黎庶受涂炭,冷源河内起波涛。
天兵怒战邪魔怕,山精野怪尽难逃。
健蛟斩首除残害,民安国泰胜汤尧。
风调雨顺皆欢乐,四海升平贺圣朝。
题目 眉山七圣擒妖怪
正名 灌口二郎斩健蛟
简述:
1、剧中以驱邪院主作为主持,派遣二郎神前去降妖。而且开始就是玉帝因为二郎神造福一方,所以特批白日飞升成仙。可见本剧就是一个道教文化的通俗剧。
2、二郎神为赵煜。
3、其成长逻辑是这样的,因为嘉州太守赵煜有仁政,所以玉帝敕令白日飞升,这是从凡人升为仙人的第一步。而且根据自述,上帝敕封的道号是灌口二郎真君,第二步,由于领旨灭妖,所以再次被上帝敕封为清源妙道真君。
二郎花钱 吾道鼠藏品
3、元代佚名杂剧《二郎神醉射锁魔镜》赵昱清源妙道真君 灌江口二郎神 二郎 圣郎
第一折
(冲末扮二郎引众上,开云)喜来折草量天地,怒后担山赶太阳。我是那五十四州都土地,三千里外总城隍。吾神姓赵名昱,字从道,幼年曾为嘉州太守。嘉州有冷、源二河,河内有一健蛟,兴风作浪,损害人民。嘉州父老,报知吾神。我亲身仗剑入水,斩其健蛟,左手提健蛟首级,右手仗剑出水,见七人拜降在地,此乃是眉山七圣。吾神自斩了健蛟,收了眉山七圣,骑白马白日飞升。灌江人民,就与吾神立庙。奉天符牒玉帝敕,加吾神为灌江口二郎之位清源妙道真君。玉帝敕令,着吾神镇守西川。因打这玉结连环寨过,有那吒三太子镇守此处。吾神就探望兄弟,走一遭去,然后回西川也未迟哩。吾神统领本部下神兵,直至玉结连环寨,相访那吒三太子,走一遭去。(下)
(正末扮那吒引众上,云)小圣乃那吒神是也。为因小圣降十大魔君、八角师陀鬼、铁头蓝天鬼、独角逆鳞龙、天边大刀鬼,更有四魔女:天魔女、地魔女、运魔女、色魔女。为降众多妖魔,加小圣八百八十一万天兵降妖大元帅。手下有副元帅野马贯支茄,首将是药师大圣。统领天兵,镇玉结连环寨。非小圣之能也。(唱)
(二郎引手将上,云)吾神乃二郎神是也。来到这玉结连环寨,报道有清源妙道真君特来相访。(报科)(末云)道有请。(见科)(末云)哥哥间别亡恙?(二郎云)吾神特来相访贤弟。(末云)哥哥为何至此?(二郎云)吾神因朝玉帝已回,往此玉结连环寨经过,特来相访贤弟。(末云)多谢哥哥探望。将酒过来。(把盏科)(末唱)
......
(外扮驱邪院主上,云)太极初分天地中,驱神使将显神通。金阙书名朝上帝,掌判驱邪镇北宫。贫道乃驱邪院主是也。今有那吒神与二郎饮酒,比试武艺,二郎神一箭射破锁魔宝镜,走了两洞妖魔:金睛百眼鬼、九首牛魔罗王。我差韩元帅追赶去了,怎生这早晚不见回来?(韩元帅上,云)小圣韩元帅,赶不上两洞妖魔,回上仙话去。(见科)(韩云)小圣赶不上两洞妖魔,回上仙法旨。(院主云)韩元帅,二郎神射破锁魔宝镜,箭上有二郎名字。则今朝一日,差天神背缚贫道的法旨,直至西川,与二郎说知,令他与那吒三太子,擒拿两洞妖魔去。若拿住,将功折罪;拿不住呵,二罪俱发。说与天神,小心在意,速去疾来。(下)
第二折
(二郎上,云)小圣郎是也。在玉结连环寨,与那吒演习武艺,因带酒射破锁魔宝镜,不知走出那一洞妖魔,恐怕上帝得知,怎生是了。鬼力们看觑着,若有天神,报复我知道。(末扮天神上,云)小圣乃天神是也。为二郎神与那吒三太子演习武艺,一箭射破锁魔宝镜,走了金睛百眼鬼、九首牛魔罗王。小圣奉驱邪院主法旨,差小圣报知二郎神与那吒,擒拿两洞妖魔去。驾起祥云,直至西川,报知二郎,走一遭去。(唱)
【南吕】【一枝花】我亲奉着东华圣帝差,谨领着北极尊神令。驾祥云离帝阙,乘彩凤上天庭,怎敢消停?早来到北极西川郡。则为那玉帝行宣限的紧,二郎因当日酒饮了三巡,因此上惹起今朝祸根。
......
(院主云)俺这壁二郎神出马,他神通广大,变化多般,身长万余丈,腰阔数千围,面青发赤,巨口獠牙。二郎变化显神通,掣电轰雷缥缈中。领将驱兵活灌口,杀败那法力低微牛魔神。探子,你慢慢再说一遍。(末唱)
简述:
1、剧中以驱邪院主作为主持,派遣二郎神前去降妖。可见本剧是一个道教文化的通俗剧。
2、二郎神为赵昱。
3、因为主要内容是要擒拿走脱的魔王,所以聚焦的并非是二郎神的成长,所以他的敕封号也就笼统地称为灌江口二郎之位清源妙道真君。
4、多了一个五十四州都土地,三千里外总城隍的封号。
《千文万华:中国历代漆器艺术展》展品
4、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二郎神 二郎君 清源妙道二郎真君 赵煜 灌口二郎
《二郎神锁齐天大圣》题目作《花果园赏仙酒金丹》,正名为《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简名《齐天大圣》。参照《孤本元明杂剧》本校录,不著撰者姓名。 记叙齐天大圣盗窃金丹、御酒,回到花果山水帘洞中,请来兄弟通天大圣、耍耍三郎开筵庆赏。二郎神奉敕命率梅山七圣,统领神兵天将,擒获诸妖,解至北极驱邪院主处发落。
这部杂剧收录于今《孤本元明杂剧》第二十九册第48页至75页,其中两页是各折的人物记录,顺便第76页始便是《灌口二郎暂健蛟》。
[大圣云] 上圣,齐天大圣倚仗他法力高强,神通广大,鬼兵外道,魍魉山精,久占花果山水帘洞,食啖生灵,不合有犯天条之罪,正当擒拏也!
[郭牙直云] 上圣,到来日摆列柙兵遮日色,密排猛将镇天关,筛锣擂鼓,凭着上圣手中三尖两刃刀,跨下独角异兽,细犬冲围破阵,金弹打散妖兵,量他到的那里也![正末唱]
【上小楼】你与我齐排阵角,忙施军校,呐喊摇旗,擂鼓筛锣,胆气声高。凭着这斩将刀,势力豪,擒贼斩盗,小可似入波中斩蛟名号!
[天丁云] 上圣,量他那邪魔,神通浅短,法力低微,有何难哉?众多神将可怎生统神兵剿捕妖魔,上圣试说一遍者。[正末唱]
【么篇】统天兵六甲神,仗天仙法力高。你与我各显神通,斗智施能,魄散魂消!
[郭牙直云] 上圣,俺到来日,杀的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将此妖魔,一鼓而平定也![正末唱]
杀的他无路逃,命丧夭,心惊胆跳。我着他便去无门,死生颠倒!
[郭牙直云] 上圣,凭着俺天兵浩大,神将威严,觑那山精鬼魅,外道邪魔,如那红炉镕片雪,利剑斩枯枝。上圣仗天威之勇,尽皆扫荡妖魔也![正末唱]
【十二月】 我将这齐天力剿,杀的那妖魔潜消,那里问石精水怪,魍魉山魈。我觑他似暄帘燕雀,端的是似鼠如猫!
[大圣云] 两阵之间,下了天罗地网,必然擒拏了齐天大圣也![正末唱]
【尧民歌】呀,摆列下天罗地网,怎生逃,俺这里布阵排兵索坚牢,狞神恶鬼逞麄豪,阔剑长枪列周遭。量也麽度,愁云暗碧霄,端的是滚滚征云罩!
[天丁云] 俺大小神将,统领天兵,跟着上圣,与齐天大圣斗胜,走一遭去。
[郭牙直云] 到来日战鼓连天,喊声振地,猛烈神摧山搅海,连珠炮有似轰雷。上圣,俺众神将统领大势天兵,擒拏齐天大圣走一遭去也![正末唱]
【尾声】我将那泼妖魔捉在阵前,齐天圣归入地曹。我着他伏降了圣帝依仙道,齐献着太上真仙万年表。[同奴厮儿下]
[抱刀鬼云] 则今日跟着上圣,与齐天大圣斗胜,走一遭去。颇奈泼魔神,恼犯二郎君,若还擒捉住,斩首不留存![下]
[大圣云] 吾神奉上帝法旨,俺梅山七圣,统领天兵,擒拏妖魔,走一遭去。雄赳赳排兵布陈,看吾神去邪归正。齐天圣莫说能强,怎敌俺梅山七圣![下]
......
[郭牙直云] 众位神只去了也,吾神领本部下神兵,擒拏齐天大圣,走一遭去。大小神兵,听吾神旨:到来日统领神兵下碧霄,扬威耀武显英豪。狰狞鬼力轰雷震,勇猛神员驾雾高。地网张开三四面,天罗布下一周遭。腾腾杀气遮红日,霭霭征尘罩锦袍。彩带云笼旗帜展,金盔风舞绛缨飘。神兵有似爬山兽,甲马过如出水蛟。震地锣鸣惊世界,喧天鼓凯卷江涛。剿捕妖魔宁宇宙,班师得胜献功劳![下]
(冲末外扮元始天尊领仙童上)(云)
太极初分道在先,清阳居上以为天。
鸿濛之始吾为长,历代尊崇亿万年。
吾神金阙玄元玉清圣境元始天尊是也。生于天地未分之先,道在太极鸿濛之始。混沌如鸡子,滋萌元气,混而为一,是太初也。自阳清者为天,阴浊者为地,阴阳既判,各有一端。
吾乃九天之祖,万圣之宗,吾今采日月之精华,乾坤之秀气,在于太极炉中,炼九转金丹,可差金童看守丹炉。金丹已成,请天上天下三界群真,赴金丹之会,有何不可?
神符宝箓镇三天,炼就金丹养圣颜。
群真庆会朝金阙,永保皇图万万年。
(下)
(齐天大圣上)(云)广大神通变化,腾云驾雾飞霞。三天神鬼尽皆夸,显耀千般恶咤。不怕天兵神将,被吾活捉活拿!金精闪烁怒增加,三界神祇惧怕。
吾神乃齐天大圣是也。我与天地同生,日月并长,神通广大,变化多般。闲游洞府,赏异卉奇花;闷绕清溪,玩青松桧柏。衣飘惨雾,袖拂狂风,轻舒猿臂起春雷,举步频那轰霹雳。天下神鬼尽归降,盖世邪魔闻吾怕。
吾神三人,姊妹五个:大哥哥通天大圣,吾神乃齐天大圣,姐姐是龟山水母,妹子铁色猕猴,兄弟是耍耍三郎。姐姐龟山水母,因水淹了泗洲,损害生灵极多,被释迦如来擒拿住,锁在碧油坛中,不能翻身。
我听知的太上老君,炼九转金丹,食之者延年益寿。吾神想来,我摇身一变,化做一个看药炉的仙童,搬倒药炉,先偷去金丹数颗,后去天厨御酒局中,再盗了仙酒数十余瓶,回到于花果山水帘洞中,大排筵会,庆赏金丹御酒,岂不乐哉!
不怕天符玉帝差,吾身忿怒夯胸怀。
仙酒灵丹延寿永,洞中排宴乐开怀。
(下)
真武二郎双面花钱 星星藏品
......
(乾天大仙云)天丁此一来有何事也?
(天丁神云)报的上仙得知,有齐天大圣扳倒丹炉,偷取金丹数十馀颗。又在御酒局中,盗仙酒数十余瓶。小圣不敢隐讳,特来报知上仙。
(乾天大仙云)此业畜无礼,将金丹仙酒盗去了,更待干罢。争奈此业畜,神通变化,极难擒拿,则除是清源妙道二郎真君,方可破齐天大圣。鬼力那里,便去请清源妙道二郎真君来者。
(鬼力云)理会的。二郎真君安在?
(正末扮二郎神引郭牙直、抱刀鬼、奴厮儿、狗儿上)
(正末云)吾神乃二郎真君是也,俗姓赵名煜,幼从道士李班,隐于青城山。至隋炀帝,知吾神大贤,封为嘉州太守。郡左有冷源二河,内有健蛟,春夏为害。吾神持刀入水,斩蛟而出。后弃官学道,白日冲升,加吾神清源妙道真君。今有乾天大仙相请,不知有甚事,须索走一遭去。
(郭牙直云)自从上圣入水斩蛟,玉帝知上圣有功,加封神位,非同容易也!
(正末唱)
【仙吕•点绛唇】自从我道隐青城,炼习心性,行忠正,克已存诚,一念遵先圣。
(抱刀鬼云)上圣自从炀帝封为嘉州太守,爱惜黎庶,束杖理民。因冷源二河健蛟为害,上圣治民有功,所以上帝不负功效,加封圣位也。
(郭牙直云)想上圣在生之时,拜嘉州太守,抚安黎庶。后遇冷源河健蛟作害,幸得上圣所除,今日正直为神也。
(正末唱)
【混江龙】随朝征聘,任嘉州太守牧民情。常则是优恤黎庶,减除了法治严刑。则为那郡在冷源弥二水,不承望绿波藏隐健蛟精,我可早入水持兵刃,霎时间波红赤水,登时间命夭亡形。
......
(乾天大仙云)二郎神,你说的差了也。你乃国家正神,岂惧妖怪齐天大圣也?
(正末唱)
【金盏儿】待教我统神兵,列天丁,我觑那神通变化齐天圣,他端的拿云握雾善飞腾。
(乾天大仙云)真君,你未曾得道时,在于人间,入水斩蛟。今已冲升仙位,正受清源妙道真君,可怎生近不的他?
......
(乾天大仙云)二郎真君,吾奉上帝敕令,着你统十万天兵,擒拿齐天大圣,走一遭。若拿住呵,上帝必有加封仙位也。
(正末云)小圣既奉上仙法旨,便点就神兵,擒拿齐天大圣,走一遭去。
(乾天大仙云)则要你小心在意者!
(正末唱)
【金盏儿】你看我恣威灵,显英能,我和那无端邪魔寻争競。
(乾天大仙云)凭着真君金弹、细犬、三尖两刃刀,量他到的那里也!
(正末唱)则我这三尖两刃刀,过处利如风,则我这弓开着金臂,细犬绛红缨。若逢着神威七圣将,端的他何处得逃生?
(乾天大仙云)真君,你便索长行也。
(郭牙直云)上圣,齐天大圣虽是神通广大,乃山野之精灵,怎出俺天兵之手?凭着上圣忠正威严,俺部下神将,量他何足道哉也!
......
(驱邪院主引鬼力上)(驱邪院主云)
太极初分天地中,驱神使将显神通。
金阙书名朝上帝,掌判驱邪镇北宫。
贫道北极驱邪院主是也,乃元始化身,太极之体。开皇初劫下世,紫云元年岁建甲午三月甲寅庚午时,符太阳之精,授胎金阙化身。......因为齐天大圣,盗了仙酒金丹,上帝已知,着清源妙道真君灌口二郎,领本部下神兵,同梅山七圣,擒拿齐天大圣。又着巨灵神助阵。此妖魔弟兄三人,大势山精,前来拒敌,被天兵都尽皆拿住。鬼力远远的望者,等二郎来时,报复吾神知道。
......
题目 花果园赏仙酒金丹
正名 二郎神锁齐天大圣
简述:
1、本剧中二郎神依然是道教神灵,因为从入仙道、元始天尊、乾天大仙、驱邪院主纷纷出场,就足以证明。
2、二郎神是赵煜。
3、同样遵循入水斩蛟,上帝敕封真君的故事模型。
榜题“二郎”花钱 泉水阁藏品
5、元末明初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灌口二郎 二郎神
第一本
湛露尧蓂一叶新宝筵祥霭丽仙宸
三元同降天王节万国均瞻化日春
第一折之官逢盗
(观世音上,云)旃檀紫竹隔凡尘,七宝浮屠五色新。佛号自称观自在,寻声普救世间人。老僧南海普陀洛伽山七珍八宝寺紫竹旃檀林居住,西天我佛如来座下上足徒弟。得真如正遍知觉,自佛入涅槃后,我等皆成正果。涅槃者,乃无生无死之地。见今西天竺有《大藏金经》五千四十八卷,欲传东土,争奈无个肉身幻躯的真人阐扬。如今诸佛议论,着西天毗庐伽尊者托化于中国海州弘农县陈光蕊家为子,长大出家为僧,往西天取经阐教。争奈陈光蕊有十八年水灾,老僧已传法旨于沿海龙王随所守护,自有个保他的道理。不因三藏西天去,那得金经东土来。
第八折华光署保
(观音引揭帝上,云)老僧为唐僧西游,奏过玉帝,差十方保官,都聚于海外蓬莱三岛。第一个保官是老僧,第二个保官李天王,第三个保官那吒三太子,第四个保官灌口二郎,第五个保官九曜星辰,笫六个保官华光天王,第七个保官木叉行者,第八个保官韦驮天尊,第九个保官火龙太子,第十个保官回来大权修利,都保唐僧,沿路无事。写了文书,要诸天画字。都画字了,则有华光未至。此时想必来也。(华光上,云)释道流中立正神,降魔护法独为尊。驱驰火部三千万,正按南方位丙丁。某乃佛中上善,天下正神。观音佛相请,须索走一遭。(唱)
【正宫】【端正好】差十大保官来,同九曜星君降,把唐僧于路堤防。天佛牒玉帝敕都交往,西天路收魔障。
【滚绣球】宣灵王将火部驱,胡总管将火律掌,火鸦鸣振惊天上,火瓢倾卒律律四远光茫。火丹袖五百,火轮踏一双,火葫芦紧缚师旷,使离娄拖定金枪。神中号作华光藏,佛会称为妙吉祥,正受天王。
【倘秀才】玉皇殿金砖是我藏,后土祠琼花是我赏,炒闹起天宫这一场。枪撞番四揭帝,砖打倒八金刚,众神祗索纳降。
【滚绣球】上天宫闹玉皇,下人间保帝王,保得他国无灾庶民无恙,因此上感威灵岁岁烧香。我将那五岳欺,五气掌,五瘟神遣之于霄壤,五音中徵为偏长。五星中让我在南天上坐,五方内将咱离位藏,谁不知五显高强。
(做见科)(观音云)天王,老僧今日为头,会十大保官,保唐僧西游去。恁诸仙圣众,如何主意?(华光唱)
【呆古朵】观音佛作保书名字,会诸天一处商量。则为宝藏在灵山,着这真僧离大唐。山水广多妖怪,途路远多魔障。因此上着众仙离阆苑,诸神往下方。
【笑和尚】二郎神神通广,五显圣驱兵将。顿剑摇环显出那英雄相,一路上保护唐三藏。轰雷掣电从天降,压伏定魔王。
【伴读书】我、我、我,使金枪法力强,恁、恁、恁,持宝杵威风壮。众神祗齐保护他无恙,恁、恁离了上方。他、他,往了西方,俺程程保护他消灾障。
【尾】诸佛众神多谦让,全在吾师做主张。保金经福无量,向花果山中再相访。
第四本正名作《朱太公告官司,裴海棠遇妖怪,三藏收孙悟空,二郎收猪八戒》其中第十六出写猪八戒在黑风山为妖,幻化为朱太公之子抢走了民女裴海棠。之后孙悟空救裴海棠回家,向她打听妖怪的底细,裴海棠说“那妖怪醉后则说,它怕二郎细犬。
(行者云)小娘子,你那丈夫好丑脸。(裴女背云)则你也不可觑者。(行者云)你也是妖怪?(裴女云)妾身是黑风山西裴太公的女孩儿,小字海棠,许配与山南村朱太公家为儿妇。为俺公婆家贫,俺父亲欲待悔亲。妾身每夜烧香告天,愿朱郎早得相见。不想被这妖魔化作朱生模样,将妾摄在此洞,不得见父母颜面。告尊神可怜。(行者云)我非神,我乃是大唐三藏国师上足徒弟,孙悟空是也。这厮是甚妖魔?(裴女云)他常自称魔利支天御车将军,又号黑风大王,诸佛不怕,只怕二郎细犬。(行者云)我今日经恁家过,我与你寄一个信,何如?(裴女云)如此,是师兄慈悲咱。小的每待写书,纸笔又没。师兄,则恁的寄口信,又恐无凭。小的有手帕,是俺父亲与我的。他若见这手帕呵,便信是实。(行者云)将来揣在怀里。(裴女云)记心咱。
(做打猪走科)(孙赶科)(火龙慌上,云)报、报!师父吃那魔军摄去了也。(行者云)不知这妖魔何等样物,小娘子说道,他则怕二郎细犬。俺同见观音佛,着二郎来救俺师父去来。(下)
二郎真武双面花钱 刘路藏品
第十六折细犬禽猪
(灌口二郎同行者上,云)不周山破戮天吴,曾把共工试太阿。谁数有穷能射日?某高担五岳逐金乌。小圣灌口二郎神是也,奉观世音法旨,救唐僧走一遭。(唱)
【越调】【斗鹌鹑】看了些日月盈亏,山河变迁。灌口把威施,天涯将姓显。郭压直把皂鹰擎,金头奴将细狗牵。背着弓弩,挟着弹丸。濯锦江头,连云栈边。
【紫花儿序】伏得些山神恐惧,木客潜藏,木兽拳挛。闷来时担山赶日,闲来时接草量天。安然,寒暑相催不记年。物随时变,脆似松枝,海变做桑田。
【金蕉叶】正待要扫筝擘阮,忽受取观音差遣。西天路妖魔万千,保护着唐僧庶免。叫神将,你与我紧把住洞口,看那妖怪甚么面目?
【调笑令】来到这洞边,叫声喧,休猜做落日山空啼杜鹃,天兵布得山川通。(行者云)上圣,这厮神通广大,神力周全。(二郎唱)孙行者说言在驷马之前,你道他神通广大自专,则好深山里唬地瞒天。(猪内做惊科)
【秃厮儿】云气重天兵顿显,雾风狂天地相连,黄风从地卷。休迟滞,莫俄延,相缠。
(猪跳出,做见科,云)二郎神,我与你有甚冤仇,你来拿我?(二郎云)兀那魔军,我奉观音法旨,特来拿你。你若真心皈依我佛,与你拜告观世音,着你也成正果。若不皈依,着你死于细犬口中。(猪云)别人怕你,偏我不怕你。(二郎唱)
【圣药王】嘴脸似黑炭团,部从似火肉然,休猜做玉簪珠履客三千,一壁厢画角鸣,一壁厢锣鼓喧,休猜做笙歌引至画堂前,一片怪胆大如天。(行者云)那猪精,你敢与我相持么?(猪云)怕甚么赌斗?(做斗科)(二郎唱)
【麻郎儿】郭压直威风不展,孙行者筋力俱虵。斗到三千合精神越显,泼妖物小圣也难辨。左右神将,快将细犬,咬那魔军。(做斗科)
【幺】便遣,快牵,细犬,见本相直奔跟前。黑面郎心惊胆颤,逃命走洞门难恋。
(做猪逃、犬赶科)
【拙鲁速】这犬展草力应全,护家志当虔。御贼的性坚,吠形的意专。顾兔逐狐那轻健,忒伶俐个容他宽转,(犬做咬住科)则一口咬番在坡岸前。(左右绑科)(放唐僧上,做谢科)(唐僧云)上告二郎大圣,出家人以慈悲为念,救物为心。望神圣看佛天三宝之面,饶这魔军,与弟子护法者。(二郎唱)
【幺】泼妖魔,世不然,告吾师,煞可怜。你若是肯放心愿,跟后趋前,莫生狂颠,一性参禅,将你那害生灵的冤孽免。
(猪云)谨依法旨。(二郎云)唐僧,沿路小心,俺自保障你者。
【尾】去心紧似离弦箭,到前去如何动转?魔女国孽冤深,火焰山祸难遣。
正名朱太公告官司
裴海棠遇妖怪
三藏托孙悟空
二郎收猪八戒
简述:
1、此处西游记杂剧是佛教文化主导,因为主持者是如来,观音。在观音保举的保护取经的十方保官中,多是佛教神仙。或是道教神仙的佛教化。
2、二郎神在这里不再称真君,而是灌口二郎。
3、没有明说二郎神是赵二郎还是其他人。
灵显真人花钱效果二 胡坚藏品
综述:
1、元代对二郎神的称呼,处在一个大变动的转型期,这种转型也因为朝廷对二郎神到底该属道,还是属佛,还是王封,没有什么严格的倾向,所以才导致说法纷纭,互相标榜。
2、元代杂剧中的二郎神不仅有道教文化主导的类别,比如多出驱邪戏,也有佛教文化主导的类别,比如杂剧西游记。
3、元代道教通俗文化的传播固然有力,但是也并非元代的绝对话语,也不是元代主流话语。哪怕是地方主流话语。主流话语中依然是在沿袭故宋旧封的基础上逐渐进行渐变。
4、所以元代的二郎神的封号,从李冰次子角度,不仅有严格按照北宋的对二郎神的最终敕封号昭惠灵显王,昭惠灵显真人,也有对故宋敕封号的抬举昭惠灵显真君,不仅有对故宋道教神封清源真君的沿袭,也有对灌口二郎,灌口真君的俗称的沿袭。还有对元代朝廷敕封的仁祐王的表述。
同时,从赵煜的角度,他不仅开始迭代顶替了宋代李二郎的道教神封清源真君,清源妙道真君,同时也开始偷换顶替成为昭惠灵显真君。
5、在元杂剧中,道教题材的赵二郎,称为清源妙道真君,而佛教主导的西游记,不提真君,而是说灌口二郎。直到明代的小说《西游记》中才称起了真君。
(未完待续)
原创版权,违者必究
欢迎转发
谢绝不经同意擅自拷贝图文至自己公微号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