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在吕布死后选择不占有貂蝉?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貂蝉的美貌实在太过惊世骇俗,让人心生顾虑。
对于熟悉三国历史的人来说,曹操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确实是一位非常卓越的军事和政治领袖。他以高明的策略和果断的手段驰骋沙场,所到之处无不让人畏惧。同时,他也有一个特征常常被后人拿来讨论,那就是他钟爱于夺取男人的妻子,这一行为令他显得更加恶名昭彰。
而貂蝉本身素有“闭月”之称,象征着她的美丽连月亮见到她都自愧不如,口耳相传的“闭月羞花”典故,皆源于她的传奇传说。然而,尽管她在三国演义中赫赫有名,但历史上却并无确凿的证据证明她的真实存在,留下的只是一些零散的传说与原型。
可以说曹操是个对美色具有强烈向往的人,但他的偏爱往往是成熟的女性。吕布被他一手解决后,照理说他应该会带走貂蝉,但却出人意料地对此毫不在意。在处决吕布之后,他并没有刻意去占有貂蝉,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深意呢?
事实上,曹操在貂蝉身上察觉到了一个问题,或许是因为他内心深处的某种迷信。曹操心中潜藏着的迷信,就是对于美艳女子的恐惧,他坚信这样的红颜祸水会使他的事业遭遇灭顶之灾。他想到了商纣王的故事——在那段历史中,美人妲己的出现导致了商纣王的崩溃。妲己的故事中,当商纣王征伐有苏氏部落,苏氏为了求和,不惜献上珍宝和美女,其中妲己便是绝世尤物。然而,妲己最终却为无数人带来了巨大的祸患,必然令曹操心生警惕。
曹操也曾听说过“烽火戏诸侯”的传说,这种关于绝美女子的故事让他对那些才貌双全的女子产生了深深的畏惧,他意识到绝世佳人带来的潜在威胁不是显而易见的,而是潜移默化中对他造成伤害的。因此,他对貂蝉的看法无疑是“决不能留下这个妖女”。
除此之外,貂蝉本身也非常聪慧,深知如何撩动人心。她的聪明才智给曹操带来了更大的顾虑。在曹操的心目中,貂蝉这样的人物绝对不能留下,因而他决定对她敬而远之。而且,早在关羽因貂蝉的不仁不义而愤怒之际,便对此女子产生过动怒,因此他与曹操的想法不谋而合,两人都意识到貂蝉的存在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正是这种心思让历史中出现了著名的“月下斩貂蝉”事件,两个英雄于是共同认同了貂蝉绝不能留之这一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