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备的集团中,有一位非常特殊的叛将,他的身份和经历在历史上都非常独特。他不仅资历比诸葛亮还要深厚,且即便在刘备败亡后,仍然忠诚不渝,甚至为此付出了倾家荡产的代价。然而,随着刘备的逐步崛起,这位曾是刘备最坚定支持者之一的将领,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最终叛投孙权,致使荆州丢失。那么,这位曾追随刘备二十多年的叛将到底是谁?他为何会走上这条背离的道路呢?
一、倾家荡产
此人名叫糜芳,字子方,出身东海郡朐县(今江苏连云港)。糜家世代经商,财富相当丰厚,据史书记载,糜家拥有庞大的家族雇佣人员,财富数以亿计,是当时徐州乃至周边地区的重要财力支柱。徐州当时在陶谦的领导下,糜芳的兄长糜竺便在陶谦的手下担任了别驾职务,糜芳也随之在兄长的影响下开始为陶谦效力。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陶谦去世,糜竺按照陶谦的遗志,支持刘备接管徐州。从此,糜氏兄弟与刘备结下了深厚的关系。不久之后,吕布为图自保投奔刘备,随后趁刘备出征时夺取了徐州,导致刘备只能带领一支残兵败将撤退到广陵郡的海西县。正是在这危难时刻,糜竺和糜芳并未选择背叛,反而决定倾尽家财支持刘备,他们不仅把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还将家中的二千余名奴仆、金银财物等全部献出,以充实刘备的军资,展现出极大的忠诚。
二、忠心耿耿
在糜竺与糜芳的慷慨支持下,刘备集团得以重新振作。随后的历史中,曹操曾试图拉拢糜氏兄弟,任命糜竺为嬴郡太守,糜芳则被任命为彭城相。面对曹操的恩赐和权位诱惑,糜氏兄弟并未动摇,他们果断拒绝了官职,依然坚定不移地选择追随刘备。
刘备在南征北战中时常陷入困境,但糜氏兄弟始终保持忠诚,始终与刘备同甘共苦。直到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刘备成功占领益州,并开始封赏那些忠心的功臣。糜竺被封为安汉将军,地位甚至高于军师诸葛亮,是所有群臣中待遇最高的。而糜芳则被任命为南郡太守,负责荆州的江陵一带。江陵不仅是南郡的治所,也是荆州的战略要地,因此糜芳的职务极为重要,可以说他在荆州的地位仅次于关羽。
三、叛投东吴
然而,糜芳的忠诚并未能持续太久。就在关羽发起襄、樊之战时,糜芳和士仁承担了为军队提供物资的责任,但两人未能完成任务。关羽因此大发雷霆,扬言回去后会对他们进行惩罚。另一种说法是,南郡城中发生了大火,军器遭到严重损失,糜芳因此被关羽责备,心生恐惧。
正当此时,东吴势力准备对荆州发起袭击,并派遣密使联系糜芳与公安的守将士仁。最初,糜芳仍然打算坚守城池,但在见到士仁后,他最终选择了放弃抵抗,打开城门投降了东吴孙权。糜芳的叛变消息很快传到了成都,糜竺感到无比羞愧,主动向刘备请罪。刘备宽慰道,“兄弟之罪,不相干涉,待你如初。”然而,一年后,糜竺因内心的愧疚病倒,最终去世。
糜芳投降东吴后,成为了吴国的重要将领,并在223年参与了东吴讨伐叛将晋宗的军事行动。关于糜芳后来的具体结局,史书未做详细记载,但他的叛变行为无疑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上一篇:广东体育书写发展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