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手下是否是叛徒最多的人物?从绝对数量来看,显然不能算是刘备。毕竟他的基本盘相对较小,即便所有的人都背叛了他,数量也有限。如果单论叛徒的数量,毫无疑问应该是曹操。因为他的基础力量庞大,且手下有像于禁这样的顶级将领。与此同时,刘备那边也有黄权的事件,他带领全军投降魏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刘备团队叛徒的绝对人数。
在乱世之中,局势摇摆不定时,每个人都渴望为自己谋求一线生机,这种现象很正常。一旦大的格局坐稳,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种选择显得尤为理所当然。每个有雄心的大佬都需要经历从脆弱到强大、从小到大的过程,必然会吸纳许多从他方叛逃而来的人才。在这方面,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没有例外。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投奔的将领和臣子,他们的事业才能发展到如此规模。
至于叛逃的原因,有人选择投降是为了求生。例如,张郃正是因为对袁绍的势力感到不安,而选择投奔曹操,意图避开可能的灾难。相似地,王平也是为了逃避曹操的情势而转投刘备的阵营,甚至在后期,夏侯霸也因曹魏的变局而选择投靠蜀汉。有些人则是希望能够获得更广阔的发展舞台,这样的人数更多,比如曹操手下的张辽和徐晃,他们都是被誉为五子良将的人物。
曹操手下的核心力量相对较为雄厚,且多为他的亲信与家族成员,他们的命运共同相连,因此叛变的可能性相对较小。相比之下,刘备的出身较为卑微,拥有的亲族兄弟不多。为了在江湖上立足,刘备不得不广泛招揽各方人才,因此在他逐步崛起的过程中,出现叛徒的几率自然增加。
在三国中,相对而言叛徒较少的就是东吴。东吴之所以例外,主要是因为核心骨干多为孙策从江北带来的老臣,经过时间洗礼,他们与当地豪门的联系紧密,叛逃性价比不高。此外,东吴的文臣武将还需靠部曲立身,一旦部曲跟随他们而去,他们只能继续留在东吴。
从这个角度来看,尽管曹操和刘备手下的叛徒人数都不少,但反之,他们麾下从其他势力中投奔而来的将领也是相对较多,并逐渐成长为骨干。比如在蜀汉后期,姜维和王平都是从曹魏投降过来的重要将领。而曹操的五子良将中,张辽、徐晃和张郃,都是投降的将领。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降将降臣的加盟,后来的蜀汉和曹魏政权也难以成立。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